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1-12-11 19:45:49 作者:

实用的大班教案范文集锦7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的大班教案范文集锦7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利用废物来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包装用的泡沫已做成骨头形状;旧报纸;范品;水粉颜料;固体胶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人体内脏器官图,引导幼儿观察。

  我们的骨头长在哪里的?什么地方长得多?长得一样吗?(有的粗、有的细、有的长、有的短)

  二、出示范品,激发幼儿的兴趣。

  1、这像什么?(骨头)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我们也来动手做一做好吗?

  三、教师示范制作过程。

  1、先选择像骨头一样的泡沫,再用报纸把泡沫包起来,要包得紧紧的,然后用固体胶粘牢。

  2、最后用白色水粉颜料涂色,晒干后即成一根根骨头了。

  四、幼儿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提醒幼儿将报纸大小刚好包紧泡沫,涂色要均匀。

  五、集中,展示作品并交流。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要求:

  1,了解人有开心和悲伤两种不同的情绪,懂得一些让自己的心情快乐的方法。

  2,制作开心罐头,围绕“我最快乐的……”主题开展装饰绘画活动,体验制作的快乐。

  3,能用流畅的语言将自己开心罐头里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

  活动准备:

  开心,悲伤娃娃各一个。

  师自己制作的开心罐头一个

  幼儿人手一个罐头,各色颜料及棉签。

  活动过程:

  一,快乐和悲伤

  师:看,班里来了谁?(娃娃)

  师:呀,小娃娃怎么了?(观察娃娃的表情了解开心和悲伤两种情绪)可能发生什么事了?(猜测)

  师:你什么时候也会有和他们一样的心情?(鼓励幼儿回忆讲述)

  师:当心里很难过甚至想哭的时候,你有什么好办法让自己的心情变好?(幼儿可讨论后回答)

  二.我的开心罐头

  师:老师也有一个好办法,你们看,这是一个开心罐头,里面藏着许多开心的故事,每当我不高兴的时候,只要拿它出来,看这上面的许多开心的故事,所有的伤心和难过都会赶走了。(让幼儿观察开心罐头上的画面)

  师:猜猜我的开心罐头上有什么开心的事情?(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讲述)

  三.制作自己的开心罐头。

  师讲解制作要求:给开心罐头装上底,在罐头表面画上自己最开心的事情。

  幼儿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对能力比较强的幼儿鼓励其丰富画面内容,对能力较弱的幼儿可鼓励其绘画一些自己喜欢的物品。

  四.开心罐头的故事。

  师:小朋友的开心罐头上的开心事可真多,谁愿意来把你的开心事讲给其他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听?(请个别幼儿讲述画面内容)

  师:让我们把

  自己最高兴的事都画下来或请爸爸妈妈帮我们记录下来,把他们都放到罐头里,让自己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好吗?

  活动延伸:让幼儿将自己的开心关头的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班级老师一天所做的事情及其意义。

  2、能够通过讨论、交流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3、感受老师对小朋友的关爱,产生热爱老师的情感。

  活动准备:老师工作的图片、歌曲《老师,再见了》

  活动过程:

  一、谈话“你的理想是什么”引入

  师:长大了有什么理想?想当什么?小结:大家都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愿望,有的人想当医生,有的人想当警察,还有的人想和我一样,成为一名教师。

  二、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感受老师工作的辛苦。

  1、猜猜我的好老师。

  师:你们班有几位教师?喜欢班上的老师吗?我来说老师的特点,你们猜猜是谁?小结:小朋友很厉害,一下就猜出是哪位老师,班上老师的本领真大,你们很幸运,有这么优秀的老师陪你们度过幼儿园的生活。

  2、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

  (1)师:班上的老师辛苦嘛?

  师:老师每天都是怎么工作的?

  (2)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

  如:扫把、黑板、洗裤子、睡觉、锅、教研照片,……

  (3)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图片讲述教师的工作内容。

  3、小结:班上的老师都很辛苦,每天要给小朋友做很多事情,打扫卫生,让班级环境更加明亮,带小朋友上课做游戏,让大家学到更多的知识,洗小朋友尿湿的裤子,拉屎的裤子,中午不能休息照顾小朋友午睡,一直到大家都回家了。老师还要备课准备明天小朋友活动的教具,学习,充实自己的大脑。

  三、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式对老师表达热爱之情

  师:老师这么辛苦,这么爱小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老师呢?

