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如何做好预算管理

如何做好预算管理

发布于:2020-08-23 20:01:25 作者:

如何做好预算管理

  导语:预算管理是公司全面控制公司及各子公司经营活动的一种计划管理方式,也是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做好预算管理

  1.加强公司及各子公司经营目标的计划性

  公司应根据上年实际经营情况认真地进行市场调研和上年经营状况的分析,明确公司短期和长期的发展目标。各子公司要以总公司的长远发展规划为基础,再根据自身实际经营情况和发展优势来制定本公司的发展目标,从而避免预算工作的盲目性。

  有了计划目标、措施,才能确定所需资源,通过对资源的评价,就可以确定所需费用;例如,要编制差旅费用预算,必须要有全年的出差计划,通过出差计划来确定出差的地点、交通工具、人员、时间,最后准确预算所需差旅费用。各项收入的预算编制原理也是一样。

  2、加强预算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对于需要支付各项费用支出,应建立报告和审批制度,只有经授权或批准后,相关费用才能纳入预算,否则,预算就难以起到控制作用,事中控制就会流于形式,所以,对每个月的非日常开支,如:固定资产购置等,在预算编制前,应坚持立项审议和报批的原则。

  同时,每月预算执行完毕,应通过会议,从总体上对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结果进行检查,分析不足,总结经验,不断提高。预算的事后控制需要对每个季度的经营数据和季度预算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分析,对于实际经营和预算偏差较大的公司通过预算管理委员会及时进行纠正。以保证预算执行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3、各子公司要牢固树立投入产出观念

  做任何事情都要计算成本,分析效益,也就是说,任何经营活动都要先计算投入产出。例如:各子公司的每项经营活动和销售,都要测算投入产出、预算各项费用支出对销售的所产生的影响,对于增加销售量而增加的各项费用支出也要分别说明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促使预算管理越做越精,越做越细,起到真正的管控作用。

  4、加强对基础数据的搜集和积累

  预算不能凭空进行,各项数据的编制来源必须要有依据;除了工作计划目标要作为依据外,公司在各项经营过程中的费用支出,都要根据公司的制度进行量化,没有完善的`制度基础数据的采集和计算就会有偏差,也就无法编制出准确的预算。

  5.提高公司管理层对预算的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是做好预算的关键因素

  只有管理层和职工都重视了,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各项费用支出,提高公司经营效益。

  如何做好预算管理

  搭建信息平台树立战略导向理念

  在现有经济环境下,一方面企业经营规模扩展和经营多元化,内外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企业管理层切实需要全面预算管理统筹企业价值活动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全面预算管理在非信息化条件下,存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脱节。预算不合理、随意性大;预算编制繁琐、周期长、效率低,工作量很大;预算对业务的控制力度不够;预算分析考核滞后等问题。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预算系统管理工具,因此,只有通过搭建一个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平台才能实现预算管理的真正落地。

  预算管理是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必须树立管理会计理念,把预算管理纳入企业管理会计体系,不能出现相互分离的“两张皮”现象。

  全面预算管理必须树立战略导向理念,要以战略目标为导向,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和优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价值,通过落实管理会计目标继而实现公司战略目标。

  建立预算组织机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首先,全面预算管理需要明确预算组织机制,建立预算决策机构、预算工作机构和预算执行机构,明确工作的责、权、利,理顺工作流程,确保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其次,实施有效的全面预算约束机制。一是确定预算控制的重点,贯彻预算的“刚性原则”,通过实施重点业务控制和现金流量控制,降低财务风险。二是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及时反映和分析预算执行的差异,保证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实时的调节和控制,保证预算目标的完成。三是强化预算监督,通过内部审计与监督对预算制度和预算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事中控制,确保预算的权威性和执行效果。

  最后,完善预算的激励机制。要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考核与奖惩机制,必须建立关键业绩考核体系和指标,并将各级部门岗位的薪酬与关键业绩指标的完成情况挂钩,使各层次的职工共同为实现预算目标而努力。

  抓好四项工作

  要抓好预算指标编制、预算分解、预算调整和制度建设四方面工作。

  一是科学合理地制定预算编制标准和预算编制方法,使预算即有先进性,也有可执行性

  同时,通过预算标准的优化,改善关键业绩指标,推动责任业绩评价,实现企业整体经营业绩的提升。

  二是加强预算分解和落实工作

  根据企业组织架构、职责权限、人员状况,通过将企业预算从横向、纵向和时间三个维度进行层层分解和细化,并与各级预算执行部门签定预算责任书,将预算管理目标责任落实到企业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级。

  三是做好预算调整工作

  当企业外部环境、预算基础发生重大变化时,需要对预算进行调整。

  企业通过明确预算调整条件,严格执行预算调整的程序和原则,一方面保证预算的科学性、严肃性和可控性,另一方面又使企业预算保持一定的灵活性,有利于预算的顺利执行。

  四是完善预算制度体系

  由于预算管理涉及面广、技术性强,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预算的顺利进行。因此预算管理特别重视制度建设。预算制度包括三大部分:基本制度、工作制度和责任制度。其中:基本制度包括预算管理制度和预算组织制度;工作制度包括预算编制制度、执行制度、报告制度、分析制度、核算制度、审计制度、考评制度等;责任制度包括部门职责与工作标准、预算目标责任书等。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管理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