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建议书
老师建议书合集5篇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用到建议书,建议书是就某项工作提出某种建议时使用的一种常用书信,也叫意见书。如何写一份恰当的建议书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老师建议书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老师建议书 篇1
尊敬的焕主任:
您好!我是该校六年级二班的xxx同学。您大概不认识我,可我却熟悉您,而且对您很尊敬!每天,您辛苦的为我校师生采购生活物资;奔波在校园每一个角落,检查并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守护着我们的生命安全。不仅如此,我们的每一顿饭,都有您的陪伴。看到您清瘦的身影、憔悴的面容,我多少次想对您说:“您辛苦了!”
焕主任,正因为体谅您日夜操劳,有件事我才一直没有给您说。您知道吗?我们教学楼的二楼,那个水池的笼头早就坏了。九月份的时候,它就开始漏水,一滴两滴的漏。我觉得事儿不大。可是慢慢地,它就漏的越来越严重,成了一条线。现在,它简直就是一条小溪了。每次到那儿去洗手,根本不用拧水龙头,我觉得浪费太大了。而且水池里的水因此漫溢到楼梯,同学们从这儿经过很不安全,都小心翼翼的。还有,同学们走过时扑腾的水花卷到墙面上,给做楼道卫生的同学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卷到同学们的衣服上、裤腿上,让同学们心情特别不好。所以我想,您是不是在百忙之中抽点时间来看一下,给换个新的水龙头。我想这样做,既能节约水,更能让同学们懂得节约资源从点滴做起,还能排除存在在这里的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不是您一直希望的吗?
我知道一个水龙头并不需要很多钱,只是您太忙了,没有顾及到。所以我愿意给您提个醒儿,相信您看到了一定会马上解决这个问题的。
学生:xxx
xx年x月x日
老师建议书 篇2
1、 上课速度要放慢,课文讲解要详细些。
感悟:中学的学科增加了,学习任务也加重了,可学生还停留在小学的阶段,要求老师咀嚼慢磨可见与小学的接轨工作没有做好。
2、上课要让学生把手放在书桌上,以防学生在下面做小动作。
感悟:还是小孩子的思维,或者说小学的许多做法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是一些错误的做法也被学生视为法宝,习惯的力量大得吓人!
3、 上课不能接电话,请假也不能耽误课程。
感悟:曾经有两次在课堂接电话,后来我不再带手机进教室了,不想学的记忆那么棒。老师实在是一个高标准的职业!
4、学校的图书馆要对学生开放,允许学生借阅图书,开拓学生的视野。班级要办图书角,争取成立班级图书馆。
感悟:学生的知识来源渠道太窄,尤其是农村的学生。他们对知识充满了渴望。可惜学校图书馆暂时没有办法满足他们的要求。“书香校园”的建设任重道远!
5、 多布置作业,甚至抄作业做,对未完成作业的同学要严厉惩罚。
感悟:对最后一点我赞成,可前两点我有自己的看法。大概是小学的“题海
战术”功勋“卓著”,小学毕业考试的成绩让学生们体会到了它的巨大功能,令她们念念不忘。到初中之后学习的难度增加,他们又想起来对自己用这一狠招。我的可怜的学生!
6、 多讲课本上的课后习题。
感悟:自己的确对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关注不够,大部分是要求学生自己
完成,事后的检查也没有。学生是在提醒我不能丢了教材!
7、不能拖课,要将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
感悟:以后无条件执行!
8、上课声音洪亮,多讲普通话。
感悟:自己是外乡人,普通话有时讲的不标准,带有很重的地方口音。本来一进新学校,我自己格外注意这个问题,不想还是出问题。还是要加强普通话训练,“说”是教师的重要基本功之一!
9、多写正楷字,一笔一画的写!
感悟:本来自认为自己的字写得不错,周围同事也是这么说的,可在学生面前却行不通了。究其原因是,自己的字连笔多,有时字多或者一急,就显得潦草。这真是一个不应该出现的意见。
10、课堂上多训练朗读。
感悟: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在教学中我一贯主张读中感、读中悟,甚至仿照韩军的名文写了《没有朗读,语文教学找不到回家的路》一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可能问题出在自己的朗读水平不高,对学生朗读指导不到位上。
11、多举行如书法、朗诵等形式的竞赛。
感悟:以赛代练,以赛代学,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语文,是大家的一致追求。我在今后要多动脑筋,丰富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上次的“这就是我”语文实践活动,以“赛”的形式,鼓励学生全程参与,气氛热烈,学生的热情十分高涨!
12、多用多媒体和扩音器。
感悟:现代化的东西大家都喜欢!
13、平时测验要写作文,可以训练学生作文的速度,提高写作水平!
感悟:有两次单元检测,我考虑到时间的关系,就不要求他们作文,没有想到他们自动请缨。我的感觉是:喜从天降,何乐而不为!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次数训练是基础,所谓量变导致质变嘛。学生都懂这个道理!
14、抓好预习,利用多种机会养成学生自学的习惯。
感悟: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教是为了不教。好的学习习惯会让他们受益终生!“地球人都知道”!
15、不准对学生瞪眼睛,不准大声批评学生,不准打断学生的发言,不准拐弯批评学生。
感悟:学生是聪明和敏感的,我们每个老师都要当心呀!
