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伪娘时代抑雄扬雌的教育方式该反思

伪娘时代抑雄扬雌的教育方式该反思

发布于:2021-02-03 08:14:26 作者:

伪娘时代抑雄扬雌的教育方式该反思

  男孩越来越女性化

伪娘时代抑雄扬雌的教育方式该反思

  “男孩越来越女性化,你发现了没?”近日,《四川日报》联合四川在线展开报网调查。男孩女性化现象在值得担忧的现状背后,究竟原因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学校、家庭、社会与这一现象的关联到底如何?一段时间来,这一话题已经引起了方方面面的高度关注。

  四川在线网友小栾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她上六年级的儿子书包里总装着一只小毛绒玩偶,她儿子称学校的男生都喜欢带这类玩具,大多还喜欢模仿小沈阳的娘娘腔,对此,她很忧虑。

  男孩为什么女性化?成都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卢勤说,首先,随着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女性地位的提高、男性强势的形象已经逐渐消失。其次,在众多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家长容易对男孩子形成过度保护。在学校教育中,大班级授课使得老师要求学生“安静”、“听话”,过于重视成绩的后果只能是牺牲运动时间和创新活动,而接受性学习与女生的特质相适应,却与男孩天性严重冲突。

  对此,四川在线网友一泓体会很深刻,她儿子上小学二年级时跟男同学比划时动作稍大了一点,被老师严厉批评,不仅请来家长,还让孩子左保证右保证,否则将如何如何。小男生吓得大气不敢出,从此就再没了男孩子的刚勇之气。

  一位网友的看法是:不是男孩子有问题,是教育体制的弊端越来越凸显了。

  男性氛围缺失的校园

  网络调查中,在学校因素的选择上,“教师男女比例悬殊,男性氛围缺失”和“学校教育所推崇的背诵记忆能力、表达描述能力等都与男孩好动的特点相冲突”的数据几乎持平。

  记者随机调查成都市的几所小学,师资方面以女教师为主,男教师主要担任科学、信息技术和体育科目的老师,男班主任更是罕见。幼儿园的情况更不容乐观。一省级示范幼儿园的园长告诉记者,幼儿园也曾招聘过男教师,在艺体方面很受孩子喜欢,但是流动性很大,“他们觉得发展不好,还是想有个更高的平台。”

  男生小洪告诉记者,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班主任换成了一位男老师,经常带着同学们一起打篮球,并跟男生们称兄道弟,其他班的男生非常羡慕他们。“桥哥,很爽!”男生们非常喜欢新班主任,自然也就很“听话”了。

  有的学校已经对此有较为自觉的认识,比如,成都市的盐道街小学就组织男老师当“副班主任”,让男老师全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尽可能地增加男教师与孩子的接触。

  卢勤认为,男孩子身处清一色的女性氛围,与男性化教育绝缘,以后的个性和心理发展都会有所欠缺。学校尤其是小学和初中阶段,应改变教育价值观,允许学生张扬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适应能力。“男孩生性好动,却规定他坐得端端正正,把手背在后面听课。老师应该明确男女生的性格差异,给男生以更多的宽容。”

  “抑雄扬雌”的教育方式

  “伪娘”现象被网民追捧,是否说明中国社会的`审美观发生了变化?“伪娘”现象的出现是个性解放还是教育出现了偏差?天津社会科学院郝麦收教授认为:“现在的教育方式呈现出‘抑雄扬雌’的特点,课堂的静态读写方式使生性好动的男孩子不得不长时间坐在书桌前,而不是到操场上自由奔跑、玩耍,一定程度上磨灭了男孩子的天性。另外,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对男孩的管制要比对女孩更加严格,认为越是调皮的男孩越要严加看管。不论在学校或家庭中,老师和家长都把乖巧、听话的女孩子作为榜样,教导男孩子也像女孩子一样听话,这种与男孩子天性相悖的教导方式,令一些男孩子认为只有像女孩子一样温柔、听话才能博得家长和老师的喜爱,这种‘抑雄扬雌’的教育模式造就出一批像小绵羊一样听话的男孩子,这种心理作用甚至会影响到他们成年。”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教育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