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的人们》幼儿园中班教案
《勤劳的人们》幼儿园中班教案(精选9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勤劳的人们》幼儿园中班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勤劳的人们》幼儿园中班教案 篇1
主题目标:
感知医生、建筑工人、裁缝工作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萌发对医生的感激之情。
了解医生看病的一般程序和方法,了解常用的医疗器材。
学当小医生,体验医生工作的快乐和自豪。
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活动内容:
医生,您好(活动有:去医院看病、大狗医生、医生看病、白衣天使、小小救护员、救护车等)
建筑工人辛苦了(活动有:身边的房子、热闹的工地、我是建筑工人、运砖、编车牌号、粉刷匠、三只小猪造房子、漂亮的房子等)
巧手裁缝(活动有:各色各样的服装、裁缝师傅来做客、时尚的服装、比较布料、织布等)环境创设:
主题墙创设:布置"勤劳的人们"的主题墙饰。
逐步丰富墙面幼儿作品及区域材料。
区域创设:
巧手心艺:提供正方形的白布,供幼儿折护士帽。
阅读区:增添有关"勤劳的人们"方面的图书,图卡、儿歌图等等。
科探区:为区域里的汽车贴上车牌号。
喷染区:提供一些形状的模板,让幼儿进行对称装饰。
亮亮超市:为超市提供流程图、物价表,以便幼儿更明确地操作。
主题区:提供与主题相关的材料供幼儿操作。如:油画棒、剪刀、胶水等供幼儿画自己喜欢的东西。
家长工作:
请家长引导孩子关注生活中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说说他们的职业和工作环境。
请家长配合主题活动收集有关"勤劳的人们"主题的材料。
教学反思:
现代社会已经是多元化分工的社会,每一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工作职责,每天都有可能产生新的工作机会。孩子虽然年龄还小,但是对各种不同职业的工作已经充满了好奇心。活动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
《勤劳的人们》幼儿园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职业,了解劳动者的辛苦。
2、知道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能够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搜集各行各业人们工作时的图片、
让家长帮幼儿做活动前的社会小调查,并填写下表。
勤劳的'人们、
晚上工作的人、周末工作的人
调查人:
调查时间: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请幼儿说一说自己了解的职业。
(1)请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爸爸妈妈的工作,说说爸爸妈妈工作时都做些什么?
(2)请幼儿结合图片说一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工作?例如:交警、医生、公安、售货员、公交司机等,他们都在做什么?
二、请幼儿了解人们工作的时候是在为别人服务,学会尊重、关心劳动者。
(1)请幼儿看看自己的调查表和同伴交流调查的结果和感受,说一说晚上和周末谁还在工作?他们是怎样工作的?
(2)请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说一说还有哪些工作是为别人服务的以及自己曾受到过帮助的经历,进一步体验人们的辛苦。
(3)请幼儿说一说怎样尊重和关心劳动者。知道每年的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是每一个劳动者的节日。
三、请幼儿帮助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体会劳动的辛苦。
(1)请幼儿讨论:自己可以帮老师做什么事情?比如:帮老师整理活动区的玩具、打扫活动室、擦桌椅等。
(2)请幼儿分小组帮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延伸】
(1)户外活动时,带幼儿捡拾卫生区的垃圾及绿化带的野菜。
(2)请家长带孩子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设计意图】
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结合我班正在实施的主题活动《房子大观》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通过社会调查、观看图片、实践活动等形式,帮助幼儿了解劳动节的来历,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在活动中感受劳动的快乐。
《勤劳的人们》幼儿园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用不同的演唱速度来表现勤劳人和懒惰人。
2.根据歌词,大胆地创编勤劳人和懒惰人的动作。
3.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图谱一套。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懂得区分勤劳人和懒惰人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勤劳人?什么样的人是懒惰人吗?
2.有人忙着做这样忙着做那样,很爱劳动是勤劳人,而有些人什么事情也不愿意做,只想着吃东西、睡懒觉是懒惰人。
3.今天有一群勤劳人和一个懒惰人的歌曲,你们能听出来谁是懒惰人、谁是勤劳人吗?
