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小班教案

幼儿园小班教案

发布于:2021-11-29 12:22:18 作者:

【热门】幼儿园小班教案汇总7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幼儿园小班教案汇总7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练习从高处往下跳,发展腿部肌肉力量,提高身体平衡能力。

  2、在跳“荷叶”的过程中学会互不碰撞。

  3、喜欢并愿意参加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5、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活动准备:

  1、“荷叶”若干

  2、小椅子、独木桥若干当做“岸边”

  3、电子音乐Kissing Bird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小蝌蚪变青蛙

  师:小蝌蚪们,跟着姐姐在池塘里游啊游,摇摇尾巴点点头。天气越来越暖和了,我们的后退长出来了(踢踢腿、蹲一蹲、跳一跳)。过了一段时间,我们的前腿也长出来了(上下左右甩甩手)。哇,我们的小尾巴不见了(扭一扭、跳一跳)。现在我们变成谁?我们一起学青蛙叫一叫、跳一跳。

  2、游戏:快乐的小青蛙

  ⑴跳荷叶

  师:小青蛙们游累了,我们去“荷叶”上休息一会。这么多的“荷叶”可以怎么玩呢?提醒幼儿跳“荷叶”时避免跟同伴碰撞。

  ⑵跳下水里游一游

  ①尝试从“岸边”跳下“池塘”

  师:水里游戏真开心,我们去“岸边”看一看。“我们一起跳下去游个泳吧。找片“荷叶”休息一会。

  ②请能力强的幼儿师范,教师再讲解、示范

  师:刚刚我发现一只小青蛙跳得真漂亮,我们一起看看他是怎么跳的。(两只脚是并拢的,膝盖弯弯的。)呱,轻轻地跳到池塘里。

  ③幼儿再次尝试从“岸边”跳下“池塘”

  师:小青蛙们,我们再来试一试吧!看看你们的脚有没有并拢?膝盖有没有弯曲?准备好了吗?一、二、三,呱!游泳啰……你们还想跳一次吗?我们看看哪只小青蛙跳得最远。

  ⑶小青蛙捉害虫

  师:你们肚子饿了吗?我们吃什么?害虫飞得很高,我们要跳得高高的抓住它。吃饱了我们坐“荷叶”上休息一会。

  师:有一只青蛙奶奶年纪大了,捉不动害虫了,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来捉害虫喂给她吃吧。首先我们要从池塘里游到庄稼地,然后从岸边跳进农田,每次我们只能捉一只害虫,最后带着害虫从农田跳进水里游到奶奶家,把虫子喂给奶奶吃。

  3、播放《小青蛙》的音乐做放松运动

  师:今天我们的小青蛙们特别能干而且很有爱心,把捉到的害虫都送给青蛙奶奶吃,你们真了不起。累了吧,让我们一起休息一会。(听音乐,幼儿在“荷叶”上捏捏腿,做放松动作。)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摆弄电动玩具,让幼儿对电池有初步的了解。

  2、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并乐意用短句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一个电动玩具,内有电池;另备电池若干。

  活动流程: 玩玩具--找电池--了解电池--延伸

  重点提问: 电池宝宝藏在什么地方?电池宝宝长得怎么样?

  游戏:

  一、情况分析

  经过一个阶段的游戏,在“超市”游戏中幼儿已有了“收银员”、“理货员”的角色意识,并能和顾客进行简单的对话。如:“欢迎光临”、“再见”及介绍优惠产品。这些表明D#锥的角色意识逐步加强,游戏中的主动性越发明显?

  “娃娃家”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游戏,幼儿的生活经验能在游戏中得到表现。现阶段常见幼儿自语“我去买菜”、“宝宝来洗澡”。但常出现“一窝蜂”现象,一个幼儿去买菜,一家子都跟着一起去;一个幼儿买饮料,一家子都去买;有时人人在烧菜,有时人人围者娃娃转…… 上周我和一幼儿都理了一个新发型,幼儿们围着我们议论纷纷,有的还给“娃娃”剪头发。幼儿对理发有了一定的兴趣,我班的角色游戏又生成了一个新主题“理发店”。

  二、游戏目标:

  1、让幼儿知道自己在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会在游戏中做一些和角色相关的事。

  2、引发幼儿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

  三、游戏准备:

  1、材料提供

  (1)增加娃娃家及其他主题的物品投放,如:娃娃家的电视机、遥控器等;理发店的剪刀、梳子、吹风机、剃刀及洗发水等。

  (2)观察、捕捉幼儿游戏动向,根据幼儿游戏行为、发展和需要提供材料。

  2、知识准备

  带领幼儿参观理发店,了解相关的人、事、物,并取得家长的配合,帮助幼儿积累相关主题的语言、行为。以“做客”、“理发”等内容展开讨论,启发幼儿分清不同角色、不同职责,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角色用语、角色行为。

