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1-06-05 23:57:57 作者:

有关大班教案范文7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有关大班教案范文7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较灵活地变换身体位置,向不同方向走。

  2、在游戏中能集中注意力,听信号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

  3、体验同伴间合作交往的乐趣。

  活动准备:

  铃鼓一个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幼儿一个跟着一个走大圆,听音乐边走边做动作。

  师幼一起边念儿歌边做健康操。

  2、练习听信号向不同方向走。

  单人听信号向不同方向走:师快速拍铃鼓,幼儿向前快速走,师慢拍,幼儿慢慢向后倒退,师摇铃鼓幼儿就原地自转。

  两人合作听信号向不同方向走:当教师说:“两人走”时,幼儿两人手拉手走。游戏要求同前,原地自转改为两人拉手转圈。

  请合作好的幼儿示范,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他们是怎样合作完成的。

  合作游戏。

  3、游戏“看谁听得清”。

  教师介绍游戏的名称及玩法:每个幼儿选一种颜色扎在胳膊上,分散站在场地四周,教师说:“红色”时,戴红色带子的幼儿就向前走四步。教师改变口令,幼儿参与活动。

  4、放松运动。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名称:艺术《织布》(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的旋律和结构的基础上,学会织布的动作。

  2、感受乐曲欢快的特点,能跟着音乐节奏熟练做动作。

  活动准备:

  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金瓶似的小山》、《小孔雀告诉你》

  2、练声:《山谷回声真好听》、《小鸟醒来了》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弹奏乐曲,让幼儿回忆乐曲名称

  老师:听老师弹的是什么曲子?。

  2、复习织布的基本动作

  老师:我们大家来复习织布的动作。

  3、幼儿创编动作,教师进行指导。

  (1)老师引导幼儿逐句编动作,逐句学习。

  (2)引导幼儿编第二遍音乐接沙头的动作

  3、完整练习。

  (1)将动作组合,跟着音乐跳给幼儿看,提醒幼儿观察:用了哪些人想的动作?。

  (2)放慢速度,幼儿完整练习。

  三、结束部分

  复习歌曲《雨中接妈妈》,结束本活动。

大班教案 篇3

  游戏内容:

  医院、农贸市场、超市、美容院、小吃店

  游戏目标:

  1、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模仿各行各业劳动人民的工作,进一步了解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及特性。

  2、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及一定的规则意识。

  3、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体验成人劳动的艰辛和游戏带来的乐趣。

  游戏准备:

  1、物质准备:

  医院:听诊器、针筒、输液器、口罩、药品盒等;

  农贸市场:水产品(螃蟹、鱼、虾)、电子称;

  超市:各类食品盒、饮料瓶、化妆品盒等、小筐若干;

  美容院:化妆品、梳子、镜子、热水器、蒸头器等;

  小吃店:各类食品、蒸笼、服装等。

  2、经验准备;

  幼儿已玩过医院、农贸市场、超市、美容院、小吃店的游戏。

  游戏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2、师生共同回忆上次活动情况,并提出新的要求及需改进的地方。

  3、幼儿按意愿来选择游戏中的角色。

  4、幼儿以角色身份布置游戏用具。

  5、开展游戏,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活动中,指导有个体差异的幼儿。

  6、工作人员共同收拾整理活动场地,结束活动。

  7、师生共同小结活动情况,评选最佳工作人员

  游戏总结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以绘画方式表现自己的所感所想。

  2.幼儿能对画面进行合理布局,大胆表现,提高想象力。

  活动形式:

  集体

  活动准备:

  教室环境创设,恐龙玩具若干;多种作画工具。

  设计意图师幼互动教育反思

  教师让幼儿亲自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制作恐龙作品,激发了幼儿的创作兴趣,将自己的操作结果利用起来,并进行展示,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在很久以前,当人类很没有出现的时候,恐龙已经在地球上四处游荡,统治着世界,体型小的迅速追赶着猎物,巨大的植物性恐龙大嚼叶子和花。有的恐龙喜欢生活在水中,有的在空中飞翔。”

  幼儿运用美工材料通过绘画、图色剪贴、表现恐龙世界。制作立体恐龙.

