首页 > 资料 >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发布于:2021-03-10 12:34:34 作者:

【实用】中班教案四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中班教案四篇

中班教案 篇1

  1、感知画面中色块的大小、多少及方位的变化,积极想象故事的情节,大胆进行表达。

  2、体验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活动准备1、自制大图书。2、小书架。3、歌曲《小星星》。

  活动流程1、激趣引疑。

  ⑴引出小蓝,说说他长得什么样子?

  ⑵引导幼儿和小蓝打招呼。

  小结:小蓝还有一个幸福的家。

  2、阅读第一幅。

  ⑴猜猜小蓝家里都有谁?你是怎么认出他们的?

  ⑵引导幼儿比较爸爸妈妈的不同之处。

  小结:爸爸妈妈尽管有很多长得不一样的地方,但是他们都很喜欢一个小宝贝,他就是小蓝。

  3、阅读第二幅。

  ⑴提问:小蓝在担心什么呢?猜猜看。

  ⑵找找小蓝坐在哪比较合适。

  ⑶提问:这些小朋友会叫什么名字?

  小结:幼儿园朋友真多。

  4、阅读第三幅。

  ⑴提问:幼儿园会玩些什么游戏呢?

  ⑵提问:你怎么知道他们在唱歌?

  ⑶提问:少了谁?他在哪?小蓝为什么一个人躲在草丛里呢?

  ⑷引导幼儿安慰小蓝,帮小蓝坐到朋友身边。

  小结:有朋友真好。

  5、阅读第四幅。

  ⑴看图,他们在玩什么呢?

  ⑵说说朋友们藏在什么地方,帮小蓝找出朋友们,帮朋友回到他们的座位上。

  ⑶提问;都找到了吗?还有谁?引导幼儿安慰安慰咖啡。

  小结:有朋友真好。

  6、阅读第五幅。

  ⑴提问:朋友们在干什么?除了拥抱,他们还会干什么?

  ⑵引导幼儿用特别地方式和老师道别。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10以内物体数量并比较多少。

  2.能正确运用数字记录每次所夹种子的数量。

  3.能大胆地讲述自己操作的过程与结果。

  活动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自制记录单,黑色水笔;提供3种种子(蚕豆、花生、玉米),每组摆放1种种子;人手一双筷子、1个小碗。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形式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今天我们要玩什么游戏吗?对,我们要玩"看谁夹得多"的游戏。用筷子夹哪些东西呢?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种子。

  二、感知10以内数量--幼儿第一次游戏。

  1.提出游戏要求。

  教师:今天我们不仅要看谁夹得多,还要看谁能准确地把自己夹了多少种子也记录下来。

  2.教师出示记录单,并介绍游戏规则。

  教师:你夹的是什么,就在记录单上找到相应的标记,然后在其下面的空格里用数字记录你一共夹了几颗。听到开始口令时才能夹,听到停止口令时就要放下筷子。

  3.幼儿游戏。 、

  4.幼儿交流。

  教师:谁来介绍你夹了几颗什么?他夹的种子和记录的数字是一样多吗?谁比他夹的种子的数量多?

  5.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不仅数对了,而且也记对了。

  三、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幼儿第二次游戏。

  1.提出第二次游戏前的要求。 、

  2.幼儿游戏。

  3.幼儿交流。

  四、怎样夹得多--幼儿第三次游戏。

  教师:每人想一想,怎样夹才能让自己夹得更多?这次夹完后不但要记录你夹了几颗种子,还要比一比在自己的三次记录中,哪一次夹得最多,请你在下面的格子中对最多的一次做上标记。

中班教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为迎接第XX个教师节的来临,,蔚斗分园的全体教职工们举办第XX个教师节的庆祝活动,主要以不同形式向全体较职工表示节日的祝贺,使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系列庆祝活动,增进教师们之间的情感。

  2. 借助节日机会,进一步促进教职工的凝聚力。

  3. 提高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思想,开展一次有意义的公益活动。

  三、活动准备:

  1、“互敬互爱”活动 负责人:XXX

  2、“心系开幼”公益活动 负责人:XXX

  3、“诉说心声”教师座谈会活动 负责人:年级组长

  4、教师节活动新闻、拍照 负责人:XXX、XX

  四、参加对象:蔚斗分园全体教职工

  五、活动时间:20xx年9月10日教师节前后

  六、活动内容:

