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学生时间观念管理怎么培养

学生时间观念管理怎么培养

发布于:2021-02-13 12:35:40 作者:

学生时间观念管理怎么培养

        导语:经常会碰到学生的家长咨询:孩子做作业啊总是拖拖拉拉。别人半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他需要两个小时。做事拖拖拉拉,没有效率。对于这样让家长头疼的孩子专家建议:先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对于那些喜欢磨蹭、做事拖拉的孩子,如果仔细观察,我们往往会发现大多数孩子都是因为时间观念不强、时间意识淡薄,导致做事效率不高、喜欢拖拖拉拉。

学生时间观念管理怎么培养

 一、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要从幼儿园开始

  进入小学以后,学习压力逐渐加大,课业负担慢慢加重。即使学习效率比较高的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所需时间少则半小时,多则一到两个小时。这个孩子的表现就是时间观念不强的典型表现。其实,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自我管理能力,不能等到孩子上小学以后再开始,而是需要从幼儿园阶段就有意识地着手训练。

 二、给孩子买个闹钟,让孩子拥有对时间的自主感

  六到七岁的时候,大部分孩子已学会认识钟表,并对时间以及与时间相关的规则有一定概念,对于孩子来说,完全有意愿和能力自由支配本就属于自己的时间。不要总是不厌其烦地跟着孩子,马不停蹄地催促孩子。长此以往,孩子很可能就会迷失自我,找不到自我存在感。

 三、通过倒计时倒逼,让孩子增强时间感

  每一个人的时间感都不一样,如果我们的主观时间跟客观时间不一致,对自己可以用多少时间将事情做完没有概念,就可能导致拖延。对于认知能力远不及成人的小学生来说,在完成一件任务的过程中,就更加难以准确把握时间的进度。

 四、采用限时法,让孩子集中注意力

  限时法是一种可以帮助孩子在一定时间内集中注意力的好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其实都是可以给孩子设立时间限制的。比如从小出去玩的时候,我们可以事先跟孩子商量一次玩多长时间就要回家,到点就按照约定执行;吃饭的时候,可以约定一顿饭最长可以吃多久,到时间就收走所有饭菜;完成每天的.作业和其他任务,同样可以根据当天的具体任务跟孩子约定一个完成时限。

 五、任务有分解,让孩子学会目标管理

  让孩子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管设定的目标是大还是小,达成一个目标基本上都需要一步一步来,不要急于求成,分解成几个小的、明确的步骤,当目标得到明确、任务得到分解以后,我们还需要为孩子每一个阶段的目标和任务设定完成时限,这样更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管理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