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发布于:2021-04-04 17:58:06 作者:

【热门】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合集八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热门】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合集八篇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6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看图列式,并懂得算式中各数的实际含义。

  2、能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3、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七个小矮人头饰若干,游戏操作材料,胶水若干,flash课件。

  活动过程:

  1、设置情景,激起幼儿兴趣。

  七个小矮人外出回来,发现白雪公主不见了,非常焦急。正在这时邮递员小乌龟送来了一封信,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师:(读一遍信)小矮人们:白雪公主现在已经被我囚禁在了城堡里面,我马上就可以变成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了,路上已经被我施了魔法,你们快放弃营救白雪公主吧,哈哈哈……小勇士们,你们有信心救出白雪公主吗?(有!)好,那我们出发吧!

  2、第一关:通往城堡的小路一复习6的分和与组成。

  师:这里是通往城堡的一条小路,可是被恶毒的皇后施了魔法,竟然有很多大蜘蛛挡住了去路,我们怎么过去呢?瞧,那有个指示牌,我们一起来看看上面写了些什么。(读一遍指示牌内容:只有用含有正确答案的数字之箭才能将蜘蛛杀死)那我们先来看看这些蜘蛛身上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难题吧!个别回答。(利用在蜘蛛身上画出6的分成式的方法,引导幼儿说“因为6可以分成1和5,所以应该用含有6的数字之箭射下那只蜘蛛。)集体回答。(引导幼儿说出6可以分成2和4,所以应该用含有2的数字之箭射下那只蜘蛛。以此方法,说出6可以分成3和3,4和2合起来是6……帮助幼儿复习6的组成)

  3、第二关:城堡大门——看图列式,并能说出算式中各数表示什么。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城堡大门)

  可是城门被施了魔法,必须按对密码才可以,这可怎么办?看,有个通告!(读一遍通告)(请你根据大门上显示的图片列出相应的算式,你会发现惊喜!)

  我们赶紧来看看有哪些题目吧!(根据相应的图片,请幼儿列出相应算式3+3=66—2=41+5=6……)

  师:你们真聪明,列出了所有的算式。你们看,城门打开了,我们赶快走吧。

  4、第三关:修桥过河——找出相应的答案。

  师:你们看,恶毒皇后的宫殿就在河对岸,但是唯一的小桥被皇后破坏了,我们不能走桥上,而且也不能游过去,因为河里有鳄鱼,会被鳄鱼吃掉。

  幼:河面上飘着好多被破坏的木板,我们可以修桥。

  师:可是怎么才能将小桥修好呢?小勇士们,你们仔细看看。

  师:哦,原来每个木板上都有一道算式题,我们只要帮算式题找到正确的答案,就能将小桥修好,就能安全过河。现在,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吧。

  幼儿逐一捞起木板,并将加减算式补充完整。

  师:你们真棒,小桥修好了,现在我们可以安全过

  河喽。

  5、(分组操作)找出恶毒的皇后——进一步巩固6的加减运算。

  师:皇后的宫殿到了,可是她却躲起来了,我们一起把她找出来,好不好?

  现在我们分三个小组,每组桌上有一张大的图片和一些小的卡片,大图片的空白处有很多算式题,请你们在数字卡片中找到相应的得数,然后贴到对应的算式题上。最后我们把三幅大图拼起来,到时皇后就会出现啦。(幼儿分组操作)(将皇后的图片分成三部分,头、身体、腿,像拼图一样,大图片上是含有题的轮廓,小卡片是数字,等到幼儿把数字贴到相应的地方,将大图片反过来就看到眼睛、鼻子、嘴巴、身体、胳膊、腿了。再将三幅图片拼起来就是皇后了。)

  6、活动结束。赶走皇后,救出白雪公主。

  师:你们看皇后出现了,她被我们打败啦,我们赶紧去救白雪公主吧!七个小矮人在城堡中找到公主。

  全体幼儿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去接白雪公主。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拆笔、装笔、换笔的过程中探究材料之间的关系,获得有关空间关系的经验。

  2、在拆拆装装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1、课前收集:拆装难易程度不同,配件不同的笔及与之相匹配的笔芯若干。

  2、教师演示用的水笔和圆珠笔。

  活动过程

  一、给水笔换笔芯

  1、教师:这些水笔的笔芯已经用完了,请你们给水笔换上新笔芯。

  2、幼儿操作

  3、引导幼儿演示并讲述自己的装拆过程,说出理由。

  教师:你是怎样打开的?

  二、给圆珠笔换笔芯

  1、出示一支圆珠笔,引导观察圆珠笔的笔头会伸缩的特点。

  2、幼儿换笔芯,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如何选择笔芯,在装笔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等等。

  3、师生共同探讨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你拆开了圆珠笔发现了什么?

