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给宝宝煎中药的方法

给宝宝煎中药的方法

发布于:2021-01-22 10:11:46 作者:

给宝宝煎中药的方法

  给婴幼儿煎煮汤药,最好用沙锅,不要用铁铝铜等锅,防止中药和这些金属锅发生化学反应而影响疗效。

给宝宝煎中药的方法

  煎药时不可频频打开锅盖,以防气味走散,减少挥发成分外溢。煎煮要有耐心,但一旦煎糊变焦,就不要再给孩子服用了。

  煎煮时间,要根据小儿疾病的性质来决定,一般在煮沸后10~15分钟即可停火、过滤,倒出药物,这是头煎。为使药物充分发挥疗效,加水再煎一次,然后把两次煎好的药物混在一起分次服用。

  调理、滋补身体的药剂则需再煮30分钟,切不可煎煮时间过长,过于浓缩的药汁有时也会影响疗效。

  不宜久煎的药物,应在其它药物将要煎好时再放入(即后下后煎);而某些有效成分不宜煎出的'药物,如含有矿物质的药物龙骨、生牡蛎等,较难溶于水,必须先煎一会再加入其它药物。

  补气、补血等滋补性药物,应用小火慢慢地煎熬。

  煎出的剂量要根据小儿年龄大小来决定,以下剂量可供参考:

  婴儿(1岁以下)60-100cc

  幼儿(1~3岁)100-150cc

  学龄前儿童(3-6岁)150-200cc

  学龄期儿童(7-12岁)200-250cc

  喂服中药

  给婴幼儿喂中药要讲究方法。中药汤剂在多数情况下应当温服,一般宜在饭后2-3小时服用。

  服用大碗汤药,婴幼儿往往不能很好地配合,为避免恶心、呕吐、可适量加点糖。

  对拒服汤药的小儿,家长可固定其头部与手,用小匙将药液送到小儿舌根部,使之自然吞下,切忌捏鼻硬灌,以免呛入气管造成急性气管阻塞而危及生命。

  中药丸及片剂,必须捣碎研成细末,调成糊状后再让小儿吞服,药剂也可加入米汤、豆浆内服。

  专家表示,婴幼儿年龄小,胃容量也小,而且大多数中药味道苦,孩子不喜欢吃,因此在为孩子煎制中药时需要把握的原则是煎的量少而浓,每副汤药可以煎30~40毫升。一般分3次口服。

  从喂药的时间来看,给宝宝喂药最好选择在两次饭中间喂药,因为饭前服药刺激胃黏膜,饭后喂药容易引起孩子呕吐,可以用喂药器或者用小勺顺着嘴角灌入。每次喂完药后可以给孩子一小块糖,以纠正孩子嘴里的苦味。

  特别提醒,不少家长怕孩子吐药,会捏着孩子的鼻子灌药,这样的做法绝不可取,因为很容易呛到气管中,引起危险。

  中医向来有小儿是“稚阳之体”的说法,阳气偏盛,孩子易受外感、易积滞,所以以热症、阳症多见。一些家长认为中药安全,喜欢给孩子吃一些“下火”的偏方或者滋补的中药,尹志超表示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婴幼儿脏腑娇嫩,用药不当也容易受到损害,因此要慎重用药。使用中草药或中成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母婴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