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饭前饭后不剧烈运动》大班教案

《饭前饭后不剧烈运动》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2-03-19 05:26:28 作者:

《饭前饭后不剧烈运动》大班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饭前饭后不剧烈运动》大班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饭前饭后不剧烈运动》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吃饭前后不能做剧烈运动,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

  2、通过谈话、讨论等方式,了解吃饭前后适宜的和不适宜的活动。

  3、提高对人体的认识,懂得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小朋友运动----不想吃饭。小朋友吃饭----小朋友追逐跑----手捂着肚子。

  2、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了解吃饭前后剧烈运动带来的危害。

  1、教师:图上有谁?小朋友在干什么?为什么他们不想吃饭?

  2、教师:图上的小朋友吃饭后,在场地上干什么?为什么他捂着肚子?

  二、教师进行简单小结。

  1、剧烈运动需要大量的体力,在吃饭前后进行剧烈运动,人会出很多的汗,容易使人疲劳,感觉不舒服,所以人就不想吃饭。

  2、在吃饭后剧烈运动,容易使肠胃中的饭粒掉到阑尾中,出现肚子疼、阑尾炎等症状。

  三、组织幼儿开展小组讨论,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讨论结果。

  教师:

  1、饭前我们做哪些活动比较好呢?

  2、饭后我们有可以做哪些事呢?启发幼儿想象从事各种较安静的活动。

  四、记录幼儿的想法,师生分享新的经验。

  1、饭前:听音乐、看书、听故事。(总结:安静的、运动量小的活动都可以在饭前开展。)

  2、饭后:散步、和朋友说话、玩安静的小玩具等。

  五、教师总结:适当地进行小运动量的活动,有利于消化。但不适宜看书等智力活动,因为血液要供应消化。

  在记录讨论结果时,幼儿都能认真记录,并且幼儿记录了很多都是安静的.活动,但饭前和饭后的活动幼儿有点分不清。

  饭后为何不宜运动?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同为内脏运动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是既互相拮抗又互相统一。

  比如机体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减弱、相对抑制,于是消化活动受抑制;事实上,饭后应当保持安静,使得副交感神经兴奋加强,交感神经相对抑制,从而消化活动增强。

  可以这么想,运动时A长B消以消耗能量,安静时A消B长来储存能量,A和B阴阳交替,此消彼长。饭后运动就是让阴阳同长相争,殃及主人——你。

  1、胃部下垂

  饭后剧烈运动,会导致储存了大量食物的胃因为身体活动引起的脏器“颠簸”、而不停牵拉到固定胃的韧带;长期以往就会使得韧带松弛,从而导致胃部下垂。

  2、影响消化、吸收

  饭后剧烈运动,会使得血液和神经的兴奋点较大程度被分散,使胃蠕动功能减弱;食物得不到充分“研磨”就直接进入肠道,这对机体的进一步消化和吸收不利。

  同时,饭后剧烈运动甚至会引发慢性胃病。

  在饭后剧烈运动时,全身肌肉的充血量增加、血流提升,而胃部及其他脏器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和吸收不良,影响新陈代谢,甚至造成慢性胃病。

  建议在饭后休息 1-2 小时再进行运动;对于经常运动锻炼的人群来说,饭后 40 分钟可进行适当强度的体育锻炼,剧烈运动除外。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