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实用的中班教案范文合集9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明白呼吸新鲜空气有利于健康。
2、让幼儿知道垃圾会污染空气,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喜欢清洁的空气
课件:空气污染的原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喜欢在室外玩游戏吗?为什么?
(外面的空气好)。
2.妈妈为什么抱宝宝到外面晒太阳?
(太阳光可以杀细菌,还能呼吸新鲜空气)。
二、出示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画面。
1.画上有些什么?
(小朋友、垃圾堆)
2.两个小朋友为什么是那样的表情呢?
(因为他们闻到了难闻的气味。)
3.难闻的气味是从哪里来的?
(垃圾的臭味传播到空气中去了。)
4.我们应该怎样做呢?(让幼儿自由回答)
三、教师小结
为了使我们有一个舒适、干净的学习生活环境。我们不要到处乱扔垃圾,垃圾会污染空气。我们呼吸了受污染的空气后,会生各种疾病,我们也不要随地吐痰,这样就会减少细菌在空气中的传播。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理解野田从不接受弟弟妹妹到愿意做哥哥的心理转变过程。
2、萌发做哥哥姐姐的愿望。
活动准备:
故事ppt、投票板一块、投票小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1、朋友们,等过了暑假,你们就要上大班了,是幼儿园里最大的哥哥姐姐了,做哥哥姐姐开心吗?开心在哪里?
2、原来做哥哥姐姐有这么多开心的事,你们肯定也想做哥哥姐姐。有只小猫他叫野田,他的妈妈又生了五只小猫,你们觉得他开心吗?为什么?
3、做哥哥是一件很高兴的事。
二、集体阅读第一幅至第三幅
1、但是过了段时间,野田怎么了?(不开心了)为什么不开心了?(妈妈忙着照顾弟弟妹妹,不抱田野了,本来田野是笑的,渐渐的变成了不高兴的脸了)
2、小结:田野觉得妈妈有了弟弟妹妹,好像不像从前那样喜欢自己了,妈妈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弟弟妹妹,所以野田觉得做哥哥一点儿也不好玩。
三、欣赏故事,理解内容
1、弟弟妹妹一天一天长大了,这一天,妈妈给野田布置了一个小任务,要他带弟弟妹妹出去玩。你们觉得野田愿意吗?(不愿意)可是妈妈布置的任务又不能不完成。你们看野田是怎么带弟弟妹妹出去的?(看图)野田很不情愿地一步一跨朝外走,弟弟妹妹摇摇晃晃地跟在后头。你们猜猜野田带着弟弟妹妹出去之后会发生什么事?(不管弟弟妹妹、把弟弟妹妹扔掉)
2、是呀,没有弟弟妹妹,妈妈又会喜欢野田了,我也是这么觉得。
3、你们觉得野田会是一个好哥哥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投票板,笑脸表示是一个好哥哥,哭脸表示不是好哥哥,请大家一人一个上来投票吧!(第一次投票)为什么呢?(分别请幼儿说明理由)
4、我们看看野田到底是怎么做的。
中班教案 篇3
主题总目标:
1、关注冬季各种自然现象,了解动植物不同的过冬方式、
2、喜欢参加各种有趣的冬季活动,体验人们能用各种方法抵御寒冷、
主题内容:
学习活动:
一、快快乐乐迎新年
1、过年
2、敲锣打鼓放鞭炮
3、新年心愿
4、新年好
5、贺年卡
二、我们过冬天
1、不怕冷的大衣
2、我的生气故事
3、小河马的大口罩
4、表情歌
5、冬天里的人们
6、打扮新年树
7、天冷别冻着
8、背太阳
9、寒风中的人
10、勇敢的雪娃娃
三、动物怎样过冬天
1、小绵羊
2、小乌龟上山坡
3、山洞寻宝
4、蜗牛搬家
5、蜗牛受苦
6、小狐狸的枪和炮
7、小动物告别会
8、冬天是什么
9、第一朵雪花
10、雁儿飞
运动活动:
1、小松鼠摘果子
2、钻地道
3、跳降落伞
4、小动物搬家
5、谁先找到老师
游戏活动:美工区:
1、剪窗花
2、剪圣诞树
3、印好的冬天用品如手套,帽子,供幼儿涂色、
益智区:走迷宫
语言区:有关冬天的书籍供幼儿阅读
探索区:
1、观察-----自种小植物,小蔬菜
2、饲养秋虫和乌龟
阅读区:放置各种有关秋天收获季节的书籍,供幼儿自由翻阅、
生活活动:
1、自己清理溢出物
2、我的营养
3、自己床铺
4、勤剪指甲
5、我会洗小手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在秋天活动的昆虫的各种特征。
2、感受小蚱蜢骄傲自大带来的危害。
3、会朗诵儿歌《小蚱蜢学跳高》。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儿歌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理解儿歌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教学重点、难点
能用语言、动作、表情来表现小蚱蜢的整个活动过程,动作表情到位。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秋天聚会》。
2、儿歌中的情景图片4张,小蚱蜢的.表情图片4张,小蚱蜢图片4张。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秋天聚会》,让幼儿说说在秋天活动的几种昆虫的特征。
小蜜蜂:会飞,辛勤采花粉。
小蜻蜓:会飞,捉害虫。
小蚱蜢:也叫蚂蚱,会飞,会爬。
螳 螂:会飞,会爬。
七星瓢虫:会飞,会爬.
