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1-07-17 10:18:32 作者:

【推荐】大班教案范文锦集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推荐】大班教案范文锦集9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练习多种跳的方法:单脚跳、双脚跳。

  2、通过游戏中不同障碍物的设置,尝试多种跳的方法。

  3、乐意参与跳的活动,并努力克服困难,一直跳到结束。

  【活动准备】

  圈若干、椅子两把。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师:请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大家边唱歌边跳跃,可以手拉手跳,也可以自己叉腰跳,教师注意在过程中引导幼儿按照儿歌内容变换跳的姿势。

  二、游戏活动:“跳跳小袋鼠”。

  1、幼儿扮演:小袋鼠,教师带领幼儿原地练习单脚跳及双脚开合跳。再将幼儿分成数相等的两队站在场地的一端,另一端两把小椅子。

  2、游戏开始前,教师先师范讲解动作要领及过程,让幼儿明白游戏的规则及玩法。

  游戏开始,排头的两位先单脚跳过圈,再绕过弯曲的小桥(即绳子),再进行开合跳圈,最后绕过小椅子,跑回自己的小队,拍一下第二位幼儿的手,站至对尾,第二位幼儿继续进行第一位幼儿的动作。

  三、放松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进行游戏“袋鼠跳”。

  附儿歌:跳跳歌

  跳跳跳,双脚跳,

  跳跳跳,单脚跳,

  跳跳跳,转身跳,

  天天跳,身体棒。

大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熟悉旋律,并通过动作体验理解大吊车的形象,初步学唱歌曲。

  2、感受歌曲幽默的情绪,对于马路上的车辆有进一步了解的兴趣。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幼儿已经认识大吊车,了解它的用途

  (材料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说说大吊车

  ——这是什么车?他有什么用?

  小结:这是大吊车,它能用长长的吊钩吊起很重的东西。

  二、唱唱“大吊车”

  1、 熟悉旋律

  ——今天,我带来一段音乐,说的就是大吊车的事情,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大吊车吧。

  2、理解歌词

  ——想不想知道歌曲里到底唱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提问:为什么说大吊车像大象?(因为它的鼻子长呀长)

  大吊车吊起了什么?(大狗熊)

  为什么会发出吱吱的声音?(钓钩可能在转方向或是在上下移动)

  3、 跟唱歌曲

  ——我们一起跟着老师唱一唱好吗,要神气一些哦。

  4、 教师示范,加入动作

  ——这样只是站着唱还不够神气。瞧我的。

  (在第一句和第二句后边重复歌词边加入动作。)

  5、 畅想动作

  ——歌曲里有个“dodo”还有个“dodo”大吊车可能在干吗?(低音时可能在钩货物,高音时可能是将货物吊了起来)可以用什么动作表演。

  三、完整表演

  ——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吧。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我们一起摘橘子》,掌握Mi、so、La的音高以及节奏的变化。

  2、培养注意力,探索尝试多种合作演唱的方法,体会合作演唱的美感。

  活动准备:若干乐器。

  活动过程:

  一、师生谈话,引入主题

  师:前几天,我们到橘园去干什么?

  幼:我们去摘橘子。

  师:怎样才能把橘子摘下来呢?

  幼:手要转一下,用力摘。

  师:你摘了几个橘子,分给谁吃了?

  幼:我摘了六个橘子,给妈妈……

  师:今天,我们一起把摘橘子的事编成一首歌来唱一唱好吗?

  幼:好哇!

  二、游戏歌曲的探索

  (一)学习歌曲

  1、教师弹奏旋律,引导幼儿倾听思考:歌曲中共有几句,有哪几个音宝宝?

  (歌曲中有四个乐句,有do、re、mi三个音宝宝在唱歌。)

  2、教师边弹边唱师生共编的歌词。

  3 3 3 3 2 2『1一I 3 3 3 3 2 2 I 1一『3 3 3 3 2 2 I 1一I 3 3 3 3 2 2 1 1一

  师:天气真好,老师请大家快上车准备出发,说什么?

  幼儿表达歌词内容,教师一一用歌曲句子。

  3、幼儿边动作边说歌词:

  (1)教师引导幼儿把欣赏时听到的歌词用语言加以表达,教师即时纠正发音、咬字和口型如:摘、快、笑等。

  (2)幼儿倾听歌曲旋律,边拍手边念歌词(按歌曲旋律节奏拍手)。

  (3)师生共同边拍腿边念歌词:左右腿交换拍,即念第一句拍左腿,第二句拍右腿,依次类推。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幼儿喜欢玩梯子,能学着用创造性的方法玩梯子。

  2.通过游戏发展幼儿四肢的协调性。

  3.提高与同伴间合作游戏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勇敢顽强的个性。

  活动准备:

  梯子,垫子,圆桶,小桥洞等.录音机及相关音乐

  活动流程:

  准备活动(律动操)——幼儿主动探索(发现创造各种组合玩法)——教师发现提炼(基本活动)——教师本领传授(集体游戏)——幼儿分组竞赛——放松运动(简单律动)

  热身运动 1.老师带领幼儿做手脚关节的基本运动.

