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低碳环保倡议书

低碳环保倡议书

发布于:2021-09-01 05:25:05 作者:

【精华】低碳环保倡议书四篇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倡议书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倡议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低碳环保倡议书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华】低碳环保倡议书四篇

低碳环保倡议书 篇1

  全县广大人民群众:

  地球气候变暖已日益成为危及人类生存的严重问题。频繁发生的灾害性气候所引发的泥石流、暴风雨雪、不断上升的海平面、逐渐消逝的冰川、洪水、干旱......已经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威胁。面对同一片蓝天、身处同一个地球,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保护环境和拯救地球。至此第43个"六·五"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华县环境保护局向全县人民发出"关爱地球、还我绿色"的倡议,倡导大家树立低碳理念,创造绿色家园。从现在开始:

  1.出门购物,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购买简单包装的商品,选购绿色产品、绿色食物,倡导绿色消费;

  2.少用一次性制品(木筷、纸杯、纸巾等),最大限度减少垃圾,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存放、处置;

  3.使用节能电器,电器使用后完全关闭电源,节约用电;适度使用空调;

  4.多骑自行车、多坐公交车,为节能减排出力;

  5.爱水、惜水、节水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

  6.关心爱护绿色生命,保护身边的绿化成果,广泛开展"植绿、护绿、爱绿、兴绿"文明活动,争做绿色文明使者,让我们家园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7.让我们携手营造人人了解、重视、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为每个人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享受到健康和快乐的生活尽一份责任! 过低碳生活,做绿色公民!我们一起行动吧!

低碳环保倡议书 篇2

尊敬的家长:

  您好!

  在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们家校携手,持续开展了“安全健身天天练 文明环保日日行”活动,学生上下学高峰期的交通压力得到了初步缓解,校前之路较以前通畅。与此同时,学校向政府部门多次呼吁,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建成了校门口港湾式接送平台,进一步改善了家长接送的环境,得到了全体家长的一致好评。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一接送新平台,使校门口上下学秩序井然,畅通无阻,特向全体家长提出“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倡议。

  1、有序接送。为了保证步行学生上下学的安全,进入接送区的车辆绝不允许横穿(斜穿)校门口,应从接送区缓慢靠边驶出。电瓶车、自行车接送的家长一律在两边人行道边让孩子下车,不允许在校门口停靠下车。学校东大门只允许有车辆的老师进出,骑车步行师生一律从正大门进出。接送学生的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等必须在人行道停车位上有序停放,不能在校门口乱停乱放。家长在接送过程中要自觉做校门口文明安全卫生的践行者和监督者,保持校门口的安全畅通,整洁有序。

  2、坚持步行。行走路程在1公里内(或者行走时间在15分钟左右的)原则上要求学生坚持步行上下学或者家长步行接送。

  3、倡导搭车。路途较远的,应尽量不用汽车和摩托车,选择公交车、自行车或拼车搭行。

  4、以步代车。实在需要用车接送的,3-6年级请在市心路与道源路口、高桥路与道源路口提前下车步行到学校。

  5、即停即走。行路时遵守交规,不争道、不抢行,不在市心路与高桥路之间的道源路上任意掉头,不在人行道上开车,接送车辆尽量做到即停即走。

  6、按时接送。接送孩子的家长要按时,一、二年级除周二外3:00(周二为3:50),3-6年级4:00。与孩子约定接送的地点(一年级由西向东依次为101至107,二年级由东向西依次为201至208),不要拥挤在校门口,更不要到学生队伍中去拉接孩子。

  为了使以上家长的倡议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学校将协同交警部门加强监督检查的力度,成立校门口监督岗,值周值日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定时定岗检查,及时反馈,检查结果与班级的行为规范优胜班相联系。

  各位家长朋友,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的校前之路将更加畅通,我们孩子的安全、健康、环保意识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将更好地展示我们品牌学校的品位学生、品位家长的良好精神风貌!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为节能减排做贡献。我们向全体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请大家选择以下低碳生活方式,体验自然、简单、朴实、轻松的生活。

  一、低碳出行:多选择公交、地铁、自行车、步行等交通方式,尽量少开车,采取节能驾驶。

  二、低碳生活习惯:生活中做到“四个一”(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节约一粒米);使用环保购物袋,少用塑料袋;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木筷、纸杯、纸巾等);减少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减少垃圾,进行垃圾分类。

