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了解自己孩子的心理
如何了解自己孩子的心理
长大了的我们不再对看不见的内心感到好奇,因为孩童时本该拥有的感觉一直被压抑着。每个人都是从小长到大的,有过一些经历。然而我们应该在长大后努力寻找和回忆小时候的感觉。这样不仅可以激活自己“现今”生活在“这里”的感觉,还可以了解自己孩子时的心理。
人类婴儿时期不会利用语言进行沟通,这个时期的直接体验将会成为我们感觉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这时期我们经历的生活并没有被输入成一种内心语言,所以我们很难用口头语言来输出,甚至是根本不可能。
如果我们一直处在不能把内心语言输入进大脑的状态中,我们就很难从内心留下的原始框架中脱离出来。我们从一出生就被妈妈装上了一个“过滤网”,妈妈控制着我们的“输入”功能,只有那些她觉得合适的话语才会被输入到我们的大脑里。所以当我们回忆起大脑中存储的种种事物和经历时,里面不仅包含着自己的感受,还有妈妈的`个人意愿,以及她给我们留下的各种感受和她的看法,这使得我们回忆过去时,会有一种记忆被改编的感觉。
每个母亲都能给孩子带来重要的影响。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莎士比亚悲剧中的人物角色,其实就是那些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母亲们营造出来的。”我们常理中的“母亲”永远都是充满母爱地怀抱孩子的形象。然而我们也知道,孩子在妈妈面前无法真正发挥自己的力量,因此只能问自己,我们脑海中母亲的形象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而且孩子们所受到的伤害总是与非常疼爱自己、为自己可以牺牲一切的妈妈密切相关。
我们知道,有时候自己受到的那些伤害并不是母亲故意造成的。残酷的现实、艰难的生活,对母亲来说也很痛苦——这些我们都明白。但是大脑明白并不代表我们心底的伤口可以彻底愈合,因此寻找治愈心中伤口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教育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