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发布于:2021-03-09 11:53:05 作者:

关于中班教案汇总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中班教案汇总6篇

中班教案 篇1

  一、目标

  1。能仔细倾听故事,知道小兔做事的先后顺序。

  2。懂得抓紧时间,立刻去做下一件事情,就可以做很多事情。

  二、重难点

  重点:在倾听故事后,能知道小兔做事的先后顺序,并懂得抓紧时间。

  难点:通过实践,知道统筹安排时间的意义。

  三、准备

  挂图、幼儿活动材料、图标(果冻、饼干、蘑菇、草莓)、ppt

  四、过程

  1。导入,激发兴趣

  (1)师:今天小兔家来客人啦,它会准备哪些好吃的来招待客人呢?(幼儿自由交谈)

  (2)出示图片

  师:看看到底有哪些呀?

  师:哦~小兔呀准备做果冻、烤饼干,还要去树林里采草莓和蘑菇,这么多的事情,可要一件一件做,到底要怎么做呢?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我们来听听故事,可要仔细听哦。

  2。倾听故事,知道小兔做事的先后顺序

  (1)出示挂图,幼儿仔细倾听

  师:小兔做了哪些事情呀?(幼儿自主回答)

  在它之前做了什么?之后又立刻做了什么事情呢?(引导幼儿了解不要等,立刻去做下一件事情)

  师:朋友们见到小兔做了这么多的事情,说了什么?小兔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2)引导幼儿回忆小兔做事的先后顺序。

  师:小兔做了这么多的事情,它先做了什么?再做了什么?

  师:谁来给这些图片排排队。

  师:如果我们把小兔做事的顺序换一换,行不行,为什么?(会花更多的时间)

  师:小兔真能干,会做这么多的事情,还会合理安排时间呢!做完一件事情要立刻去做下一件事情,就能做好多事情了。

  师:我们要不要向它学习?对,我们就要像小兔一样抓紧时间。

  3。拓展经验,联系生活,讲述经验

  (1)出示图片(起床、入厕、积木、吃饭)

  师:我们生活中呀,也有很多事情要做,看看都有哪些事情呀?

  师:我们应该先做什么事情,再做什么事情呢?

  师:谁来给这些图片排排顺序

  (2)出示图片(洗手、搬椅子、吃饭、看书)

  师:刚才呀,我们说的是小朋友在家里做的事情,在幼儿园里也有很多事情呢,看看,我们应该怎么来做呢?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3)小结

  师:生活中有很多事情要做,要想好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不要等,立刻去做下一件事情就能做好多事情啦。

中班教案 篇2

  一、学习活动

  《花儿好看我不要摘》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意识到不随便摘花。

  2、节奏的朗诵儿歌。

  3、喜爱春天,感受春天的美。

  (二)材料及环境创设:

  儿歌书。塑料花。

  (三)重难点:

  重点:节奏的朗诵儿歌,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

  难点:能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三)设计思路:

  本活动采用各种道具来扮演角,来提高幼儿的兴趣。利用游戏游戏引入主题,提高幼儿积极性。并通过儿歌,让幼儿养成不乱摘花、爱护植物的情感。

  (四)活动流程:游戏导入———欣赏和学习儿歌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我们来扮演逛公园的游戏。(请几个幼儿来扮演花朵)

  公园里开了很多花,有红的花,白的花。

  二)、欣赏和学习儿歌

  1、清诵

  ——公园的游戏真有趣,我们把逛公园的游戏编了一首儿歌,名字叫《花儿好看我不摘》。

  幼儿园,花儿开,红的花,白的花,花儿好看我不摘,大家都说我真棒。

  (朗读)

  2、听老师朗诵,幼儿边拍节奏。

  3、跟着老师学念一遍。

  4、分组练习,请幼儿分成两组,先后随老师去逛公元,同时念儿歌。

  活动反思:

  活动与生活相互融会贯通,孩子不但对意思简明易懂,也明白了在生活中该如何做,不过还得有家长平时在生活中多引导、教育,否则孩子在实际行动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做到。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认识等号,理解等号的含义。

