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

发布于:2021-10-01 20:07:30 作者: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精选15篇)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1

  幼儿园的小朋友的安全很重要,偶尔上上安全的课程,教小朋友如何保护好自己。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手划破了

  设计思路:本次活动设计由来是幼儿经常在生活中不小心将自己的手碰伤,然后难受的或害怕的告诉成人自己的手破了,教师从幼儿生活中寻找教育内容,鼓励孩子爱护自己的小手,保护自己的小手。

  活动目标:

  1.知道爱护小手,不玩尖利的东西。

  2.知道手划破后简单的处理和保护方法。

  活动准备:

  手受伤的布娃娃玩具

  过程:

  1. 出示布娃娃玩具,通过故事导入:"今天布娃娃在玩的时候可不小心了,弄伤了自己的手,它自己很疼,都快哭了!"

  讨论:(1)这个布娃娃的手怎么啦? 幼:哎呀!流血了。幼:出血了。

  (2)好好的小手怎么会出血呢?幼:被东西划破了。幼:摔破的。幼:摔倒蹭烂的。

  (3)什么东西会把手划破?为什么?幼:玻璃片,针叶可以刺破。 幼:铁钉也能刺破。幼:铁丝;剪刀……师:为什么呢? 幼:因为很利。幼:因为太尖了。

  小结:因为这些东西很尖,很锋利,容易把手划破。

  (4)启发幼儿回忆:自己的手有没有被划破过,手划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2.讨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手不受伤。幼:平时不玩剪刀。幼;刀也不能玩,还有玻璃(片)。……幼:危险的都不能玩。

  小结:我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锋利的,如果我们去玩这些东西,就会把手划破,给自己带来危险和许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们不要去玩这些东西,以免我们的手受伤,影响我们的活动和生活。

  3.讨论怎样保护、处理布娃娃(或自己)受了伤的手。

  小结:如果我们的小手已经受了伤,就更要好好保护,这样才能使它快快恢复健康,为我们服务。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2

  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集体活动中,教师经常会组织幼儿排队走路、做游戏。由于幼儿年龄小,动作发展水平比较低,又缺少基本的集体生活规则意识,所以幼儿排队走路、游戏时容易走走停停或乱走,常常会导致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因此,让幼儿懂得排队走的基本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活动目标:

  1、学习走路时眼睛看着前面,一个跟着一个走。

  2、知道走的时候不推挤、不远离集体。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鸭子头饰一个。

  2、多媒体教学资源《小鸭子学走路》。

  3、幼儿用书第24-26页。

  活动过程:

  1、出示小鸭子的头饰,引导幼儿尝试表现小鸭子的叫声和走路的姿态,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讲述故事《小鸭子学走路》,引导幼儿知道一个跟着一个走的好处。

  (1)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小鸭子学走路》。教师讲述故事。

  (2)组织幼儿说一说:鸭妈妈要带着小鸭出去玩,小鸭子心情怎么样?刚开始小鸭子都能走出家门吗?为什么走不出去?鸭妈妈是怎样帮助他们的?我们要学小鸭子怎样走路?

  (3)小结:小朋友走路时眼睛看着前面,一个跟着一个走,靠路的右边走,不推挤,不掉队,不远离集体。

  3、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区分图片中做法的正误。

  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第26页《谁做的对》。请幼儿看一看、说一说;小朋友们正在做什么?谁做的对?为什么?

  4、游戏《我学小鸭来走路》。

  教师扮演鸭妈妈,幼儿扮演鸭宝宝。教师带领幼儿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并提醒幼儿行走时要爱护同伴,不推挤。

  活动延伸:

  提醒家长在带领幼儿外出时要指导幼儿靠路右边行走。人多的时候要学会排队走,一个跟着一个走,不推挤。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3

  活动目标:

  1、知道进餐时正确的方法和错误的行为。

  2、能对各种进餐过程中的行为做出是否安全的判断。

  3、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1、幼儿人手一支笔。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1、谈话引发幼儿生活经验的兴趣,导入活动。

  (1)小朋友们,早上在家里吃了些什么啊?