二、欣赏歌曲熟习旋律,初步感知速度的快和慢。
1.这首好听的歌唱的就是勤劳人和懒惰人。勤劳人做了什么事?懒惰人又做了些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出示图谱)
2.看着图谱学念歌词。
三、进一步熟习旋律,了解歌词,初步演唱歌曲。
1.教师示范唱,幼儿聆听。
2.刚才老师唱的这两段歌曲的速度一样吗?哪里唱得快?哪里唱得慢?为什么要不一样呢?
3.幼儿分角色演唱歌曲。(一组为勤劳人,另外一组为懒惰人)
四、尝试边唱边表演,通过动作进一步感知快和慢的变化。
1.他们做了哪些动作?请你来学一学。
2.怎样唱怎样做能表示出勤劳人与懒惰人的不同?请随着琴声的变化边唱边表演。
五、尝试创编歌曲。
1.人们还可能在哪里劳动呢?
2.做什么事情呢?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诙谐幽默又朗朗上口的儿童歌曲,本身是十分优秀的儿童歌曲作品,因而深受孩子们的欢迎。没有多久孩子们都学会了而且特别喜欢唱,在活动中老师把重点放在了理解歌曲并创编歌曲上,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孩子们很快用厨房的各种工作代入到歌词中去,编出了新的歌曲,而且在平时的生活中也经常听到他们在唱这首歌,也会经常加入新的歌词。
《勤劳的人们》幼儿园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用不同的演唱速度来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
2、根据歌词,大胆地创编勤快人和懒惰人的动作。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使其对活动产生兴趣。
有些人忙着烧饭、炒菜,是个勤快人;有些人却什么事也不愿做,只在床上睡觉,成了懒惰人。
2、学唱歌曲。
有一首歌把懒惰人和勤快人都编进去了。我们来听一听这首有趣的歌。
教师完整范唱一遍。
勤快人做了什么?懒惰人又在干什么?
教师再次范唱,可以根据歌词内容将异端歌曲唱得快一些,将第二段歌曲唱得慢一些,形象地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的形象。
两段歌曲速度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勤快人热爱劳动,充满活力,懒惰人懒懒散散,无精打采,所以延长的速度不一样)
教师延长,幼儿跟唱。
根据幼儿学唱的情况,逐渐引导幼儿用不同的速度唱出不同的人物形象。
3、学习歌表演。
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相应的动作。
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幼儿扮演勤快人,一组幼儿扮演懒惰人,边唱边表演动作。
《勤劳的人们》幼儿园中班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懂得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的道理。
3、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重点难点:
懂得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应自暴自弃。懂得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勤能补拙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的理想?你的理想是什么?
生谈,师总结。引出勤奋是通往理想的桥梁,板书课题——说勤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看清字行,读通句子。
2、出示生字,检查预习。
3、课文讲了个什么道理?
三、精读课文
1、课文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相机板书:司马光、童第周)
2、大家一定还记得一年级学过的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司马光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天资聪明)
3、天资聪明的司马光长大后取得了什么成就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讨论:
(1)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终于”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警枕”的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司马光怎样用汗水和心血去浇灌的?(引导学生边读边找出书上有关词语和句子。理解“滚瓜烂熟”“一遍又一遍”)
(3)司马光的事例告诉我们(板书):“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4)自由练读第二自然段
(5)指名读,师与生一起评点,是否读出了司马光的刻苦、勤奋。
4、小结: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从小就天资聪明,但是他依然始终如一地勤奋学习,最后写成了名留千古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这就充分说明了“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处理教材、设计教学要大胆、独特。先了解名人成就,再探讨个中原因,对于学生深刻领悟勤奋的巨大作用,无疑更加巧妙、合理]
(二)
1、学生自学,完成下列思考题,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有关的词句画出来:
(1)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
(2)童第周的情况和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
(3)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为什么他同样取得了成功?
(4)童第周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自学问题的设计很有讲究,要有一定的内容跨度,要有逐步的层次递进,要有广阔的拓展空间,要有足够的思考强度,值得反复推敲,精心设计。]
2、小组交流讨论
3、师生围绕思考题交流探讨
4、学生讨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句话的含义,老师相机板书。
5、指导朗读
6、让学生根据板书小节,引导学生明确:不论天资聪明还是基础比较差的人,只要勤奋,都可以成才。
7、齐读两句名言,大家认为这两句名言好吗?好,就让我们一起把它抄在自己笔记本的首页,时刻勉励自己。
[语文课堂应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可以记录教师板书,可以记录课堂上随机产生的佳词妙句。注重这种积累,会让学生受益无穷。]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主要写了什么?
