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推荐】大班教案汇总五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 篇1
教学设计意图:
大班孩子就要迈进小学的大门,小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陌生而又富有诱惑力的地方。在“走近小学”这一主题活动中,教师要为孩子解除疑惑,从身心发展的许多方面为他们进入小学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其中包括在生活中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发现自己的不良习惯并即时纠正,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本班实际情况,通过平日里的观察,发现班级里总是有几个小朋友经常会来园比较晚,在日常的谈话过程中了解到他们很多都是因为晚上睡的太晚,早上起不来造成的。其他小朋友中也有晚上很晚也不肯睡的现象。针对上述情况,预设了本次活动。目的在于通过多种形式的演唱歌曲,体验歌曲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从而使小朋友养成早睡早起,不拖拉的好习惯。为上小学做好准备。
活动目标:
1、有兴趣地学唱歌曲,并尝试用二声部轮唱的形式来表现歌曲。
2、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准备。
活动准备:图片若干
活动流程:情景创设——学唱歌曲——轮唱歌曲——游戏结束
活动过程:
一、情景创设、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这是谁?(出示小猫睡觉图片)它在干吗?奥,上课时间到了,让我们赶快把它叫起床,要不它会迟到的。
2、师:哎,叫不醒,又要迟到了!看来这是一只爱睡懒觉的小花猫,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他快快起床吗?——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用闹钟来叫自己起床。
3、总结:你们想了那么多办法,有……,……都很好。我的办法是和XX的办法一样的,也是用小闹钟。那你们能告诉我闹钟叫别人起床的时候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幼儿模仿学一学)(出示小闹钟的图片)这可是一个很特别的小闹钟,听!它在说话呢!(教师念儿歌)
4、提问:它都说了些什么呀?(请小朋友说一说,其他小朋友学一学,巩固对歌词的认识)
5、小闹钟真厉害,它还会用好听的歌声来叫小猫弟弟起床。想不想听一听?
二、欣赏歌曲、学唱歌曲
1、完整欣赏一遍乐曲。(初步感知歌词)
2、再次倾听一遍教师弹唱。(熟悉歌词,提问孩子,解决第一遍中没听清楚的乐句)
3、集体学小闹钟唱歌(幼儿跟唱练习唱)
(1)解决孩子还不太会的乐句,巩固练习。师:小朋友,还有哪个乐句不太会唱吗。
师:学会小闹钟的起床歌,我们就可以一起唱给小猫听,催它快点起床上学去了。
4、大闹钟唱歌。变换形式跟唱(玩游戏的形式:师生互相跟唱、男女跟唱)。
由强至弱变换唱(猫妈妈说小猫在睡梦中,你们一下子就唱得很响亮会把猫宝宝吓坏的,如果你们能由轻到响、由弱到强地唱,小猫可能会很快醒来的)(幼儿唱两遍)
三、轮唱歌曲
1、大闹钟的歌声真好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猫现在起床了吗?(出示第3小猫睡觉的图片)还是没起床,真是个磨磨蹭蹭,贪睡的小猫,看来我们需要用两个闹钟来催催它了。
2、两个闹钟可以怎样唱歌呢?(让幼儿讨论,给幼儿探索的空间)
3、教师与个别幼儿示范。(通过示范,引导幼儿发现轮唱的真正含义)
师:就是一遍接着一遍的催它快一点是吗?这个办法好。谁先和我试试看?
提问:我们是怎样唱的?有什么秘密吗?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肚脐形成的原因,了解自己的身体与妈妈之间的关系。
2、知道妈妈照顾自己长大过程的辛苦,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产生爱妈妈的情感,乐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思维拓展,引出话题
1、小朋友爱不爱自己,做一个动作表示怎样爱自己
2、哎自己就要对自己身体各部分非常了解,做游戏:教师说身体各部分名称幼儿拍。
二、知识获取,深入话题
1、出示两幅图片
(肚脐图片)这是我们身体哪个部位?它长在哪里?
(一颗心放在肚脐上图片)这张图片代表什么意思?
