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精华】大班教案模板合集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热情欢快的民族风格,以及三段体的结构。
2、通过表演动作,学习分声部打击乐器,并在合奏中始终保持自己的声部。
活动准备:
1、活动前欣赏新疆舞,了解新疆这个民族热情欢快的风格。
2、大鼓、铃鼓、碰铃、圆舞板等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1、熟悉乐曲。
(1)通过谈话巩固幼儿对维吾尔族的认识。
(2)教师先讲故事的开头:“从前有一位心地很善良、外表却不美丽的姑娘,她很苦恼!她希望能像那些美丽的姑娘一样收到漂亮的玫瑰花,结果有一天……(教师播话音乐《送我一支玫瑰花》请幼儿欣赏,听完后请幼儿猜一猜音乐里讲的是什么故事?幼儿举手发言。
(3)接下来教师以表演的形式引导幼儿再一次欣赏音乐,表演动作的情感受与音乐性质是一样的,表演动作的节奏与打击乐的节奏要完全吻合。
2、熟悉节奏型。
(1)播放音乐请幼儿跟着教师一起表演。
(2)请幼儿把教师表演动作的节奏变成拍手的节奏,教师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引导幼儿去转变。然后播放音乐,教师完整地做表演动作,幼儿拍手。
(3)分声部练习节奏,幼儿看指挥有节奏地拍打身体各部位。(教师可根据情况即兴指挥)
3、乐器演奏。
(1)要求幼儿眼睛看指挥,教师不但指挥动作要到位,眼神更要有神和到位。
(2)附加乐器进行配乐,与幼儿讨论:把大鼓加到哪个地方比较合适?请幼儿自由发言,并尝试大鼓在哪一段音乐加入最好听。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
本次活动是一节1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复习课。其重点放在提高幼儿计算游戏的兴趣上及初步认识人民币并初步会简单的换算。《纲要》中所说:“幼儿园数学应以游戏为主要向导,孩子在游戏中得以不同的发展和提高。”如果单一学习数学,孩子们会感到枯燥无味。于是我在活动中设计了逛超市这个游戏,将加减法应用于生活中。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并和孩子一起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活动目标:
1、利用游戏的形式培养幼儿对10以内数加、减运算的兴趣及运算。
2、认识人民币中的元、角;初步学会简单的换算关系,并能运用心算或利用数学教具进行加减法运算。
3、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运用礼貌用语,遵守规则。
4、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重点:
提高幼儿计算游戏的兴趣上及初步认识人民币并初步会简单的换算。
活动难点:
如何让幼儿很好的进行集体游戏,并在游戏中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活动准备:
1、创设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十元、五元、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人民币若干张;存折若干张。
2、创设小超市,超市分三个区:生活用品区、玩具区,食品区商品上分别贴上不同价格的标签,收银台。
3、辅助材料—蒙氏数学教具:加法板、减法板、邮票游戏、计算架、数棒。
4、幼儿计算纸若干张、笔若干支。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小朋友们好,看超市里的商品种类真多呀!你们准备买些什么呢? 可是买东西需要钱,我们没钱怎么办?(去银行取钱)
师:好,让我们一起先排队,站在安全通道上,脚尖亲脚跟,安静的走进银行吧。
二、游戏活动
1、取钱 (初步认识人民币)
引导幼儿观察银行取款处,并请幼儿拿着自己的存折到银行取出需要的钱数。(提醒幼儿使用礼貌用语,相互谦让,知道遵守规则。)
2、购物(复习10以内的加减及初步会简单的货币)
师:拿了钱我们可以去买东西了。
①、购物要求。
师:这么多的商品,每样商品是多少钱呢?我们可以看什么?(标签)
今天我们每人只有十元。请选好商品后,自觉的在收银台按商品价格交款、找钱。
②、幼自由选购商品,
引导幼儿利用蒙氏教具,进行物品价格统计。
师:请小朋友们说说自己买了那些物品。
幼儿:我买了毛巾、玩具
教师:你们那的这些物品一共花了多少钱?怎么算的?
幼儿思考,记录物品价格列出算式。
3.提醒幼儿做文明顾客,轻拿轻放。
三、分组活动:
第一组:玩扑克牌游戏:教师:请下朋友们两个一组玩扑克牌,每人抽一张牌,比一比谁的牌大,用大数减去小数。
第二组:小花想用奖票悦奖。幼儿3人一组,每人10张奖票悦奖,如文具盒8元,就数八张奖票,换回文具盒,数数剩下的奖票还剩有说少张,写下算式。继续悦奖。
第三组:超市又要清帐了,请小朋友们用金色珠帮我把这些账单结算出来。
四、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师: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做简单的小结(今天我们自己去超市买了东西,知道人民币元、角的兑换关系,会用加减运算的方法计算自己购物的价格,真棒!)引导幼儿将学具收拾好。
活动延伸:
1、园内延伸
(1)在数学区域中投放加法、减法板及算式,让幼儿练习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在游戏角投放头饰教具,让幼儿合作游戏,游戏中幼儿可以拿走自己知道的算式头饰,老师及时给予补充,提高幼儿的计算的兴趣。
2、家庭延伸
(1)和爸爸、妈妈一起逛超市,尝试用10以内加法和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家长和幼儿再加玩掷骰子的游戏,先认识骰子上的数子,再将骰子上两面数字相加,看结果是多少?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通过欣赏乐曲《火车波尔卡》,感受体验舞曲的热烈、欢快情绪,学习用打击乐器为3/4拍舞曲伴奏。加强学生对生活与艺术之间联系的关注,培养艺术表现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
《火车带我去远方》课件、《火车波尔卡》欣赏曲、打击乐器:串铃、木鱼、响板。
活动过程:
一、律动:《开火车》。
二、师生问好。
三、新课教学
(一)
1、小朋友,听,这是什么声音?(出示2、听,快乐的火车就要出发了。(音乐声起,边听音乐,教师边打拍子节奏)
3、小朋友,你们听这这首乐曲,想到了什么?
