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安全教案

幼儿园安全教案

发布于:2021-07-17 18:21:37 作者:

关于幼儿园安全教案汇编六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安全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幼儿园安全教案汇编六篇

幼儿园安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一些简单的消防知识,知道着火要打电话“119”、碰到劫匪打电话“110”、有人生病打电话“120”。

  2.让幼儿知道一人在家不能玩火。

  3.让幼儿知道如发生火灾等事件该如何逃离。

  活动准备:

  魔术箱、各种汽车图片、儿歌、图片。

  活动过程:

  一、用变魔术的方法出示图片,并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我带来了一个魔术箱,让我来变一个魔术,看看变出来些什么?“我变,我变,我变变变。”

  教师小结:公共汽车是座人的,警车是抓人的,救护车是救人的,消防车是灭火的。

  二、通过故事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一人在家不能玩火。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一人在家不能玩火,万一着火的话要拨打电话“119”,记住要说清楚你的家庭住址,住在那一条路,几幢几号。(110、120同上)

  三、通过游戏的方法,让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防火措施。

  (1)家中着火

  a棉被 b绳子 c打结的绳子 d跳窗

  (2)公共场所着火

  a爬出去 b毛巾和水 c冲出去 d跳窗

  (3)高层住宅着火

  a冲上顶楼 b棉被 c绳子 d跳窗

  (4)办公室着火

  a做电梯 b走楼梯 c跳窗 d打电话

  四、教师小结评价。

  师:我们现在都是大孩子了,都知道一人在家要注意安全,那我们的小弟弟小妹妹们都不知道这些知识,我们以后要常常提醒他们,去关心他们,做一个小弟弟小妹妹们都喜欢的大姐姐大哥哥。

  活动小结: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了一些简单的消防知识。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也非常的积极,比较活跃,特别是一些中大班的幼儿,在回答问题以及表演节目的时候,都非常的踊跃,在此可以发现幼儿是非常喜欢搞这些活动的,在以后的学期里我们还可以多搞一些这样的活动,让幼儿多懂得一些生活知识、科学知识,丰富幼儿的知识面。

幼儿园安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潜力。

  活动准备:课件、图片、玩具、毛巾、电话、几种防火安全标志。

  活动重点难点: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重点:防火;难点:自救。

  活动过程

  1、从一些物品中找出幼儿不能玩、易引起火灾的东西,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观看课件,引导幼儿说出火灾的危害。火不仅仅能烧毁房子,烧伤人,还会烧毁森林,污染空气。

  3、透过课件,引导幼儿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认识"防火"标志。

  ①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

  ②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③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④小朋友不能玩未熄灭的烟头,见了没熄灭的烟头应及时踩灭。

  ⑤认识"严禁烟火"的标志。

  4、简要说出火的用途,消除幼儿惧怕火的心理压力。

  5、让幼儿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与技能。万一着小火了怎样办?着大火了呢?困在房间里?公共场所着火怎样办?

  6、游戏:"安全防火自救"游戏。透过游戏培养幼儿遇火不惧怕、不慌张,提高幼儿防火自救的潜力。活动延伸:认识标志,设计标志。让幼儿为不同的场所设计并张贴相应的"禁止烟火""当心火灾"等标志。

幼儿园安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尖利的物品如果使用不当会伤害身体。

  2、知道爱护小手,不玩尖利的物品。

  3、教幼儿学习正确使用剪刀、筷、笔等物品。

  4、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难点】知道尖利的东西使用不当会伤害自己。

  【活动重点】教育幼儿不玩尖利的物品,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小手拍拍》音乐、小朋友手受伤图片。

  2、尖利、锋利物品的图片(玻璃片、针、剪刀、笔、铁钉、牙签等)。

  3、一些幼儿平时经常看到用到的尖利物品。

  4、笑脸、哭脸图片。

  【活动过程】

  一、韵律活动《小手拍拍》。

  感受手有很大的用处,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它。

  幼儿活动:知道手的用处,教育幼儿要保护小手。

  (设计意图:通过韵律活动。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展示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讨论。

  1、这个小朋友的手怎么啦?(出血了)

  2、好好的小手怎么会出血呢?(被东西划破了)

  3、什么东西会把手划破?为什么?(玻璃片、针、剪刀、笔、铁钉、牙签等,因为这些东西很尖,很锋利。根据幼儿所提到的,逐一展出图片。)

  4、你们有没有被尖利的物品划伤过呢?为什么会受伤?