这张图片告诉小朋友,肚脐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为什么说肚脐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
2、播放课件介绍肚脐形成的原因。
(1)介绍爸爸妈妈结婚是因为相爱,相爱的人高兴的夜希望的是有个小宝宝,妈妈怀孕了。
(2)提问:在妈妈肚子里的宝宝营养师从哪里来的?(明确脐带的作用)
小结:妈妈肚子里有小宝宝的时候会有一根脐带,所有的营养都会通过妈妈吃了很多东西,然后经过脐带,传到宝宝身体里。
(3)引导幼儿感受妈妈的爱
妈妈为了让宝宝长得快长得好,就会吃很多东西,会吃什么?
妈妈吃那么多东西是为了好吃才多吃吗?是为了什么?
妈妈原来身材那么好看,吃那么多东西就会变成大胖子,就不好看了,那妈妈会不会为了“要好看”不吃那么多东西了?为什么?
妈妈怀孕的时候胃很不舒服,吃了东西就会吐,吐了就舒服了,那妈妈会不会吐了就不再吃了?为什么?
小结:妈妈肚子里有我们的时候,一心一意的只想着自己的宝宝,自己身体再难受,变得再不好看,都不怕,只要我们宝宝好好的健康的长大,这说明妈妈非常非常的爱我们。
(4)宝宝出生了,出生的时候为什么会哭?(哭代表着宝宝要用自己的嘴巴和鼻子呼吸了,要用自己的嘴巴吃东西了,脐带没用了)
小结:肚脐这个地方曾是妈妈给你爱的地方,也是曾经把你和妈妈紧紧连在一起的地方,现在我们虽然出生了长大了,但是这个爱的印记永远留在了我们每个人身上。
三、情感迁移,乐于表达
1、情感迁移
现在我们出生了妈妈还爱我们吗?
用什么方法能告诉他们你也很爱他。
2、拓印
将爱传达给身边的每个人。
大班教案 篇3
主题来源:
大班有个活动《城市老鼠和乡村老鼠》,小朋友们在老师的组织下对"城市老鼠好还是乡村老鼠好?"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双方表现都很出色,难分上下。可在最后一个游戏环节里,班里的小朋友几乎一边倒的选择要当城市老鼠,这让我有点纳闷。孩子们告诉我"城市里有空调、有好吃的、大型的商场,还有游乐场、动物园……"现在的孩子天天锦衣玉食,年龄不大却都有了追求高物质生活的趋势.班里有些小朋友还因为自己不是个城市人而流露出失望地表情。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是我们当老师的义务和责任。如何培养?周末我特地组织家长和小朋友们去木勺沙举行亲子活动,回程中又去了蛇盘岛,孩子们在这趟游玩中初次感受到了三门的美,他们对三门慢慢有了兴趣,开始主动查阅关于三门的资料,慢慢地孩子们谈起了青蟹,谈起了渔船……《这里是我家》的主题随之形成。
主题目标:
1、了解三门的位置,知道自己是一位三门人.
2、了解家乡的特产、特色及一些有代表性的景物
3、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丰富幼儿对家乡的认识,感受家乡的美好,萌发爱家乡的情感。
主题络设计:
教育活动:
活动一:各种各样的船
活动的目标:
1、认识并了解各种船的名字及用途
2、提高幼儿对观察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录有轮船呜笛的录音。
2、一套各种各样船的贴绒教具。
3、分类连线操作卡人手一份。
4、各种各样的船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播放录音让幼儿猜测"这是什么声音?"
幼:轮船的声音。
师:小朋友们的耳朵真灵,上次活动我们一起认识了船,所有的船都一样吗?
幼:不一样。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这些船不一样的?
幼:有的船是木头做的,有的船是铁做的,有的船是竹子做的……
师:不同的船有不同的名字,你知道哪些船的名字?