  (2)你在吃饭时有没有发生什么危险的事。

  2、引导幼儿阅读教学图书第一组图。

  (1)我们来看一看图中的小朋友是怎么样吃饭。

  (2)引导幼儿阅读图画中的行为。

  (3)引导幼儿阅读图画并判断正确。

  3、引导幼儿阅读教学挂图第二图。

  4、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将继续探讨和努力,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不断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每位幼儿撑起一把安全的保护伞!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4

  《我的小手》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爱护小手,不玩尖利的东西。

  2、知道手划破后简单的处理和保护方法。

  3、知道哪些东西尖利不能玩

  二、活动准备

  1、手受伤的小熊玩具 2、挂图

  三、活动领域:

  1、语言领域 2、健康领域

  四、活动过程:

  1.出示小熊玩具,通过故事导入:

  师:“今天小熊在玩的时候可不小心了,弄伤了自己的手,它自己很疼,都快哭了!”

  2、教师组织幼儿讨论:

  师:这个小熊的手怎么啦?(出血了)好好的小手怎么会出血呢?(被东西划破了)什么东西会把手划破?为什么?(玻璃片、针、铁钉、铁丝、剪刀等。因为这些东西很尖,很锋利。)

  3、启发幼儿回忆:

  师:自己的手有没有被划破过,手划破了疼不疼。

  4、讨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手不受伤。(平时不玩剪刀、小刀、针、玻璃片、铁片等尖利的东西。)

  师:我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锋利的,如果我们去玩这些东西,就会把手划破,给自己带来危险和许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们不要去玩这些东西,以免我们的手受伤,影响我们的活动和生活。

  3.讨论怎样保护、处理小熊(或自己)受了伤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划破了,能不能用没有洗过的手去捂伤口?为什么?(不能,因为没有洗过的手有细菌,会使伤口感染、化脓。)

  (2)手受伤了怎么办?(如果擦伤了皮,要先清洗伤口,然后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严重的要找医生处理。)

  (3)手包扎后还要注意哪些事项?(不能把伤手浸在水里,不能随便揭掉包布,要按时找老师、医生换药等。)

  五活动结束:

  总结:如果我们的小手已经受了伤,就更要好好保护,这样才能使它快快恢复健康,为我们服务。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5

  活动目标

  1、知道火柴、打火机、厨房灶具等用品使用不当会有危险。

  2、不碰触易燃、易爆的用具,教育幼儿不玩火。

  3、学会如何应对火灾,知道如何在火场逃生。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打火机、蜡烛、纸张等实验用品。

  2、湿毛巾、灭火器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身上穿红袍,脾气真暴躁。惹起心头火,一跳八丈高。(火)

  请幼儿讨论火有什么用处:可以帮我们做饭,可以取暖,可以放烟花,可以烤干衣服,可以烤熟食物等等。那火除了对我们有好处,有没有害处呢?

  请幼儿讨论火的危害:火能烧掉房屋、家具,火能烧死人,火可以烧掉森林等。

  二、认识生活中的易燃物品和家中的主要火源。

  1、观察小实验“纸的燃烧”,帮助幼儿了解有些物品很容易被引燃,认识火源和易燃物品。

  老师用打火机将蜡烛点燃,将一张纸放在蜡烛的上方,让幼儿观察纸的燃烧过程。

  2、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东西是火源?(打火机、火柴、鞭炮、蚊香)那些东西可以燃烧?(纸、棉花、衣服、煤炭、汽油等)

  小结:在我们的家中经常会有打火机、火柴、煤气炉等火源,还会有抹布、纸张、塑料、木制品等易燃物品。火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但是如果不会正确使用火,火娃娃也会生气,给我们带来伤害。所以小朋友不能玩火。

  3、出示并认识 “严禁烟火”、“安全出口”标志,教幼儿知道其特殊含义并懂得预防火灾。

  4、讨论如果发生了火灾,我们应怎么办?如何逃离火灾现场?

