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凭证失真的管理方法
原始凭证失真的管理方法
一、原始凭证失真的原因
通过对近年来相关会计事件案例的分析来看,当前造成我国会计原始凭证的失真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监管缺乏力度。就企业内部而言,虽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较快,但是我国部分企业的财务制度规定还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发展进程缓慢,是直接影响财务工作合理性与合法性的主要因素。而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来讲,不可否认我国相关法律在会计信息作假以及偷税漏税等行为方面的虽然有所规定,但并没有明确实际的法律责任人,也就直接导致相关处罚力度弱,使得一干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
第二,我国的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较低,给部分失真原始凭证的混入带来了可趁之机。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体,会计工作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部分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业务水平或职业操守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直接导致不合法的原始凭证趁虚而入。对此,各财会人员有必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
第三,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环境也是造成原始凭证失真的主要原因之一。社会环境中的诚信缺乏,不仅表现为会计人员没有能够坚守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也表现为单位负责人、经办人以及相关主观部门的诚信意识淡薄,为达利益不择手段,极尽一切办法编造虚假原始凭证。再者,虽然各类法规对相关的.违法行为均有明确的制裁和处罚规定,但是说情成风,以罚代刑现象过多,削弱了法律法规的约束性和严肃性,侧面放任了原始凭证的管理。
二、管理原始凭证的办法
1.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教育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会计知识、会计工作方法、模式等都在不断的变化,会计人员只要不断的学习,使自己的业务素质得到切实的提升,这样才能确保自己能够胜任会计这个岗位,才能更好地承担起会计在单位组织中的职责。鉴于此,会计人员首先应认真学习《会计法》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在实际的工作中时刻保持对法律的敬畏心理,做到依法办事,提高会计工作的合法性。继而会计人员还要不断学习新的财务知识和操作技能,积极参加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从而增强其对失真原始凭证的辨识能力,避免给不规范的原始凭证造成可趁之机。
2.强化相关监督查处力度
有关主管部门应加大对《会计法》等一干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净化经济环境,同时加强对执票单位和个人的思想教育,一旦发现失真原始凭证必要彻查,对凭证提供单位及个人做严肃处理,从源头遏制失真原始凭证的出现。审计部门在对会资料的审计过程中强调会计资料的真实性,督促被审单位规范有关会计行为,规范填制会计原始凭证,对不规范或有一点的原始凭证要做进一步的审计。另外,有关主管部门和单位还需强化其责任追究制度,严惩编造、开具虚假失真原始凭证的行为,若是情形严重涉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则要立即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3.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制度,是在我国的《会计法》中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的。各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这一规定要求,建立健全其内部管理制度,以确保会计工作的规范性,使会计工作在单位经营发展中的作用得以进一步发挥。因而各企事业单位应对其内部的会计工作制度条例做有效的修改,明确各岗位职责,规范操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建立向会计工作规定相匹配的财务审批制度、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等,从而促进单位的内部管理,以确保会计工作中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进而充分发挥会计信息辅助经济决策的价值和作用。
4.规范各个会计操作环节
首先,就票据印刷环节而言,规范各种原始票据、收据、发票的票面格式设计与印制,并进行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加强对杜绝使用非法原始凭证的宣传和教育,严惩制售、使用非法原始凭证的行为;加大对机打原始凭证的推广力度。
其次,就票据使用环节而言,各企事业单位应积极探索,改革票据管理办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需要,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利用计算机联网技术,打印和管理各类票据,做到票据内容与实际经济业务信息相对称,确保票据承载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从根本上打击虚假手写发票的印制、出售和使用。
最后,明确原始凭证票据经手人员的经济责任,加强财务管理。任何单位的经济业务都要严格按照相关的会计行为规定如实地将经济业务信息填写到原始票据中,在经过严格的审核后,方可作为会计信息登记做账。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管理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