小蚂蚁:会爬,辛勤地筑巢、储备粮食。
2、请幼儿找出图上的小蚱蜢。我们请小蚱蜢出来玩玩好吗?(出示小蚱蜢图片)
3、教师:小蚱蜢有什么本领?(它很少走路,经常在草丛里蹦来蹦去)
二、学习儿歌《小蚱蜢学跳高》。
1、有一天,小蚱蜢在草丛里玩,你们想不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听教师念儿歌《小蚱蜢学跳高》。
2、幼儿逐句跟教师学儿歌。(出示相应图片)
3、教师:小蚱蜢跳上狗尾草了吗?它的心情怎样?(出示相应图片)
4、教师:小蚱蜢正得意的时候,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出示相应图片)
5、教师:小蚱蜢为什么会摔跤呢?结果怎样呢?(出示相应图片)
6、教师小结:小蚱蜢光顾着跳高,太开心了,加上它还有点骄傲,却没有注意到草尖又软又滑,容易摔下来。我们小朋友在玩耍的时候也要注意安全,不爬到危险的地方,不要从高高的地方跳下来,更不能取得一点小成绩就骄傲起来。
三、表演游戏
1、根据儿歌内容,幼儿模仿小蚱蜢的跳跃动作,表现出小蚱蜢的得意、惊讶、痛苦的表情。
2、与小朋友或教师一起表演。
教学反思
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较生动地表现小蚱蜢在不同情境下的表情,活动出现了**;幼儿也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儿歌。但幼儿在情感上能否接受在取得成绩时不骄傲自大的情绪,这还得在今后活动中多灌输。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会握脚踝接力这个游戏。
2、发展幼儿腰腿力量。
3、体验接力的乐趣。
4、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5、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1、器材:每组一本书,共两本。
2、场地:在操场上划两条相同距离的竖线。
【活动过程】
1、该天到的小朋友数量做到心中有数。将小朋友带到楼下操场时要随即分好两组,分别让他们站到每条竖线上。
2、“请小朋友站在白线上,今天老师要教你们握脚踝接力。我们先来练习下握脚踝走路。跟着我做啊。这个动作有点难的哦,我们看看哪个小朋友做得最好。”我边说边握脚踝走。
3、看小朋友把这个动作做得差不多时,我说“你们都真棒,很快就学会了这个动作。现在我们要用这个动作进行接力比赛了,先我来说一下游戏的规则。“第一个小朋友从起跑线上开始握脚踝走,在走的时候要绕过前面的一本书再走回来,当一个小朋友走回起跑线的时候下一个小朋友才可以握脚踝走。而第一个小朋友就要到他那个组的最后位置去。”“你们听清楚了吗?现在我请某某来做下示范,我喜欢认真听老师的小朋友。”
4、示范完后就进行比赛,当比赛完后“这组小朋友好厉害啊,那我们这组小朋友是不是要加油了呢。我看上一组比赛中某某、某某表现得很好,我很喜欢。某某、某某是不是该注意点了。”“现在我们来进行下一轮比赛,你们准备好了吗?”
5、第二遍结束后“大家都很累吧?那接下来我们玩个比较轻松的游戏吧。”让小朋友站在两条白线中间。“你们先在这两条白线中自由走动,当老师喊到数字几时,你们几个同学就要在一块。比如当我喊到3时,你们3个小朋友就要聚在一起。听明白了吗?要听清楚哦?”