  (鼓励幼儿对老师说一句悄悄话,特别是胆小的幼儿,抱抱他,亲亲他,帮助他勇敢表达。)

  师:再过一个多月,我们就要毕业离开幼儿园了,离开和你们朝夕相处三年的老师,如果让你对老师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怎么说。

  四、播放歌曲“老师再见了”的同时,教师梳理小结。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利用活动帮助幼儿练习跑、伸臂等动作,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

  2. 引导幼儿积极动脑,主动克服困难和与同伴合作的意识。

  3. 在活动中培养幼儿遵循活动规则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使幼儿乐于才加户外活动。

  4. 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5. 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积极活动,主动与别人合作。

  难点:培养幼儿主动参与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头饰

  2、 录音机、磁带

  3、 检查活动场地及幼儿自身衣着。

  活动过程

  一、扮演角色、活动身体

  给幼儿戴上头饰,在教师带领下熟悉不同的角色。分配角色。

  师引导:老鹰来捉小鸡,鸡妈妈要尽全力保护小鸡,小鸡要躲在妈妈身后互相帮助。

  二、教师演示、讲解规则

  1、 师扮演鸡妈妈,让幼儿有序的排在自己的身后当鸡宝宝。

  2、 一个幼儿扮演老鹰,师教授动作要领。老鹰张开翅膀、教师伸开双臂扮演母鸡。

  3、 当老鹰来捉,小鸡要随母鸡跑,也可以蹲下来。

  4、 被抓住的小鸡在一边看、

  三、提供材料、自由练习

  1、 小朋友在玩的时候想一想,老鹰怎样才能捉住小鸡,母鸡怎样做才能保护小鸡呢?

  2、 幼儿自由练习,师巡视指导。引导幼儿注意安全,变换动作。

  四、角色转换,多次感受

  五、结束活动,放松身体。

  教学反思:

  对活动效果的评价。整个活动幼儿的参与度较高,但是对一些发展较快的幼儿来说,活动相对简单,因此出现个别幼儿的参与度不高的现象,在今后的活动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促使幼儿全体全面谐调发展。

  小百科:老鹰捉小鸡,俗称“黄鹞吃鸡”,又叫“黄鼠狼吃鸡”,是一种多人参加的益智娱乐游戏,在户外或有一定空间的室内进行。这种游戏,对发展学生灵敏性和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练习,合作意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欣赏以动物为主角的国画名作。

  体验使用毛笔画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中华文化”:《小鸡和松鼠》

  毛笔、水彩(或水墨画专用颜料)、宣纸。

  活动过程:

  请幼儿欣赏幼儿用书《小鸡和松鼠》画面,请幼儿说一说:

  —画中有什么动物?

  —动行在做什么?

  —它们看起来很高兴、快乐、还是很着急、很害怕?

  —综们在哪里玩?(田里、院子里、树林里……)

  —图画中除了动物,还有什么?

  —画中有哪些颜色,动物是什么颜色,其他东西又是什么颜色?

  —画的旁边写一些什么?

  示范使用乱笔画一的方法(或请会画水墨画的人到园里来示范),引导幼儿学画家齐白石

  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想要写字的话,可以请老师帮助写在画作上。

  将幼儿完成的画作张贴在美工区或展示区,大家起欣赏彼此的画作。

  学习经验延伸:

  区域活动

  美工活动区

  在该区域的墙面上张贴从网站下载的国画(不一定是齐白石的作品),提供毛笔、水彩(

  或水墨画专用颜料)、棉签、油画棒、水彩笔、白纸、宣纸,感受不同绘画工具的表达效

  果的区别。

  日常活动

  利用餐前活动和一些过渡环节讲述有关画家齐白石有趣的作画轶事。

  活动评价:

  学习使用毛笔画画。

  能参与讨论话题。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通过绘本发现事物的排列规律,能够用语言和动作大胆地进行表述和表达。

  2、引导幼儿掌握规律,体验排序活动的快乐。

  3、感受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ppt课件 卡片

  活动过程:

  一、利用游戏,感知规律

  师:今天李老师身上穿的是一件怎样的衣服呀?

  师:有黑白两种颜色,它们是怎么排列的啊?

  师:老师的衣服是黑白黑白交替排列的,请小朋友用简单的两个动作来表现我穿的衣服的规律,谁来试试?

  师:那么有这么多的黑色和白色怎样用动作表现出来,我们一起来试试。

  师:谁再用其他的两个不一样的动作来表示(左手和右手、上下、左脚和右脚等)

  师:小朋友做了这么多的动作,老师也来做一个动作(踏步走),看看老师做的动作有规律吗?是什么规律?谁来说一下?

  幼:1 2 1 2 左 右 左 右 前 后 前 后

  师:老师还可以用声音把它表示出来哦,听好了。

  师: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声音是有规律的(叮咚叮咚 咔嚓咔嚓 滴答滴答)

  师:我们可以用声音和动作来表现生活中的一些有规律的东西,老师这里啊有一些东西就可以表示这些规律(教师出示ABAB的规律图示)

  二、故事导入、发现规律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里面也有好多的规律呢,请小朋友来找一找。故事中发生了一件事情,王子被女巫抓走了,公主准备去救王子,可是在救王子的路上,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你愿意和公主一起去救王子吗?那我们和公主一起出发吧。

  三、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的各种图案,发现图案的排列规律

  1、按指定的排列规律找出正确的图案

  公主在去救王子的路上会遇到什么困难呢,请仔细听!