幼:轮船、渔船、潜水艇、客船、小木船
师:小朋友说得很棒!你们说的这些船只是所有船类中的一小部分,今天叶老师就带你们去认识更多的船。
二、基本部分
1、播放课件了解部分有代表性船的名字及用途。
潜水艇:①这是什么船?幼:潜水艇
②这艘船有什么作用?幼:可以在海底工作。
③验证幼儿的说法(点击潜水艇,课件会自动播放潜水艇的功能。)
客轮:①这艘船叫什么名字?当幼儿教师可引导幼儿回答,亦可直接告知,自答不出时
②客轮有什么作用?引导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③确认客轮的功用(点击课件中的客轮,客轮自动播放其载客过江的画面)
渡轮:①你知道它的名字吗?
②它有什么作用?
③确认客轮的功用(点击课件中的渡轮,课件自动播放渡轮载着货物、汽车、客车过江的画面)
过程同上通过课件,幼儿依次了解渔船、快艇、水翼船的名称及功用。
(渔船:过程同上让幼儿了解渔船的功用是用于捕鱼业的。
快艇:用于水上娱乐或赛艇比赛。
水翼船:船底有支架像飞机的机翼气垫船。)
2、按不同给船分类
①根据船的材料分类(个别操作)"咱们认识了这么多船,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教师出示贴绒各种各样船的教具,幼儿集体观察,个别幼儿上台操作演示。
②根据船的用途分类。(集体操作)幼儿集体操作将同一类型的船连线,教师巡回指导。
③检查操作成果,展示个别操作结果。
"有的渔船是木头做的,有的渔船钢铁打制的`,有的货船小,有的货船高,请你们帮同一用途的船连连线。"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①检查操作成果,展示结果并讲解。
三、结束部分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些船里有的船连爸爸妈妈都不认识,你们想不想爸爸妈妈也来学一学,认一认呢?"
幼:想。
师:你有什么好主意可以把这个知识带回家?
幼1:我可以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
幼2:我可以画给爸爸妈妈看。
"你们说的方法都不错,那就好好准备回家给爸爸妈妈当一回老师吧。"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的想象力应该是很丰富的,但有部分幼儿的想象力不够;同时为了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选择了幼儿生活中很熟悉的夹子作为载体开展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夹子,知道夹子的用处。
2、能和同伴相互玩夹子,在夹、取夹子的操作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3、幼儿能用夹子变化不同的造型,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在夹、取夹子的操作中锻炼幼儿动手能力并体验游戏的快乐。
2、能用夹子变换不同的造型,启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各色夹子若干、图形卡片若干(圆形、半圆形)、手工制作(衣服、裤子、手帕)、课件
活动过程
一、热身部分
1.幼儿以“开火车”游戏进入活动室。
2.师生互动游戏活动。
二、导入部分
(一).认识夹子
(二)了解夹子的用途
三、游戏活动
游戏(一):晾手帕
游戏(二):夹夹子
游戏(三):和图形握手
四、以舞蹈“螃蟹舞”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1、在整个活动中幼儿认识了夹子,了解了夹子的用途。
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完成,幼儿能用夹子和图形变成不同有造型,且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3、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4、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互相配合,互相学习,参与积极性始终很高。
大班教案 篇5
目标:
1过幼儿对教师的模仿,引导幼儿认识环境,认识空间.
2启发幼儿的肢体意识和肢体动作,更重要的是
过程:
1师:“今天我给小朋友将个故事好不好,我来告诉你们啊,这个故事啊,发生在一个大森林里,你们先告诉我,你们知道森林里面什么特别多吗?”
