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精选】中班教案范文合集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 篇1
一、观看幼儿早操、户外活动;
二、学习活动:树叶贴画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树叶贴画,激起幼儿创作愿望。
2、与家长一起合作作画,大胆想象创作,体验完成作品的快乐。
活动准备:
电脑作品欣赏、各种树叶
活动过程:
(一)、欣赏作品:
1、 小朋友,我们可以用什么来画画?
2、 还可以用树叶来画画,我们来欣赏一些作品。(观看幻灯)
3、 你看到用树叶画了什么?是怎样画的?用怎样的树叶贴的?
(二)家长与幼儿共同创作:
1、 先想好你贴什么,用什么样的树叶?
2、 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粘贴金鱼、乌龟、小寄、蝴蝶等动物。
3、 可以到电脑上仔细地再看看小动物是怎样贴的。
(三)展示作品:
1、 和同伴一起看看、说说,你和谁一起贴了什么动物?
2、 请个别幼儿到前面展示给幼儿看。
3、 表扬幼儿和家长共同完成了这么漂亮的作品,鼓励。
中班教案 篇2
目标:
1.在与同伴的分享交流中,巩固对几种昆虫主要特征的认识。
2.创意地用不同的材料表现自己所喜爱的昆虫,体验制作的快乐。
准备:
多媒体:电视机、摄像机
幼儿搜集来的昆虫资料
益虫、害虫版块
昆虫模型
各种制作材料
过程:
一、由看录像引出话题:老师带来了一段录像,看一看,这是在什么地方拍的?你在那儿看到了什么?
二、交流分享自己对昆虫的认识:
1、同伴间相互交流:前一段时间,我们大家在幼儿园和自己家里,同老师以及爸爸妈妈也了解了一些有关昆虫的知识,有的小朋友自己画了下来,有的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从网上把昆虫的知识下载了下来,也有的小朋友利用休息天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购买了昆虫的书来了解昆虫。今天,老师把大家收集来的资料都展示出来。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知道的告诉你的好朋友?好,那么你就拿着自己的资料去和朋友们聊聊吧!
2、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看,昆虫们都来到我们班大聚会了!听,昆虫们在说:“小朋友们,你了解我吗?你能大胆地介绍介绍我的特征吗?”
三、区分益虫和害虫:
师:我是蜻蜓,刚才小朋友介绍我时已经说了“我是益虫”,那么,你们知道还有哪些昆虫也是益虫?哪些昆虫又是害虫呢?请小朋友们来给我们分一分,益虫的放这里,害虫的放那里。我们分两对,女孩子到这里来分,男孩子到那里来分。
我们来看一看,分的结果怎样,有争议的可以回去问问爸爸妈妈,想办法搞清楚。
四、动手制作:
瞧,我们秋天的版面上缺了什么呀?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制作的材料,先想好“我要做什么昆虫”,再开始做,好,现在大家开始行动吧。
五、我们一起让自己制作的昆虫走进秋天的景色中去吧。
中班教案 篇3
一、分别出示小动物
1、请幼儿说出名称。
2、请幼儿认读单词、汉字。
二、分类
(一)将动物分成有腿和没有腿的2类
1、出示图形,请幼儿逐一观察后说出图形名称。 没有腿的动物有腿的动物
2、逐一观察小动物,说出谁有腿,谁没有腿。
3、分别将小动物按要求送到相应的图形中。
(二)将动物按不同的活动方式分类
1、出示图形,请幼儿说出是什么图形,分别是什么颜色的。
2、分别认读图形左上方汉字。
3、请幼儿说出每个小动物是怎样活动的,并请幼儿模仿动作。
4、将它们送到相应的图形中。
三、帮动物找家
1、出示动物家园背景图,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
2、请幼儿观察并找出找错家的小动物,并帮忙送回家。
3、环保教育。
四、游戏
(一) 分组游戏:幼儿每人送两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回家。
(二) 集体游戏:请幼儿戴头饰扮演小动物,听音乐做相应动作按要求进行找家游戏。
结束部分: 幼儿听音乐组各自动作去室外游戏。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制定计划。