2、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3、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谈谈学习了这一课的感想,并写在小作本上。
[注重教学的深化、拓展、延伸。一堂课上完了,学生系统地整理学习的收获,将思考、感悟、情感形诸文字,是学习过程的延伸,是学习效果的深化,是语文能力的提升,可谓一举多得。]
四、总结升华
1、再读两位名人的勤奋故事,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2、小组交流。
五、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那些关于勤奋的故事?
六、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勤奋的故事,与大家共同分享。
七、板书设计:
15说勤奋
司马光(天资聪明) 《资治通鉴》 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童第周(基础差,起步晚) 青蛙卵剥离手术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勤劳的人们》幼儿园中班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给课文分段。
3、了解课文大致内容,给课文分段。
教学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解题。
(1)读题。试说“才能”指什么。(知识和能力。)
(2)说说课题的意思。(知识和能力来自勤奋。)
(3)简介说明文,导入自学要求。
这是一篇说明道理的文章。题目已经告诉我们它要说明什么道理。阅读时要注意课文举了哪几个人的事例,又是怎么说明道理的。此外,课文的生字、新词比较多,要花力气学习。
2.自学。读通课文,思考划注,自学字词。
(1)自由读课文5分钟。,
(2)查字典解词,完成作业本第1题。
(3)记下自学中的问题。
3.检查。
(1)同桌互查生字及词语学习。
(2)课堂交流。
①读准下列词语,说出带点字及整个词语意思。(随机正音,分析难写易错字的字形及部首。)
斥责毫不气馁通宵达旦呕心沥血
举世瞩目(于世闻名,事誉中外)举不胜举坚持不懈
②当堂听写、订正。
③词语质疑:简要解释“相对论”、“诺贝尔奖”、“(本草纲目)”。
4.梳理课文内容、指导分段。
(1)默读。思考井讨论课文例举了哪几位著名科学家,他们举世瞩目的成就是什么。
(2)为什么他们能取得这种成就?划出概括性的短句。(靠的是坚持不懈的努力。勤奋出才能,勤奋出成果。)
(3)首尾两节各写什么?起什么作用?
(4)绐课文分段,说说为什么这么分。
综合板书:
12345
总起分述总结
5.朗读课文。
6.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从文章中找出下列词语近义词。
讥笑( )呵斥( )毫不气馁( )
夜以继日( )享誉中外( )费尽心机( )
(3)区别组词
宵( )遍( )历( )享( )坚( )功( )钻( )
霄( )编( )沥( )亨( )艰( )攻( )专( )
《勤劳的人们》幼儿园中班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9个生字,其中绿色通道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懂得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深入感悟文章的内涵。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色通道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略知议论文是说理的文章,一般的篇章结构是:先提出观点,再列举事例,讲道理。
【教学过程】
一、由名言导入
成功=一分天才+九十九分汗水
请你说说你对这句名言的理解。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解题:题目中的“说”就是谈、讲的意思。这是一篇说理类的文章。读了这个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文章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又是怎样把这个道理说明白、说清楚的呢?)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分段。
1、听课文录音
想一想:课文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
2、交流(只要求说出大概意思就可以了)
3、引导分段。
(1)各自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在哪里提出了观点?又是怎样证明这个观点的?课文最后又是讲了什么?