  自由探索 1.幼儿利用操场上所散放的器械自由组合创造性的玩.(教师指导帮助/纠错)

  基本活动 1.以摆臂跑的方式迅速的通过梯子. (教师指导帮助/纠错)

  2.用双腿夹梯子的方式依次通过不能让梯子倒下.(教师指导帮助/纠错)

  3.将梯子与圆筒等组合起来,幼儿各自做出不同的动作.(如爬,单脚跳,等通过.)(教师指导帮助/纠错)

  集体游戏1.将幼儿分成三组,幼儿把梯子当小马以跳越的方式前进.

  规则:分三组玩,每组各7人,分别拿着梯子集体以骑小马的方式跳跃向终点前进,看哪组动作最整齐,并且能最快到达终点.

  (老师保护指导,加入游戏)

  2. 幼儿分成三组在老师的带领下以大爬虫的姿势向前进.

  规则:分三组玩,每组各7人,分别拿着梯子集体做小爬虫的动作左右晃动向终点前进,看哪组动作最整齐,并且能最快到达终点.

  (老师保护指导,加入游戏)

  3、游戏—斜坡翻越,将梯子斜放,幼儿用走或爬的方式到顶端。然后翻过障碍物跳到垫子上迅速回到起点,依次循环看哪组幼儿最快完成任务.(教师指导帮助/纠错)

  放松运动 三组以开小火车的方式放回梯子。

  最后---冲淋.

  活动准备:

  梯子要求:

  需要两种不同尺寸的梯子。

  1梯子中间的空格必须可以让孩子进由(大)(2把)

  2梯子侧立时的高度必须可以让孩子分腿站立,不影响孩子前进。(2把)

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唐装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民间服饰,它款式独特,颜色艳丽,蕴涵着美好的意义。在民族文化共享的今天,唐装也走上了世界文化的行列,深受大家的喜爱,国内国外都有它的影迹,它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大班幼儿对成人的衣着打扮有着具有浓厚的关注点与模仿性。所以我们选择了“唐装”设计成为大班美术欣赏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欣赏、感受中国“唐装”独特之美和美好寓意,引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从色彩、图案、盘花扣三个方面欣赏唐装,感受唐装的美。

  2、知道它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服饰,初步了解唐装所包含的象征意义。

  3、弘扬民族文化,引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唐装服饰若干、音乐磁带、唐装图案、盘花扣图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观看“唐装”服饰展演,引起幼儿兴趣。

  二、引导幼儿交流与讨论,了解唐装,喜欢唐装。

  ——你们知道我们刚才看到的是什么服装吗?

  ——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你们都喜欢唐装的什么?

  三、引导幼儿欣赏唐装

  1、从色彩上欣赏:

  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看了那么多漂亮的唐装,小朋友们说说唐装都有些什么颜色?哪种颜色最多?(鲜艳的颜色,以红色、暖色调为主),我们穿上颜色那么鲜艳的衣服心情会怎么样?为什么唐装都是以红色为主呢?(喜庆、热闹……)

  教师小结:红色是中国的颜色,是喜庆的颜色,代表吉利祥瑞的意义,过年过节、家逢喜事都要大量使用红色,因为只有热烈的红色才最能表达人们心中快乐的心情。

  2、从图案上欣赏:(播放唐装图案多媒体课件。)

  教师提问:——这些唐装上的图案都是一样的吗?

  ——它们都是些什么样的图案?

  教师小结:中国的唐装图案以团花为主,花纹呈四周放射或旋转式纹样。有牡丹、梅、兰、竹、菊等花卉,也有福、禄、寿、双喜等文字图案,还有“万”字花、蝙蝠、石榴等图案。(教师边讲边出示相应的图片,便于幼儿欣赏不同的图案)这些图案都是中国传统装饰,用来象征吉祥、喜庆的符号。

  3、从盘花扣上欣赏:(播放盘花扣图案多媒体课件。)

  教师提问:——这些扣子像什么呀?

  ——和我们平时系的扣子有什么不同?

  教师:这些是盘花扣,也叫盘扣,是专门为唐装设计的扣子,扣子由纽结和纽袢两部分组成,花状的造型象征着吉祥的祝愿。

  四、让幼儿展示自己的唐装,相互欣赏,交流。

  师:今天有的小朋友也把自己漂亮的唐装穿来了,我们请她上来说说她的唐装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图案,纽扣又是什么样的?

