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实用的大班教案模板集合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纸制品,感受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比较常用纸,了解纸的性质、特征及作用。
3、懂得用纸要节约,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重点:
感受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活动难点:
了解纸的性质、特征及作用
活动准备:
1、课件2、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谜语导入:引出“纸”。
二、基本环节
(一)纸在生活中的用途
1、出示白纸讨论它有什么用途?”
2、交流生活中见过哪些纸?
3、进一步了解生活中的纸制品。
(二)纸的种类
1、介绍纸的分类。
2、认识不同种类纸的用途
3、分发材料,幼儿操作尝试对纸进行分类。
4、师幼一起对纸的分类进行互查、小结。
5、小助手收回操作材料。
三、结束环节
交流节约用纸的方法
1、幼儿讲述自己节约用纸的方法。
2、小结。
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讨论乱扔垃圾所引发的怪事,强化爱护环境的意识和文明行为。
2.正确辨析爱护环境的行为,能理解并遵守生活中爱护环境的行为规则。
二、活动准备
课件。
三、活动过程
(一)设疑,激发兴趣。
1.有一只小兔子,名叫罗佳,他住在一块美丽的青草地上,还有他的邻居,猪妈妈一家、狐狸妈妈一家、熊妈妈一家和犀牛妈妈一家。
2.可是,有一天青草地上发生了大变化,我们一起去瞧瞧吧!这是一堆什么?是谁干的?
如果你是罗佳,看到这样的景象,心情会怎样?
(二)猜测故事的奇妙转折。
1.师:接下来还发生了什么更奇怪的事?看,罗佳的表情怎样?他看到了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从而想象垃圾猪、垃圾狐狸、垃圾熊和垃圾犀牛的去处以及发生的趣事。
(1)这只猪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跑出垃圾猪呢?现在你知道垃圾是谁扔的?你觉得他会到哪里去?为什么?
(2)垃圾狐狸也跑出来了,说明谁也乱倒垃圾了呢?她受到了怎样的惩罚?
(3)熊妈妈和犀牛妈妈家发生了什么事?说明了什么?他们乱扔垃圾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原来,这是一块魔幻青草地,谁在上面乱倒垃圾,这些垃圾就会跑回谁的家里。
3.继续将图片看完。
师:发生了这件怪事以后,青草地上的动物们这时候会怎么想和做的?青草地又会恢复什么样?大家的心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师:只要人人都不乱扔垃圾,我们的环境就会很美。
(三)正确辨析保护环境的`文明礼仪行为。
1.师:除了不能乱扔垃圾,我们做过哪些行为也是保护环境的呢?
2.辨析六合图片中爱护环境的行为。
四、活动延伸
我们的实际行动是保护环境最有效的方法,让我们为幼儿园的美丽出一份力,开始行动吧!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发展比较性观察能力,能发现纸的不同质地及其特性。
2、对探索特殊纸的秘密感兴趣。
3、愿意爱惜纸。
活动准备:收集不同质地的纸放在塑料筐里。
活动过程:
1、感知纸的特征。
请幼儿从塑料框中拿出各种各样的纸,仔细看一看、摸一摸、认一认它们,并与同伴交流纸张的样子,自己在哪里见过这些纸。
引导幼儿感知纸的粗糙、光滑、软硬、厚薄等特征,说出各种常见纸的名字,分辨它们的特征(皱纹纸、图画纸、宣纸、蜡光纸、色卡纸、信纸、卫生纸、餐巾纸、糖纸等)。
2、了解一些特种纸的用途。
出示几种特殊的纸,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触摸,找出哪些地方与常见的纸不一样:
(1)把玻璃纸放在眼前看物体,了解玻璃纸的色彩。
(2)将铝箔纸展平、折叠、再展平,发现锡纸能反复使用的秘密。
(3)用描图纸放在图书的上面,发现描图纸是透明的。
3、鼓励幼儿当小发明家,想象出还会制造出什么样的纸。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蔬菜的生长过程,初步认识几种常见的蔬菜。
2、掌握各种蔬菜的基本特征。
3、通过参观小菜园的活动,使幼儿体验到丰收的喜悦。
4、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孩子不仅享受了种植的乐趣
难点:农作物生活环境
活动准备
1、介绍今天外出的地方,及注意事项。