  5、讨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手不受伤。(平时不玩剪刀、小刀、针、玻璃片、铁片等尖利的东西)。

  6、小结:我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锋利的,如果我们去玩这些东西,就会把手划破,给自己带来危险和许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们不要去玩这些东西,以免我们的手受伤,影响我们的活动和生活。

  幼儿活动:通过图片里的故事,让幼儿(jy135幼儿教育 www.jy135.com)观察发生了什么事?以及怎样保护我们的小手,通过幼儿自己去说一说来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设计意图:图片更能引发幼儿的兴趣,图片的内容更具有说服力,起到了教育的.意义,教给幼儿安全方面的意识。)

  三、出示幼儿平时经常用到的尖利物品(剪刀、铅笔、筷子)

  1、今天老师带来了我们经常用的尖利物品,请你们介绍一下它们的名称,形状和用途。

  2、小结:这些物品有的有尖尖的头,有的有着锋利的边缘,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如有了尖尖的笔,我们就可以写出较小的字;有了锋利的剪刀,我们就可以把纸剪成各种图案;有了细细长长的筷子,就可以方便夹饭菜等。但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就像图上的小朋友一样。

  幼儿活动:向幼儿介绍尖利的物品有哪些?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帮助?应该怎样去使用才安全等等,教给幼儿一些安全常识。

  (设计意图:出示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品,这样幼儿有了一定的了解,就知道了物品的利害关系。)

  四、学习正确使用笔、剪刀、筷子的方法,做到既要保护自己,又不误伤别人。

  1、请幼儿演示如何使用尖利物品,其他幼儿讨论他演示的方法是否正确、安全。对演示正确安全的幼儿贴上笑脸。

  2、小结:在使用尖利物品时,不能拿在手上随意挥舞,也不能含着筷子、吸管等追逐,尖利物品用完后要及时收拾好。特别提醒幼儿有些尖利物品还不能使用,也不要去尝试,更不能当玩具玩。

  幼儿活动:告诉幼儿应该怎样正确使用笔、剪刀、筷子等,注意使用时的安全。

  设计意图:学习正确使用的方法,起到教育幼儿的作用,幼儿也能根据生活中常用的一些东西自己去说一说,幼儿能亲身体会其利与弊。

  五、结束活动。

  小朋友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找找还有哪些尖利的物品,把活动内容继续延伸下去……

  幼儿活动:延伸活动,丰富幼儿的课后知识。

  (设计意图:不仅丰富幼儿的课后知识,也利于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幼儿园安全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促使我们加强交通安全教育,让幼儿了解一些危险因素,明白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设计这个活动时,我首先根据小班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与认知发展水平,将目标定位为:了解行人在马路上就应遵守的一些交通规则,培养初步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由于小班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因而活动资料不能过于繁杂,而应简单明确。为此,我选取了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几个场景,教育幼儿不在马路上玩耍,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等。我采用多媒体课件、情景模拟游戏等引导幼儿参与活动,并请家长在平时参与教育活动,实现家园共育,以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潜力。

  活动目标:

  了解行人在马路上就应遵守的一些交通规则,构成初步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潜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有与成人一齐外出的经验。

  2、有关模拟游戏的情景创设。

  3、课件《看望兔奶奶》。

  活动过程:

  1、边观看课件(一)边讨论。

  (1)兔奶奶生病了,兔妈妈带兔宝宝去看望她。半路上,兔妈妈到水果店给奶奶买水果,兔宝宝就跑到了马路上。她看到花丛中有一只漂亮的蝴蝶,就去捉蝴蝶玩。蝴蝶飞到了马路中央,兔宝宝就一路追过去,差点被车撞上。