  师:过年过节喜庆的日子我们最喜欢穿上漂亮的唐装,因为它代表着快快乐乐、开开心心、吉祥如意、幸福美满、团团圆圆……小朋友们,我们相互说说祝福的话吧?

  五、《时装表演》——美丽的唐装。

大班教案 篇6

  主题目说明:

  生命只有一次。因此,每个生命都是值得尊重和珍惜的。尊重和珍惜世界上所有的生命,哪怕是一只蚂蚁、一只小鸟,也就是尊重和珍惜我们自己。

  幼儿特别喜欢动物。向5~6岁幼儿介绍不同种类动物的生长史和生活形态,既可以扩大幼儿的视野,帮助幼儿了解动物的多样性,认识到人类和其他动物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初步理解人与动物的相互依存关系;还可以培养他们对动物的热爱之情,从小养成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等环保意识。这正是我们编制"动物,我们的朋友"主题的用意所在。

  主题目标:

  1、在日常生活中,知道常见动物的多样性,了解简单的人与动物的依存关系。

  2、在饲养小动物的过程中,建立爱护动物的'意识。

  3、喜欢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乐意接纳同伴不同的观点。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环境创设:

  1、活动区环境:

  (1)纸板拼画

  玩法:先在白纸上画出简单的图形,然后用碎纸板片按照这个图形粘贴好,在粘贴好的图形中用颜料刷出自己喜欢的颜色

  (2)钟表店

  玩法:现在白纸上设计出自己想要设计的钟表。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来制作自己设计的钟表。然后在进行更精致的装饰。

  (3)快乐书吧

  玩法:请幼儿在区角内安静的看书,

  (4)动物回家

  玩法:在小动物的背面写上计算题,房子上写上答案,根据计算题的答案将小动物送回自己的正确的家。如小兔的背面是5+3(=8)就把小兔送入标有8的房子里。

  (5)陶吧

  让幼儿在陶吧这个区角里制作一些造型,同时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自己创作

  2、墙饰

  (1)海底世界:将幼儿画画的海底世界的画贴到主题墙上,让幼儿感受海底世界的美妙。

  (2)、瓢虫:让幼儿目测徒手撕瓢虫,将瓢虫黏贴到画纸上,并画上瓢虫的花纹、眼睛。最后贴到主题上展示。

  (3)动物的分类:将幼儿收集的各种小动物的图片按类布置到主题墙上,如:鸟类、昆虫类等。

  (4)宠物大聚会:将幼儿绘画的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美术作品布置在主题墙上。

  3、资料收集:收集各种动物图片

  家园共育:

  培养他们对动物的热爱之情,从小养成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等环保意识。

  亲子活动:制作动物画册

  请家长与孩子在平时生活中一起留意收集动物的画报、图片等,准备一本小册子,并把图片等按类分好贴上去,制作成动物画册。

  活动反思: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和动物相互依存,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保护动物是一个全社会都应该参与的问题。环保应该从娃娃抓起,从自我做起,基于此,我设计并组织了本次活动重在从小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动物的情感。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作为孩子来说,所有可以产生效果的教育活动都原于兴趣,而动物是幼儿最感兴趣最喜欢的。

大班教案 篇7

  综合活动:

  整理书包

  活动目标:

  1、学会按一定顺序整理书包,了解整理书包的方法。

  2、培养幼儿自主整理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个书包,包内装有各种学习用具;

  2、录象短片(零乱的书包;孩子整理后的书包;小学生整理书包的全过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这段时间我们都背着小书包上学,谁来介绍一下,你的书包里放了些什么?”

  (幼儿相互介绍与个别介绍相结合)

  二、引出问题。

  1、你们的书包里放的东西真多,有各种学习用品,这么多学习用品你是怎么放的?

  (幼儿个别介绍)

  2、周老师拍摄了几个小朋友的书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是怎么摆放的。(幼儿观看录象——零乱的书包)

  3、讨论:他们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是怎么放的?在这样的书包里你能很快找到你想要的书本吗?为什么?

  (幼儿个别讲述理由)

  三、讨论整理书包的方法。

  1、书包里的物品怎样放才能让我们拿起来更方便呢?请你们5个人一组一起来商量一下?(幼儿分成三组,每组5人)

  2、交流分享活动。

  哪组先来说说你们想出的好办法?(分组介绍)

  四、实践验证活动。

  幼儿整理书包(分3组),教师及时给整理好的书包拍录象。

  五、集中。

  1、看幼儿整理好后的书包录象。

  (观看完后,请孩子进行介绍和补充说明,为什么要这样整理)

  2、看小学生整理书包的录象。

  3、小结:整理书包时要按照书本的大小、内容来进行区分,从大到小摆放书本能让我们很快找到需要的书本,而把相同内容的书本放在一起。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欢快活泼的风格,通过创设“毛毛虫”与“树叶”的角色情境,感受乐曲的结构。

