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

发布于:2021-05-19 22:00:34 作者:

【热门】幼儿园教案模板集锦七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幼儿园教案模板集锦七篇

幼儿园教案 篇1

  炸果子

  【活动目标】

  1、喜欢玩纸棒,体验游戏的乐趣,练习钻、翻。

  2、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手、纸棒、眼、头、手臂的关系,提高机体的协调能力,锻炼手眼协调的能力和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长约50厘米的纸制彩棒。

  【活动过程】

  1、教师让幼儿自己找一个伙伴,两人组成一组。

  2、小朋友二人一组,手拿纸棒的两端,两根纸棒成平行状;

  3、游戏开始,两个小朋友一起念儿歌:“炸,炸,炸果子,咱俩一起炸果子,你开,我开,哗啦过来”。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念“炸,炸,炸果子,咱俩一起炸果子”时,两只手臂有节奏的左右摆动,念“你开,我开”时,两个小朋友同时举起同侧的一根小棒,念哗啦时,两人的头同时从举起的纸棒下面钻过去,这时两人背对背站立。小朋友再念第二遍儿歌,用同样的方法再翻回来,这时两人面对面站立。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能掌握种植的方法及基本步骤。

  2、能按意愿选择各种材料搭建山坡和田野。

  3、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正确对待输赢,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塑料小桶、沙勺、树枝等。

  预设活动过程:

  1、利用谈话引入游戏:农民伯伯怎样种果树、种茶叶?

  让幼儿懂得种植的基本步骤:松土、平整土地、挖坑、栽茶苗或果树苗,然后浇水、施肥等。

  2、教师示范种植的方法:用沙铲把沙地平整成一畦一畦再挖坑,栽植茶果苗,轻轻地平压,再给苗木浇水。

  3、教师与幼儿一起确定山坡和田野的场地,幼儿分组在山坡上种植果树、茶树,在田野上种植菜苗。用竹签把山坡与田野分割开,将大片土地整成一排排梯田或一畦一畦的菜园地。

  4、游戏后,幼儿互相参观、评价、欣赏自己和同伴的劳动成果,体验劳动的快乐。

幼儿园教案 篇3

  目标:

  1.积极运用拼接组合的双色板创造性地进行走、跑、跳等各种动作练习。

  2.能主动与同伴一起探索双色板的各种连接方法,设计不同的运动方式。乐意与人合作,敢于挑战自我,体验成功和合作的愉悦。

  准备:

  1.场地四角分别放置若干双色板、平衡木和箭头及标线。

  2.红蓝双色板60块(每块大约长40厘米,宽20厘米),走、跑、跳、爬等运动标志,擦汗用的小毛巾等。

  3.展示板,记录用的双色板标志。

  过程:

  一、热身运动

  1.幼儿随着强节奏音乐手持双色板跑进场地。

  2.幼儿跳双色板健身操。

  二、探索在双色板上进行运动

  1.引导幼儿探索在红蓝双色板上可进行的运动,并分散练习。

  (1)说一说:这块板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讨论:在这块板上能做什么运动?

  (3)请幼儿找空地分散活动,可以单独活动,也可以与同伴合作活动。

  (4)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动作交流自己在板上做了什么运动。

  2.引导幼儿以不同方式连接双色板,并据此设计不同的运动方式。

  (1)出示展示板,和幼儿讨论双色板的不同连接方法,共同设定在板上进行的运动方式并贴上相应的运动标志。

  (2)鼓励幼儿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讨论结果连接双色板并进行对应的运动,要求幼儿每练习一种运动就在展示板上贴上相应的运

  动标志。

  (3)鼓励幼儿把双色板连接成不同的路段,进行走、跑、跳、爬等各种动作练习。

  (4)简单小结,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每种运动方式。

  三、练习通过每组连接的双色板路段,并尝试通过富有挑战性的障碍物

  (1)设置“危险”路段,引导幼儿大胆尝试,练习走30~40厘米高的平衡木。

  (2)鼓励幼儿大胆通过障碍,并不断提高动作练习的难度。

  四、放松运动

  (1)幼儿互相表达成功的喜悦,做放松运动。

  (2)教师和幼儿一起收拾双色板,结束活动。

  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积极投入,表现出自主探索、乐意合作、挑战自我的精神。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大胆说出心里的想法和愿望。

  2.通过游戏缓解心理上的焦虑和不安。

  活动准备

  1.图片—打电话的孩子

  2.玩具电话、模型手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打电话的孩子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照片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打电话)

  他们给谁打电话呢?他们在电话里说了些什么呢?