  小结:如果出现小火,我们可以求救大人用水扑灭、用湿布扑灭、用灭火器扑灭……如果出现大火,我们要拨打求救电话119,并迅速逃离现场。逃离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嘴巴。着火时不能坐电梯,不能往上逃。

  三、消防逃生演练

  在教室里点燃废纸,让幼儿迅速用湿毛巾捂住嘴巴,老师手提灭火器灭火,孩子迅速按逃生路线逃离现场。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6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图片、毛巾、电话、几种防火安全标志。

  活动过程

  一、以提问方式导入活动:在哪里看到过火,火有什么用处,它能干什么?

  教师小结:火有很多的用处,能烧水做饭,能照明,能取暖

  二、观看火灾图片,引导幼儿说出火灾的危害。

  师:可是火也有它的坏处火不仅能烧毁房子,烧伤人,还会烧毁森林,污染空气,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引导幼儿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

  1、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我们的幼儿园或者家里着火了怎么办?

  师:如果着火了我们要找消防叔叔,并且给他们打电话119,让他们来帮助我们。

  2、那着火的时候,消防叔叔还没到,我们自己要做些什么呢?让幼儿自己思考并说出自救办法()

  师小结:①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 ②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③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④小朋友不能玩未熄灭的烟头,见了没熄灭的烟头应及时踩灭。如果着火了我们要找消防叔叔,并且给他们打电话119,让他们来帮助我们。如果消防叔叔还没到,我们可以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巴,猫着腰从安全出口离开…….

  四、出示防火安全标志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并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与技能。

  五、游戏:"安全防火自救"游戏。通过游戏培养幼儿遇火不惧怕、不慌张,提高幼儿防火自救的能力。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7

各位家长:

  大家好!

  非常欢迎您的孩子进入我园小班生活、学习。首先,我先向大家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小一班的老师,邹老师,幼师专业大专毕业,实际教龄6年,是小班年级组的教研组长。与我共同搭班的老师叫曹老师,幼师毕业、在我园实习阶段,曹老师能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给予幼儿热情、周到的照顾。在参加我园的新教师考试中,成绩优异,被我园录取。其次,为了迎接小班孩子入园,我们为他们配备了宽敞明亮的活动室,室内设置可供幼儿游戏的玩具柜,并在墙布置孩子喜爱的画面。为了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入园前的生活状况,缓解孩子入园前的焦虑情绪,顺利的渡过入园关,进入集体,我们是这样做的:

  第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多数孩子来说,上幼儿园是他们第一次离开父母进入集体生活,在这一时期,许多的孩子会因主要抚养者的离开而产生紧张不安的情绪,这是他们对新生活暂时的不适应,适度的分离焦虑是正常的。但过度长时间的不适应会干扰幼儿正常的心理功能和生理功能,严重影响幼儿的在园生活。为了能让幼儿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我园希望家长能和老师共同配合做到下面几个方面:

  (一)让幼儿了解新的环境。孩子对即将进入的新环境―幼儿园充满了新奇、陌生甚至恐惧的感觉,消除这种紧张情绪的方法之一就是在未开学时带孩先来幼儿园走走、看看,让他们看看幼儿园的游戏场地和活动室、午睡室、盥洗室,边看边介绍,并告诉幼儿他即将来这里,还有许多小朋友将和他一起玩。

  (二)幼儿适应性的性别差异:

  1、男女幼儿适应差异显著。女孩的适应性较男孩优越,而且男女幼儿个体间的差异较显著。经过前人的研究发现,儿童在各种紧张情况中的焦虑、胆小没有性别差异,只不过女性比男性更易报告她们懦弱、焦虑的感受,更倾向于强烈、深切的表达她们的情绪反应,而男孩的情感交流弱于女孩。还有,女孩对家长、老师的顺从程度也高于男孩,也更易接受劝慰。因此,也就缩短了不适心情的持续时间,降低了严重程度。

  2、可能会面临到的状况:一般孩子来园三步曲,喜欢――恐惧――喜欢

  ①哭闹

  ②装生病

  ③说同伴欺侮他

  ④绝食(举例说明)

  ⑤来接的时候委屈的哭

  (三)适应性的年龄差异

  适应性差的孩子往往年龄偏小,孩子越小,对家庭护理人的依赖性越强。从生理上说,护理人与孩子大量的身体接触及无微不至的生活照顾,使孩子不能长时间离开护理者,年龄越小,这种需要就越强烈,许多小年龄孩子适应障碍是由于日常生活不能自理而造成的。

  (四)幼儿家庭护理人对幼儿适应性的影响

  适应能力低的孩子在参加集体活动是,往往缺乏独立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尽管想去,但不会主动加入、其实,现在家长都已十分注重对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但是为什么有的孩子交往能力还是很弱呢?其原因是护理人的概念:"自己的孩子与陌生的孩子交往是不安全的”、他们喜欢代替孩子回答问题,甚至老师的问话回答都包办了。“主动”解决孩子之间的纠纷。所以孩子在幼儿园中,当护理者一走开,您的孩子会呆坐着,浑身不自在。

  孩子来园,首先会遇到大小便、吃饭、睡觉等问题。自理能力差的孩子面临吃饭要喂、睡觉要陪、衣服不会穿这些问题。紧张不安是不可避免的。再者,孩子虽小,但他们总希望得到同伴、教师的肯定。刚刚入园,生活自理能力强的孩子会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同伴们也容易接受这些孩子。这样,往往会淡化思念之情。而反之,能力差的孩子往往会担心不被同伴接受,不被老师喜欢。可见,家长对孩子独立生活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

  (四)解决的方法

  1、让孩子愉快的度过入园的第一天。孩子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害怕、焦虑是难免的,我园准备在9月1日、9月2日两天请家长陪读,以免孩子产生孤独、焦虑感。

  2、让孩子带一些熟悉的物品上幼儿园。

  3、要随时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即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提前家访,问卷调查。

  为了让孩子入园前就认识教师,暑假期间(8月)小班的两位老师将逐个走访每个孩子的家庭,在家访前我们先电话联系预约时间,在孩子及孩子父母都在家时上门。家访时,我们会认真解答家长的提问,向家长介绍幼儿入园后一日生活安排。同时,了解孩子在家生活习惯,听取家长的意见与要求,以便做好入园后工作计划的制定。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8

  活动目标:

  1、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2、通过故事知道电插座里藏着会咬人的电,不能用手触摸。

  3、初步培养幼儿安全用电和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有电危险”的标志图片一张、电插线板一块2、指偶:灰太狼、小老鼠3、幼儿操作用图片人手一套;笑脸、哭脸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1、欣赏故事,并根据故事进行简单提问:

  (1)故事里有谁?

  (2)他们偷的宝贝是什么?(教师根据幼儿提问并出示电插线板)(3)电插线板里藏着什么?电插线板可以碰吗?

  (4)我们教室里哪里有电插线板?你家哪里有电插线板?

