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读后感
争论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争论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争论读后感1
1832年,普鲁士过世将军克劳塞维芡的著作《战争论》问世,这本书首度以战争事实来印证探索战争的共通法则,迥异于仅描述战争或只研究武器技术发展的兵书,而成为近代兵学的原典。时至今日,《战争论》被译成多国文字而影响了现代各国的军事、政治、经济的战略思想,并被列为西点、圣西尔等重要军事学校必读经典,克氏也成了世界公认的最有影响力的战争理论家。流传150余年的《战争论》,字字珠玑,随处摘取一句作为论例,顿觉光芒四射,这天,它最后在我的手中!
读完全书后,我得到一个结论:要做营销,就必须要读《战争论》!克劳塞维芡将战争描述的是如此出神入化,读着都能够闻到一股浓浓的硝烟味,似乎参与了这一场“大战”!
书中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我觉得是最经典的,特引于此——“要在茫茫的黑暗中,发出生命的微光,带领着队伍走向胜利。战争打到一塌糊涂的时候,将领的作用是什么?就是要在茫茫黑暗中,用自我发出的微光,带领队伍前进。”
一个人的潜力不在于大小,而在于是否在最劣势的时候,甚至处于最被动的状态下,是否发光,哪怕是一丝光线,也能指引后面的所有人前进,这就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然而,我们身边太缺少这样的领导者了。在战争开打后,许多领导者往往不明白怎样做,多数都不懂怎样带领团队,更不要说是去发光了。
克劳塞维芡《战争论》,教导我们怎样在一场战争中去把握更多的机会;教导我们身先率人的基本心态和态度,毕竟具备这些,是参与战争的前提条件,它决定了战斗力是否爆发出来,是否更有“劲道”,决定制服敌人的力度。
作为中国企业,太需要“领航员”了,克劳塞维芡已经告诉我们最好的方法,也告诉我们怎样去参与一场战争。
克劳塞维茨在探讨战争的属性问题时认为,战争的目的就是要战胜敌人、打败敌人,透过战争的全部现象就其本身的主要倾向来看,战争是个奇怪的三位一体:暴烈性的要素,使战争成为一种盲目的自然冲突,概然性和偶然性的活动,使战争成为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作为政治工具的从属性,使战争成为一种纯粹的理智行为。这三个方面,分别主要同人民、统帅和它的军队以及政府有关。他说:"这三种倾向像三条不一样的规律,深藏在战争的性质之中,同时起着不一样的作用。"
他在探讨战略和战术区别的问题时指出:"战术和战略是在空间上和时光上相互交错,但在性质上又不相同的两种活动,如果不精确地确定它们的概念,就不可能透彻地理解它们的概念,就不可能透彻地理解它们的内在规律和相互关系"。
他还在把所谓绝对战争和现实战争联系起来考察的基础上指出,由于在纯概念的抽象领域里:所思考的对象"是一场自行其是的、除了服从本身内在的规律以外不受任何其他规律约束的那些力量的冲突",因而它导致了战争的行动在经常不断的相互作用下趋向极端。
要根据概然性的规律推断战争,务必依靠情报。他指出:情报是指我们对敌人和敌国所了解的全部材料,是我们一切想法和行动的基础。由于战争是一种敌我双方互相欺诈的行为,一方为取胜对方,总要千方百计地隐蔽真实企图,制造出种种假象,互相诱骗,因而使得在战争中所获得的情报中,往往有很大一部分是互相矛盾的,更多的是假的,绝大部分是不确实的。
