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面食的做法
山西面食的做法大全
引导语:山西面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可考算起,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以面条为例,东汉称之为“煮饼”;魏晋则名为“汤饼”;南北朝谓“水引”;而唐朝叫“冷淘”。面食名称推陈出新,因时因地而异,俗话说娇儿宠称多,面食众多的称谓与名堂,正说明山西人对它的重视和喜爱。
山西面食种类繁多,一般家庭主妇能用小麦粉、高粱面、豆面、荞面、莜面做几十种,如刀削面、拉面、圪培面、推窝窝、灌肠等。到了厨师手里,更被做的花样翻新,目不暇接,达到了一面百样,一面百味的境界。下面中国吃网为您介绍常见的山西面食的做法。
手擀面
原料:
面粉、水。(面水比例约:10:4.5)
制作方法:
1.将面粉、水调制成水调面团,饧30分钟左右备用。
2.取一块面团,用手揉均匀,然后平放于案板上,光面向下,用擀杖向四周用力擀开成片状。
3.待面块擀制到一定的程度时,将擀杖卷入其中,用面紧紧包裹在内,并用手反复向外推卷。如此几次后,将其展开,撒上适量的扑面,从另一个方向把擀杖卷入其中,进行推卷操作,然后在展开,撒扑面。以此类推,直至将面团擀成薄片为止。
4.将擀好的面片用刀切成细条状的面条,下入沸水锅中煮3分钟左右即好。
特点:
粗细均匀,长短一致,口感筋韧。
刀削面
原料:
面粉、水。(面水比例约:10:4.5)
制作方法:
1.将面粉、水调制成水调面团,饧30分钟左右备用。
2.取适量的面团,用手揉成长约8-9寸的圆柱形面团。
3、一手持当削面刀,一手托面团,用刀沿面团的外侧向里一刀挨一刀将其削入沸水锅中,煮3分钟左右即可出锅食用。
特点:
柳叶形,三棱状,七寸长,无毛边,口感筋韧利口。
猫耳朵
原料:
面粉、水。(面水比例约:2:1)
制作方法:
1.将面粉、水调制成水调面团,饧30分钟左右备用。
2.将和好的面团搓成长条状,用刀切成小丁。
3.将切好的小丁用大拇指搓成具有小窝状的面圪塔。
4.入沸水锅中煮熟即可食用。
成品要求:大小均匀,厚薄一致,口感筋、韧、滑。
小揪片
原料:
面粉、水。(面水比例约:10:4.5)
制作方法:
1.将面粉、水调制成水调面团,饧30分钟左右备用。
2.取一块面团,用手揉均匀,然后平放于案板上,光面向下,用擀杖向四周用力擀开(擀制方法同手擀团的操作)成3-4毫米左右的片状。
3.将面片分割成宽约5厘米的长条形片状,然后一手托面片,另一手用食指与拇指相配合,从下住上将其揪成拇指大水的片状面。
4.揪好后下入沸水锅中煮3分钟左右即熟。
成品要求:大小均匀,厚薄一致,口感筋韧。
一根面
原料:
面粉、水、蛋清适量、盐。(面水比例约:10:4.5)
制作方法:
1.把上诉原料中所有的材料加工成面团,饧30分钟左右备用。
2.采用抻面技法将面团加工成具有一定延伸性的面团,然后用手搓成直径约8毫米的长条。搓好后,码摆在盘中,涮上适量的'油饧1-2小时即可进行加工。
3.一手抓面条,一手轻轻将其拉长,并用手来回滚动面条,使其更圆润,光滑。
4.将拉好的面条直接下入沸水锅中煮熟即可食用。
特点:色泽洁白,口感筋斗,因面条的数量仅为一根,故叫做一根面。
拉面
原料:
面粉、水、碱面、盐。(面水比例约:10:5.5)
制作方法:
1.将面粉、水、碱面、盐调制成水调面团,饧30分钟左右备用。
2.将饧好的面团分别用两只手抓住两端,然后进行一系列的晃动动作,操作至其具有一定的延伸性时,放在撒有扑面的案板上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3.将晃好的面团表面均匀地裹上一层扑面,用两手分别抓住面团的两端,然后均匀地向,两边抻拉,如此锤崔永?-8扣左右即完成拉面操作。
4.将加工好的面条迅速放入沸水锅中煮熟即可食用。(在煮制时,待面条浮上水面7-8
秒左右时要用筷子撑散,以防面条互相粘连) 特点:
香柱条形,粗细均匀,口感筋滑利口。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美食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