  2、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师:喜羊羊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图片,我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一认,说一说在哪里见到过这样的标志。

  3、谁对谁不对(1)师:这是喜羊羊给我们每个小朋友的两张图片,他要考考我们,这两张图片上的小朋友最对谁不对。(幼儿自由交流并请个别幼儿说一说)(2)出示哭脸和笑脸,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判断将对的送到笑脸处,错的送到哭脸处。

  4、总结谈话:教育幼儿不碰电插线板,不把手指和小金属片捅插电插线板和插座的小嘴巴,电器的插头要请爸爸妈妈插,学会安全用电。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9

  活动目的:

  1、初步懂得要注意安全,保护自己,知道不做危险动作。

  2、学习履行一些简单的安全行为。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学习履行一些简单的安全行为。

  活动准备:

  黄色标记、玩具小象。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1、出示布娃娃,引起幼儿的兴趣: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小象它怎么了,怎么身上有那么多的创可贴?哪里受伤了?,提问让幼儿发散思维,着让幼儿猜测

  2、我们来听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二)用一个故事导入在学校什么东西是危险,并联系幼儿生活经验进行拓展。

  1、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请幼儿详细描述自己受伤的过程。

  (三)幼儿仔细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让幼儿仔细观察教室里,有没有不安全的地方师:看看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东西,小朋友要特别注意,不能随意乱碰

  2、发现了问题之后,让幼儿将这些地方贴上黄色标记,已警示小朋友要注意。

  (四)活动的延伸

  刚才小朋友说得真棒,今天我们一起学了很多本领,还知道很多事情是危险的,这些危险的事情我们不能做,我们要做一个健康安全的好宝宝。可是教师的外面也有许多需要小朋友注意的地方,下节课你们能不能找出来告诉老师,哪些地方需要贴上黄牌,好不好?

  活动反思:

  出示布娃娃,引起幼儿的兴趣,通过问题让幼儿发散思维。然后联系幼儿生活经验进行拓展。寻找室内不安全的地方,让幼儿通过贴黄牌,激发幼儿的兴趣。但幼儿的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暂,部分幼儿注意力不集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10

  活动目标:

  1、了解阳台的主要功能,知道不能爬阳台和窗台,不再窗台上蹦跳,不在未封闭的阳台上玩耍。

  2、能对他人的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并简单地说明原因。

  3、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发幼儿已有的关于阳台的经验。

  教师:小朋友家里是不是都有阳台?家里的阳台有什么用,你们会在阳台上做些什么?

  教师总结:阳台是一个伸向屋外的平台,它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空气和阳光。有的人家在阳台上晒衣服、养花、养鱼,有的人在阳台上活动身体、进行锻炼。夏天,还可在阳台上乘凉,大家都需要阳台。

  2、观看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讨论哪些行为是对的,那些是错误的。

  (1)引导幼儿观看画面一:一个小女孩,正站在一个大的室内飘窗窗台上,此时窗户是开着的,她探出身体,把头手伸出窗外,冲着楼下喊:“妈妈,快上来!”小男孩在宽宽的窗台上蹦跳。

  教师:小女孩在干什么?她这样做对吗?为什么?这位小男孩在干什么?他这样做对吗?为什么不能在窗台上蹦蹦跳跳?

  (2)引导幼儿观看画面二:妈妈和小女孩在阳台上,阳台上有牢固的围栏。

  教师:这个阳台安全吗?说一说为什么它比较安全。小朋友在阳台上应该怎么做才安全?

  (3)引导幼儿观看画面三:阳台的一端放置的洗衣机、洗衣池,阳台地上还有几盆花,一个小男孩在阳台上骑木马。

  教师:阳台上有什么?这些东西是硬硬的,还是软软的?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在阳台上玩耍会发生什么样的事?为什么不能在阳台上面玩耍呢?

  (4)教师总结:不能把身体探出窗户和阳台护栏,也不能在窗台上蹦蹦跳跳这样一不小心没站稳就会摔下来;也不能在阳台上玩游戏,阳台上有各种其他的东西,不小心撞上去,会受伤的。

  3、引导幼儿讨论,拓展幼儿经验。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在阳台上还有哪些事情危险,不能做?