  2.了解幼儿的想法。

  教师:你想打电话吗?你最想给谁打电话?你想给妈妈打电话说什么话呢?

  3.和幼儿一起打电话。

  教师搂着幼儿拿着电话放在幼儿的耳旁,让幼儿给妈妈说话,鼓励幼儿说说心里的想法和愿望,排解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4.给家人打电话

  引导幼儿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打电话,把心里话大胆的说出来,保持心情愉快。幼儿园小小班语言教案:拔萝卜

  活动目标:

  1、能安静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并学说主要对话。

  2、分角色进行简单的表演,知道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活动重点:学说故事中主要的对话,分角色进行简单的表演。

  活动难点:知道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活动准备:

  1、请大班幼儿准备故事表演,故事和舞蹈的背景音乐。

  2、表演故事用的道具(大萝卜、胡子、围裙)和头饰(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儿、小花猫、小耗子)。

  3、背景图一幅、萝卜等贴绒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老公公,边讲述故事边出示贴绒教具,引导幼儿学说主要对话。

  (1)师:看,是谁来了?(老公公)〔讲述故事第一段后出示背景图〕

  (2)继续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边说边做动作,“嗨哟,嗨哟” “×××, ×××,快来帮忙拔萝卜!”“唉——来了,来了。”

  问1:老婆婆去叫谁了啊?

  问2:小姑娘怎么说的?

  问3:小狗说……

  问4:小狗喊……

  (3)师:小朋友真棒,跟老师一起把故事讲完了,萝卜拔出来了吗?(拨出来了)萝卜是老公公一个人拔出来的吗?(不是)那是谁拔出来的呢?(是大家一起拔的)对,是最后大家一起把萝卜拔出来了,大家的力量真大。

  2、大班幼儿表演故事一遍,感受欣赏活动的乐趣。

  (1) 师:今天,老师还请来了大班的哥哥姐姐来表演《拔萝卜》,看看谁是最安静的小观众,我们掌声欢迎!〔幼儿观看大班幼儿表演〕

  (2) 师:哥哥姐姐表演地真棒,我们拍拍小手谢谢他们吧!

  (3) 教师以不同形式指导幼儿练习主要对话和动作。

  师:刚才哥哥姐姐们表演的真像。

  A:拔萝卜的动作和表情

  B:喊人的动作和对话

  C: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儿、小花猫、小耗子的走路动作

  3、指导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感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1) 请个别幼儿尝试模仿拔萝卜。

  (2) 师:刚才学了这么多的新本领,那我们也来表演一下,谁愿意扮演老公公?……〔分配角色〕

  (3) 师:萝卜太大了,请其他的小朋友们也来帮忙一起抬萝卜吧!〔让每个人来尝试抬萝卜,再次感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折纸活动的兴趣。

  2、学习用边对边、角对角的折法折小鸟,并涂上鸟的眼睛、翅膀。

  3、发展幼儿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5、感受作品的美感。

  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学会折纸的最基本的折纸技巧。

  难点:掌握折纸的基本要领。

  活动准备

  1、正方形彩色纸若干张;彩色笔若干张盒。

  2、大正方形纸(教师用)。

  3、教学挂图2张(一棵绘画完整的树、一只绘画形式的完整小鸟)、一只用正方形纸折成的小鸟。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教学挂图,引起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兴趣

  出示教学挂图,师:“这幅图上有什么?”待幼儿回答后,“今天老师教小朋友们用折纸的'方式来折小鸟好吗?”

  二、引导幼儿观察范例,分析小鸟的折法

  1、教师拿出一张较大的彩色正方形纸做范例,引导幼儿学会看图似和教师一起完成,并与幼儿互动折纸的过程。

  (1)教师把一张彩色正方形纸有色的一面朝下,强调对折时应注意要边对边、角对角折,对折后用手轻轻地将折痕抹平。

  (2)这时正方形的纸就成了三角形的了,在将三角形边的一只角往下折,小鸟嘴巴就折好了,强调在讲诉嘴巴折法时应告诉幼儿要把三角形比较长的边往下折尖。

  (3)小鸟折好了,“小朋友看看上面还缺什么?用彩色笔为小鸟画上眼睛、翅膀。”

