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我家是动物园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我家是动物园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我家是动物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我家是动物园1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并感知故事的特殊幽默感。
2、乐意在集体面前用较完整的语言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自己的创作。
3、模仿故事中的句型“这是..其实呢..他是..”来讲述自己的家人。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中人物与动物之间的象征关系
难点:能把根据自己家人的特征想出一种相关联的动物,并用语言表述出来
三、活动准备:
《我家是动物园》PPT(百度文库)、动画(酷6网)
动物图片(猴子、狮子、浣熊、长颈鹿、狐狸、小白兔、鲸鱼、猫头鹰)
字卡(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妹妹、金鱼、曾祖母)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1、谈谈动物园中所见。
师:你们去过动物园吗?在动物园看到过哪些动物?
2、引入主题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小客人,他叫祥太,他说他们家有一个动物园,那我们来看看他们家的动物园有些什么动物吧。
(二)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看图说话
——播放PPT(不讲述内容),找出祥太家有哪些动物。根据幼儿说的,出示各种动物图片。
——了解动物特性,模仿动作。
2、出示故事人物,了解对应关系
——师:我们从祥太家找出了这么多动物,其实,他们就是祥太的家人。你们猜猜这些动物分别是谁呢?
——讲述故事,验证幼儿的猜测是否正确。
3、用故事语言介绍人物
——教师用句型“这是我的××,其实呢……,他是只××”来介绍祥太的家人。
——鼓励幼儿学习用句型“这是我的××,其实呢……,他是只××”来介绍自己的家人。
(三)完整欣赏故事《我家是动物园》
1、欣赏故事PPT,引导幼儿学说每段的前两句句子。
2、请幼儿说一说最喜欢祥太家的哪一种动物?为什么?
(四)延伸活动:画一画,说一说
1、幼儿创作自己的奇趣全家福,想想自己的家人像哪种动物,并画出来。
2、互相说一说自己家的“动物园”。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我家是动物园2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是我园开展“到处都有好朋友”主题活动中,作为“快乐的家人朋友”单元的一次语言活动,选择日本大岛妙子的《我家是个动物园》这个绘本作为教学素材,基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基于绘本。绘本从内容的角度充满了幽默的情趣,作者把家比作动物园,把家里的每个人比作一种动物,并以特别的口吻介绍自己的家人,从图画的角度,绘本作为一种美术语言传达的拟人及家人形象值得挖掘,在带领幼儿欣赏的同时传达人与动物间的相似之处;从语言的角度,绘本中的“其实呢”反复出现,而 “其实呢..”是承上文的一种转折,希望借绘本的语言魅力丰富孩子们的生动表达。其次基于幼儿的经验。孩子们在“十二生肖闹翻天”、“到处都有好朋友”的主题中探索并掌握了一些关于常见动物的特点,以及对生活中最熟悉的家人的外貌特征和个性有了表层的了解,能够引起经验共鸣;希望在本次活动中,将幼儿已有的经验进行调动和组合,通过幽默语言将孩子们的认知和语言结构进行重组,使活动增加难度和挑战性。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和便于孩子们更好地欣赏,我对绘本的文字和图片做了一定的.取舍。
活动目标
1.理解图画故事我家是个动物园中动物与人物的对应关系,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
2.愿意了解父母及家人的喜好和生活习惯。
活动重点
能够理解动物和人物的对应关系。
活动难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将动物与人物的对应关系进行运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在主题活动中幼儿已了解过常见动物的特点(外表、习性等)。
2.物质准备:与活动内容有关的ppt,动物图片,幼jl*u家长一起制作的全家福图册。
活动过程
1.教师放映故事的封面,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图书的内容。
指导语:你看到了谁.. ?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书的名字是我家是个动物园,你觉得这本书会讲些什么内容?教师引导幼儿对书的内容进行大胆猜测,充分调动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
2.教币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故事,支持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边播放ppt边讲故事,讲完故事后提问:他们家住的到底是谁?请幼儿讨论。
幼:他们家住的是动物。(这个回答常出乎教师的预料。)
师:他们家住的都是动物,那祥太也是动物喽?
幼:不是,他是人!