  “老师,我画了一只剑龙,您贴到墙上吧”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①引导幼儿根据恐龙的自身特征来作画。

  ②启发幼儿添加与主题有关的背景,丰富画面的内容。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展示。(让幼儿根据自己绘画内容,把故事讲述完整,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与表达能力)由故事引出问题,让幼儿根据以有的生活经验讲述,给孩子以真实感。

  教师指导幼儿以小组的形式,自己选择不同的形式来制作自己喜欢的恐龙。

  幼儿对恐龙已有了更多的了解,所以幼儿能根据各种恐龙不同的特征来进行表现。

  由于这个班是混龄班教师需要给不同年龄的幼儿提供不同的层次的半成品。教师给画好几种恐龙过塑,并提供彩色有图样和无图样的纸、白色有无图样的纸。

  通过欣赏,给幼儿美的感受。

  思维接力棒:

  “恐龙并没有消失,它们只是长出了羽毛,从而被称为鸟类!”始祖鸟,证实是最早的鸟,确与鸟类的进化过程没有联系,而直接从属于恐龙类。“恐龙的世界,可以复生吗?”"怎样让恐龙为人类服务?"引导幼儿大胆的想象。“恐龙多年之后依然存在!”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感受爱与被爱的幸福,体验生活的美好。

  (2)能大胆的用语言表达对爱的理解与感受,并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别人的爱。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重点:

  体验不同的爱,感受爱带给我们的幸福,并学习如何表达爱。

  活动准备:

  有关父母的爱的短片,动画《鹰爸爸和小鹰》,幼儿园里老师和小朋友之间的爱的短片,各种有关爱的图片,歌曲“我爱你”,爱心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a:出示爱心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说一说它是什么,表达了什么含义?(它是桃心,爱心,它代表了“爱”)

  b:提问:爱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 (小结:爱能带给我们温暖,快乐,幸福。)

  (二)基本部分:

  a:播放动画,引导幼儿观察,说一说他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爱?

  动画一:观看动画,感受亲情间彼此的关爱,懂得孝敬长辈是一种爱。

  提问:你找到爱了吗?都有谁对谁的爱?那在你家,你都感受到了谁给你的爱?那你是怎么做的?(感受到了来自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爱,我也爱他们。)

  小结:孝敬长辈是一种爱,这种爱会带给大家温暖。

  动画二:通过观看,懂得分享也是一种爱。

  幼儿园也是小朋友的家,在这个大家庭里,你都感受到了谁的爱?

  有来自老师的爱,小伙伴的爱,一起游戏,一起看书,一起吃饭等等,体验分享也是一种爱。

  小结:分享是一种爱,这种爱会带给我们快乐。

  动画三:观看鹰爸爸和小鹰的故事,结合生活实际,懂得严格要求也是一种爱,观看第一段视频提问:鹰爸爸和小鹰在干什么? 观看第二段视频提问:鹰爸爸是怎么做的,那他是一个好爸爸还是坏爸爸,爸爸对小鹰的爱是什么样的爱?

  提问:在生活中,谁给了你这种严厉的爱?(爸爸,妈妈,老师等)

  小结:严厉也是爱,这种爱会让你成长,也会让你进步,需要你用心体会。

  b: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别人的爱。

  我们身边有这么多的爱,那你爱谁?那你怎样让他知道你很爱他?(用语言,动作等)播放歌曲“我爱你”,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爱。

  小结:爱要大声的说出来,还可以通过动作,行为来表现。要善于表达自己的爱。

  (三)结束部分:结合图片和音乐,引导幼儿感受各种各样不同的爱。

  小结: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心存爱,奉献爱,我们的世界将变得更美好。

  活动反思:

  爱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提及的话题,常常会从孩子的口里说出老师,我爱你,让我很感动,但爱对孩子来说,这个感念很模糊,所以我设计了这节活动。

  首先,在活动开始,出示桃心,是很直观的将幼儿引入主题,小朋友对此都很感兴趣,都能说出它的含义。

  其次,动画贯穿始终,并以谈话的形式引导幼儿感受各种各样不同的爱,让幼儿很轻松的了解了这几种爱(孝敬父母是一种爱,分享是一种爱,严格要求也是一种爱)

  最后,活动以图片做延伸,让幼儿感受更多种不同的爱。

  通过活动,增进了老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感情,在活动中体会到了爱带给我们的快乐与幸福。

大班教案 篇6

  目标:

  1.通过单手肩上投掷的游戏,提高投远及投准的能力。

  2.感受投掷活动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3.能遵守规则玩游戏。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地点:

  大二班活动室

  材料:

  沙包(若干)玩偶(若干)、积木搭建城堡

  玩法:

  淘气的小怪兽要去小鸟的家里去带走小鸟,小朋友们快来帮帮它,赶走小怪兽拯救小鸟。

  幼儿站在起点处,手拿沙包向小怪兽(目标玩偶)打去,每人有三次机会,打倒怪兽。

  规则:

  (1)小班打倒两米外怪兽(2)中班打倒三米外怪兽(3)大班打倒四米外怪兽

  教学反思:

  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增强上下肢的力量,培养坚持力。

  2.提高身体活动的协调性,感受体育活动中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小猪头饰若干、粗木棒若干、背景音乐

  游戏玩法:

  1.幼儿分散在场地上,将幼儿分成两人一组,其中A幼儿做背猪人B幼儿戴小猪头饰扮

  演小猪。音乐响起,当教师发出“背小猪”的口令后,A幼儿立刻背起B幼儿在场的中行走,10秒左右,音乐声停,A幼儿放下B幼儿。教师说“交换”,AB幼儿互换角色进行。

  2.3人一组,两人肩扛粗木棒扮演抬猪的农夫,另外一人戴小猪头饰扮演小猪。小猪粗

  木棒的中端做好抬得准备。当教师发出“抬小猪开始”的口令后,扮演小猪的幼儿马上收缩双腿握紧粗木棒成悬空状,扮演农夫的幼儿马上抬起小猪往对面的终点快走,到终点后放下小猪,交换角色,再做准备,等待场地上小猪全部抬结束。如此反复进行。

  山林大战

  设计者:陆爱华

  活动目标:练习手、脚着地向上爬,发展幼儿的协调性、柔韧性。

  活动准备:玩具娃娃若干,用硬纸板制作的担架若干。

  游戏玩法:

  1.老师扮演总指挥,总指挥说:“一班注意,一班注意,山顶发现有怪兽出现。”一班

  幼儿手持枪(做手持枪姿势),爬上山头打怪兽。

  2.总指挥说:“二班注意,二班注意,前线有许多伤员,请马上营救,把救出的伤员抬

  回山下大本营集中。”二班幼儿两两合作抬担架快速跑向山头,营救伤员(玩具娃娃),然后快速下山到大本营集中。

  山上有个XX人

  设计者:张玲珊

  活动目标:训练幼儿自控力和想象力。

  游戏玩法:游戏时边念儿歌边自由做动作,其中的XX用水果来代替。儿歌念完后幼儿

  做出各种水果的造型。教师在幼儿摆出造型后,拿“水果刀”切水果,走到一个水果人前,切开水果,该幼儿恢复原样;或者教师在前面,说先切水果的某一部分,则该部分就解放。

  抢椅子

  设计者:张玲珊

  活动目标:锻炼幼儿的快速反应力和集中注意力。

  活动准备:场地上画10个圆圈(圆圈大小能容纳6张椅子),并标上1—10的数字。 游戏玩法:游戏开始幼儿围着椅子转,当听到老师的报数声,就立即踩进有关数字的

  圆圈。例:老师讲踩“单数”,幼儿就分别走到标有“1”、“3”、“5”、“7”、“9”的数字圆圈中去。然后游戏重新开始。

  猜猜我是谁

  设计者:张玲珊

  活动目标:锻炼幼儿的听辨能力。

  活动准备:幼儿排成圆圈的队形。

  游戏玩法:大家手拉手围成一圈儿,中间一幼儿(笼中人)用两手捂住自己的双眼蹲

  在正中央。大家一边围着圈转,一边唱歌,唱完大家一起蹲下来。唱到“猜猜身后谁在闹”的时候,中间的幼儿(笼中人)要猜出身后的人,并叫出他的名字。被猜中者换在中间做笼中人。

  抛皮球

  设计者:张玲珊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灵敏性

  2.锻炼幼儿的快速反应力

  活动准备:皮球一个

  游戏玩法:向上抛球的幼儿,随便喊一个游戏者的名字,其他人立刻从被喊名字的人

  身边逃走。被喊名字的人接到球后,马上向大家喊“停”,让大家停止跑动。然后数“一、

  二、三”,向一个人跑3步后向他抛球,尽力让球碰到他。被球碰到的人拾球后再抛球,使游戏重新开始。如未碰到此人,则有抛球者再捡球,然后再抛球,游戏重新开始。

  蹲蹲乐

  设计者:俞建英

  活动目标:训练幼儿腿部肌肉和敏捷的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小动物头饰六只

  游戏玩法:幼儿以三人为单位组成两队面对面站立,每位幼儿戴上动物头饰(小猫、小狗、小兔组成一队,小羊、小马、小牛组成一队),由其中一名幼儿开始,如“小猫”边做坐下、起立动作,边说,“小猫蹲小猫蹲,小猫蹲完小羊蹲”,这时候小羊就赶紧也做坐下、起立的动作,然后再打出下一个蹲的是谁,如此类推,如果在5秒钟内该你蹲你没有蹲那就要被淘汰了,比赛中如果有一方的队员都被淘汰了,那另一方就是这一轮的获胜者,如果最后剩下2个人分别是2个队的队员,那么由教师参与进去继续比赛,直到淘汰出一方为止。