2、提出问题:我们会看到许多的菜,注意观察各种蔬菜的模样。
3、教师带着足够的纸和笔以备随时记录。
活动过程
一、参观小菜园:
1、幼儿自由观察,触摸各种蔬菜。
提出问题:这是什么菜?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有的菜长在土里,有的菜长在架上的……
二、幼儿认识几种常见蔬菜及外形特征。
1、认识白菜、萝卜、辣椒、南瓜等蔬菜。
2、引导幼儿观察其外形特征(长的什么样子),并触摸菜叶、果实等。(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自由回答)
3、帮助幼儿辨认各种蔬菜,知道蔬菜的组成(有的有叶、有的有茎、杆等)
4、比一比:各种蔬菜外形的不同。(幼儿自由讨论)
三、交流了解蔬菜的营养。我们收获了各种蔬菜,体验大丰收的喜悦。从而引导幼儿认识到:我们的生长离不开各种蔬菜,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以后吃饭不挑食。
教学反思
通过活动,丰富幼儿的知识。而在蔬菜种植、成长过程中,幼儿学会了用爱去关心、爱护别人,培养了孩子们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整个过程中,孩子不仅享受了种植的乐趣,还直接观察和感受植物生长的过程,增长蔬菜和水果种植方面的知识。在活动过程中,虽然课前我查阅了一些书籍,但在实际活动中还是明显感觉自己对农作物生活环境的匮乏,对幼儿的提问不能及时给予全面的回答,以后要更加开拓自己的知识面。
小百科:菜园,就是种蔬菜的园子,也叫菜园子, 一般农村居多,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家里很少有大片空地,但是也可以在阳台、庭院、窗台和室内、天台等地方开辟一个小小的菜园供家人食用。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掌握20元的钱币兑换,进一步体验钱币与商品之间的等价交换。
2、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适合的商品制定购物计划,并愿意把自己的购物计划与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
1、班级创设购物情景(超市、文具店、银行、加工厂、造币厂)
2、商品价格表、购物计划单若干
3、铅笔、胶、数棒若干
活动过程:
1、运用提问,激发幼儿对超市购物的兴趣。
(1)你去超市的时候是怎样买东西的?
(2)你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是怎么知道商品的价格的?
2、制定购物计划单。
(1)出示超市商品价格表,引导幼儿观察。
(2)向幼儿介绍制定购物计划单的方法
教师指导幼儿先记录姓名、日期,然后选择商品,把选择的商品图片撕下来粘在计划单上,商品的价格和起来是20元,最后把商品的价格用加法算式表示。并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价格和起来是20元。
(3)幼儿制定购物计划
将幼儿按能力强弱分成两组,能力弱的提供数棒作为辅助。
3、购物游戏。
(1)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游戏,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购物规则。
规则:
①银行设有工作人员,幼儿可以去存取钱,存折中的记录用算式,存款用加法算式,取款用减法算式,得数写在余额中。
②超市从入口进,然后拿购物筐购物,最后到收银台交款,收银员手中有一个价格表,超市中的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可以找到。
③文具店设有售货员和工作人员,售货员卖货,工作人员负责加工成品
④加工厂负责给超市供货和到邻班订货,幼儿的钱花光了,就可以到加工厂打工赚钱,也可以到超市和文具店做收银员、服务员赚钱。
(2)幼儿自主游戏。
教师重点指导超市的收银员和银行工作人员。(在幼儿计算、收款过程中,引导幼儿运用数棒辅助,在数额过大的时候,教师要加以提示)
4、教师小结并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提出新的问题,引发下一次的游戏。
提问:“当收银员收款时数额过大怎么办?超市的收银员收款时,款台太乱,分不清哪些已收过,哪些没收怎么办?”
活动延伸:
1、活动区:引导幼儿进一步完善角色区的游戏规则,并玩银行、超市、文具包装店、加工厂游戏。
2、亲子作业:请幼儿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到超市真实体验购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