  (引导幼儿认识弹簧、笔芯套等)

  教师:你遇到什么困难,谁有办法解决?

  4、幼儿再次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分层操作

  1、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尝试给更复杂的笔换笔芯,没有成功的幼儿继续努力完成任务。

  2、鼓励没有成功的幼儿说说自己的困难,并请同伴帮助解决。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大胆地发挥想象,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2、幼儿能够大胆的运用完整语言表达,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3、能够在创意中感受拼图带来的乐趣,及交流的愉悦。

  二、活动准备:

  各种玩具、七巧板

  三、活动过程:

  1、老师:今天我们班请来新朋友,它们的名字叫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你们高兴吗?我们一起来看它们的表演吧!

  教师操作让这些图形变各种姿势和小朋友打招呼。

  2、欣赏新朋友变出的各种造型。

  3、请个别小朋友上来给我们的新朋友变造型,激发幼儿对创意感兴趣,激发幼儿主动创意的能力。

  4、老师:你们看看这些漂亮的图案是什么变的(玩具)

  5、幼儿操作活动

  ①教师结合实物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的材质的玩具。

  ②请幼儿选取自己的玩具,让他们动手拼一拼。

  ③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拼出的事什么?

  ④幼儿合作拼图,教师巡回指导。

  6、游戏活动:玩具找朋友

  ①教师从玩具中拿出其中一个形状(如圆珠)请小朋友找到相同的形状并举起来。

  ②把幼儿分成小组,请他们以组为单位玩玩具找朋友的游戏。

  7、教师评价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天气符号,了解简单的气象知识。

  2、关注天气预报,有观看天气预报的意识

  活动重点:

  了解天气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天气预报视频、天气预报中常见的天气符号。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课题:

  1.猜一猜,这是什么电视节目开始了?(播放天气预报的音乐)

  2.说说自己对天气预报的了解。

  我们从天气预报中可以知道些什么?让我们提早知道明天的天气情况。

  (为什么要收看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二、了解天气预报内容,认识气象标识:

  1. 播放天气预报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段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它能让我们知道全国各地的天气状况和气温。)

  今天我们先来认识天气符号。哪些是天气符号?哪里会出现天气符号呢?

  我们来记录一下,这段录象里,出现了哪些天气符号。每个孩子一张表格,你看到哪个图案有出现,就在后面的空格中打勾。

  播放视频,幼儿操作。同伴之间,相互看看。

  大张,汇总。(我们的祖国真大,在同一天里有各种不同的天气。)

  2.师生一同认识各种常见的气象符号。(PPT)这里的有不认识的吗?一起认读一次。

  3.现在我们来学学气象预报员预报天气。模仿气象预报员,学报城市天气预报。

  分两组进行。

  三、了解天气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好吧,天气预报到底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帮助呢?

  四、游戏活动:(下雨,热天,下雪。)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孩子们对风、雨、雪、虹、雷鸣、闪电等自然现象,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我设想通过这一活动,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观察自然现象,关心周围事物的变化,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天气的种类,了解每种天气的基本特点。

  2、尝试用动作来表示不同的方法。

  活动准备:

  天气牌(晴天、雨天、刮风)

  活动过程:

  一、观察天气

  1、小朋友看,今天是什么天气呀?

  2、引导幼儿观察窗外的情景,说说今天是晴天还是雨天,有没有刮风,风大不大。

  3、如果是下雨是大雨还是小雨。

  二、认识天气牌。

  1、分别出示晴天、雨天、刮风、下雪的天气牌,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吗?

  2、帮助幼儿了解天气的种类及其特征,教幼儿认识天气牌告诉幼儿有太阳的是晴天,画了小雨点的是雨天.

  3、让幼儿说说自己喜欢哪种天气,为什么喜欢,为什么不喜欢。

  三、用动作表示天气

  1、这些天气我们可以用动作来表示,小朋友想一想都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晴天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下雨天又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下雪可以做什么动作。

  2、我们一起来想一想我们手臂向上围成一个圆圈当作太阳,表示晴天。

  3、我们五指张开,从头顶向下摇动手腕,表示下雨。

  4、高举双手,在头顶左右摆动,表示刮风。

  5、紧握拳头,轻敲大腿,表示下雪了。

  6、老师高举某一个天气牌,幼儿根据天气牌指示的天气表演相应的动作。

  四、游戏介绍游戏玩法

  找一个朋友,让他背对自己,在好朋友背上用手的动作表示天气,让他猜猜是什么天气。

  反思:在教学中我始终以天气的的变化为导线,根据天气的变化同时出示各种天气符号的标志,晴、阴、小雨、大雨、雨夹雪等,引导孩子们分别认识了这些标志符号,结束部分天气又变的晴朗,和孩子们一起继续去郊游,前呼后应。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关注了天气的变化,并认识了各种天气的标志符号,本节课使孩子们在愉快的游戏中学到了知识,学得轻松快乐。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意图:我在科学区投放了一些直管玩具,孩子们用沙子、小石子、小珠子等做实验,发现它们有的能通过直管,有的不能,从而产生了一个个的“为什么”。我抓住孩子们的这一兴趣点和探究点,在玩直管的基础上增加难度,引导孩子进一步探究哪些材料能穿越弯管,意在通过操作活动和观察活动激发孩子们对科学活动的探索兴趣,感知到身边一些科学现象的基本原理。由此初步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活动目标