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的特性:首先,战争是充满危险的领域。战争是充满着艰难险阻的活动,当一个人接触到程度不一样的危险时,只具有普通的勇气是不够的。要在各种困难的条件下泰然自若,就务必具备巨大的、百折不挠的、天生的勇气、强烈的荣誉心或久经危险的习惯。
其次,战争是充满劳累的领域。在战争中,劳累是暗中束缚人的智力活动和消磨人的心理状态的许多因素之一。要想不被劳累所压倒,就需要有必须的体力和精神力量。为此,指挥官应要求军队和部下,在战争中自觉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
其三,战争是充满不确实的领域。在战争中,一切行动所追求的只是可能的结果,战争行动所依据的状况有3/4好像隐蔽在云雾里一样,是或多或少不确实的。人们对隐藏着的敌情,只能根据不多的材料进行推测,同时也很难每时每刻都确切地了解自我的状况,从而增加了认识和把握战争规律的困难。
其四,战争是充满偶然性的领域。人类的任何活动都不像战争那样,给偶然性这个不速之客留有这样广阔的活动地盘。偶然性会增加各种状况的不确实性,并扰乱战争事件的进程。由于偶然性的不断出现,就会不断发生预期计划与战争实际不符的状况,它直接影响到作战计划的实施。
克劳塞维茨透过阐述战争特性,指出了战争认识的特殊性,他说:"在实际生活里本来很少能做到一切行动都贴合实际状况,在战争里,就更难做到了。在战争同人类其他活动中比较起来,人的认识显得更不完善,人们会遇到更大的.危险和更多的偶然现象,因此,战争中的贻误……也必然要多得多。"
然而,他又过分夸大了战争的不确实性和偶然性的特性,他说:"战争中的一切状况都很不确实……一切行动都仿佛是在半明半暗的光线下进行的,而且,一切往往都像在云雾里和月光下一样,轮廓变得很大,样貌变得稀奇古怪。这些由于光线微弱而不能完全看清的一切,务必靠才能去推测,或者靠幸运解决问题。因此,在对客观状况缺乏了解的场合,就只好依靠才能,甚至依靠幸运了。"
《战争论》,从战场血淋淋的角度,让我真正领教到它的残酷,也体悟到商战的激烈,透过这本书,我庆幸有缘能比别人早一步去吸收。其实,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往往让我们忽略了——在我们前进的同时,点亮一丝光束,告诉所有的人,我在路上,我在前进!所以,我们很多人都没有这样去做,也就造成了他永远成不了好的“领航员”。
这天,真的感谢克劳塞维芡《战争论》,也感谢他给了我一把光束,我会紧握着这道光,告诉我身边所有的人:我在路上全速前进!
争论读后感2
今天是大年初四,窗外的鞭炮声依然响亮,一想到明天就要开始全天候学习了,我便想请求妈妈让我玩会儿手机,于是,我跑到妈妈面前,满脸期待的对她说:“妈妈!我明天就要开始按作息学习了,今天能不能把手机给我玩会儿啊!”但是,妈妈却很不能“善解人意”,她说:“宝贝,你不是答应妈妈年初三过后就不玩手机了嘛,怎么反悔啦?”
听完妈妈的话,我顿了片刻,颤颤巍巍地说:“老师说了,过年的时候可以适当休息的…”我的声音很小,因为我的确向妈妈保证过初四开始不玩手机,但是又不想承认。妈妈听了我的话,脸上的微笑散了“难道你们老师说的‘适当的休息’就是玩手机吗?还有,你这么快就忘记了之前答应过妈妈的事吗?”我的脸变得很烫,一时语塞,但还是假装理直气壮地说:“我是答应你开始上课之后就不玩了,可现在不是还没上课嘛…”我显得很急躁,声音也略微大了些。妈妈微微皱了皱眉,有点生气的说“你急什么啊,你跟妈妈说话就是这样的态度吗?”我心里很烦躁,把头转开,不再看妈妈的眼睛,嘴里小声嘟囔了一句“放假都不让人休息,天天学习学习,累死了!”妈妈听到了,瞪大了眼睛“你说什么?!手机的伤害我跟你说得还少吗?手机会分散你的注意力,让你干什么的时候都想着它,这不影响学习吗?对视力有直接影响,到时候眼睛看坏了学习还没搞好,这不是得不偿失吗?对于这个时期的你来说,手机是百害而无一利!这个道理妈妈跟你讲过很多次,相信你心里也应该分得清其中的利害关系!”