  教师总结:

  如果衣服被吹到了阳台外面,自己不能伸手到阳台外拿,应该请大人来帮忙。不能往阳台外扔东西,会砸伤他人,如果被关在阳台上,应敲门请屋里的大人帮忙开门。

  教学反思:

  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将继续探讨和努力,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不断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每位幼儿撑起一把安全的保护伞!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11

  活动目标:

  1、知道消防队员是生活中帮助我们救火的人,认识消防车、消防工具以及消防员的一日工作。

  2、知道119是一个特殊的电话号码,并了解基本的自救方法。

  3、幼儿了解基本的防火、救火常识,增强幼儿的防火意识。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5、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活动过程:

  一、

  1、导入:直接展示ppt里的消防员,提问幼儿这是谁啊?他们能为我们做些什么事情啊?(请个别的幼儿起来回答)

  2、让幼儿继续观看ppt,了解一日生活中的消防员要做一些什么事情。(看了ppt请幼儿起来回答,让幼儿再想想消防员除了做这些事情之外还要做什么)

  3、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一变魔法的形式变出“玩具消防车”,让幼儿认识消防车,并自由讨论一下消防车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之后继续观看ppt,继续认识消防工具(消防员的衣服、消防工具,防毒面具等)

  4、出示实物防毒面具,灭火筒,让幼儿用眼睛看的同时也可以用手去触摸,去感受。

  二、出示ppt里着火的图,提问幼儿,遇到着火了怎么办?(请个别的幼儿起来回答)

  1、让幼儿知道着火了,第一时间就要打119,知道了解119这个电话的重要性。

  2、继续观看ppt,让幼儿知道着火了应该把毛巾弄湿捂住嘴巴,并要弯着腰马上逃离着火现场,走到空旷的的地方。

  3、表扬消防叔叔真勇敢。

  三、游戏活动——我是小小消防员。

  玩法:

  把幼儿分成2组,当幼儿听到鼓声时,每组第一名幼儿迅速跑到毛巾处,拿起一条毛巾,跑到盛满水的容器面前,把毛巾沾湿后捂住嘴巴和鼻子,趴到地垫上匍匐前进,到达终点后用锤子敲一下小鼓,下一名幼儿再开始游戏。

  游戏规则:

  1、每个组员都要在听到鼓声后才能出发。

  2、必须用毛巾捂住嘴和鼻在地垫上爬行。

  1、ppt

  2、一些常用的消防工具(防毒面具、灭火筒2、地垫4组平排摆放在跑道上、盛满水的塑料盆4个摆放在地垫前、毛巾与幼儿人数相等摆放在塑料盆前,小锤子4个,鼓4个摆放在终点。

  观察和效果分析活动调整。

  活动反思:

  在图片碟片等生动教具吸引下,在老师与家长的配合下,孩子们对消防有了一些简单的认识,这为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条件,而宝宝认知经验上的丰富,为他们在本次活动中的言行提供的丰富的“话题”,于是参与性与主动性就自然而然的得到的提高。

  来自于生活并能运用与生活的教学活动更受孩子们的青睐。于是在活动中我利用电话、娃娃等这些幼儿生活中所熟悉的物品,来带动幼儿活动的兴趣,同时创设与现实生活相仿的“拨电话求救”“抬担架救娃娃”等游戏情景来让孩子更深入的了解、巩固对消防的认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游戏中孩子们乐此不疲。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12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的上下楼时的安全意识。

  2、提醒幼儿上下楼梯时要遵守一定的规范。

  3、学习上下楼的正确方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手指游戏:东边来了一只小黑羊,西边来了一只小白羊,两只小羊要过桥,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咕咚咕咚掉下河!

  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今天是小狗的生日,我们小朋友要到小狗的家里做客,可是小狗的家在二楼,

  它提醒小朋友要注意安全,小朋友你们知道应该怎样正确、安全的上下楼吗?

  二、展开

  1、请幼儿说一说平时是怎样上下楼的?