  1.在猜想、操作验证活动中体验探索与分享成功的乐趣。

  2.能动手操作验证哪些物体能通过弯管,懂得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方法。

  3.喜欢动手操作,会观察记录实验结果,乐意将操作结果告诉同伴。

  活动重点:探究哪些物体能通过弯管,懂得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方法。

  活动难点:想办法让毛线快速通过弯管。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观察生活中有哪些管子,是用来干什么的;活动前带幼儿一起玩钻管道的游戏。

  2.物质准备:人手一份记录表、笔、弯管,每组一筐操作材料(铅笔、石子、木棍、毛线、螺丝帽、打气筒等),手电筒一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讨论的兴趣,了解管子的多样性

  1.师:刚才我们一起玩钻管道的游戏,小朋友们走得很快,可是老师觉得弯腰在管道里面走很慢,这是为什么?

  2.你在生活中见过什么样的管子?是干什么用的?

  二、猜想并记录哪些物体能通过弯管

  1.出示弯管,引导幼儿观察、猜测:这个管子是什么样的?猜一猜哪些物体能通过弯管。

  2.引导幼儿认识准备好的各种材料。猜想并记录:你们觉得哪些材料能通过弯管?请把你的猜想结果记录在这张表格上。(引导幼儿用对错号等方式记录自己的猜想结果)

  3.幼儿猜想并记录。

  4.幼儿交流自己的猜想结果,教师根据情况提出问题:你为什么觉得螺丝帽(毛线)能(不能)通过弯管?还有谁的猜想结果跟他的不一样?

  5.小结:有的小朋友认为能通过,有的小朋友认为不能,这些物品到底能不能通过弯管?用什么办法来验证一下你们的结果呢?

  三、幼儿操作,验证哪些物品能通过弯管,哪些不能,并记录交流实验结果

  1.教师提出操作要求:每一种提供的物品都要实验,并把操作结果记录在表格上。

  2.幼儿利用弯管和各种材料做实验。

  3.鼓励幼儿大胆实验并做好记录。教师指导。

  4.请两三个幼儿交流实验结果,教师根据结果引导幼儿小结:螺丝帽、石头为什么能通过去呢?(小、硬)木棍为什么不能通过去?(比管子粗)铅笔为什么不能通过弯管?(又长又直又硬)打气筒打出来的空气看不见,你是怎么知道它通过弯管了呢?毛线为什么不容易通过弯管?

  5.出示毛线:谁能想办法让毛线快速穿越弯管?幼儿讨论并示范帮助毛线通过弯管的办法。(把毛线系在螺丝帽上;用嘴吹;打气筒打气等)

  四、引导幼儿明白“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方法

  1.提问:我们每个人的猜想和实验结果是一样的吗?要想知道结果究竟怎样。应该怎么做?

  2.师:一些东西不容易通过管道,容易堵塞,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3.出示手电筒:手电筒发出的光能通过弯管吗?我们到科学区里再去实验探索吧!

  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投放手电筒、铁丝、弹簧等材料,引导幼儿迁移经验,进一步深入探究。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教案目的:

  1、让幼儿初步认识、了解地球,知道地球是一个十分巨大的球体,是我们人类和其它动物共同居住生活的地方。

  2、教育幼儿爱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

  3、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探索兴趣。

  教案准备:

  1、录音机、录象机、幻灯机各一台,磁带、录像带、幻灯片等;

  2、世界地图一张,地球仪一个;

  3、各类动物、植物图片若干。

  教案流程:

  一、猜谜语导入活动。

  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冬按时换,一日行程八万里,满载人类千千万。(地球)

  二、通过观察、讨论,让幼儿初步认识地球的形状。

  1、提问:小朋友,你们认识地球吗?它是什么形状?(幼儿自由回答)

  2、出示地球仪,请幼儿观察并讨论地球的形状。

  小结:地球是一个非常大的球体,形状像球而略扁地球仪就是缩小的地球模型。

  三、通过听、看,让幼儿了解地球上面有什么?