  三、低碳消费:采用网上购物,减少交通出行;选购高效照明产品、节能空调、节能汽车、高效电视机等。

  四、低碳饮食:做饭做菜适量,不浪费;购买原材料食品回家自己加工,减少化学用品对人体的危害;少吃肉多吃素;请客吃饭不奢侈。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并能坚持这种生活方式,从点滴小事做起,共同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倡议人:

20xx年xx月xx日

低碳环保倡议书 篇3

大市民朋友们:

  今年9月22日是第21个世界无车日,倡导无车出行,旨在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绿色交通意识。今年以来,我市正在深入开展“三城”同创活动,合理使用资源、推进节能减排、践行绿色生活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为了进一步树立绿色交通理念,建设绿色交通体系,使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生活更加幸福、环境更加美好。为此,我们倡议广大市民积极行动起来,争做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倡导者、践行者和传播者,带头形成崇尚节约、低碳环保的社会风尚。在此,我们向全市人民发出倡议:

  一、争做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传播者。积极宣传低碳知识,提高低碳意识,树立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带头遵守和参与到行动中去,广泛传递“绿色交通,低碳出行”信息,营造绿色低碳出行的良好氛围。

  二、争做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倡导者。城市是我家,美丽靠大家。低碳生活无处不在、无所不有,看是生活小事,但关乎长远、影响大局。做绿色出行的参与者,以身示范,践行绿色出行,积极开展绿色出行劝导活动,带动更多的人自觉参与到绿色出行行动中来,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些绿色、多一分文明、多一份健康。

  三、做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践行者。大力倡导“能走不骑、能骑不坐、能坐不开”的出行理念,积极采用勤俭节约、低碳环保、有益健康、兼顾效率的绿色出行方式,倡议大家积极践行“135”行动(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5公里以内乘坐公共交通),少开车,将出行和运动锻炼结合起来,形成绿色、环保、健康的出行习惯。

  绿色出行一小步,健康文明一大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人人争做“绿色交通,低碳出行”的先行者和参与者。让我们的家园环境更美好,城市交通更顺畅!为打造碧水蓝天,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新辉县做出积极的贡献。

  20xx年9月19日

低碳环保倡议书 篇4

全体机关干部: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今天,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减少各种人为排放对环境的危害,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推动节能减排的重要依靠力量。全体机关干部和家庭成员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觉地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不仅能减少家庭开支,更能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效益。为此,我们向全体机关干部和家庭成员发出如下倡议:

  做节能低碳、保护环境的倡导者。全体机关干部和家庭成员要牢固树立健康生活、绿色生活理念,将科学使用资源、节能降耗的低碳生活方式作为自觉行动贯穿到每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建立健康、文明、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努力营造节约能源、合理消费、健康生活的良好氛围。

  做节能低碳、保护环境的实践者。全体机关干部和家庭成员要积极参与节能宣传月主题活动,从现在做起,从家庭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争做节约型干部,争创节能环保家庭,用行动推动低碳生活、时尚生活。做好家庭节能环保15件事:少用空调多开窗。使用节水型洁具,循环用水。温水洗衣自然晾晒。随身自备饮水杯,不用一次性纸杯。

  少喝瓶装饮料,多喝白开水。外出用餐自备筷、勺等便携餐具。购物使用布袋子,尽量不用塑料袋。电梯少乘几层,楼梯多爬几层。每周少开两天车,多坐公交车。每周上班走路或骑自行车一到两次。多在户外运动锻炼,少去健身房。提倡减少荤食,合理健康饮食。家里多养花种草,绿化居室环境。建立家庭低碳档案,核算每月家庭减少的碳排放量。

  做节能低碳、保护环境的志愿者。全体机关干部和家庭成员要积极向邻里、朋友宣传节能环保意义、介绍节能环保知识、推广节能低碳技巧。坚持抵制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共同监督,推进节能低碳生活进社区、进家庭。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同心协力,以实际行动爱护资源,保护环境,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活理念、消费模式,使低碳生活成为家庭中一种自觉行动,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明素养。希望通过全体机关干部及家庭成员的努力,让象山的天更蓝、地更净、水更绿、家更美,为象山的全面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实用文   倡议书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