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上课提问的技巧
幼儿园上课提问的技巧
导语: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也是集体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推进幼儿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可根据相关课程要求和幼儿培养目标,设置相应的问题,对幼儿进行教学问答活动。
幼儿园上课提问的技巧
一、有效的提问是点睛之笔,能引领幼儿进行正确的思考
在《纲要》指出:“儿童是独立的、发展着的个体,只有在主动活动的过程中,儿童才能充分体验自身的存在价值,更好地获得发展。”我们要在教学活动中,要制定一个教学活动的知道思想,该思想是以幼儿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根据幼儿自身的学习兴趣和自身发展特点进行幼儿教育。问题属于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的重要前提,是幼儿思维的起点和探索学习的出发点。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多种意想不到的情况随时可能出现。幼儿在回答问题时由于知识、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之差异,考虑问题的角度及出发点不同,常出现错漏偏差、答非所问,特别是对高认知程度的问题,作为教师要巧妙诱导,善于变换角度、降低难度、铺设阶梯,让幼儿最终获得成功喜悦。只有这样随机应变的提问,才能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和有序思考的能力。在教师与幼儿的学习互动中,教师要掌握好一个教育的契机,设计一些问题进而激发幼儿自身探索的好奇心,引领幼儿进行正确的探究和思考。如在语言活动《大狗和小狗》中,孩子们对“大狗、小狗谁的本领大”的这个问题有了分歧,于是我巧妙地把握了这一契机,用“做大狗好,还是小狗好”的问题,将讨论变成了辩论会。在这类的教学活动中,一个好的论点会给幼儿的大脑带来一定的鲜明的冲击是鲜明,因此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教学作用。
二、有效提问是富有弹性的,能满足不同个性幼儿的探索要求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活动中问题过易或过难,都会使幼儿较低对活动的兴趣,而适度地提问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促使幼儿通过努力,跳一跳就可把球投入篮中,从而增强幼儿对学习自信心。对一些不同的幼儿,相同的一句话对他们传递的信息是不一样的,在主观上,幼儿对事物的探究有很多不一样的喜好,因此提问的问题要精心设计,要有层次性,先易后难,接受能力低的幼儿可优先回答,所提问题既不能让各层幼儿感到漫无边际,也不能不经思考。为激发孩子们的对于谈话内容积极参与的欲望,教师需要预先将话题通知出来。问题一般都会用比较广泛的,这样能够引导幼儿通过不一样的渠道获得需要的信息,如“对于恐龙,你们知道些什么?”这个问题虽然比较随意,但是能鼓励很多不同个性的幼儿进行积极的探索。这样类是的问题能够使不同能力与爱好的幼儿都调动起来,使教学效果加倍。
三、有效的提问属于多向的,是由师幼有效互动,共同探索的“抛接球”的过程
1.有助于幼儿进行探究学习的提问
探究性提问属于预先设立一个有悬念的问题,让幼儿通过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进而探索出一种寻求答案的提问,举例:在我们科学教学活动中,幼儿提出“为什么小鸡不会飞而小鸟会飞呢?”这样的类似问题引导幼儿:“小鸡和小鸟的翅膀是不一样吗?”当幼儿对实物进行观察得出正确的结论后,教师进而提出“为什么小鸡的翅膀和小鸟的翅膀不同就不会飞呢?”这样的悬念来引起幼儿的自身的好奇心,幼儿在对小鸡和小鸟的翅膀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探究中终于找到了“因为小鸡和小鸟的翅膀和身体的比例是不同的,煽动翅膀地频率也不一样”的答案。
2.便于换位思考的相关提问
教师为了帮助幼儿能够正确的分辨真与假、美与愁、善与恶、好与坏的不同,启发幼儿把自己想象成为幼儿童话作品中的人物,采取换位思考的教学方式去体验角色中人物的行为及心理变化,这样能够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作品。让幼儿进入童话中的角色,使幼儿思维活跃起来调动学习的积极与主动性。
3.激发幼儿自身的想象能力的提问
教师要抓住作品中利于幼儿自身想象的因素,对幼儿所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正确的思考和发挥想象,让幼儿短暂的脱离文学通话作品原有情节的约束,按照幼儿生活经验进行合理的想象,采用多角度回答问题的方式,这样不但提高幼儿自身的思维能力也提高了幼儿自身的想象能力,充分发挥教材给我们带来的功能,促进幼儿灵活个性的发展。如幼儿在学习“七色花故事”之后,教师提问“假如你们是小珍妮,你还想把花瓣寄给谁?让花瓣帮他做什么呢?”幼儿们这时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来体会七色花瓣给人们带来的幸福、美好和欢乐。
4.有利于幼儿双向活动的提问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设立一些问题,还需要教师鼓励幼儿进行主动的提出一些问题,因为幼儿的自主活动并不仅仅属于单独的个体活动。有一些难度较高的散文欣赏等教学活动,会问幼儿还有哪些问题还没明白,需要老师或是同伴进行解答和帮助等。这样能够使幼儿和老师之间进行相互合作的开展问答活动,能够让幼儿积极的参与其中,同时有效培养了幼儿自身好奇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5.引发幼儿进行相互讨论的提问