  2、能用等号表示两个集合数量的相等关系,并用语言表述。

  3、能表达等量判断的结果,解释使用等号的理由。

  活动准备:活动单18、等号印章,活动夹、数字印章、印台、铅笔。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以“观察派派麦麦的宝贝登记单”为情景,观察、记录两边宝贝的数量,判断是否等量、讨论怎样表示相等关系,认识等号,要求“相等的盖等号,不等的不盖”。简介平行活动。

  1、比较集合

  出示派派、麦麦手偶,将活动单18置于派派麦麦的下方教师讲解操作规则

  2、认识等号

  师:数量相等,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

  3、演示规则

  4、介绍平行活动

  二、分组操作

  1、分组操作

  教师有序请幼儿自选活动,开始操作

  2、观察指导

  教师巡视各组幼儿的操作活动,重点指导新活动组,帮幼儿理解操作规则,观察幼儿的操作策略、分析其发展水平,因人而异适时提供指导。

  3、鼓励换组

  三、交流评价

  1、交流

  2、评价

  3、整理活动内容2:数学——它们的数量相等吗?(二)(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执教:潘杰

  活动目的:

  1、理解大于号、小于号的含义和用法。

  2、能正确使用大于号、小于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并用语言表述。

  3、能表述和理解自己的操作结果。

  活动准备:活动单20符号印章、数字印章、印台、铅笔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由上节课的活动单引出“如何表示两个数哪个大哪个小”的问题,介绍“大嘴鱼(大于/小于号)”的用法,强调“大嘴要对着大的数”。简介巩固活动。

  1、学习大于号、小于号的用法

  它的大嘴始终要对着大的数,尖头要对着小的数,这样就可以表示哪个数大哪个数小。读的时候要说:“7大于6”,请幼儿复述。

  2、总结规则

  盖完数字以后,如果两个数相等还是盖等号印章,但是今天我们有了大嘴鱼,所以如果两数不相等就要盖大嘴鱼印章,注意,大嘴鱼的嘴一定要对着大的数

  3、介绍巩固活动

  二、分组操作

  1、分组操作

  教师有序请幼儿自选活动,开始操作。提示幼儿:今天做完活动单以后,请小朋友读一读自己的活动单,做错的可以用铅笔划去再改

  2、观察指导

  3、鼓励换组

  三、交流评价

  1、交流

  2、评价

  3、整理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园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点和能力。

  2. 鼓励幼儿相信自己,增强自信心。

  活动准备

  1. 教师熟悉故事《小黄莺会唱歌》。

  2. 在教师主题墙布置“我能行”专栏。

  3. 幼儿与家长一同寻找幼儿的优点。

  基本过程

  (一) 导入活动:

  以故事的形式引入主题,教师讲述故事《小黄莺会唱歌》。

  (二) 关键步骤:

  1.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讨论:

  (1) 小黄莺在音乐会上为什么跑下场?

  (2) 小黄莺为谁演唱歌曲?

  (3) 最后小黄莺为什么又能够大胆站在台上表演?

  2. 教师和小朋友一起总结:小朋友要相信自己,只要努力,一定会把任何事做好。

  3. 以“我会做的.事”为题,在全班展开讨论。

  (1) 想一想自己会做哪些事情?有哪些本领?

  (2) 请幼儿到全班幼儿前面说出自己会做的事。

  4. 建立“我能行”的专栏。

  (1) 教师:“在班里建立‘我能行’专栏,请小朋友把自己会做的事情贴在专栏中。”

  (2) 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会做的事,教师帮助幼儿给作品写上说明。

  (三) 结束活动;

  幼儿将自己的作品贴在“我能行”专栏内,同时向小朋友介绍自己会做的事情。

  1. 让幼儿园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点和能力。

  2. 鼓励幼儿相信自己,增强自信心。

  活动准备

  1. 教师熟悉故事《小黄莺会唱歌》。

  2. 在教师主题墙布置“我能行”专栏。

  3. 幼儿与家长一同寻找幼儿的优点。

  基本过程

  (一) 导入活动:

  以故事的形式引入主题,教师讲述故事《小黄莺会唱歌》。

  (二) 关键步骤:

  1.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讨论:

  (1) 小黄莺在音乐会上为什么跑下场?