  2、老师小结帮助幼儿了解掌握。

  小结:小朋友在上下楼梯的时候,不要害怕也不要着急,靠右边走,眼睛看着前方,右手扶住栏杆,脚踩稳台阶一级一级的向前走。

  3、幼儿看PPT,引导幼儿观察哪种上下楼梯时正确的,哪种是不正确的。

  提问:人多的时候应该怎样上下楼梯呢?(请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人多时要一个跟着一个上下楼,不拥挤,不抢先,上下楼时要考右边走。

  4、老师带领幼儿练习上下楼,到小狗家送礼物。及时提醒、帮助动作不协调或有不安全行为的幼儿。

  三、延伸

  幼儿集体唱生日歌向小狗表示祝贺,并练习正确的上下楼梯方法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1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汽车、行人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听从红绿灯的指挥。

  2、能较灵敏地根据信号做动作。 3、体验模仿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玩具小汽车、拟人化的红灯、绿灯、黄灯各一个,电视机、DVD各一。

  活动过程: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几张好看的图片,想不想看?(想)

  1、播放图片(红灯、绿灯)

  幼儿观察提问:(1)看到了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2)在哪里见过红绿灯?(幼儿自由回答)

  2、播放(等红灯)图片 幼儿继续观察图片师:红灯亮了停一停

  3、播放(绿灯行人走)图片 幼儿观察师小结:红、绿灯是指挥交通的,告诉我们红灯亮了停,绿灯亮了行,是让我们遵守交通规则,如果没有红绿灯,汽车通过十字路口时就很乱,容易发生危险,我们按交通规则行走才会安全的。(引出自制红绿黄灯教具)师;老师这里也有红、绿、黄灯,小朋友想不想看?(想)

  4、出示(自制教具)找个别幼儿说出红、绿灯的作用师:我的还有一盏黄灯呢,谁知道黄灯是告诉我们什么呀?师引导说出黄灯的作用。

  5、 小游戏:“开汽车”

  找个别幼儿模仿“开车”,师分别出示红、绿、黄灯。(分组进行)引出玩具小汽车,师唱出:小汽车呀,真漂亮,真呀真漂亮,嘟嘟……师:是谁在唱歌?假装找一找6、出示玩具小汽车、十字路口背景图师:滴滴,滴滴,什么声音啊?我来找一找(1、)师边演示边表演:(出示玩具小汽车)有辆小汽车刚从汽车制造厂里出来,对一切都觉得奇怪。它看到马路上、大街上这么热闹,开心得“嘀嘀”直叫。它一会开到东,一会开到西,可自由了!忽然,它看到大街上有样东西总是不停地眨眼睛,觉得非常奇怪。你们能告诉小汽车这是什么吗?

  (2、)提问个别幼儿:

  (1、) 红灯眨眼睛是告诉我们什么?绿灯眨眼睛又是告诉我们什么呢?

  (2、) 如果没有红绿灯会怎么样?

  (3、) 小汽车不认识红绿灯这样在马路上开行不行啊?

  7、游戏:红绿灯听口令请幼儿做开车状,教师交替出示“红灯”、“绿灯”“行人”的信号牌,幼儿据此做出相应的动作。

  8、小结小汽车开了一天它累了要回家了。小朋友们我们开车也累了,我们也休息一会吧?(好)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14

  活动名称:我会安全乘扶梯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一些安全乘自动扶梯的规则。

  2、愿意参与讨论,说说怎么安全乘扶梯。

  活动准备:图片、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这是哪里?——百联广场。

  2、百联里面还有电影院呢,朱老师想去看电影了,那我怎么上去呢?

  3、小结:原来除了走楼梯,自动扶梯也可以帮我们上楼和下楼。

  二、讨论

  1、这里有些宝贝要去二楼的汤姆熊玩,他们也在乘自动扶梯,你们看,他们这么乘对吗?

  2、哪里对?哪里不对?

  3、那我们应该怎么个他们

  说呢?