2.通过谈话丰富幼儿离园后的生活经验
活动内容:
离园后的计划
活动准备:
材料:纸,笔
活动过程:
1.以谈话导入:
“昨天刘老师回家的时候,路过小花园,看到咱们班有的'小朋友在小花园里玩儿,你们晚上除了去小花园玩,还做了什么呢?”(引导幼儿充分讨论) “小朋友晚上有许多的活动------今天我们来为自己的晚间活动做一个合理的计划,把我们晚上的生活安排的更丰富”
2.幼儿分组讨论:
(1)引导幼儿自由选伴分成三组
(2)引导幼儿讨论晚间活动内容与时间:(老师引导帮助幼儿将活动内容归类并渗透相关教育) 游戏活动:自己独立游戏,不影响他人,玩具自己整理 看电视:时间的选择,爱护眼睛,不要长时间看电视 学习活动:学习各种知识,技能,独立写作业,看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成人:尊重长辈,愿意帮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爱劳动 自我服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交往:与同伴,成人的交往,打电话或去家中拜访,鼓励幼儿与人交往,关心他人
3.引导幼儿自己设计晚间活动的计划(用自己能懂的方式来设计自己的晚间活动计划)
4.幼儿小组交流自己设计的计划
5.听了别人的计划,请幼儿说说自己认为谁的计划好,好在哪?
6.通过交流幼儿推选出自己组内设计最好的计划,在全班与幼儿分享。
7.小结延伸活动:鼓励幼儿为自己的周末设计活动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尝试,周一回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活动自评:
幼儿晚间活动是幼儿生活中所熟悉的,但又是容易忽视的一部分,通过这次活动设计,使孩子们发现原来晚间的活动是这样丰富。在引导幼儿展开深入与全面的讨论并初步进行自我计划过程中,使幼儿获得一些有助成长的生活经验。幼儿的计划书运用了图画、文字、数字、语言等多种方式共同进行表达。幼儿制作计划书的过程不但是交流个体经验完成任务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计划书是幼儿对自己活动的安排,幼儿在制定计划过程中表达表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提高,其中不仅是口语的表达,更有用符号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在介绍计划时,幼儿充分表现出了自信心和规则意识,并能对他人的活动做出评价。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看图、讨论、理解春的内容。
2、能用语言、绘画抒发情感。
3、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绘画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抒发对春的情感、提高语言能力和绘画能力
难点:能用绘画表达对春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大挂图、大字卡
2、幼儿用书、录音带
3、相关春天的图片资料(柳树、桃花、小鸟、小草、燕子、风筝)
活动过程
(一)春天走来了
①出示大挂图,请幼儿看图说话;
老师:“美丽的春天来到了,你们喜欢春天吗?老师这里有一幅关于春天的图画,请你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看见了什么?”
幼儿:“柳树、桃花、小鸟、小草、燕子、风筝、小朋友”
老师:“柳树到了春天有什么变化?什么颜色?小鸟在干什么?春风吹过来,柳条怎样回荡?什么花儿开了?小朋友在做什么?”
老师引导幼儿说出其它事物的变化,并逐句引出儿歌
老师:“小朋友说得对,你们看柳条发出嫩绿的新芽,在春风中来回的荡漾,小鸟高高兴兴地唱起了歌,桃花也开满了枝头,小朋友在草地上放风筝。”
②播放录音,老师带领幼儿欣赏、朗读儿歌
(二)字宝宝乐园
① 请幼儿打开书,边听录音边用手指划读
② 玩字宝宝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
老师:“咦?怎么儿歌中有的字宝宝不见了呢?原来字宝宝要和我们玩游戏呢。”请幼儿一起说:“小孩小孩真爱玩,摸摸这,摸摸那,字宝宝××就回来;哈哈,××回来了!”
