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如何降低成本
施工企业如何降低成本
导语:加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之一,也是顺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成本管理工作核心之一是成本核算,是对企业施工经营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会计核算和分析。
施工企业如何降低成本
一、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基本含义
施工企业的发展一靠科技,二靠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成本管理则是财务管理的核心。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是指在形成工程项目成本时,通过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在施工过程中所耗费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费用开支,对在施工项目操作中出现的差错进行及时纠正,将每项生产所需的费用控制在在计划的范围之内,以实现成本目标。
二、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效策略
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通过整合资金、业务和信息,进行明确、适度的分权和授权,实行战略驱动的业绩评价,达到合理配置资源、有效贯彻战略、持续改善经营、高度协同作业和稳步增加价值的目标。
(二)控制投标的费用成本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筑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使施工企业常常处于寻找标的的压力下,他们只注重搜集信息、拉投标和找关系。然而影响效益的因素却是标价的多少。由于建筑市场的不规范,施工企业常常通过压价的方式,以寻求一席之地。
(三)工作,中标前后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此时施工企业应该重点关注项目的施工组织工作
首先,要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整个项目要从技术上进行统筹和计划;其次,施工企业的最大目的是盈利,而且一些项目合同中设置的'有相应的工程进度奖,为了实现盈利和争取实现奖励,要不断改进技术,创造良好有利的条件实现减缩工期的目的,保证各个环节的良好有序连接。
(四)明确工程项目成本的责任主体
不同的中标工程,其中标价格因中标的降价幅度不同而有所差异。为了弄清楚自己所承当的中标工程是否盈利,企业往往要设有规范的考核标准,分析工程价格的高低,确认是盈利还是亏损,从而编制内部预算或按交通部明确的标准及编制办法制定预算。
(五)制订工程项目成本的细化分解
程项目成本的责任主体也必须按管理责任进行细化分解。这里是指由项目部负责的可控成本,包括机械使用费、材料费、人工费和其他直接费等。
(六)控制管理费用
按企业统一承担的费用划分有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修理费、低值易耗品摊销、物料消耗、办公费和差旅费等;按由董事会在经营管理中所产生的费用划分有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差旅费和会议费等;按由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所产生的费用划分有聘请中介机构费、业务招待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等;
按企业应当缴纳的费用和税收划分有技术转让费、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无形资产摊销、职工教育经费、研究与开发费、排污费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等;按市场变动情况对企业所发生的费用划分有存货盘亏或盘盈(不包括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存货损失)、存货跌价准备和计提的坏账准备等。
(七)改善经营管理
应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制订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等多种技术措施,从而提高质量、缩短工期和降低成本;通过运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技术措施,以降低消耗、减少成本和提高工效;为了实现缩短验收时间和杜绝返工现象出现,从而节省开支费用,应该严格加强对质量进行监管。二是通过各部门的良好分工与合作,确保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
(八)严格施工检查
虽然实现了中标的责任成本分解,但是对于具体的施工过程和执行度如何,却没有明确的管理目标和标准,因此只有在施工过程在不断地进行检查和分析,及时纠正出现的目标偏差,切实采取措施,实现责任成本的控制目标。
(九)加强绩效评定
首先对岗位进行细化,其次将奖励和晋升制度成文化、系统化,形成一套刚性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责任意识,成文化是要保证奖惩机制的长期化,这样员工的思想意识上就会提高对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性认识,也更能将企业整体发展与员工个人发展统一化。
(十)加强审计监督与信息反馈
对与成本有关的定价和数量方面的合同严把审计关,争取从源头上降低增大成本的可能性,其次要加强全过程跟踪审计,对基建项目执行过程中成本耗费大的步骤和过程实施成本审计,从领料单、出库单和结余量等关键环节着手,细化审计,抓审计重点,最后要对工程结算方面进行审计,核对实际耗费与上报差异,防止虚报支出。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管理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