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文明祭扫倡议书

文明祭扫倡议书

发布于:2021-07-19 10:10:54 作者:

关于文明祭扫倡议书汇总7篇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倡议书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倡议书不是对某个人或某一小集体而发的,它的受众往往是广大群众,或是部门的所有人,或是一个地区的所有人,甚至是全国人民。但是你知道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明祭扫倡议书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文明祭扫倡议书汇总7篇

文明祭扫倡议书 篇1

  日前,市文明办、民政局、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等单位联合下发“文明祭扫·生态清明”倡议书。

  一、倡导绿色殡葬,过“生态清明”。

  树立绿色殡葬新风尚,更新传统的骨灰安葬观念,大力倡导生态殡葬、绿色殡葬,积极采取集中生态节地安葬方式,不乱埋乱葬,不修大墓、豪华墓,禁止售卖封建迷信殡葬用品,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二、倡导低碳祭祀,过“文明清明”。

  摈弃祭扫陋习,倡导用鲜花代替焚香烧纸、抛撒冥币、鸣放鞭炮,不使用绢花等不易降解材料祭祀,用文明健康祭扫方式缅怀故人。

  三、倡导节俭祭祀,过“开明清明”。

  弘扬丧事简办、厚养薄葬观念,传承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祭祀不大操大办、不铺张浪费、不盲目攀比,不用超规格殡葬用品,让文明节俭、移风易俗新风尚成为治丧活动主流。

  四、倡导安全祭祀,过“平安清明”。

  科学合理安排祭祀时间,错峰祭扫,提倡选择公共交通系统出行,驾车出行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文明驾驶。增强安全意识,严禁抛撒纸钱或在城镇道路、社区楼院等公共场所和山场、林区等禁火区域烧纸、焚烧遗物祭品、燃放鞭炮,严防火灾和伤亡事故的发生。

  广大大市民朋友们,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摈弃殡葬旧习、推行祭扫新风,用文明、环保、安全的祭祀方式,让“清明雨,绿色风,生态葬、文明祭”成为xx祭祀的新风尚、文明城市的新形象。

文明祭扫倡议书 篇2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一年一度的中华民族祭奠逝者、缅怀先祖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如期而至。为了树立文明、节俭祭扫的社会新风尚,用文明健康、低碳环保的祭奠方式告慰先辈先贤,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共同构建精神家园,校学生德育处特向学校广大师生提出如下倡议:

  一、倡导文明祭祀。为了我们的绿色家园,为了你我他的身心健康,为了每一个人的平安幸福,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此刻做起,从自己做起,告别陋习,文明祭祀,不要在重要交通要道、森林防火区域、大街小巷等公共场所焚烧冥币、燃放鞭炮。

  二、倡导环保祭祀。采用宣读祭文、点燃蜡烛、敬献花束、花篮等文明健康的方式进行文明祭奠,用更为环保、低碳、自然的方式祭拜先人,表达美好愿望。

  三、文明出行,礼让他人避免事故。清明节期间,出行祭祀的人员和车辆十分集中,人与人之间、人与车之间、车与车之间要相互礼让,避免抢道争先发生拥堵摩擦等不安全事故。鼓励错时祭奠。

  四、利用清明祭扫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缅怀先烈及先人的事迹,学习先人的优秀品质和传统,感恩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全体老师及同学们,继承优良传统,倡导文明祭奠,是新时代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让我们携起手,从点滴做起,用文明祭奠的实际行动,成为告别陋习的先行者、文明祭祀的带头人,让我们的节日成为播撒文明、提升素质的窗口,让清明节成为安全、文明、和谐的节日。

  倡议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文明祭扫倡议书 篇3

亲爱的居民朋友们:

  殡葬改革是破千年旧俗、树一代新风的社会改革,为促进我县生态明建设和殡葬综合改革工作,引领明祭扫,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倡导明祭祀新风尚,在我们的节日?清明节到之际,特向全县人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明祭扫,移风易俗。自觉摒弃不明的祭扫方式,不在公共场所鸣放烟花爆竹和焚烧纸扎祭品。通过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集体公祭、网络祭扫、经典诵读等方式缅怀故人,弘扬慎终追远等优秀传统化。

  二、生态安葬,保护环境。大力推行火葬,提倡生态安葬,采取树葬、花葬、草坪葬等节地安葬方式、不乱埋乱葬。大力推行公墓内集中埋葬,提倡将骨灰撒散、深埋,不留坟头,不得将骨灰装棺再葬,节约土地资,共同维护和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

  三、模范带头,相互监督。全县广大党员干部、机关工作人员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革除陋习、倡导明新风的践行者和带头人,积极向亲朋好友及身边的群众宣传明祭扫和生态安葬,主动监督和劝阻丧葬陋俗行为。

  四、错峰祭扫,明出行。合理安排祭扫时间,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实行错峰祭扫,避免人流车流拥堵。请自觉遵守交通秩序、听从指挥、主动礼让、明礼貌。

  广大居民朋友们,让我们行动起,自觉执行《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和省市殡葬改革有关规定,从现在做起,从你我做起,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用明祭祀的实际行动,为建设创新活力之城、美丽幸福清徐提供良好的人环境。

文明祭扫倡议书 篇4

居民朋友们:

  又是一年清明到,祭扫先人表哀思。随着清明节的临近,南昌各个公墓又将迎来集中祭扫的高峰。为了充分发挥清明节“传递亲情、传承文化”的功能,把秉承传统、弘扬文化与倡导文明新风、促进社会和谐结合起来,特向社区居民发出如下倡议:

  开展文明的祭扫活动:清明节用烧纸来祭奠先人是我们的传统,然而时至今日,这种祭奠方式越来越凸显出封建迷信、污染环境等种种弊端。清明,顾名思义就是气候清新明朗,亦含有明白事理和精神文明之意,在倡导精神文明的今天,我们理应文明祭祀,用献上一束鲜花、栽下一棵翠柏、种下一片青草、留下一段“网言”来祭奠先人,表达我们的思念。让我们共同携手,用文明祭祀的实际行动,带头破除旧俗、移风易俗,为构建平安、和谐社会共同努力。

  在此,我们真诚期待那些依然习惯于烧纸祭祖的人们能够远离迷信与愚昧,让清明与文明相伴前行。

  xxx

  20xx年xx月xx日

文明祭扫倡议书 篇5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即将来临,我们将以各种方式缅怀英烈、祭奠逝者。然而,每到清明等祭祀时节,人们都会烧纸焚香,常常火光冲天,烟雾弥漫。这种祭扫方式既不文明、不健康也不卫生。

  今天,我们用新的方式来祭祀先祖,遥寄我们的思念与祝福。其实,我们还可以用其他文明的方式祭祀,来改变传统的'祭祀方式,倡导社会新风尚。伙伴们,“保护城市环境,提升文化品味”是当下我们新时代“xx人”应该想到和做到的。因此,我代表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如下倡议:

  一、科学祭祀,摒弃愚昧。自觉开展文明祭奠行动,用实际行动影响身边的人。

  二、环保祭祀,摒弃污染。做到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他人生活。

  三、节俭祭祀,摒弃浪费。不铺张浪费,不相互攀比。

  四、文明祭祀,摒弃庸俗。让我们鲜花祭奠、网上祭奠、公祭悼念等,将祭拜逝者的传统习俗用更加健康、文明的方式进行表达。

  五、安全祭祀,摒弃危险。严格遵守有关防火规定,不违规用火。杜绝各种不安全隐患的发生。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用文明祭祀的实际行动,保护xx环境!

文明祭扫倡议书 篇6

市民朋友们:

  清明祭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今年4月3日至5日,是我国法定的清明节假期。为发扬清明节“传递亲情、传承文化”的传统美德,更好地倡导“文明祭祀、低碳清明”新风尚,深入开展“爱家乡、爱城市、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在20xx年清明节到来前夕,区文明办向广大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坚持厚养薄葬,崇尚科学,尊老敬老,提倡长辈在世时多孝敬,丧葬祭祀时一概从简。

  二、崇尚绿色殡葬,促进社会生态文明。进一步移风易俗,树立殡葬文明新风尚,积极参加“骨灰撒散、深埋植树、海葬、生态葬”等不占土地或少占土地的新型骨灰安葬方式,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三、采用文明健康的祭祀方式。积极开展鲜花祭祀、植树祭祀、家

  庭祭祀等绿色祭祀,通过献一束鲜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清扫墓碑、颂读祭文等健康、时尚的方式寄托哀思。

  四、摒弃迷信、铺张浪费的祭祀方式。告别陋习,在祭祀时做到不去道路、社区等公共场所及野外摆祭品、放鞭炮、烧纸钱或点蜡烛;树立科学的祭祀观,破除迷信,做到理性

  消费,杜绝攀比心理,力求以肃穆、环保、节约的文明方式缅怀逝者,逐渐摆脱封建迷信的羁绊。

  五、积极参与寻根祭祖、民俗文化表演和民间艺术展示等活动,亲身体验节日习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积极参与所在镇处、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开展的植树绿化、风筝比赛等活动,走进自然、关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市民朋友们,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用文明祭祀的实际行动,做个移风易俗、文明祭祀的倡导者、实践者、维护者,用科学、文明的方式寄托哀思,让扫墓的方式更科学、更文明、更健康,让文明祭祀成为清明时尚新风。

文明祭扫倡议书 篇7

  农历七月十五日(8月25日)中元节来临之际,广大市民开展思念亲友的祭祀活动。为深入贯彻绿色、文明的生态殡葬理念,全面做好我县殡葬改革试点工作,减少安全隐患,现向全县人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绿色祭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提倡敬献鲜花、系黄丝带、折千纸鹤、网上祭祀等绿色环保方式开展祭祀活动。

  二、安全祭祀。错时出行、遵守秩序、主动礼让;服从管理,定点祭扫,不破坏环境;不在林区、院落、公园、景区等火灾高危地区焚烧冥币、香蜡及设置祭祀用品,确保,保证祭扫活动安全、顺畅、有序进行。

  三、节俭祭祀。树立厚养薄祭新观念,自觉采用擦碑扫墓等节俭、环保、健康的祭扫方式,全力营造节俭祭祀新风尚。

  “我居文明城,我做文明人”。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做文明祭祀的倡导者、践行者和传播者,为建设幸福美丽射洪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实用文   倡议书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