  2.创编“吃树叶”、“树叶舞”等动作,学会听辨a、a/段音乐中四个乐句的变化。

  3.体验“树叶”被“风”吹得高高时,“毛毛虫”快速钻过去的紧张感所带来的乐趣,感受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设备、《快乐的毛毛虫>音乐。

  2.碰铃一副。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故事:天气暖和啦,毛毛虫苏醒了,他们肚子饿了,开始吃起嫩嫩的树叶。

  (l)毛毛虫是怎么吃树叶的7(幼儿自由创编)

  (2)教师:起小风了,1树叶会怎么样7(幼儿自由创编,模仿树叶随风舞动)

  2.选取动作

  根据选取动作配上儿歌:“啊呜”一一树叶真好吃1

  3.故事、动作与音乐匹配

  (1)坐在座位上做上肢动作:毛毛虫吃树叶。

  教师:“毛毛虫”吃了几片树叶?(4片)

  (2)坐在座位上做上肢动作:师幼分角色扮演“毛毛虫”和“树叶”进行互动。(重点:“树叶”在四个乐旬中被“毛毛虫”吃的动作变化)。

  (3)t1-sl分角色示范上肢动作。

  (4)站在座位前做上肢动作:幼儿两两结伴,分别扮演“毛毛虫”和“树叶”进行互动。

  4.难点突破:

  (l)创设隋境:“呼一一”一阵犬风吹来了,树叶会怎么样7(幼儿自由回答)。

  欣赏a,段音乐:集体边说儿歌边坐在座位上做上肢动作:“呼一一树叶落下来!”(双手模仿树叶一下被吹得高高,又很快飘落下来,并在每个乐句开头增加“碰铃”效果)。

  (2)幼儿两两结伴,分别扮演“毛毛虫”和“树叶”。每个乐旬的第一拍,“树叶”双手模仿被大风“呼”一下吹得高高的,又很快飘落下来。“毛毛虫”在每次对方双手举得高高时迅速用手模仿钻过去。

  (3)幼儿自主选择扮演“毛毛虫”或“树叶”,再次表现a'段音乐(站在圆圈上)。

  5.完整游戏。

  提示:b段与a,段的间奏处,“树叶”可三三两两自由结伴组合。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练习走、跑、跳、跨的技能,增强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引导幼儿探索纸棍的各种玩法。

  3.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感受合作与成功的快乐。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一根自制的纸棍(用旧报纸制成)

  2.音乐《可爱的蓝精灵》

  活动过程:

  1. 准备活动

  (1)幼儿进场围成圆圈,手拿纸棍做准备练习。

  高高举起纸棍、学习高人走、矮人走、转风车、练习跨跳。

  (2)纸棍操(音乐伴奏)

  2.探索纸棍的不同玩法

  ①自由玩纸棍,初次探索纸棍的不同玩法,满足探索欲望。

  ②教师请玩法独特的幼儿到集体前演示,引导其他幼儿学习。

  ③幼儿合作玩纸棍,进一步探索纸棍的玩法。

  师:刚才你们是自己玩自己的纸棍,现在请你跟好朋友找个空地方一起合作玩纸棍,看谁能玩出新花样!

  ④请合作玩纸棍的幼儿到集体前演示自己的玩法,并请其他幼儿学习与自己不同的玩法。

  ⑤教师教授几种合作玩纸棍的方法,如:抢棍子、坐担架等。

  ⑥所有幼儿合作玩纸棍

  师:刚才是几个小朋友一起合作玩纸棍的,大家还可以怎么玩纸棍呢,老师先想出了一个好方法,我们可以搭山洞,两个两个孩子面对面,将棍子举高了。

  合作玩穿树林、小蚂蚁跨栏

  3.游戏:动物小火车

  师:我们来玩动物小火车的游戏好吗?

  教师带领幼儿念儿歌:火车火车要出发,火车上都有谁?

  (主要是练习幼儿跳的能力)

  4. 放松活动

  幼儿跟随教师一些放松动作,边做边离开场地。

  活动反思:

  活动环节清晰,符合大班孩子的发展水平,孩子非常感兴趣。活动中,孩子的运动量有点大,在准备活动时,可以直接进行纸棍操,活动的每个环节是要为目标服务的,而我却忽略了这一点,虽然想要达成每个目标,但是在细节方面还有所欠缺。活动中我给了孩子探索的机会,却没有很好的引导他们,玩出新花样,勇敢的创新。我也没有及时反馈孩子的信息,以及与之交流,只是一味的按照自己设定好的程序来,在以后的活动中,还需注意老师只是起主体作用,我们应该放手将主导留给孩子。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