  官、打、捉、贼

  设计者:俞建英

  活动目标:训练幼儿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四张纸条,上面分别画有表示官、打、捉、贼的图案。

  游戏玩法:幼儿四人一组围在一起抓阄,自己当什么人不告诉别人,抓到表示“捉贼”阄的幼儿在其余三名幼儿中猜谁是“贼”,如果猜对了,则由“法官”判定打“贼”多少下,由负责“打”的幼儿执行,如果猜错了,也由 “法官”判定打多少下 ,但被打的人不是“贼”,而是“捉”的幼儿。

  传帽子

  设计者:陈瑜

  活动目标:提高幼儿的应变能力,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小草帽20顶

  游戏玩法

  1.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排成两行(坐或站),各行排头的幼儿前面放有10顶小草帽。

  2.各行排头的幼儿将第一顶帽子戴在头上后,第二个幼儿立即从第一个幼儿的头上摘下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后面的幼儿依次传下去。

  3.当第一个幼儿被摘下帽子后马上将第二顶帽子戴在头上,同样依次不断地戴下去,直至10顶帽子传戴完为止,传得快的组为胜。

  注意事项

  1.必须是前面的幼儿戴上帽子后,后面的幼儿才能摘下。

  2.必须是等后面的幼儿摘下帽子后,前面的幼儿才能戴上另一顶帽子。

  3、游戏开始时,可先让幼儿做几次练习,获得初步的经验后再进行竞赛。

  熊与小孩 设计者:陈瑜

  活动目标:训练走跑闪躲的速度和反应的灵活性

  游戏玩法:幼儿围成一大圆圈,选一名幼儿作熊。游戏开始小孩在圆圈内四散逃开熊去追,小孩跑不动了可以喊“定”,然后就站住不动,则熊不可以再捉定住的小孩。定住的幼儿必须等未定住的幼儿去拍一下他的手,方能救活继续跑。

  抬花轿

  设计者:冯伟

  活动目标:锻炼幼儿手部力量。

  活动准备:起点和终点线各一条

  游戏玩法:三名幼儿为一队,两名幼儿右手握住自己左手腕,左手握住对方的右手腕,并将手臂弯曲一边抬起,第三名幼儿双脚放进两名幼儿弯曲的手臂中。做花轿的幼儿将第三人抬起,从起点出发先到终点一队为胜利者。

  角力

  设计者:冯伟

  活动目标:锻炼平衡能力。

  活动准备:直线一条。

  游戏玩法:幼儿面对面站立在直线两侧(注意两人之间距离为两人的臂长)。双手相对,双脚分开,利用手臂或手腕的力量推对方,脚先动者为失败者。

  营救大行动

  设计者:杨秋琳

  活动目标:发展追逐、奔跑的能力,能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1.幼儿站成(或蹲成)一个大圆圈。

  2.请一名幼儿当大灰狼,5—8名幼儿当小动物。

  游戏玩法:游戏开始,大灰狼去追小动物,小动物将要被捉到时,喊“钉”,大灰狼就不可以抓了。而喊“钉”的小动物也必须站在原地不动。没有被捉的小动物只要跑过去击一下“钉”在原地小动物的手,就可以复活了。如果所有的小动物都“钉”住了,那么大灰狼就胜利了。

  注意事项 :

  1.当小动物喊“钉”的时候,必须站在原地不动。

  2.如果小动物多,就请两名小朋友当大灰狼。

  穿大鞋

  设计者:曹春云

  活动目标:能愉快地与他人合作游戏

  活动准备:衬衫盒子

  游戏玩法:

  1.自由玩,驮着、头顶衬衫盒子走一走。

  2.将衬衫盒子分开,“穿大鞋”走,即脚踩盒子拖着走。

  3.幼儿两两合作,同踩一个盒底“两人三足”走,不能将盒子掉下。 皮球乐

  设计者:曹春云

  活动目标:锻炼幼儿拍皮球的技巧,和投掷的技能。

  活动准备:皮球;塑料数字圆盘①②③④⑤⑥

  游戏玩法:

  1.将6个数字圆盘置于圆圈内,幼儿站在圆圈上。

  2.幼儿自由拍球。

  3.听口令:教师拍铃鼓,铃鼓响几次幼儿拍几次。

  4.听口令拍球,接着投向相应的数字圆盘。

  幼儿交换位置继续游戏。

  袋鼠跳跳

  设计者:曹春云

  活动目标:发展孩子跳跃、投掷、追逐跑的能力。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