我一直低着头没说话,其实我也知道手机对学习肯定有影响,但就是抵抗不住它的诱惑,嘴上也不愿意承认,说到“手机也还是有好处的吧…我在业余时间可以听听歌,放松一下心情;学习上有不懂的知识还能查阅资料……只要我不沉迷进去就行了”。妈妈的眉头皱得更紧了“看来对于这个问题你还是没有分辩清楚!那妈妈问你,在你写作业的时候手机响了,你会不想看吗?在你正在思考数学题目时手机来信息了,难道不会打断你的思路吗?在看完手机之后,你能够马上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吗?这些你都能保证吗?”我情绪激动地说“当然能”,其实自己一阵心慌,因为我并没有做到,也不可能做得到,有些心虚。妈妈没再说什么,让我自己好好想想。
我陷入了沉思,过了许久,我突然意识到自己错了,妈妈说的是对的,我高估了自己对手机的自控力,因为,即便手机摆在旁边,我都根本没办法控制自己不去拿,更别说手机响了我不会看了。我感到很自责,明明是自己的错,还跟妈妈争论不下,自己简直就是在胡搅蛮缠……
我终于知道了,手机就像是幻术,会影响学习和健康,一旦沉迷于手机,被它迷了心志,就要用一生的痛苦去换。窗外的鞭炮声渐渐远去,像我的内心,在番然醒悟中变得平静又开怀了。(作者:赵洲研;指导老师:彭群老师)
之所以,先发这篇文章,是因为,我想让家长和孩子明白,手机的危害是极其恐怖的。孩子对手机是很难有自我控制力的。因此,就需要家长与老师的介入。首先,一定要给孩子树立底线思维,千万不要以玩手机来跟孩子谈条件。
这篇文章,我读了有九遍。越读,越感觉很精炼!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都刚刚好。比方说,文中:“妈妈听到了,瞪大了眼睛”一个“瞪”字,从孩子的角度,认为此时的母亲肯定是很生气了。但从外人的角度,我感受到了一位母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一下子,就可以把读者拉到当时的环境中,让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到母女俩之间,那浓浓的爱的争吵。
我不禁想到一句话:“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通过这篇文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珍惜与家长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的时光。即使是争吵,即使只能一个星期、一个月打一次电话,即使家长一开口就谈成绩,那也是掏心掏肺、不求回报的爱啊!
学习是辛苦的,但是,我希望我的学生都能够快乐的学习!
每一天,争论会在不经意间光临我家。真的,有时争论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那天,我正坐在椅子上,眉头紧皱,手中的笔在纸上不停的滑动着。“妈妈,我觉得下学期晚上早点睡觉,没写完的作业早上写,怎么样?”我转过脑袋,眼睛看着妈妈。“不行的,怎么能早上起来写呢?早上你起的来吗?”妈妈嘀咕着,“现在能睡多久你又不是不知道?能睡一分钟是一分钟,你本来就是一个要睡好觉才有精力的孩子,这肯定是不行的······。”“你听我说,”我站起来拍了一下桌子,打断妈妈如念经般的话语,解释道:“早上做作业,可以保证晚上十一点到三点这四个小时的黄金睡眠时间可以休息,做作业时也没有了困倦感,一举两得,不是挺好的吗?”我微笑着缓缓坐下,右腿不禁放在左腿上。“停停停,”妈妈把手往大腿上一拍,猛地站起,脚在地上使劲一踏,继续说道:“早上做作业,一来把握不好时间,二来你起早了头脑迷糊,怎么写?”妈妈转过头去,嘴一翘,眼睛看着旁边,仿佛胜券在握。
“妈妈,我问你,你认为是学习重要,还是短时间睡眠更重要?”我微笑着询问。妈妈挠挠头,不知我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学习更重要吧。”“是啊!”我大喊一声,“所以早上起来多学习一会,岂不是更好?”
“当然不,不好了。”妈妈一脸疑惑地看着我,“我刚才说什么了?”我一拍桌子,喊道:“妈妈,你不是说上课听讲很重要吗?我早起调整精神,这不就可以比平常的精神状态强上百倍吗?”可是妈妈依然装作什么都没有听到。我只好装成狡猾的模样,忽悠道:“妈妈,你刚才说的话我都录下来了,并且,这可是肖老师的建议。”“唉!”妈妈叹了口气,摆摆手,“好吧,可······”“哈哈哈!”一阵大笑从旁边传来,爸爸已经忍不住,大笑起来,而我也已经瘫在了椅子上。看着大笑的爷俩,妈妈无奈地站在原地,脸却绽放出笑容。
其实,争论不是争吵,它不仅让我们在谈论中判断事情的正确与否,还能学习到他人独到的见解,从而使自己的认知更加全面。
真的,有时争论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