  第1项活动:开展“互敬互爱”活动,以园长为首,组织教师、保育员和后勤工作人员,在教师节期间,举行“张张贺卡传真情、句句祝福暖人心”的真情问候活动,让教职工之间的友情在这里释放,让我们1起怀念,1起感谢,1起关注,1起祝福!为自己崇高的幼儿教育事业喝彩。

  第二项活动:开展“心系开幼”我为蔚斗新园所添彩的公益活动,组织全体教职工通过自己的双手来美化和打扮新园所,从而激发教职工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三项活动:开展“诉说心声”的教师座谈会活动。蔚斗分园全体教职工一起喝茶聊天,买一些零食在幼儿园进行座谈。首先、让本学期新加入的教师进行自我介绍与才艺展示。其次,让全体教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边吃边自由畅谈、诉说心声,增进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下一步工作的有效开展。

  七、活动经费:

  以班级为单位确定数额,一个班级100元,共7个班级700元。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名称:数学教案——二等分(大班)

  赵霞唐北幼儿园

  活动目标:

  ①通过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②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③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1.材料:绸带,纸(圆行,正方形,长方形),等分练习纸。

  2.工具:笔,剪刀,直尺。

  活动过程:

  (一)讲解演示

  1.“小朋友,今天老师的头发有什么变化吗?(扎两个辫子)我还要给两条小辫扎上漂亮的绸带,现在只有一根绸带,怎么办才能扎两根小辫呢?”

  2.组织幼儿讨论,等充分表达意见后,教师边讲解边演示,让幼儿注意观察。

  3.把绸带两头对折,剪成一样大小的两份,叫二等分。使幼儿感知二等分的含义。此环节以形象直观的具体事物——绸带为材料,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并提出问题,让幼儿开动脑筋,帮助分绸带。通过把操作的过程与结果展现给幼儿,使幼儿初步认识“二等分”这一概念。

  (二)操作探索

  操作一:

  1.为幼儿提供圆形材料,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等观察。

  2.组织幼儿讨论等分方法。

  3.小结:把圆形对折,然后剪成一样大小的两份,叫二等分。使幼儿进一步感知二等分的含义。

  4.操作验证材料的二等分。“怎样让别人相信你的两份纸是一样大的呢?”(叠在一起比较)“这儿有个好听的词,叫“重叠””。学习词:“重叠”

  5.讨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请幼儿把剪开后的两部分与原来的材料作比较,看它们有什么不同。比一比,等分后的部分是否一样大,以及原来的图形和分后的'每一部分(哪个大?哪个小?

  (2)总结:二个部分合起来是原来的一份。

  操作二:

  为幼儿提供正方形,长方形材料,考虑有没有其它对折的办法来二等分正方形、长方形。

  2.幼儿操作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3.请幼儿介绍新方法。

  4.教师小结:向幼儿介绍讲清对角线折、对角折的方法。请没这样折过的幼儿重新试一次(三)巩固练习:

  游戏方法:教师把各种几何图形等份成二份,一份在桌子上,一份在参加游戏的幼儿手中。幼儿四散找到和自己手中一份同样大小的图形,并把两份图形拼成一个整体,看谁找的又快又对。

  ⒈教师讲评幼儿的活动结果

  ⒉幼儿展示自己拼贴的图形

  (四)、活动延伸:正方形的纸能二等分,它还可以进行四等分,八等分呢,怎么分呢?开动脑筋想想办法。*次环节给幼儿思维拓展的空间,为学习四等分作铺垫。

  活动评价:

  随着年龄的提高,大班幼儿对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是熟悉的,因此对图形进行等分就有可操作性。本次活动从幼儿感兴趣的帮助老师分绸带入手,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探索的欲望,接着围着图形层层展开活动。整个活动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原则,并通过幼儿自己动手探索操作,对认识新事物具有积极意义。第一环节提供圆形可学习用对折的方法二等分,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第二环节提供长方形、正方形,幼儿凭自己地思维能力选择二等分地方法,在讲解中学习多种二等分地方法。此环节提供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纸,让幼儿操作,探索多种二等分的方法,给幼儿增加了难度,有个别能力强的幼儿能想出对角线折的方法二等分,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能激发幼儿积极性和独创精神。教师让没有尝试对角线折和对角折的幼儿一个充分学习的机会,再次巩固新的二等分方法。第三环节,要求幼儿在掌握二等分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练习,加以巩固。第四环节,使知识能力得到提高。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