6、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主动参加体育活动,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
2、学习肩上挥臂投远,在投远时能挥臂甩腕。
3、能友好游戏,不互相冲撞,遵守游戏规则。
4、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5、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6幼儿用多种方法玩流星球。
2、物质准备:红色、蓝色流星球若干(红色、蓝色靶心与活动人数相等),录音机、磁带。
3、场地准备:如图。
活动重难点:
通过探索游戏,引导幼儿学习肩上挥臂投远。
幼儿在投掷时,能转身、挥臂、甩腕。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一起听音乐做准备活动。
二、教师引导幼儿学习肩上挥臂投远的基本动作。
1、幼儿自主体验肩上挥臂投远的方法。
2、引导幼儿说出肩上挥臂投远的动作要领。
3、教师与幼儿进一步全面归纳出投掷方法:预备时要转身,身体后倾,一脚前一脚后,右手举球在肩上,挥臂、甩腕向上投出。
4、幼儿练习。
三、通过游戏“星球大战”,引导幼儿复习巩固投远的动作要领。
1、教师观察幼儿投掷情况,进一步发现问题,提出要求,强调动作要领:挥臂、甩腕。
2、教师根据幼儿活动的情况提出新的游戏玩法,增加奔跑游戏设计环节,加大运动量。
四、放松活动:“流星球归队”。
教师指导哟而整理自己队相应颜色的球。
随音乐放松:引导幼儿用流星球拍打身体不同部位,进行放松。
教学反思:
活动中,幼儿对投远的动作要领进行了学习,大部分幼儿能基本掌握肩上投远的要领。由于重点强调了挥臂甩腕的动作,因此在游戏中,幼儿对这个动作得到进一步掌握,幼儿的投掷距离和投准程度有了很大进步。
幼儿对活动很感兴趣,能积极地参与游戏,探索流星球的玩法。有的幼儿在练习时还互相比赛,看谁投得更远。在玩游戏中,幼儿能进入情境,将球投到对方的区域。
在进行动作练习时,幼儿自己投掷完,用粉笔进行记录,不太恰当,幼儿不能直观地进行对比。应该由教师事先画好不同距离的线,幼儿进行投掷,这样幼儿能直观地看到自己的投掷距离,并进行对比。
小百科:一个半圆绕直径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所成的空间几何体叫做球体,简称球,半圆的半径即是球的半径。球体是有且只有一个连续曲面的立体图形,这个连续曲面叫球面。
中班教案 篇7
一、设计意图
命题活动《书》,从表面层次去理解,可以把它设计成语言、科学、数学、美工等活动。通过和孩子们的谈话中了解到:孩子们对于书的了解有好多,比如书的种类、特征以及书的功用等,在此基础上为了让孩子们全面地了解书的功用,拓展孩子的经验,培养对书的兴趣和爱好。由此展开系列活动,通过设置阅览区、新书推荐区(语言)、分类整理区(科学)、收银台(数学)、修补区(美工)、休闲区(社会)等,让幼儿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阅读字观,并引导他们爱惜书、爱读书,另外通过角色的扮演,也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并能乐于为他人服务,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由此形成主题系列活动“我们的书城”。
二、主题目标
1、通过活动加深对“书”的认识,能按一定规律和特征将书分类整理,养成良好的秩序感。
2、在游戏中巩固认识两位数的整数数字卡片,并用它来代替钱进行购物。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幼儿爱惜图书,及对读书的兴趣和积极性。
4、在游戏中增强规则意识,能积极为他人服务,及对读书的兴趣和积极性。
5、在游戏中增强规则意识,能积极为他人服务,促进社会性发展。
三、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带幼儿参观书店,了解书店的布局,书的种类、形状、大小、厚薄等,知道书店有哪些人,他们的工作内容。
2、请家长配合,提供各种书,收集有关书的发展史的图片和资料。
3、布置“我们的书城”的区角环境。
四、活动安排
活动一:谈话活动——我参观过的书店
通过谈话,让孩子回忆在书店的所见所闻,谈谈看到的书是什么样的,它们是怎么排放的,书店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
活动二:科学活动——形形色色的书
观察比较各种各样的书,能按形状、大小、厚薄的不同将书分类整理。
活动三:语言活动——我喜欢的书
请幼儿给大家介绍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讲讲为什么喜欢它,并告诉大家它的内容。
活动四:科学——书的发展史
让家长收集有关书的由来,发展的资料。
活动五:手工——修补图书
提供材料让幼儿练习修补图书,进而能爱惜图书。
活动六:数学——买书(结合蒙氏的数字卡片)
在认识整数位数字卡片的基础上,让孩子玩书店买书的游戏。
活动七:谈话活动——书城游戏规则
1、请幼儿商量制定“我们的书城”游戏的规则。
2、制作相应的标记:书吧(语言、科学)、新书推荐区(语言)、售书亭(数学)、图书美容(美工)、休闲小站(社会)。
活动八:竞聘书城管理员和服务人员
1、请幼儿谈谈我们的书城有哪些工作人员。
2、怎样竞聘你喜欢的工作。
3、竞聘者发表演讲,大家投票选举。
活动九:“我们的书城”开张
1、由嘉宾主持开幕仪式。
2、工作人员上岗,介绍售书亭的新区域活动的规则。
3、幼儿自选区域活动。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在活动中感受力的连续性和阻断性的现象,体验游戏的乐趣。
在尝试中,掌握摆放的技巧:如直线时积木的距离、拐弯时积木的距离。
知道与同伴要主动合作,能与同伴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积木,卖当劳广告。
活动过程
一、欣赏广告,引发活动兴趣
1、提问:"刚才广告中,积木怎样了?我们一起用身体动作学一学。"
2、"想不想和同伴一起试一试?"