儿:“树多............”模仿训练师“哪个小朋友想来装扮一下森林里特别多的东西??”谁愿意来试一下“儿”老虎“
师”老虎什么样子,我们来看看**做的像不像师:“可以来做一下树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做动作。
故事:森林里住了两个巫婆,一个是跳跳巫婆,一个是奇奇巫婆,跳跳巫婆啊,整天都喜欢跳来跳去的,他高兴的时候跳,不高兴的时候也在跳,那奇奇巫婆呢,整天都喜欢问为什么,有一天呢,奇奇巫婆和跳跳巫婆他们一起在森林里面去玩,他们就发现前面的树上张了好多好多红色的果子,他们就过去你一口我一口的吃了起来(教师做动作)吃着吃着啊,你们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吗?他这个果子的名字就叫爱睡果,他们吃完以后就睡着了,睡了好久好久,睡了好几年,后来啊,有一天,突然他们听到了一阵特别吵的声音,把他们从睡梦中吵醒了,你们知道是什么声音吗?特别特别乱,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特别特别乱的声音(幼儿根教师一起想象乱的声音)启发幼儿想象自己的身体都能发出什么声音,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么乱吗?因为啊,森林里面要开音乐会了好多的小朋友还有小动物都来参加音乐会,小朋友们正在做蛋糕呢,我们一起去做蛋糕好不好?来,我们一起来做蛋糕音乐律动“做面包”音乐<森林音乐会>
师生一起先摘果子,比一比谁摘的果子多挤牛奶,切蛋糕,刷果酱,搅拌牛奶,搅面,跺面,跳一跳学拍“强弱弱弱.
小朋友们看,着黑板上画了好多好多的格子是不是?谁能告诉我第一排,最高的这一排一共有几个格子?
“4个格子”我们一起来数一数,那我们能不能用拍手来告诉老师这一共有几个格子好不好?预备起“强强强强”那你们听一听啊,哪一种拍手的方法好听“强强强强”还是“强弱弱弱”好听呢?第二个好听大家一起来做一下不同的方向来拍“强弱弱弱”
提问:刚刚老师拍的时候第几下声音最大?“幼儿回答第一下,教师把黑板上格子的第一下做一个标记第一下代表声音最大,然后越来越清,他叫强弱弱弱,来,我们一起再来拍一次,大的标记的地方要特别使劲幼儿跟老师一起拍这个节奏配乐器
每个小朋友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乐器,咱们来为这首特别好听的森林音乐会来伴奏好不好?(跟音乐配乐器来拍这个节奏)师生一起来拍音感训练<山谷里的小喇叭手>
森林里面啊,不仅是小朋友门来参加音乐会了,还有谁来参加音乐会了,知道吗?
1师:“今天我给小朋友将个故事好不好,我来告诉你们啊,这个故事啊,发生在一个大森林里,你们先告诉我,你们知道森林里面什么特别多吗?”
儿:“树多............”模仿训练师“哪个小朋友想来装扮一下森林里特别多的东西??”谁愿意来试一下“儿”老虎“
师”老虎什么样子,我们来看看**做的像不像师:“可以来做一下树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做动作。
(幼儿回答)我们来听一段音乐,我们来猜一猜还有谁来参加音乐会了好吗?听一听什么声音欣赏乐曲感受强弱<山谷里的小喇叭手>师生一起做动作
这是什么声音啊?是森林里的小喇叭手,他也在音乐会里面,他在吹什么?可是你们发现了没有,这个小喇叭吹的有点不一样,声音有的时候特别的大(我们就这样抬着头去吹)有的时候呢,声音小,那小号手怎么吹?低着头吹,我们一起来一次小号手怎么吹的,声音有大有小好不好(音乐响起,幼儿跟老师一起跟音乐吹)
跳圈游戏:
小圈的时候代表声音很小,我们拍手的声音就很小,到了大圈的时候声音就大,我们拍手的时候就声音大老师跳,幼儿来拍手,每个小朋友来选一个乐器来玩这个游戏。
教学反思:
每一次的公开课都让我受益匪浅,虽然节奏不是第一次上,但相对来说难度增加,每次的节奏都是有规律的,这首乐曲缺乏规律性,经过几次的反复修改行程了最后版规律性的节奏乐。节奏乐调动的是些运动,而人的动作也是运动,人类的一切活动离不开节奏,没有节奏的人类生活是不存在的。大到对四季变换的感受,小到日常生活的洗脸、刷牙、穿衣、都离不开节奏,甚至于人脑一时的思想,严格上讲也有节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