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认知主义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认知主义
(一)早期的认知学习研究
1.格式塔心理学家的顿悟说
顿悟一完形说是由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派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诞生于1912年,苛勒、考夫卡、韦特默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 l913~l917年,苛勒在德国对黑猩猩学习和解决问题进行了许多研究,由此认为,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的,以此与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相对抗。
顿悟一完形说的主要观点:
(1)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的苛勒认为,学习是一个顿悟的过程,是个体利用自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
是尝试错误的过程。顿悟往往跟随在一个阶段的尝试与错误之后发生,但这种行为不像桑代克所描述的那样,而更相似于一种“行为假设”的程序。动物在试验了这些假设以后,便会抛弃它们,它往往是顿悟的前奏。所谓顿悟,就是动物突然觉察到问题解决的办法,是动物领会到自己的动作该怎样进行,领会到自己的动作和情境,特别是和目的物之间的关系。动物只有在清楚地认识到整个问题情境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时,顿悟才可能发生。
(2)学习的实质在于构造完形
该学说强调学习在于构造一种完形,认为人心对环境提供着一种组织或完形作用,而这种完形和组织作用就是学习。当环境发生变化、遇到困难或问题时,有机体头脑中已经形成的“形”就出现了“缺口”、“缺陷”,随之就会有一种度过这种缺口、弥补缺陷从而完结图形的趋向,即组织或构造新的完形,这种活动就是学习。
(3)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不是直接的,而需以意识为中介
对于刺激与反应或环境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格式塔与联结主义或行为主义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格式塔认为他们的关系是间接的,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其公式是一个三项式,即S—O—R;而后者的理解是直接的,不存在意识的中介作用,其公式是一个二项式,即S—R。这是二者的根本分歧所在。
优点:作为现代认知心理学先驱的格式塔心理学,是在批判构造主义、行为主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把研究对象确定为知觉思维的心理现象。其主张研究意识,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为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心理学的来源。
缺点:企图用动物来完全解说人类的学习,否认尝试错误的学习形式,夸大了动物的意义。
2.托尔曼认知地图论
托尔曼是美国心理学家。他对各派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以博采众家之长而著称。他既欣赏联结派的客观性和测量行为方法的简便,又受到格式塔整体学习观的影响。他的学习理论有很多名称,如符号学习说、学习目的说、潜伏学习说、期待学习说。托尔曼对s—R联结说的解释不满,他认为学习的结果不是S与R的直接联结,主张把S—R公式改为S—O—R公式。在后一公式中,( )代表有机体的内部变化。
托尔曼的学习理论有两大特点:
(1)一切学习都是有目的的活动托尔曼认为,学习是有目的的,是趋向于目标,受目标指导的`。学习产生于有目的的活动中,尽管刺
激可以引起反应的发生,但学习者对刺激的主观认识指导着试误反应的进行。托尔曼认为,学习就是期待的获得,学习者有一种期待的内在状态,推动学习对达到目的的环境条件产生认知。有机体的行为都在于达到某个目的,并在于学会达到目的的手段。
(2)为达到学习目的,必须对学习条件进行认知
托尔曼认为,有机体的学习不仅具有目的性,而且具有认知性。因为有机体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情境和条件,它必须对这些情境和条件因素进行认知,才能学会达到目的的手段,并利用掌握的手段去达到学习的目的。
托尔曼用“符号”来代表有机体对环境的认知,并且认为,学习者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学习的是能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是形成一定的“认知地图”,这才是学习的实质。托尔曼的学习目的和学习认知概念,直接来自格式塔学派的完形说,吸取了完形派思想中某些积极成果,认为行为表现为整体的行为,这种有目的的整体性的行为是学习认知的结果。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教育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