  (2)为什么兔宝宝差点被车撞到

  (3)教师归纳:兔宝宝离开妈妈在马路上玩耍,差点被车撞上。这样太危险了,不管什么状况我们都不能在马路上玩。

  2、边观看课件(二)边讨论。

  (1)兔妈妈和兔宝宝继续往前走。奶奶家就在马路对面,兔宝宝兴奋地想冲过马路见奶奶,但是被兔妈妈一把拉住了。

  (2)兔妈妈为什么要拉住兔宝宝过马路就应走哪里

  (3)教师归纳: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4)十字路口有斑马线,行人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够走呢什么时候能够走

  (5)教师归纳:过十字路口要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

  (6)兔妈妈和兔宝宝走到斑马线前,等绿灯亮时再穿过马路去奶奶家。

  3、小结:

  兔宝宝在路上遇到了一些危险,你们明白怎样才能避免那样的危险吗(幼儿回答后,教师用自编儿歌进行归纳:小朋友,要牢记,走路要走人行道,路上玩耍不能够。过马路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确保安全是第一。)

  4、在情景模拟游戏“去春游”中或到马路上去实地体验。

  (1)带领幼儿一边走一边根据场景提问,巩固对交通规则的认识。

  场景一:人行道和车行道

  师:前面有两种道路,行人就应走哪一种路(人行道。)

  师:行人就应注意什么(靠右边走,不能边走边玩,个性是不能到车行道上玩。)

  场景二:十字路口

  师:要过马路了,我们就应怎样走(找到斑马线,看清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

  场景三:天桥

  师:这是什么我们就应怎样走(走天桥就像走幼儿园的楼梯,要靠右边一个跟着一个走,不能推也不能挤。)

  (2)顺利到达目的地之后,引导幼儿对刚才的状况进行小结,启发幼儿把过天桥的要点编到儿歌里去,如“过天桥靠右边,一个跟着一个走”。

  延伸活动:

  行人走在马路上还就应注意什么请和爸爸妈妈一齐找一找,然后把它们也编到儿歌里去好吗(金塔幼儿园朱冬梅)

  健康活动反思《我带宝贝上幼儿园》

  情景描述:

  不少幼儿在家都有自己喜爱的玩具,这些宝贝寄托着幼儿的依恋之情,所以在开学初,就允许幼儿带一两件喜欢的玩具来园,有带小汽车的、有带洋娃娃的、有带小熊的……这在稳定幼儿情绪方面起到了用心地作用。

  这天的教学资料是《我带宝贝上幼儿园》,所以结合小班孩子的特点,我请幼儿拿上自己的宝贝玩具,并用幼儿喜爱的方式切入话题:

  “你们都有些什么宝贝阿!?”

  “老师也好想抱抱你的玩具小娃娃阿!”

  “老师也有自己的宝贝呢,想明白吗?我要变变变……”最后告诉并拥抱幼儿说:“其实老师最喜欢的宝贝就是你们。”

  等等这些,都让小班的孩子开心的不得了。

  理论分析:

  曾看到几个激发兴趣的方法,我想对小班孩子的激趣或许也有必须的借鉴和启发吧!

  1、幽默。

  教学幽默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趣味性,它与孩子的学习兴趣密切相关。教师巧妙地使用幽默技巧就会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枯燥乏味的学习转成一种精神享受。

  2、要注意讲课的节奏。

  课堂教学需要讲究节奏的变化,要有张有弛,教学节奏的掌握要贴合孩子的认识水平,课堂上的自学、设问、讲授速度要和学生的思维水平相符。过快的节奏,不易使孩子听清楚,而且使孩子缺乏思考和消化的余地,更易使幼儿产生紧张和疲劳。过慢的节奏,容易使幼儿精神松懈,分散学习的注意力。没有快慢变化的节奏也容易引发幼儿的一种习惯性抑制心理而削弱幼儿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的热情,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所思所悟:

  小班的孩子喜欢玩具,他们都有自己的最爱,结合小班幼儿的特点,以小朋友们喜爱的话题入手,更便于开展教学,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会被激发。

  能够说这堂课拉近了老师和孩子们的距离,但同时我也发现,孩子们确实是太小了,又是刚刚开始正常的教学活动,自然是有许多不安分的表现:请个别小朋友介绍自己带来的宝贝时,一些幼儿就在下面忍不住玩自己的玩具,注意力不是很集中,这些现象我觉得也是正常的,关键是作为教师在以后的日子里如何加以正确引导,这才是最最要紧的。

  在让幼儿分享宝贝,交换玩具玩的时候,大多数幼儿表现很大方,愿意与同伴交换,值得表扬!