  三、引导幼儿按图说折纸,独立完成

  师:“小鸟折好了,那我们把小鸟贴到树上好吗?”引导幼儿按图说自己折纸,学习简单的对角折法,提醒幼儿折时要边对边、角对角抹平之后涂上眼睛、翅膀。

  四、展示作品,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评价

  “现在小鸟要回家了,小朋友们一起送它回家吧。”请小朋友把做好的作品帖到教学挂图上,一起欣赏大家的作品,并选择个别点评。

  教学反思

  本课堂幼儿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活跃。幼儿通过自己操作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幼儿在折纸的过程中没有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对折纸的基本技巧掌握不到位。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都要注意这些小的细节,让以后的教学活动更好的提高。

  小百科:鸟,又称作鸟儿。定义:体表被覆羽毛的卵生脊椎动物,鸟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纺锤型或梭形),大多数飞翔生活。

幼儿园教案 篇6

  生成背景:

  新学期开学了,小朋友都大一岁了。为了抓住这一机会,让孩子们知道大一岁要变的更能干、更懂事,于是就生成了这一活动。

  生成内容: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围绕“大一岁,我学会了……”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2、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已经有过年后大一岁的概念、过年图片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看过年图片,引出主题

  教师:看看这些是什么时候的图片?他们在干什么?过年后我们是长大了还是变小了?(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回答问题)

  二、幼儿自由讨论“大一岁,我学会了……”

  教师:请你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说,大一岁你学会了些什么?(引导幼儿学会用“大一岁,我学会了……”这句话。)

  三、集体讲述

  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与同伴讨论的内容,主动、大胆的用“大一岁,我学会了……”这句话讲述出来。教师提醒其他幼儿注意倾听他讲述的内容,并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倾听。

  四、教师小结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做小结,让幼儿知道大一岁的意义。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能快乐、积极的与同伴进行讨论,能学会使用“大一岁,我学会了……”这句话,能知道图片中是过年的情景。在自由讨论时,有个别孩子语言表达较弱,需要教师从旁引导。在集体讲述时,多数孩子能大胆、主动的举手要求讲述,但个别孩子需要通过教师鼓励后才进行讲述。根据孩子们出现的现象,需要在平时对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弱的孩子进行有目的的锻炼,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

幼儿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听觉数数的方法进行游戏。

  2、通过听故事《小兔乖乖》,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倾听习惯。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故事《小兔乖乖》的课件、响板一个、数点卡。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数出听到的敲门声

  难点:能说出总数

  活动设想:

  一、故事导入,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观看动画并提出倾听要求:

  导入语:兔妈妈要出门了,她和小兔乖乖们有个特别的约定,悄悄地告诉小兔她回来时敲门的次数。

  关键提问1:听一听兔妈妈约定敲了几下门?

  关键提问2:看一看兔妈妈出门后,小兔在家里干了些什么?(小兔翻啦几个跟头?跳了几次?)目标指向:幼儿了解故事情节,感知故事中的数教法学法:欣赏法

  2、回忆兔妈妈和小兔的约定关键提问:兔妈妈回来时会敲几下门?

  目标指向:引导幼儿用数数、数字来表示兔妈妈的敲门声

  3、老师敲响板,请幼儿听一听响板模仿的敲门声。

  4、让幼儿接着观看动画:兔妈妈回来了,按约定的敲门次数敲门,小兔把门打开。

  二、巩固数数你们说学好数数的本领重要吗?如果数错了,就要把坏人放到家里来了对吗。现在要老师也要来考考你们啦。

  1、请幼儿按老师出示的数点卡拍手。

  关键提问:我的卡片上有几点?拍几下小手?

  目标指向:感知拍手数与点子的对应教法学法:集体数数。

  2、共同确定兔妈妈敲门的次数。

  关键提问:我们商量一下,兔妈妈回家时,敲几下,小兔才开门?

  目标指向:引导幼儿用数字来表示兔妈妈的敲门声3、分角色扮演进行游戏游戏玩法:请两三位幼儿扮作兔妈妈,其他幼儿扮作小兔。老师背对扮小兔的幼儿,向扮兔妈妈的幼儿出示数点卡。"兔妈妈"按点子数演奏响板模仿敲门。当与事先商量的敲门次数相同时,"小兔"立即开门。请判断正确者轮换扮演兔妈妈。

  反思:

  生动形象的动画故事能很好地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也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通过响板道具的运用再次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也能有效地巩固加深幼儿对数的理解。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