老师建议书 篇3
亲爱的老师:
在我们小学即将毕业之际,为了让后面的弟弟,妹妹能学得更好,我想老师您提出几点建议:
一、希望能给同学们更多属于自己的空间去学习。像上课时,让同学们自己学习的时间多一些;放学时,坐也不要布置得过多,多布置让同学们自己阅读的作业,让同学们更好的发挥。
二、在每期考完试后,希望能不公布考试结果让没考好的同学报纸“面子”使他们对学习有自信心,不沮丧。况且,一次分数的高低,也不能说明一切。
我再次希望,老师能接受我的建议。
此致
敬礼!
学生家长:XXX
X年X月X日
老师建议书 篇4
我感到尽管教育部一再强调要向素质化教育转变,但学校老师的作法还没有多少改变,满脑子只有分数和名次,而且容不得学生稍有闪失,整天对学生进行批评和责怪。各种参考资料、练习题压得学生没有休息的机会,更谈不上自由活动的时光,就连下课10分钟也见不得学生放松一下,老师期望学生们每时每刻都看书、做作业。每科老师都强调本学科的重要,尤其还处处表现出排挤政治、地理、历史等所谓“副科”的`学习,引导学生轻视这些学科。期末素质报告单上,老师的评语也极为简单,常见的是:“第*名,前进了*名”或“第*名,后退了*名”,难道老师眼里就只有名次?学生一学期的表现如何、品行如何却只字不提。我不愿看见在如此的高压下学习生活,我期望孩子快乐地学习,期望孩子首先是一个身体和思想都健康的人,其次才是期望孩子在老师的教导下学习有关的科学文化知识。因此借校长信箱提出如下推荐,仅供参考。
1.不要过多的布置作业,有些十分简单的作业也让学生重复做,这样太浪费时光。由于作业过多,有些学生的采取抄作业,以逃避老师的责骂和处罚。这样的作业对学生害多于益,也达不到老师布置作业的初衷。推荐适当布置些作业,让学生有时光自我独立完成,这样收效能够还好些。
2.我们都是读过书的人,学校的老师们在读书时也未必都是常胜将军,期望老师多给学生一些包容,一两次考试失误,不要太责怪学生了,谁不想每次都考好成绩,谁不想当第一,但失误也是难免的。我觉得老师应帮忙学生找找失误的原因、安慰一下,这样做可能比责怪学生更管用些。
3.常有老师下课拖堂,下午托管时上正课等现象,下课拖堂学生没有时光上厕所(学校厕所太少),中午放学时拖堂影响学生去食堂就餐。上一天的课学生已经十分疲倦了,托管时再上正课效果必须很差(学生也忙着做老师布置的一大堆作业,已没有心思听课了),期望学校予以干涉,做到准时下课、放学,托管时让学生复习、做作业。
4.以前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中讲过一个“差生”转变的事情,我觉得其经验很值得老师们借鉴,归结其中心思想就是: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不适合指责式的严管,老师要同学生交朋友,要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表扬,“差生”的转变就是从老师的一次表扬开始的。期望老师们不要吝啬表扬,对学生多多鼓励,让孩子们在简单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成长。
老师建议书 篇5
我感到尽管教育部一再强调要向素质化教育转变,但学校老师的作法还没有多少改变,满脑子只有分数和名次,而且容不得学生稍有闪失,整天对学生进行批评和责怪。各种参考资料、练习题压得学生没有休息的机会,更谈不上自由活动的时间,就连下课10分钟也见不得学生放松一下,老师希望学生们每时每刻都看书、做作业。每科老师都强调本学科的重要,尤其还处处表现出排挤政治、地理、历史等所谓“副科”的学习,引导学生轻视这些学科。期末素质报告单上,老师的评语也极为简单,常见的是:“第*名,前进了*名”或“第*名,后退了*名”,难道老师眼里就只有名次?学生一学期的表现如何、品行如何却只字不提。我不愿看见在如此的高压下学习生活,我希望孩子快乐地学习,希望孩子首先是一个身体和思想都健康的人,其次才是希望孩子在老师的教导下学习有关的科学文化知识。因此借校长信箱提出如下建议,仅供参考。
1。不要过多的布置作业,有些非常简单的作业也让学生重复做,这样太浪费时间。由于作业过多,有些学生的采取抄作业,以逃避老师的责骂和处罚。这样的作业对学生害多于益,也达不到老师布置作业的初衷。建议适当布置些作业,让学生有时间自己独立完成,这样收效可以还好些。
2。我们都是读过书的人,学校的老师们在读书时也未必都是常胜将军,希望老师多给学生一些包容,一两次考试失误,不要太责怪学生了,谁不想每次都考好成绩,谁不想当第一,但失误也是难免的。我觉得老师应帮助学生找找失误的原因、安慰一下,这样做可能比责怪学生更管用些。
3。常有老师下课拖堂,下午托管时上正课等现象,下课拖堂学生没有时间上厕所(学校厕所太少),中午放学时拖堂影响学生去食堂就餐。上一天的课学生已经非常疲倦了,托管时再上正课效果一定很差(学生也忙着做老师布置的一大堆作业,已没有心思听课了),希望学校予以干涉,做到准时下课、放学,托管时让学生复习、做作业。
4。以前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中讲过一个“差生”转变的事情,我觉得其经验很值得老师们借鉴,归结其中心思想就是: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不适合指责式的严管,老师要同学生交朋友,要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表扬,“差生”的转变就是从老师的一次表扬开始的。希望老师们不要吝啬表扬,对学生多多鼓励,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成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