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1-05-06 06:41:51 作者:

大班教案锦集四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锦集四篇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数学魔法故事屋——超级擂台赛》是一本很有趣的幼儿启蒙读物,故事讲述了山羊公公为了保护羊群,决定要聘请守卫来对付大灰狼。他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淘汰了一批又一批的动物,经过一关关的挑战,最后猎狗当选。我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把题目改成《守卫》,更易被幼儿理解和挖掘故事的内涵。

  本次活动我意在借助绘本,在仔细阅读绘本和讨论的基础上,让幼儿明白做合格的守卫不仅要强壮、勇敢、机智,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同时挑战幼儿的知识经验,培养幼儿迎难而上的精神。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并理解,掌握故事内容。

  2、挑战幼儿的知识经验,培养幼儿迎难而上的精神。

  3、乐于参加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1、绘本PPT

  2、统计图两本,选票与幼儿人数相当

  活动过程

  一、开门见山,故事引题

  (一)教师:“山羊公公发现,山上的狼大灰狼越来越多,而家族的成员越来越少,山羊公公决定请一名守卫来保护孩子们。”

  提问:

  1、什么叫守卫?

  2、哪些动物适合做守卫,保护羊群?

  (二)教师小结。

  二、根据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消息一传出,来了很多的动物,可山羊公公只需要一名守卫,怎么办呢?”

  (一)第一关:用木棍比身高。

  提问:

  1、怎么比?

  2、现场用尺子量一量,几个动物过关了?

  (二)第二关:举木墩比力量。

  提问:

  1、这一关谁被淘汰了?什么叫淘汰?

  2、剩下几个动物?

  (三)第三关:接盘子比灵活性。

  提问:

  1、守卫为什么要灵活?

  2、用什么办法比灵活性?

  3、这一关谁胜出了,谁又被淘汰了?

  (四)幼儿现场参与选票。

  教师:“剩下三个,老虎很凶猛,大猩猩很机智,猎狗很忠厚,他们三个都很好,可到底选谁呢?”

  (五)最后一关:临时守卫。

  提问:

  1、第一天,老虎上山了,看看山羊怎们样了?狼又怎们样了?

  2、第二天,大猩猩上山干嘛?羊群发生什么事情?

  3、第三天,猎狗上山以后是怎么做的?他是怎么帮助羊的?狼有没有抓住羊?

  (六)改选选票并说明理由。

  三、回顾故事,组织幼儿讨论。

  (一)再次改选选票并说明理由。

  (二)教师小结:原来做一名守卫不仅要强壮、勇敢、机智,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谢谢你们帮我解决了这个难题。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圆形上联想出多种物体,并通过添画表现其主要

  特征,激发想象力。

  2、能主动参与创编活动,用连贯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语言,丰富联想。

  3、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创作的快乐,培养幼儿间的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实物:一个圆圈的图片人手一张。

  2、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对圆圈进行初步想象。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

  这个圈圈看上去像什么?

  那西瓜皮口朝下看上去又像什么?

  二、对西瓜皮想象并添画,尝试用句子进行描述

  师:这个圈圈会变魔术,瞧!它变出了什么?谁会在上面玩呀?

  听,老师把这幅图编成了两句话:圆圈圈,变秋千,小朋友、小花猫和我一起玩的真开心!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让圈圈变个魔术?变好魔术后想一想,在的旁边还有谁?可以把你想到的画下来,并且也编成几句好听的话。

  幼儿自由想象添画并讲述。(提醒幼儿相互讲述)

  请个别幼儿讲述

  三、引导幼儿再次对圆圈圈展开想象,小组合作创编《有趣的圈圈》的故事

  师:现在我要请你们每人找个好朋友把你们手上的画拼在一起,变成一幅大画,然后两个人一起编一个好听的故事出来,两个人你先编,再他编,大家接龙一起编个动听的《有趣的圈圈》的故事吧。

  四、教师简单小结

  请个别小组讲述,鼓励小组间相互讲述。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录音机,数码照相机

  2.画纸,水彩笔人手一份

  3.各种水粉颜料,调色盒,半湿抹布若干

  4.各种花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感受音乐,创编动作表演

  1.第一遍教师根据音乐自编一段小故事,边讲故事边放音乐让幼儿欣赏

  2.第二遍幼儿带头饰随音乐创编动作,教师用语言引导幼儿进行创编

  3.第三遍教师以蝴蝶的身份介入,鼓励幼儿创编出与别人不同的动作

  二、欣赏优美动作,学习记录动作

  1.师:刚才老师把我们小朋友表演的漂亮动作拍了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咦,这是哪个花精灵?跳得真不错,我想把他记录下来,看看我用了什么好方法。

  2.教师讲解示范:

  (1)先用右手大拇指肚蘸上颜料,然后稳稳地落在纸上,用力压一下,压的.时候不要移动,这样花芯就印好了,然后用小毛巾把手上的颜料擦干净。

  (2)添上花瓣和手脚的动作

  3.幼儿作画

  要求:(1)压的时候不要移动,这样花精灵的衣服才会又漂亮又干净。

  (2)花瓣的形状、手和脚的动作要不同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三、拿着自己画的花精灵去讲给其他小朋友听。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旋律,创造性地用动作来表现。

  2.学习在指纹图案上添加简单的线条表现出花卉的形态几动态。

  3.引导幼儿积极体验活动的乐趣。

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泥巴来源于大自然中,它不仅经济实惠,而且易于塑造,趣味性强,幼儿可任意的按自己的意愿去创造,所以深受幼儿喜爱。为此,我们结合民间的泥巴游戏设计了这一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

  1、在自由玩耍中感知胶泥的特性。

  2、通过游戏掌握摔泥、团泥、捏泥、压扁等基本技能。

  3、在玩泥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红色胶泥若干,一处供幼儿玩耍的场地。

  [活动过程]

  一、师生共同玩泥,体验玩泥的乐趣。

  1、教师随意取泥放于手中,通过看、揉、捏,说出自己的感觉。

  泥巴捏在手中是什么感觉?捏一捏,有什么变化?

  2、幼儿自由玩泥,鼓励幼儿边玩边交流自己的感受。

  二、民间游戏:摔泥巴

  1、教师边念儿歌边摔泥巴,引起幼儿的兴趣:“东洼里,西洼里,都来看我放啪哩!”教师将涅好的泥巴甩下,发出“啪!”的响声。

  2、师生共同游戏,启发幼儿掌握摔泥方法:捏好小碗状,用力快出手。

  (教师巡回指导,活动中注意良好卫生习惯的教育渗透。)

  3、与幼儿一起讨论:怎样才能让泥巴发出响声?发出响声的泥巴,会在顶部出现一个大洞。打响的幼儿要再次说儿歌:“东胡同,西胡同,都来给我补补丁。”其他幼儿要从自己的泥巴上掰下一块,捏扁把洞补上。如果泥巴未发出响声,对方幼儿要从其泥巴上挖三下:“泥花花,挖三挖。”

  4、幼儿两人一组玩游戏,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

  (1)在未摔之前,检查泥巴窝窝底部是否完整。(摔泥的幼儿应尽量将泥碗破口摔大。)

  (2)一定要补住泥巴窝窝的破口。(补泥的幼儿,将泥压扁、压薄,能补起破口即可。)

  5、师幼共同整理,收拾场地。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