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案
有关安全教案集合五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安全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全教案 篇1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我的设计
一、活动目标:
了解行人在马路上应该遵守的一些交通规则,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幼儿有与成人一起外出的经验。
2.有关模拟游戏的情景创设。
3.课件《看望兔奶奶》。
三、活动过程:
1.边观看课件(一)边讨论。
(1)兔奶奶生病了,兔妈妈带兔宝宝去看望她。半路上,兔妈妈到水果店给奶奶买水果,兔宝宝就跑到了马路上。她看到花丛中有一只漂亮的蝴蝶,就去捉蝴蝶玩。蝴蝶飞到了马路中央,兔宝宝就一路追过去,差点被车撞上。
(2)为什么兔宝宝差点被车撞到?
(3)教师归纳:兔宝宝离开妈妈在马路上玩耍,差点被车撞上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
"小朋友,我们平时或假日出去经常会乘车,那么谁来说一下乘车时要注意什么?你是怎么做的?
2、幼儿充分自由交流,讨论有关乘车安全的话题,教师注意倾听、总结。
3、请个别幼儿说一说乘车时应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4、幼儿充分讨论后,师幼共同总结:乘车时要坐在座位上,不能四处走动,并系好安全带,不能随手把垃圾从窗户扔到外面,不能把头、手伸出车外……
5、游戏"我说你做"。
教师随机说出一些有关乘车的行为,如:教师说乘车系好安全带,幼儿就露出笑脸。如果教师说"乘车时把头、手伸出车外。"幼儿马上露出生气的表情。
6、小小宣传员
教师和幼儿组成"安全乘车"宣传小队,到其它班做宣传。
安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观察周围环境中的标记,并说出这些标记的名称和含义。
2、知道火灾的危害,知道简单自救的技能。
活动准备
生活中寻找的标记,图片
活动过程
一、师生共同观察搜集的标记,引起幼儿的兴趣。
1、说一说你在日常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见过这些标记?
2、找己认识的标记并说说这些标记代表什么意思(如禁止吸烟、高压电线、人行横道、高压电线、安全通道等)。
二、教师读一则火灾新闻,提问:
1、新闻中说了一件什么事?
2、火灾给人们带来了那些灾难?
3、火灾是由那些因素引起的?
三、认识易燃物和火种
1、当易燃物遇到火种时容易引发火灾,那小朋友们知道什么是易燃物吗?(火柴、汽油、煤气、、、、、、)
2、现在请小朋友找找看我们的活动室里有哪些物品是易燃物品。
四、讨论:如何预防火灾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共同认识了易燃物和火种,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预防火灾?
禁止燃放鞭炮、禁止玩火
五、出示课件.请幼儿观看自救常识
1、拨打急救电话
2、马上开窗呼救
3、用衣服压住火苗
4、立即披上用水打湿的衣服和被子
六、1、讨论如果幼儿园里发生了火灾,小朋友们应该怎么办(以最快的.速度离开火灾现场到达安全的地方)
2、了解逃生图得重要作用,有了它就可以知道自己的位置,并尽快确定逃生路线。
3、出示逃生图,请幼儿观察,找到自己所在班的位置、走廊通道的位置、大门的位置,贴上相应的标志,并画出相应的逃生路线。
4、请幼儿为幼儿园其他班的小朋友制作逃生图。
幼儿合作完成,在原有基础上,贴上走廊、门、出口、可通过、不可通过等标志,并用水彩笔画出为自己确定的逃生路线。
活动反思 教师可组织幼儿进行一次模拟的逃生演习。要求幼儿听到“警报”(哨声)后,停止所有的活动,快速到教师身边集合,一个接一个地撤离“危险地”(教室),到达“安全地带”(操场)。
安全教案 篇5
活动名称:
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3、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4、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有关的图片四张。
2、请一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冻、巧克力。
活动过程:
一、故事《沙沙和陌生人》
1、讲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变色龙沙沙独自在院子里玩,这时一个陌生人问他公园怎么走,沙沙有礼貌地告诉了他该怎样走,陌生人非常感谢沙沙。回到家里,沙沙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沙沙,你做得对!不过还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注意。"沙沙连忙问妈妈:"还有什么事情应该注意的呢?"
2、集体讨论:
(1)妈妈为什么说沙沙做得对?
(2)我们来猜猜妈妈还对沙沙说了哪些应该注意的事情?
3、出示图片:
图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时,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图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东西时,你不能要。
图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图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二、情境练习
情境一: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接着又拿出玩具给他玩。
集体讨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应该怎样对他说?
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师提醒:
(1)你认识她吗?
(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
(3)那你应该怎么对这位阿姨说?
教师小结:
对待陌生人要有礼貌,但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活动名称:
受伤了怎么办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避免受伤。
2、培养幼儿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好品质。
活动准备:
受伤的事例图片
活动过程:
1、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谈谈有关烧伤、烫伤、破伤的情况
教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不小心被烫伤、烧伤或者是摔到跌破、划破过呢?那是怎么样的呢?有什么感觉?
2、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讨论的方法了解应该怎样避免受伤
(1)教师鼓励幼儿讨论预防烧伤、烫伤、破伤的方法:小朋友有时候会不小心受伤,那我们平时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受伤呢?深入到幼儿的讨论当中,听听幼儿们说的有关情况是怎样的。)
(2)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巩固记住平时生活中应记住的问题:中午老师在盛午饭的时候小朋友能不能靠近?能不能在教室里面跑跳呢?在平时能不能乱跑?玩耍得很过分呢?妈妈煮饭时能不能站在旁边呢?能不能玩火?能不能玩尖利的东西?
3、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受伤后自救的方法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果大人不在身边,你或者别人受伤后,你该怎样做?
(2)教师总结:如果烧伤、烫伤,可以把伤口露在外面,用冷水冲洗,然后马上请大人帮忙等。
4、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活动名称:
交通安全我知道
活动目标:
1、了解行人在马路上应该遵守的一些交通规则,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
2、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有与成人一起外出的经验。
2、有关模拟游戏的情景创设。
3、课件《看望兔奶奶》。
活动过程:
一、边观看课件(一)边讨论。
1兔奶奶生病了,兔妈妈带兔宝宝去看望她。半路上,兔妈妈到水果店给奶奶买水果,兔宝宝就跑到了马路上。她看到花丛中有一只漂亮的蝴蝶,就去捉蝴蝶玩。蝴蝶飞到了马路中央,兔宝宝就一路追过去,差点被车撞上。
2为什么兔宝宝差点被车撞到?
3教师归纳:兔宝宝离开妈妈在马路上玩耍,差点被车撞上。这样太危险了,不管什么情况我们都不能在马路上玩。
二、边观看课件(二)边讨论。
1、兔妈妈和兔宝宝继续往前走。奶奶家就在马路对面,兔宝宝兴奋地想冲过马路见奶奶,可是被兔妈妈一把拉住了。
2、兔妈妈为什么要拉住兔宝宝?过马路应该走哪里?
3、教师归纳: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4、十字路口有斑马线,行人是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走呢?什么时候可以走?
5、教师归纳:过十字路口要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
6、兔妈妈和兔宝宝走到斑马线前,等绿灯亮时再穿过马路去奶奶家。
三、小结:兔宝宝在路上遇到了一些危险,你们知道怎样才能避免那样的危险吗?(幼儿回答后,教师用自编儿歌进行归纳:小朋友,要牢记,走路要走人行道,路上玩耍不可以。过马路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确保安全是第一。)
四、在情景模拟游戏"去春游"中或到马路上去实地体验。
教学反思:
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将继续探讨和努力,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不断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每位幼儿撑起一把安全的保护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