  4、“哥哥,不要在电梯上跑,要站在原地不要动。”

  5、“姐姐,不要在乘扶梯时看手机、iPad”

  6、小结:原来乘自动扶梯也是要遵守规则的,很多危险的事情不能做。

  三、说一说

  1、你乘过自动扶梯吗?你是怎么乘的呢?

  2、幼儿讨论

  3、小结:你们都是乖孩子,会安全乘坐自动扶梯,这样又安全又便捷。

  四、游戏

  1、朱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小朋友在乘坐自动扶梯,等下你们来给他们大拇指或者大叉叉,安全的小朋友给“大拇指”,不对的小朋友给他“大叉叉”——红灯。

  2、幼儿操作。

  3、分享交流

  ——“不要将鞋及衣物触及扶梯挡板,不要将手放入梯级与围裙板的间隙内” ——“不要在扶梯进出口处逗留”

  ——“不要蹲坐在梯级踏板上,随身携带手提袋等不要放在梯级踏板或手扶带上,以防滚落伤人”

  ——“不要携带过大的行李箱、轮椅、携带婴儿车、手推车或其他大件物品,而使用升降式的无障碍电梯“

  ——“不能将头部、四肢伸出扶手装置以外,以免受到障碍物、天花板、相邻的自动扶梯的撞击”

  ——“不要逆行、攀爬、玩耍、倚靠或争先恐后

  3、小结:其实还有很多乘坐自动扶梯的规则,我们只有遵守规则了,才能安全,回家和爸爸妈妈在讨论下还可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下次来告诉好朋友和朱老师吧。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15

  活动目标

  1、了解在水边玩耍的危险。

  2、知道在没有成人陪伴的时候不靠近水深的地方,不到危险的地方玩水。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学资源:

  (1)有水的地方:湖边、河边、海边、游泳池等场景一组;

  (2)故事《小猫咪咪落水记》。

  2、相关多媒体教学资源,幼儿学习资源《水中游玩要当心》。

  开始部分

  师:小朋友喜欢玩水吗?

  幼:喜欢。

  师:老师也很喜欢玩水,你们有没有去过这些地方?

  教师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有水的地方(湖边、河边、海边、游泳池等)。

  师:谁陪你们去的?你们是怎么玩的?(幼儿回答)

  基本部分

  1、师:小猫咪咪也很喜欢去这些地方玩耍。(教师出示小猫咪咪的图片)但是呢,小猫咪咪在水边发生了一件事,让小猫咪咪再也不敢独自去水边玩水了,是什么事呢?请听故事。

  教师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故事《小猫咪咪落水记》。

  提问:小猫咪咪是怎么跑出家门的?它都在水边干什么了?它为什么落水?如果没有鸭大婶,小猫咪咪会怎么样呢?

  小结:水边虽然很好玩,但是水边又湿又滑,很容易发生危险。没有大人在身边,小朋友不能独自到水边玩耍。

  2、互动讨论:他们的做法对不对。

  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或阅读故事《水中游玩要当心》。提问:他们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1)在公园的中心湖:爸爸妈妈带淘淘划船,淘淘趴在船舷上,使劲够湖里的水草,船都被他压歪了。

  (2)小河边:当当一个人挽着裤腿在捉鱼,晴晴站在窄窄的河沿上两手伸开在玩走平衡木的游戏。

  (3)大海中:兵兵不顾妈妈呼喊,自己去追赶被海浪卷走的皮球;莉莉在爸爸妈妈的保护下跳海浪。

  (4) 游泳池里:婷婷在妈妈的帮助下,带着游泳圈玩水;丁丁站在游泳池边模仿运动员跳水。

  小结:在水中玩耍,一定不能远离大人,要避免做危险的动作。

  结束部分:

  完成幼儿学习资源的操作练习。

  活动延伸:

  请家长与幼儿一起阅读幼儿学习资源,带领孩子到水边玩耍时及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