(2)交流。
(3)根据以上问题给课文分段:
1、提出问题;
2、列举事例;
3、点题总结。
三、分段读通课文。
1、先拼读生字,读准新词。
2、分段读通课文。
自读巩固预习效果——指名读——纠正读音,指导读通长句——齐读。
四、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
2、重点指导书写“枕”、“末”、“惯”、“基”。
3、钢笔描红。
4、练习书写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3:读一读,再抄写。
2、熟读课文。
3、区别形近字组词。
未( )悄( )社( )梁( )渡( )
末( )稍( )杜( )粱( )度( )
《勤劳的人们》幼儿园中班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读懂课文,感受科学家的成就来自勤奋。
读懂课文,感受科学家的成就来自勤奋。
投影片
小黑板
录音机
1.抓中心句,读懂全文。
(1)默读第l节:思考有几句话,每句说什么。
(2)前两句否定什么?“天才”上的引号表示什么?(否定。)反复否定是为了强调什么?(才能来自勤奋。)
(3)联系第2节内容,说说为什么“从娘胎里带来的‘天才’是不存在的”。(要点:爱因斯坦和爱迪生小时候学习成绩并不好,不是神童。)
(4)但他们后来都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这是因为--(勤奋)。请仔细阅读第二段,划出反映三位科学家勤奋的事实的句子。
自学一小组议论一课堂交流、点拨。
①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的理论基础,花了整整7年时间。这是怎样的7年?(白天上班,晚上挑灯攻读,放弃节假日休息。)
②爱迪生为厂寻找幻丝材料,付出怎样的艰辛‘(通宵达旦工作,摘录4万页资料,试验1600种矿物和6000多种植物。)
③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付出怎样的代价?(行程万里,历尽艰险,尝遍百章,呕心沥血27年。)
④引读三位科学家“勤奋”事迹的段落。
(5)“才能来自勤奋”,三位科学家的成功证明了这个道理。那么什么是勤奋?它有哪些具体内容?请再读第二段,圈出有关的词或短句说明。(展开议论。如毫不气馁,坚持刻苦攻读;顽强攀登利学高峰,坚持不懈的努力......)
(6)具体论说“才能来自勤奋”是什么意思。(要点:知识和才能来自顽强的毅力,刻苦的学习,坚持不懈的努力。)
(7)读课文最后一节,理解结尾句子的意思。
①“灵感”指什么?(思维的火花,富有创造性的思路。)
②“汗水”指什么?(付出的辛勤劳动。)
①用百分之一与百分之九十九对比,强调什么?(人的才能靠勤奋。)
2.作业。
(1)完成作业本习题4、2两题。
(2)摘录课文中的格言(有启发、教育作用的句子)。
《勤劳的人们》幼儿园中班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懂得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才能来自勤奋的道理。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15个新词的意思,会用“坚持不懈”、“虽然……但是……”造句。
3、能从课文列举的事例中领悟中心思想。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能从列举的事例中领悟中心思想。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抓住名言,揭示课题
1、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⑴这句话是谁说的?(爱迪生)
⑵这儿的“天才”指什么?(才能)
⑶“汗水”指什么?(勤奋)
⑷用“百分之一的灵感”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相比较,说明才能是怎么来的?
2、揭题《才能来自勤奋》揭题解题:
读课题,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才能来自勤奋”的意思。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点名了这个课题,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与之相呼应的一句话,说说它的意思。
二、理清脉络:
仔细读读首尾这俩自然段,认真想想它们在课文中的作用,试着给课文分段。
三、检查预习:
1、正音:馁、呕
2、释义:毫不气馁、挑灯夜读、通宵达旦、坚持不懈、享誉中外、举不胜举
四、学习课文
1、初读课文2——4自然段
(1)、指名逐节朗读。
(2)、思考:为了说明“才能来自勤奋”,课文举了哪些人的事例?结合完成作业P6中的填表。
修改意见
2、举例研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读该段,思考这一段作者告诉我们什么?
(2)、从哪些事例,我们不难发现爱因斯坦并不聪明?又从哪些地方你读懂了他的“勤奋”?
A、做的小板凳,遭到同学的嘲讽、老师的斥责。
回忆课文,当时他的同学是怎样嘲讽、老师是怎样斥责他的。
B、考了两次大学才被录取。
(3)、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爱因斯坦却毫不气馁,表现出了非凡的毅力,最后获得了诺贝尔奖,成了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请你在文中找出有关的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白天上班,晚上挑灯夜读,7年,终于)
(4)、按照上述学法学习爱迪生这一事例。(从不是神童、勤奋、惊人的成就等三个方面具体说明。)
(5)、有感情地读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从中你领悟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P61、2、3、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爱因斯坦和爱迪生天智并不聪颖,然而却成了举世瞩目的科学巨人,靠什么?
二、学习第三段
自由读读该段,说说这是个什么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三、按照学习爱因斯坦的事例学习李时珍的事例,并体会“段首句子的作用。
四、朗读2——4自然段,概括这三个事例所揭示的道理。
五、朗读全文,小结领悟中心思想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3。
六、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4、5
2、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学后的感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