4、小火车在表扬小朋友:他说:"小朋友,你们可真聪明,你们的想像力可真丰富,可是优美、欢快的我还没有名字呢?"小朋友,谁来帮小火车起名字呢?
5、小朋友给小火车起得名字都非常好听,我们就叫他"快乐的小火车好吗"?这首乐曲的名字叫《火车波尔卡》,我们就让快乐的小火车带我们去远方好吗?
(二)
1、快乐的小火车开来了,一节节小车厢,就像小伙伴们手拉着手,听,汽笛长鸣,火车带我去远方。(第二次音乐响起,边听音乐边随老师做动作,熟悉乐曲,课件演示。)
2、看,小朋友,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打击乐器,让我们随着活泼欢快的乐曲,来做一名小乐手,为乐曲伴奏,看谁的节奏拍得好,表情好,还能把坐火车时的喜悦心情表现出来。教师介绍打击乐器串铃、木鱼、响板的打击方法和节奏。(课件展示)
3、听第三遍音乐:用正确的打击方法为乐曲伴奏。
(三)
1、小朋友,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风景优美,你们都去哪些地方旅游过呢?
2、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旅游好吗?请一位同学来当火车小司机,老师是你们的报站员和导游,音乐一响,咱们就出发,音乐一停,我们的小司机就得停车。
3、长治到北京、北京到西安、西安到江苏、江苏到西藏。(课件展示)
四、教师小结:小朋友,我们开着快乐的小火车去了那么多的地方,下节课请小朋友画一张你最喜欢的景点送给老师好吗?让我们一着小火车走出教室。(放音乐《火车波尔卡》)效果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汉字的起源,知道汉字是从象形字慢慢演变过来的。
2、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3、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4、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1、电脑动画《汉字变身》
2、汉字:日、月、天、星、山、石、田、土
3、汉字和象形字配对若干
活动过程:
1、汉字的起源(认识天、山等字)
这是什么字?你们知道它们是怎么来得吗?
小结:我们的汉字是从象形字变过来的。那么你们知道它们是怎么变得吗?
2、汉字的演变(欣赏电脑动画《汉字变身》)
(1)你看到了哪个汉字宝宝变身?
(2)它是怎么变的?
小结:古时候字没有发明的时候,古人就把要讲的事画下来,我们现代的人把这些象图画一样的文字叫象形字。可是画画很麻烦,也很占地方,我们的祖先很聪明,他们就把这些象形字慢慢地简化了,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用得汉字。世界上有一些国家,比如日本、朝鲜人用的文字就是根据我们的汉字创造的。我们中国人很了不起吧!
3、猜一猜:出示象形字,猜一猜是什么汉字
(鼓励孩子猜的时候说出理由)
4、配对游戏:找朋友。
活动反思:
本单元的课文是两篇综合性学习的文章,主要介绍了我国汉字的发展过程和悠久的文化。本来自己对这方面的知识比较匮乏,一直发愁如何学习。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在学习这一单元之前,我自己先多方搜集资料,学习汉字历史,又邀请了中文系刘奉光教授来给我们讲课,这是一位对甲骨文很有研究的学者,通过这一节课,我和同学们不光了解了汉字的历史,还从人类历史、文化、地理各个方面综合学习了我国的灿烂文化,了解了骨刻文、学写若干甲骨文。
这小小的收获,大大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研究汉字的兴趣,所以,对第一个实践活动《有趣的汉字》,同学们表现得非常积极,搜集资料、小组交流、制作手抄报都很认真,我选取了一半优秀作品张贴在墙壁上。本单元的自读课本、《奇迹课堂》等都有大量的资料。同学们兴趣盎然,通过交流活动,也使我学到了不少新知识、小典故,教学之初的茫然一扫而空。下一课《我爱你,汉字》我更有信心。
通过交流、欣赏、分析,以及教师的演示和师生互动,本次实践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了解汉字的演化过程。体验用水墨画及点线面结合的形式表现汉字的特点,并大胆夸张表现。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故事内容,并能大概讲述故事。
2.知道桃花给小动物们带来的不同用处。
3.感受小白兔和朋友们相互关爱的情感。
活动重难点:
1.能够自己看图表达自己所想、所见的。
2.能够看图讲述整个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
PPT课件、幼儿用书等。
活动过程:
一、(ppt)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看看这幅图,图里都有些什么?图里的景色让你想到了什么?
2.小朋友们真厉害,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二、幼儿打开幼儿用书,欣赏故事,听故事
1.播放CD。
2.老师讲述故事
3.老师提问幼儿,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桃树下的小白兔做了一件什么事?
-----小白兔把花瓣寄给了哪些朋友?
-----这些小动物朋友分别用花瓣做了什么?
三、小组合作表演讲故事
四、活动延伸
1.如果你是小白兔,你会把美丽的花瓣送给谁,做什么呢?请把你的想法画下来给大家看。
2.展示幼儿作品。
3.老师把教学图及动物头饰放到表演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