  师:女巫可厉害了,把王子锁起来了,看看门上有什么啊?

  师:女巫给公主出了一个难题,公主解决了这个难题,女巫就把钥匙送给她,这个难题中有一个规律。听好了,女巫要说了哦“公主,这个规律就是在这些树中找到树上是苹果、苹果、梨、苹果、苹果、梨的就是开门的钥匙。

  师:公主能找到钥匙吗?我们一起来帮助她

  师:先来看看这里有几棵树?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刚刚女巫说了一个什么规律啊?

  师:谁找到这颗树了?它是第几颗?哦,原来是第二颗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对不对?苹果、苹果、梨、苹果、苹果、梨,所以树尖上的这把就是正确的钥匙

  师:刚刚我们用动作表示老师身上衣服的规律,谁能也用动作来表示树上的规律。

  2、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寻找正确的颜色规律,并按寻找的规律辨别正确的道路。

  师:公主找到了钥匙,打开了门继续往前走,又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师:打开门进去竟然有好几条路,要有规律的路才能通过,如果走错路的话就会遇到怪兽,就会把公主吃掉,谁来给公主指一条正确的道路呢?

  师:你指的路有什么样的规律呢?原来这条规律是粉、蓝、白、粉、蓝、白

  师:我们指的路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公主是不是这样走的。

  师:小朋友,你们真聪明!老师也笑脸来表示一下这个规律。

  3、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找出猴子的规律,并按规律填补所缺

  师:女巫可真厉害,又给公主设置了一个难关,给猴子找到自己原来的位置。

  师:要帮助这三只猴子找到它们原来的位置,就要找出这群猴子有什么样的规律,谁知道?

  师:原来是这个规律呀,两个倒立的,一个玩盘子的,两个倒立的,一个玩盘子的。

  师:老师仍旧用笑脸来表示这个规律,你们知道怎么表示吗?

  师:一开始呀,我们小朋友还用声音来表示老师身上的这件衣服,你们现在能用声音来表示猴子的排列规律吗?

  4、引导幼儿找出排列规律,填补空图案

  师:公主继续往前走,看看这是什么呀?桥怎么了?公主不能走过去了,怎么办呀?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桥上都有什么样的图案的木板?

  师:是不是随便什么图案的木板都能把桥修好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座桥。它是按照什么规律呢?应该放什么样的图案的木板?

  我们在修桥的时候要先找出这座桥的规律,然后选择正确图案的木板再铺上去,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桥,请小朋友从这三座桥中任选一座,想一想你选的桥有什么样的规律?应该用什么图案的木板来修桥?我们去试一试吧!

  5、幼儿操作验证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第二、三座桥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我们来看看这样修对不对?

  四、幼儿自己动手排规律

  师:公主终于来到了女巫的家,可是女巫还有最后一个难题要考考公主,公主达对了,才把王子放掉,女巫说,我这里有很多的小动物,请你按照刚刚的其中一个规律来排一排,可是公主一个人忙不过来,请小朋友帮帮忙吧。

  五、联系生活实际

  师:公主总算克服了种种困难把王子给救了出来,其实我们生活中有的地方也有很多的规律,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规律的美。

大班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能情绪愉快地用不同速度,不同音色表现歌曲中衬词部分,并能按不同角色的形象,用相应的歌声演唱。

  2、在学唱过程中体验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协调与快乐。

  教学准备

  1、电视机、影碟机、电影《音乐之声》片断。

  2、录音机、《孤独的牧羊人》音乐伴奏带。

  3、《牧羊人》图谱一张

  教学过程

  (一)听《牧羊人》音乐,自由用各种动作跳进活动室。

  (二)看录像,了解歌曲内容,引起学唱兴趣。

  1、听了刚才的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2、第二次听有歌词的音乐一遍。你知道她在唱什么吗?不过有一句我们可以先来学一学,它是这首歌的衬词。

  3、根据图示学唱衬词部分。

  (三)欣赏歌曲,并初步学唱衬词。

  (四)出示图片,教师教唱歌曲。引导幼儿在回答中理解歌词,根据幼儿回答,教师歌词,并学唱歌曲

  1、图片上的人是谁?它在什么地方?

  2、他在干什么?

  3、又有谁来了?

  (五)对不同角色的衬词部分进行处理。

  1、引导幼儿用不同音色演唱衬词

  (1)牧羊人在很高的地方唱歌,你觉得他的声音应该怎么样?

  (2)老山羊年纪一大把,它唱起歌来会怎么样?

  (3)小山羊最可爱了,它的声音我们也来学一学

  2、以游戏形式,分角色演唱衬词部分。

  (六)即兴打击乐演奏,充分感受乐曲旋律。

  今天我们又唱又跳,又看录像又打击乐器,这首好听的歌曲就叫做《孤独的牧羊人》。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

下一篇:中班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