师:那他为什么要说自己是猴子呢?
幼:他和猴子像!他和猴子作了比较。
师:哪里像呢?
幼:他和猴子都爱吃香蕉,而且很淘气。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追问,孩子们理解了把人比作动物的要点。
(2)教师引导幼儿对故事线索进行讨论。
指导语:你最喜欢他们家的哪个人?为什么要把他说成是..呢?
重点:支持幼儿在理解线索的基础上熟悉故事中诙谐幽默的语言结构。
幼a:我最喜欢妹妹,她像小白兔。
师:咱们班有没有小朋友觉得自己像小白兔?
(幼儿纷纷举手,教师邀请幼儿b上场。)
师:谁来介绍一下她哪里像小白兔。
幼c:她受到批评的时候耳朵竖起来像小白免。
幼d:她的样子像小白兔。
(教师意识到伙伴的评价和幼儿对自己的评价是不一样的。)
师:你觉得自己哪里像小白兔?
幼b:我一笑起来很可爱,和小白兔比较像。
师:谁来介绍一下她为什么像小白兔,用上她自己说的,然后可以给她补充。
幼e:她是我们班的.. x××,其实呢,她是一只小白兔。平时她喜欢笑,一笑起来特别可爱,而且她总是把自己打扮得很干净。
教师充分利用幼儿对伙伴的了解,同时使人和动物对应的关系更加贴近现夹生活。孩子们限中的同伴是多样的,存孩子们说的过程中教师针对现场及时调整,请小朋友先说一说自己哪里和动物像,再请同伴根据对伙伴的了解进行补充,完整表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教币和幼儿共同制作一本家庭亲子册,探索故事中人物与动物的对应关系。
(1)教师出示全家福,介绍自己的家人,请幼儿选择适合的小动物与之对应。
(2)教师和幼儿共同完成一本亲子册,了解亲子册的制作过程。
教师适时点出了书的一些要素,如封面、书名、作者、页码、封底等。(书的构造不是这次活动探讨的重点,但应让孩子们在一次次阅读中自然习得和获得。)同时教师向幼儿展示做好的亲子册时,强调使用了绘本中的语言结构,孩子们也积极参与到编讲过程中。
第一、第二页:“这就是我,邓老师。其实呢..我是一只北极熊,因为我长得又白又胖,而且我非常爱吃肉。”
第三、第四页:“这是我的女儿,小桃子。其实呢..她是一条鲨鱼,因为她很喜欢游泳,而且特别爱吃肉。”
4.教师支持幼儿制作亲子册《我家是个动物园》,并进行分享。
(1)幼儿自选材料制作关于自己家的亲子册。
教师将不同版本的自制 (我家是个动物园绘本放在语言角,供幼儿参考。
(2)鼓励幼儿与小朋友分享自制的亲子册。
指导语:谁能用祥太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人。
活动延伸
制作《我班是个动物园班级绘本》。
附绘本内容
我叫祥太,是个小男孩。其实呢,我是只小猴子,最爱吃香蕉,爬树很拿手,也很会模仿别人。这是我爸爸,龙太先生。其实呢,他是只大狮子,最爱吃肉,不爱吃蔬菜。早上他脾气不太好,头发乱蓬蓬的,叫起来像狮子吼。这是我妈妈,明美女士。其实呢,她是只大浣熊,不管看到什么东西,都马上收去洗。有一次,妈妈差点连我也一起洗了。这是我爷爷,一郎先生。其实呢,他是只长颈鹿,个子高高的,散步的时候,我骑在爷爷肩膀上,看街上的风景在不停地变幻。这是我妹妹,茜茜。其实呢,她是只小白兔,总是竖起耳朵听别人说话。她很天真,很可爱,但吵架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她的踢人功。最后,介绍我的曾祖母,阿花老太太。其实呢..她是只猫头鹰,总是打着盹,半睡半醒。虽然她平常只会说 “啊”、 “嗯”,只要和她在一起,大家都觉得很温暖、很祥和。她没有牙齿的嘴巴,笑起来呵、呵、呵的。我的家是热闹的动物园。有空请来玩,不收你的门票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