二、幼儿操作,搭直线
1、教师主要观察幼儿的合作情况。在此环节帮助幼儿建立合作意识。
2、个别指导:"你们的积木倒下去了吗?""中间发生什么问题,等会请你们这组派一个代表发言,和大家一起交流。"
三、第一次讨论
1、提问:"刚才你和谁合作的?怎样完成的?""在排直线的时候,你们发现哪些有趣的事?"
2、小结:用幼儿的语言总结在搭直线的时候应该注意的问题。
四、第二次操作
"刚才请小朋友练习搭直线,现在请小朋友和伙伴任意搭,想排什么形都可以。"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要推倒。
五、幼儿操作
1、教师注意观察幼儿,不做技术指导。
2、提醒动作慢的幼儿提高效率。
六、第二次讨论
1、每组分别上来把积木推倒,大家一起分析原因。在推之前,教师提醒幼儿观察拐弯时积木间的距离。
2、每组请幼儿自己总结。
七、游戏:共同完成一项任务结束
"刚才我们分小组玩的真开心。想不想大家一起搭。时间关系,我们就搭卖当劳的M好吗?"幼儿教育网()
中班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自主探索各种排序方法。
2、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
1、红、黄色卡纸若干,自制面包若干;
2、自制地图一幅:
3、模拟场地;
三、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教师和幼儿听《感恩的心》跟随老师进入场地。
(二)谈话引出主题:
1、教师:"小朋友们,刚才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打来了求助电话,说他们那里发生了火灾,虽然大火扑灭了,但是它们没有食物吃,已经饿了好几天肚子了,我们一起给他们运一些面包去吧。
2、教师:"但是通往森林是没有道路的,只有一张地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路出发吧。
3、教师:(教师出示电脑课件地图,边引导幼儿观察边讲述)我们现在的位置是营地(指出营地坐标),一会出发我们将要穿越一条小河(指出小河坐标),在傍晚时分我们将到达丘陵地带(指出丘陵地带坐标),在丘陵地带住一晚上,第二天上午我们将翻越一座大山(指出大山坐标),下午我们就到达森林啦!去森林的路程会很艰难你们有信心吗?
3、教师:"现在出发,出发前先按纵向报数(每队幼儿从第一个开始报数),报数完后带上面包和物品出发!"
(三)引导幼儿根据要求解决困难:
(1)遇到小河:
1、师:怎么办?(搭桥)那我请小朋友们分组,搭一座有规律的桥吧!
2、请幼儿分成四组将这些卡纸铺成各种各样的长长的桥。
幼儿分组边讨论边操作将这些卡纸根据颜色铺成各种规律的桥。
3、幼儿分组讨论操作。
4、师:"铺好的小组请站到旁边,我们一起看看哪个小组搭的桥是有规律的。"
5、集体讨论幼儿操作结果,和全体幼儿一起从第一队开始按顺序读出泡沫板颜色,等找出规律后再问幼儿,如果再向下接着按这样的规律排,应该再放什么颜色?(此处让个别幼儿来操作)。请小朋友快速的过桥我们继续前进!
(2)进入丘陵地带:
1、师:晚上了,我们要休息,怎么办?(铺地毯)"地毯有什么形状的呢?(幼儿回答:一般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那我请小朋友们分成四组根据卡纸颜色铺成有规律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地毯。"好,现在开始行动"。
2、铺好地毯的士兵请迅速归队,我们一起看看每一组铺的地毯是什么规律的?"如图:
第一组:
第二组:
好,现在开始休息!
(3)(大约1分钟后)进入大山:
1、师:早上起床,我们要翻过大山,怎么办?(铺路)那我请小朋友们分成四组边讨论边操作将这些卡纸根据颜色铺成有规律的长方形路。
2、师:要求要按规律,不能和前面的一样。教师:"铺好路的小组迅速回队,我们一起看看每一组铺的路是什么规律的?"
3、总结点评。如果再向下接着按这样的规律排,应该再放什么颜色?请小朋友们快速翻过大山我们继续前进!
(四)结束活动:
教师:"我们终于到达了森林,让我们把面包送给小动物们一起来舞蹈吧。"活动结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