在现今教学提问模式化现象比较重的情况下,这些千篇一律地问题对很多幼儿来说根本没有探究的价值,使幼儿对课堂失去了原有的兴趣。新颖的引发探索讨论的提问能够使幼儿的思维变得活跃,使幼儿与同伴之间进行讨论中得出种类繁多的答案,这样能够满足幼儿本身的求知欲,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学记》中说:提问就如撞钟,是很有讲究的:要从容地“敲”,它的声音才能悠扬悦耳,而提问要慢慢诱导,才能引起幼儿积极思索,提问既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又是一门教学艺术,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以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提出的问题,在有效的提问能够建立在教师的努力和幼儿思考的基础上的,教师需要给予幼儿积极的评价,使提问真正能留给幼儿思考的空间,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以达到“师幼互动、幼幼互动”,从而实现新《纲要》精神的更深层次的目标。
幼儿园上课提问的技巧
一、现阶段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
1.课堂提问较为随意,导致教学质量降低
虽然很多幼儿园教师都知道要想实现有效提问,就要事先对提问进行设计,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提问都较为随意,都是即时生成的,而那些教师预设好的提问内容只占课堂提问的很小一部分比例。这些提问的`随意性导致了教学质量降低。现阶段幼儿园语言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特点就是数量多,质量低,大量问题被重复提出,水平也不高,并不具备思考的价值。
2.课堂提问类型较为单一
一般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类型都比较单一。首先,多数都是封闭式的问题,缺少那些能够让幼儿展开丰富想象的问题,其答案也是固定的,也没有提出开放式的问题;其次,幼儿园教师为了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增加与幼儿间的互动,就不断地提出一些是非型的问题来活跃课堂的氛围,从而调动幼儿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因此时常出现“是不是”这些问题;再次,幼儿园教师在对问题水平的考虑上较为欠缺,只关注那些低水平的问题,而没有考虑用高水平的问题来带动师生间的互动;最后,幼儿园教师对于认识型问题比较偏爱,但是这类型的问题缺少与幼儿情感方面的互动。
3.教师在提出问题后缺少理答的技巧
当教师提出问题,幼儿给出正确的答案后,教师一般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是当幼儿的回答错误时,教师不能直接点明,要考虑到幼儿的自尊心问题,找其他的幼儿来解答问题。就目前的幼儿园课堂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对幼儿的错误缺乏耐心,没有进行良好的追问或者提示,也没有进行有效的引导理答方式。
二、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优化教师提问的策略
1.转变最为根本的教学理念
教学活动的理论依据是教学理念,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师要树立起能够实现有效提问的教学理念,而有效课堂提问的实现就要依靠教师来引导,做到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将问题进行精心的设计,并且在提出问题的时候,要着重观察幼儿的动态,与幼儿进行情感上的互动,做到循序渐进,引导幼儿回答问题,从而促进幼儿在语言表达能力上的发展进步。例如,教师为了建立起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采用有奖竞答的方式进行课堂提问,幼儿在这样自由、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就能最大限度地开动脑筋进行思考。
2.从技术方面入手优化幼儿园教师的提问
教师对问题的预设要考虑它从提出到解决的一系列方面,在实施前也要先考虑“问什么”“该怎么问”以及“该谁来提问”这几个问题。首先,对于“问什么”这个方面,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前进行精心的设计,所选的问题要有针对性,也要有开放性和弹性,综合考虑幼儿的发展规律后将问题引到与现实生活有关的方面,这样才能帮助幼儿开阔视野。例如,在教授幼儿见到不同的人要运用什么样的打招呼方式时,问幼儿“在见到爷爷奶奶时该如何打招呼呢?”“在见到同学时要如何打招呼呢?”诸如此类的问题,幼儿就可以进入当时的情境。对于“该怎么问”这个方面,教师可以有许多发问方式选择,可以是平铺直叙的直问,也可以是灵活适时的设问,又或者是进行拓展深度的反问,更可以呈现出提问的开放性、选择性和比较性等,而教师要根据问题合理地对其进行解答,更可以通过一个问题延伸到另一个问题。例如,在讲完《笨耗子的故事》之后,幼儿了解到由于耗子母亲的溺爱导致了小耗子的任性妄为,最终造成了悲剧,教师也可以问幼儿:“假如耗子母亲没有溺爱孩子,而是合理地对小耗子进行教育,那么故事的结局会是如何呢?”通过对故事的合理化猜测,可以继续延伸下一个问题,形成开放性提问。最后“该谁来提问”这个方面,教师要适当地将提问的权利下放到幼儿身上,鼓励幼儿提出问题。
3.教师要在课后进行适当的反思
教师在结束一节课的教学之后,要多提出几个问题,来思考自己在教学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和效果,然后经过自主评估后改善自身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不断地反思,教师可以不断从中积累经验,加速自己的成长,提升课堂提问的水平。
对于现如今的幼儿园教师来说,语言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要不断对课堂提问进行研究,不断优化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提问策略,在实践中不断地将之完善。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教育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