  (2) 小黄莺为谁演唱歌曲?

  (3) 最后小黄莺为什么又能够大胆站在台上表演?

  2. 教师和小朋友一起总结:小朋友要相信自己,只要努力,一定会把任何事做好。

  3. 以“我会做的事”为题,在全班展开讨论。

  (1) 想一想自己会做哪些事情?有哪些本领?

  (2) 请幼儿到全班幼儿前面说出自己会做的事。

  4. 建立“我能行”的专栏。

  (1) 教师:“在班里建立‘我能行’专栏,请小朋友把自己会做的事情贴在专栏中。”

  (2) 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会做的事,教师帮助幼儿给作品写上说明。

  (三) 结束活动;

  幼儿将自己的作品贴在“我能行”专栏内,同时向小朋友介绍自己会做的事情。

中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社会需要各行各业的劳动;劳动本身不分贵贱,不管是哪一行,只要好好干,作出成绩,就能被社会承认,受到尊敬。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理应受到人们的尊重,可社会上总是有一些人看不起体力劳动者特别是从事哪些又脏又累工作的人们。这对幼儿将来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是很不利的。通过以往的教育幼儿已初步懂得了劳动不仅能创造美好生活,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要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在此基础上教育学生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是很有必要的。

  活动目标:

  1、 了解各行业劳动者,激发尊敬劳动者的情感。

  2、知道理发师这一行业与自己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事先了解爸爸妈妈工作特点。

  2、邀请一位理发师妈妈做现场演示。

  活动过程:

  一、 爸爸妈妈的工作。

  幼儿介绍自己爸爸妈妈的工作,并进行模仿爸爸妈妈工作时的样子。

  二、 理发师妈妈。

  1、 介绍理发师妈妈。

  2、 理发师妈妈简单介绍自己的工作。

  3、 逐一介绍理发工具。

  4、 边给一女孩做发型边介绍工具的使用。

  5、 说说理发师和自己日常生活的关系。

  三、 自选道具,分角色表演。

  “请小朋友来当理发师和顾客,前面有两种道具,想扮成顾客的小朋友拿上镜子坐在椅子上,想扮成理发师的小朋友拿剪刀站在顾客身后理发,决定好了,请慢慢地走上来拿。”“理发师的本领真大,把顾客的头发剪得这么漂亮,瞧!顾客们多漂亮!我们一起到外面让别人也来欣赏我们漂亮的头发吧!”

  活动延伸: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游戏。

  活动反思:

  知道劳动不分贵贱,各行各业的劳动都是光荣的。懂得社会生活需要各种劳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为人民服务,都值得尊重。合理地运用了愉快教学法。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加深对六一的认识,常适用于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绘画)表达、记录自己喜欢的六一游戏。

  2、大胆在集体面前用较完整、清晰的语言表述,并能注意倾听。

  3、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4、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记号笔、记录纸、照片、投影仪、粉笔、音乐磁带、订书记。

  活动过程:

  一、 观看照片、丰富知识

  投影仪上出示本班幼儿托班时的照片

  师: 六一节就要到了,我们以前托班时也过过六一节,你们上次玩了那些游戏?

  幼儿观看照片回答

  二、 讨论活动,学习记录

  师:马上又要到六一节了,我们又学了很多新游戏,这次你们想玩什么游戏?

  幼儿个别回答,教师记录

  三、 运用绘画,尝试记录

  师:是不是你们都想说一说?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纸和笔,请把你最喜欢的一个游戏画下来好吗?

  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四、 介绍作品,分享记录

  1、 个别介绍

  师:有没有和他一样的?请你送过来。(归类,按照选择人数多排序)

  2、师:还有一些游戏,怎么办呢?放在平时玩好吗?

  五、 延伸活动

  师:游戏确定了,还要做哪些准备呢?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就做准备工作吧。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