  还有一点,我觉得作为教师,个性是带小班的孩子,教师要善于捕捉孩子们的性格、习惯、爱好、特点等等,把握他们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这是我体会最最深的。

  幼儿,鼓励稍差幼儿,活动结束。

幼儿园安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活动准备1.有关的图片四张。

  2.请一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冻、巧克力。

  活动过程一、故事《沙沙和陌生人》

  1.讲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变色龙沙沙独自在院子里玩,这时一个陌生人问他公园怎么走,沙沙有礼貌地告诉了他该怎样走,陌生人非常感谢沙沙。回到家里,沙沙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沙沙,你做得对!不过还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注意。”沙沙连忙问妈妈:“还有什么事情应该注意的呢?”

  2.集体讨论:

  (1)妈妈为什么说沙沙做得对?

  (2)我们来猜猜妈妈还对沙沙说了哪些应该注意的事情?

  3.出示图片:

  图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时,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图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东西时,你不能要。

  图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图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二、情境练习情境一: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接着又拿出玩具给他玩。

  集体讨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应该怎样对他说?

  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师提醒:

  (1)你认识她吗?

  (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

  (3)那你应该怎么对这位阿姨说?

  教师小结:对待陌生人要有礼貌,但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选择游戏(每题分

  A、B两个答案,幼儿站在认为正确的答案那一边)

  1.陌生人就是坏人吗?

  A. 陌生人就是坏人。

  B.陌生人不一定是坏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A.能去公园和游乐场。

  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个认识的阿姨想带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

  B.必须先告诉爸爸妈妈。

  4.有个不认识的叔叔给你东西吃:

  A.巧克力、果冻不能吃,饮料可以喝。

  B.什么都不能吃。

  5.下大雨时一个陌生人说用车送你回家。

  A.先说谢谢再上车。B.不能上车。

  6.陌生人问你的名字.家里有谁.能不能告诉他?

  A.只能告诉名字,不能告诉他家里有谁。

  B.什么都不能告诉他。

  四、结束活动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活动反思在活动的开始部分通过和幼儿讲变色龙沙沙和一个陌生人之间发生的一段事情,引发幼儿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谈谈对“陌生人。的理解,以及遇见陌生人应注意些什么。再通过集体的学习,帮助所有幼儿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让孩子知道如何应变可能遇到的危险:我认为仅仅告诉幼儿“不接受陌生人的糖果或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向孩子描述可能遇到的情况.然后指导孩子如何去做。所以我在活动中设置了一些与幼儿实际生活非常贴近的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认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再通过游戏活动,共同分析判断,懂得在生活中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要跟陌生人走。

幼儿园安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常识和相应的策略。

  2.通过观察图片,推测可能发生的事情,了解这样玩的危险性。

  3.积极参与户外活动,感受自我保护过程中的愉快心情和活动过程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挂图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推测可能发生的事情。

  (1)教师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问:请大家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玩什么?这样玩好吗?为什么?

  (2)鼓励幼儿观察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大家猜一猜,如果这些小朋友这样玩,可能会怎样呢?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推测,并说出后果的危害。

  二、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其他比较危险的行为。

  (1)教师:你们还知道哪些玩的方法比较危险的?这样玩为什么有危险呢?

  (2)通过讨论帮助幼儿了解几种不安全的玩法,认识到它们的危害。

  三、组织幼儿讨论:怎样玩可以使自己比较安全?

  (1)教师:刚才,我们说了许多玩的方法和玩的东西都比较危险,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玩,应该玩些什么呢?怎样让自己比较安全呢?

  (2)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并讲述自己的看法。

  四、学习自我保护策略。

  教师带领幼儿到教室外面玩大型玩具,让幼儿在活动中不断体验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教师也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示范、提醒幼儿加强自我保护,教育大家如何保护自己,并学习相应的策略。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