  1、提问:地球是一个很大的球体,你们知道它上面有什么?(请幼儿凭自己已有的.生活知识回答)

  2、听录音——[地球的自白]:我是地球,我的身体可大啦,而且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上面有不同的颜色,蓝色的部分代表水,黄色的部分代表山,绿色部分代表陆地。我身上有各种各样的树木和花草,还生活着许多动物,有凶猛的老虎和狮子;顽皮的小猴、可爱的小兔;还有ji、鸭、鱼、虾等等。哎!对啦,你们人也生活在我身上,有中国人、外国人,大人、小孩......

  总之,我身上的东西多得很,一时半会儿是说不完的,等有时间,我再向你们详细介绍好吗?

  3、游戏:“送图片回家”。

  请幼儿从盒子里任意取一张图片,然后贴在地图相应的位置上。如:小鱼贴在代表水的蓝色处;......

  4、看录像——“世界各地”,进一步了解地球上的情况。

  小结:地球上有许多人、动物和植物,而地球只有一个,它是我们大家共同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注意保护地球,爱护我们的家园。

  5、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居住的地球?(不乱仍垃圾、不随地吐痰、多植树......)

  四、结合幻灯片,教师有表情的讲故事《地球生病了》,然后组织幼儿讨论:地球为什么生病了?怎样给地球治病?......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和探索兴趣。

  五、延伸活动:

  “我为地球扫卫生”——清出白色垃圾。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幼儿升入大班以后就成为幼儿园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了,这一角色的转变使幼儿充分体验到了长大的自豪感。该活动意在指导孩子们用科学的测量方法发现自己在身高和体重上的变化,形象地感知到自己长大一岁了。指引幼儿尝试运用不同工具和方法测量身高、腰围等,激发幼儿自主展开探索活动,让幼儿在与伙伴相互测量的过程中,学习简单的比较和记录的方法。长大是一个过程,希望通过活动帮助、促进幼儿独立、自信、自主意识的建立,并使这些品质一直伴随幼儿成长,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绳子、毛线等测量人的身高和胖瘦。

  2.学习简单的比较和记录的方法。

  3.感受相互测量的乐趣,感知相互之间的差别。

  活动准备

  1.幼儿每组一张身高记录纸,一张胖瘦记录纸,一盒水彩笔。

  2.长短不一的尼龙绳、毛线绳若干:提早在相应高度的墙上贴上白纸。

  3.《高人走,矮人走》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音乐激起幼儿活动兴趣

  伴随《高人走,矮人走》音乐,带领幼儿交替变换动作做踮步、屈腿下蹲走等进入活动室。

  (评析: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感受高、矮的变化,激起幼儿对高矮的探究欲望。)

  学习测量身高的方法

  1.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跟着音乐模仿了高人走、矮人走,我们班小朋友个子一样高吗?谁最高?

  幼儿自由讨论、推荐出自己认为最高的小朋友。

  2.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身高?还有什么方法?

  幼儿提出测量方法:背靠背比一比;用东西量一量(尺子、绳子、本子、书……);靠墙比一比。

  幼儿每说出一种方法,教师就请幼儿上前来试一试。

  提示幼儿在测量时注意:①站直;②从下往上沿身体中间脊柱部位测量;③靠墙比时两人站在同一位置。

  3.组织幼儿分成5组尝试测量身高,并在记录纸上记录测量结果,教师巡回指导。

  ①小朋友们学会了这么多测量身高的方法,请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互相测量一下身高。

  ②出示身高记录表,激励幼儿用自己的方法记录测量结果。

  ③请各组幼儿按从高到矮排队,检测刚才的记录是否正确。

  探索测量胖瘦的方法

  1.教师指导幼儿思考:想知道伙伴的胖瘦应当测量哪里。

  2.请幼儿互相探索测量方法。

  提示幼儿在测量时注意:测量腰围时应注意从哪个地方开始测量,到哪个地方结束。

  3.组织幼儿测量腰围。

  幼儿自由取尼龙绳、毛线绳等不同长度的“量具”测量彼此的胖瘦(腰围)。

  教师巡回指导并提示幼儿记录测量结果。

  (评析:《纲要》科学领域目标明确指出:“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以上两个环节,引导幼儿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说一说,多种感官参与,不知不觉中运用多种方法测量了自己和同伴的身高、胖瘦,对自己的成长发生了兴趣。同时将身高和胖瘦记录表设计成两张独立的表格,并在每次测量活动时分发相应的记录表格,避免了幼儿出现记录上的混淆和差错。)

  健康教育

  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可以使自己长高、长胖,怎样使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评析:通过讨论,让幼儿知道不挑食、不贪食、勤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等好习惯的重要性,使本次活动得到升华。)

  延伸活动

  1.组织幼儿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操作各种不同材料(书、本子、铅笔、枝条、纸等),在活动室测量室内物品,到户外测量大树等。

  2.在益智区投放皮尺、直尺等长度测量工具,教幼儿学习精确测量和认读。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教学设计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