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如何科学教育孩子
幼儿园如何科学教育孩子
导语:陶行知说过:“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天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要想全方位培养人、塑造人就应该从娃娃抓起,重视每一天教育,重视每一个人教育,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面对这种情况,需要提高幼儿教育者的素质,提升幼儿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教育,为顺应时代需求,力争将孩子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人才。
幼儿园如何科学教育孩子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对幼儿身体发展的影响
现在的幼儿园普遍让幼儿呆在教室里面,拍麻烦,大多给幼儿玩一些积木,都不愿带幼儿走出教室,享受一下大自然,使孩子的游戏时间缩短了,同时也丧失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能力。
幼儿园阶段是幼儿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压力过于大,把孩子的玩耍时间剥夺,强制性、长时间的要求幼儿学习专注,导致孩子过度疲劳,精神紧张,久而久之会出现反应迟缓,经常发呆等症状,必然会影响孩子身体健康的正常发育。多给孩子去大自然看看的话,更让他们体验到生活的乐趣。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章第十九条明确指出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每日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一小时。加强冬季锻炼。要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以及本地自然环境,有计划的锻炼幼儿肌肉,增强身体的适应和抵抗能力。对体弱或有残疾的幼儿予以特殊照顾。现在,许多幼儿园都普遍会组织去亲子春游,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锻炼机会。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小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爱闹爱想、有好奇心、在不断地寻找新鲜感、什么东西都想去碰一下,而小学化倾向却扼杀了孩子的这种天性,剥夺了孩子在玩耍中该得到的乐趣。强大的压力压在一个幼儿园孩子的身上,他们在心理上得不到疏通,不像大人可以自己变通,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有限,严重的危害到了幼儿的心理健康。从而使幼儿出现思维不灵活,目瞪口呆,缺乏想象力等症状。
面对这样的情况,要克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我认为以下途径可以参考:
二、幼儿园应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是: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应相互渗透,有机结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体健康发展。重视孩子的性格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特别是多开展室外活动,不管是做游戏还是上体育课。
一方面是锻炼孩子的身体,强壮他们的体魄。另一方面是教师开展这种课程也比较灵活,提高孩子的合作、动手的能力,特别是一些个性孤僻的孩子,能让他们大胆的放开身来做游戏。近期,学前教育也被纳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学前教育的得失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家长们也知道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正确优质的学前教育对幼儿的未来发展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家长们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进行早期教育。有的家长不惜财力、物力、盲目的、缺乏科学性的教育小孩子,有的甚至逼迫小孩子去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能,哪怕孩子本身不喜欢。
现在的孩子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严重的丧失了孩子的天性、智力因素、情感、交往等方面,也失去了美好的'童年。而作为幼儿园一方,在诸多幼儿园的竞争压力和家长们的急切逼迫下,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不得不多传授一些知识给小孩子,有些情况严重的幼儿园就导致忽视了孩子的日常行为能力、习惯问题、沟通交往能力,使孩子们学习生活的不快乐。
三、了解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问题,特别是幼儿园的教育。其实,学习就像造房子一样,地基不打好,怎能盖房子,连房子造起来的第一步都没做好的话,谈何房子呢?学习也是同一个道理,而幼儿园正式打地基的阶段,是一个好的开始还是一个坏的开始,取决于在幼儿园阶段的方方面面。近几年国家教育部也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
上个世纪,中国幼儿园教育都一直是在走下坡路的,人们对幼儿园的概念是可有可无的,导致了有的人甚至不上幼儿园,而现在幼儿园已经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全面普及幼儿园教育,同时对幼儿园教育提出来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根据幼儿不同的心理特征,注重幼儿个性的发展,根据幼儿身体发展的不同,在教学活动的形式安排上有所调整。幼儿园园长在制定规章制度的时候,也要严格要求教职工。
要依据当今幼儿园发展的形势来进行课程改革,灵活、有效地制定一些计划出来,比如说分班上课,经济开发区中心幼儿园就是这样的,星期一星期二上午的课是要求分班教学的,一半同学在教室上课,一半同学在午睡室上课,虽然教师会辛苦点,同样的内容要上两遍,但这样达到的效果要好,老师可以照顾到每一位孩子。
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成长的关键时期,幼儿园里教育的重点并不是要求幼儿获得多少的知识,会背古诗、认识多少个字、会做几道数学题,而是以孩子开发智力为主、开拓创造力、训练正确的认知能力,比如上厕所、吃饭、整理玩具、进行游戏、分饭菜、捡树叶等等,在这一系列的微小示例中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严重危害了幼儿园正常的教育秩序,完全违背了幼儿教育的规律和宗旨,在生理心理上,也与幼儿的发展规律不吻合,这种拔苗助长的行为,不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
四、注重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自古以来,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用一生的时间去研究教育、授业,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教育方法,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思想,树立了良好的教育典范,一代又一代,教育了千千万万的学子,就从那时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从此中国的教育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直至今日,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学习知识。各种各样的大学遍布世界各地,人们都想考取名牌大学,得到高等的素质教育,成为一个满肚墨水、出口成章、才华横溢的知识分子。
幼儿园教育在教学方法、形式、教学环境都与小学教育有所不同。小学教育是对儿童进行系统的传授知识,有严格的课堂纪律,是以学知识为主,而不像幼儿园是以游戏为主。同时也要注意好幼小衔接,在大班期间没有处理好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就会对幼儿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
所以,对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也不可忽视。往往在大班的时候,幼儿园会组织去参观小学,让他们体验到小学的教学模式。其实,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大自然的规律是一样的。人类没有考虑到自然的发展规律,就向大自然无限量的夺取东西,导致了生态平衡的破坏,地震、洪涝灾害、海啸等都说明了人类对自然地迫害,忽视了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一旦没有了规律,环境就会向人类做出相应的惩罚。如果幼儿园教师也忽视了幼儿的发展规律,破坏了幼儿本身要发展的路线,那么幼儿的“生态环境”也会遭到威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教育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