(三)绘画
①引导幼儿观看有关春天的图片资料(柳树、桃花、小鸟、小草、燕子、风筝)
②讨论春天的美景,启发幼儿扩展思路,并用画笔画出更多春天的景象、春天的颜色。
③ 指导幼儿初步构图,柳树、桃花、小鸟、小草、燕子、风筝的简单画法等。
活动延伸
① 请家长周末带幼儿春游,发现更多春天的秘密。
② 老师和幼儿一起布置增添有关春天的图片。
③ 带领幼儿播种各种种子,观察其生长过程。
中班教案 篇6
一、活动背景:
孩子们对周围事物总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它却是稍纵即逝的。他们在观察、摆弄或操作中也许发现了什么,但由于没有成人及时的鼓励或指导或许它就这样过去了。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敏锐地观察孩子,及时发现孩子们的需要,并加以适当的点拨、引导。一天午后,我备完课把笔筒忘在了桌上,孩子们午睡起床看到后,纷纷围在了我的笔筒边,细细地观察着里面各种各样的笔,还相互探讨了起来。
“这是什么笔?怎么会发出呱嗒呱嗒的声音?”
“咦,这支笔的笔尖是弯的。”
“这支笔写出来的字怎么和其他笔不一样?”
“笔里面有些什么?”
……
看着孩子们好奇的目光,想探索的强烈愿望,我忽然想到《纲要》中曾说过的话“要善于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我何不抓住孩子当前的这一兴趣点,让它成为教育的最佳契机呢?
于是,我顺应了孩子们探索笔的这种需要,带着他们一起收集各种各样的笔,查找有关笔的资料,一个关于笔的系列活动展开了,而“有小圆珠的笔”是其中的一个探索活动。
二、活动过程
(一)活动目标:
1、尝试自己装配圆珠笔,从而在这一探索活动过程中了解圆珠笔的基本构造。
2、尝试用圆珠笔进行符号装饰画,增强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3、具有继续探索圆珠笔奥妙的兴趣和愿望。
(二)具体过程
一、复习巩固对其它笔的认识,引出“圆珠笔”。
1、出示一些字、画作品,让幼儿观察,说说它们是用哪种笔写出来或画出来的。(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幼儿复习巩固已认识的一些笔的知识。)
2、出示圆珠笔作品,提问:“你们知道这幅画是用什么笔画出来的吗?它的名字叫圆珠笔。今天,老师就要请小朋友用圆珠笔来画画,高兴吗?(此环节的目的是引出今天要认识的笔,从而为以下的活动开展作好铺垫。)
二、观察圆珠笔,初步了解其构造,产生装配圆珠笔的兴趣。
1、今天,老师请小朋友画画的圆珠笔不是由我给你们的,而是要你们自己装配出来,这是一件很难的事,你们能克服困难把它装配出来吗?(此环节的目的是激发幼儿装配圆珠笔的兴趣,并鼓励幼儿在探索过程中愿意克服困难,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3、在装配之前,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三种类型的圆珠笔,它们都基本装配好了,旁边还有一些简单的示意图,我们可以先去看一看,它的外面是怎样的,里面有些什么?是怎样装配起来的?。看的时候不要挤,要互相谦让,要小心些,别把里面的零件弄丢了。我们可以每一种圆珠笔都看一看,想一想,和小朋友讨论一下你的发现。(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幼儿通过观察已装配好的圆珠笔及简单示意图,初步了解三种圆珠笔的组成零件及装配方法。同时还提出了一些观察要求。在观察中,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是三种观察材料,旨在能力水平的幼儿的探索需要。)
三、尝试自己装配圆珠笔,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了解圆珠笔的改造。
1、孩子们,看好了吗?你们发现圆珠笔的装配方法了吗?其实,这些圆珠笔有的装配起来很容易,有的零件比较多,比较难,请你选择一种圆珠笔试着把它装配出来。(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幼儿初步尝试自己装配圆珠笔,在装配中,幼儿肯定要出错,这时教师要允许他们出错,观察他们出错的原因,为寻找正确的装配方法其实也就是对圆珠笔构造的正确认识打下基础。
