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球环境的建议书
【热门】保护地球环境的建议书三篇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建议书应用范围愈来愈广泛,建议书是个人或者单位有关方面为了开展某项工作,完成某项任务或进行某种活动而倡议大家一起做什么事情,或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建议时使用的一种文体。为了让您在写建议书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保护地球环境的建议书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保护地球环境的建议书 篇1
全体少先队员们:
你们好!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这个伟大的“人”就是——地球。 我们曾拥有湛蓝的天空、新鲜的空气、潺潺的小溪、葱郁的树木可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我们身边的坏境越来越糟糕。地球母亲已经伤痕累累:天空被工厂排出的气体染成了黑色,蒙蔽了地球母亲可爱的面貌,太阳也被这黑色气体所掩盖;清澈见底的河岸被人们当成了“垃圾回收站”,造成了大量水生物死亡;忘记关水龙头,让这些水资源白白流失;空中飘飘的塑料袋,严重影响了坏境;随手扔废电池给大地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我们应该吸取教训,保护坏境,爱护地球;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 尽量不使用废电池;
(二) 自觉做到不乱扔垃圾、随地吐痰;
(三) 不乱扔废电池,应该把电池收集起来,循环利用。
(四) 爱护花草树木,不乱砍滥伐,不践踏草坪。
(五) 用完水时,要及时关掉水龙头。
(六) 尽量使用节能灯泡,这样能节约一半的电。
(七) 提醒爸爸妈妈,购物时,自己带袋子,防止白色垃圾在天空乱飘。
全体少先队员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爱护自然资源,珍惜地球,让我们这位地球母亲恢复青春的面貌吧!
保护地球环境的建议书 篇2
市长叔叔:
我是华强小学的一名小学生. 我从小就在南宁长大,南宁是怎么变化的,我都看到了.从一个不知名的城市变成了一个中国绿色城市,开展了民歌节,南博会……
现在在南宁,到处可以看到“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等字样.在马路边上,各种各样的垃圾桶美丽极了.最近,大家都提倡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桶分开. 可是,我觉得光有分类是不行的,要在垃圾桶上写一些可回收一类的垃圾和不可回收的一类垃圾的种类,不是每个人都想我们一样接受知识多,知道什么是可回收和不回收的垃圾是什么,想那些民工,他们不知道,就会乱丢一气,这样反而不好.不仅起不到环保和垃圾分类的作用,反而会给那些垃圾场的工作人员带来工作的困扰.
此外,我还发现一个蛮严重的问题. 有一天,我和妈妈还有姥姥一起去坐公共汽车,想要去烈士陵园扫墓.开始我们是开开心心的出门啊,可是当我们去公共汽车车站等车的时候,发现旁边有一个垃圾桶,里面的垃圾已经发臭了,路过的行人纷纷五着鼻子绕到走,我们走过的'时候一会闻见一股很大的腐臭味.
后来,我在去过的地方,凡是有垃圾桶的,我就仔细观察有没有臭味.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现在的垃圾桶都是固定的,不像以前那种可以把垃圾倒出来,可是为什么会发臭呢?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垃圾桶是固定的,那些环卫工人早晨清垃圾桶的时候,只是简单的把表面的垃圾捡出来,并没有清理到底部.有一次,我就去问他们为什么不把垃圾清理干净?他们说不是不想,是因为垃圾桶是固定的,所以手不能伸到底部,垃圾又不能倒出来,所以就只能把垃圾留在里面了
. 由此可见,垃圾桶发臭,不是因为环卫工人不尽责,而是因为垃圾桶的设计有问题.我在此希望,为了南宁的美丽,为了空气的清新,请市长叔叔再叫人设计过一些既实用,有好看的垃圾桶,不要再让那些臭味来污染我们清新的空气.
保护地球环境的建议书 篇3
敬爱的环保局叔叔阿姨们:
您们好!
我是福海县第一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我叫做郭梦新。今天我向你们写一份建议书,希望你们能采纳我的意见。让我们把这个县城变得更美丽!
地球是我们的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千百年来,她哺育了世间万物,向她的儿女们慷慨地提供各种资源,可是,她的儿女们却伤害它,让她饱受痛苦:到处都是白色垃圾;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被排放到江河中;工厂架起了一条条烟囱以及汽车排放的尾气正一步一步的将我们的蓝天熏黑;水龙头孤独地流泪;电灯疲劳地打哈欠;皱巴巴的白纸在垃圾桶的旁边叹气……
环保局的领导们,针对有些人不爱护环境的问题,我想对您们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要改善空气指数和人们的生活环境;
二、及时找人清除街道垃圾;
三、搞好市民宣传活动,大力呼吁市民保护环境;
四、街道、小巷多设些垃圾桶、垃圾车;
五、发放广告宣传环保的资料,让每个市民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六、定期检查各入道口,如发现乱扔垃圾应及时制止和警告,不听劝告者,要予以罚款;七、在醒目的地方贴些标语:比如“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地球是我家,保护靠大家。”等字样。
我希望环保局的叔叔阿姨们能采纳我一点小小的建议。最后我真诚地希望污染不再走进我们的生活,让绿色永远停留在这个县城。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让我们把这个县城变得更美丽吧!
环保局的叔叔阿姨们,我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县城一定会更美的!谢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