2、幼儿集中,教师提问;你们都装配好了吗?没有装配好的小朋友请你说说,你遇到了什么困难?请大家帮你共同解决。(此环节的目的是鼓励幼儿对操作过程进行反思,大胆提问,表达自己的见解,让他们从学习的“此岸”到达清晰自己思路的“彼岸”。)
3、幼儿再次装配圆珠笔。要求已装配好的小朋友可以帮助别的小朋友或者继续装配没有装配过的圆珠笔,没有装配好的继续装配。(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幼儿在习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再探索,再发现,让不同能力的幼儿都获得满足与挑战自我的机会。)
4、幼儿自由讲述在装配中的发现,(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幼儿有一个表达,分享探索发现结果的机会。)
5、教师简单小结
三、尝试用圆珠笔画画。
1、幼儿找一支自己喜欢的圆珠笔,
2、出示范画,让幼儿观察。(此环节的目的是通过欣赏圆珠笔绘画作品来激发幼儿用圆珠笔作画的兴趣。)
3、教师示范画法,提出作画要求。(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幼儿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学习新的作画方式,教师还提出了不同的作画要求,旨在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教师指导时,对不同的幼儿可以用不同的指导策略。
6、欣赏幼儿作品。(此环节的目的是为幼儿提供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与条件。)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继续引导幼儿感知9以内数量的多少。
2.引导幼儿学习按序排列数量。
3.培养幼儿能按教师要求检查自己的操作结果,愿意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述。
活动准备
教具实物图卡(见图一)2套,点子卡(见图二)2套。
学具每人8张方格纸条(见图三),一个点子印章,每组2盒印泥。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制作比9少的点子卡片。
出示图一,“卡片上有什么?有几个?”(苹果,有9个)“请每个小朋友做一张比9少的点子卡片。”幼儿做完后,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印了几个点、几比9少。“再做一张比9少的点子卡片,和刚才做的数目要不一样。”再次请个别幼儿说说他印了几个点、几比9少。“请把所有的比9少的点子卡片都做出来,做好后按序排好。”幼儿操作时,教师观察、了解幼儿操作情况,给能力弱的幼儿以帮助。
(2)小结幼儿操作结果。
教师根据幼儿操作情况,请1~2名幼儿把他做的点卡讲给大家听,老师用事先放大的点卡条(见图二)贴在绒板上。“他俩谁做得好?好在什么地方,不好的怎么改?”大家一起说说,比9少的数有哪些?”
中班教案 篇8
中班体育活动——好玩的轮胎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滚轮胎。
2、在花样玩轮胎的过程中练习跳、飞、转等技能。
3、培养幼儿听口令、守纪律的好品德。
[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涂有彩色油漆的废旧轮胎。
[活动过程]
1、导入游戏,引起兴趣。
幼儿成两队站好,每人手拿一个轮胎,老师说:“孩子们,今天的天气真好,们到前面的草地上去玩轮胎好吗?们怎么把轮胎运过去呢?”(滚过去)
2、练习游戏
孩子们由两队滚着轮胎变成一个大圆圈。
(1)学小兔跳:轮胎前后里外跳;左右里外跳。
(2)学小鸟飞:飞到轮胎里原地飞一圈;飞到轮胎外绕轮胎飞一圈。
(3)把轮胎举起来套在脖子里,双手做动作。
(4)把轮胎放地下,幼儿坐在轮胎上活动头部。
(5)幼儿自由玩耍轮胎。注意幼儿的新玩法。
3、游戏结束。
老师说:“今天们玩得高兴吗?天气不早了,们回家吧,明天们再来玩。”幼儿肩抗轮胎成一队走出游戏场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