  四、重点观察

  “娃娃家”、“理发店”中幼儿游戏情况。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萌发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及大胆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

  3.帮助幼儿了解水的用途,知道水对人类、动物、植物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水的作用

  2.ppt课件:如果没有水

  3.两盆花(一盆浇水,一盆不浇水)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没有浇水的盆花

  请幼儿观察、比较两盆花有什么不同。

  引导幼儿发现,浇过水的花,很滋润,很旺盛。没有浇水的花,叶子发干,看上去很蔫。

  2.讨论:花为什么要浇水?

  二、展开

  1.讨论水的作用

  如果我们口渴时怎么办呢?喝了水以后感觉怎么样?水有什么作用?

  2.ppt课件:水的作用

  (1)幼儿通过观察图片,从人们的生活、生产及动植物的生存等不同的方面了解水的用途。

  浇花,

  浇菜地,

  灭火,

  制作喷泉观赏,

  发电。

  (2)渗透儿歌内容

  妈妈用它洗衣服,弟弟用它来洗澡。

  淘米洗菜洗碗筷,家家户户不能少。

  庄稼要它来浇灌,花草树木也需要。

  发电织补炼钢铁,大小工厂都用到。

  (3)庄稼为什么要用水来浇灌?什么是浇灌?丰富词汇:浇灌。

  (4)讨论:如果没有水会怎么样?

  3.请幼儿欣赏儿歌《水是宝》,进一步了解水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儿歌里说了个什么事?为什么说“水是宝”?

  (2)它是怎么说的?个别幼儿运用响鼓板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

  (3)集体跟磁带诵唱儿歌,请诵唱清楚、声音洪亮的幼儿个别展示。

  4.引导幼儿讨论:水的作用很大,我们应该怎么办?

  增加节约用水的意识。丰富词汇:爱惜。

  三、结束

  ppt课件演示《如果没有水》

  让幼儿对节约用水进行情感体验。

  附:儿歌《水是宝》

  水呀水,是个宝,人民生活少不了。

  妈妈用它洗衣服,弟弟用它来洗澡。

  淘米洗菜洗碗筷,家家户户不能少。

  庄稼要它来浇灌,花草树木也需要。

  发电织补炼钢铁,大小工厂都用到。

  水呀水,是个宝,它的用处真不少。

  人人用水要爱惜,节约用水记得牢。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继《糖不见了》活动课之后,有一天李朝琪问我:“为什么老师杯子里的“黑糖”没有化掉,而是变大了呢?”其他小朋友也附和着“是呀是呀,变大了,好神奇!” “好像我爷爷杯子里的茶叶也是这样的。”……小班幼儿的好奇心是很强的,他们还沉浸在溶解的现象中,突然发现老师杯中的胖大海不但没有溶解反而变大了,他们对此感到很疑惑。结合我的个人子课题《“做中学”模式在小班科学活动中的探究》,考虑到小班幼儿具有直观思维的特点,我决定尝试运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让幼儿在观察、比较、猜测、实验验证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物体膨胀的有趣现象。对于活动材料的选择,我事先做过试验,发现胖大海膨胀需要的时间很长,像花茶之类的膨胀前后变化不够明显,唯有黑木耳、白木耳兼具需时短、膨胀前后对比效果明显两大特点,符合我们的课时需求。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小班幼儿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整个过程,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尝试探索,感知物体膨胀的有趣现象。

  2.对膨胀的现象产生好奇,并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一次性塑料杯人手一个。

  2.盘子四个(内装黑木耳和白木耳若干)。

  3.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感知黑、白木耳的特征。

  1.师:你们看盘子有什么?

  幼:黑木耳和白木耳。

  2.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和触感三方面来感知。

  师:请你们每人拿一朵黑木耳、一朵白木耳,看一看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像什么?

  师:摸一摸是什么感觉的?

  3.小结:黑木耳的颜色是黑色的,看上去像耳朵。白木耳的颜色是有点白有点黄,看上去像狮子的脸、像花、像珊瑚……它们摸上去都是硬硬的、脆脆的。

  (分析:通过有目的的引导,让幼儿感知木耳的特性,有了原型事物的基本了解,为幼儿进行大胆的猜测提供了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二、通过猜测、实验,感知膨胀现象。

  1.师:如果把硬硬的黑木耳和白木耳放到水里,你们猜猜会怎样?(幼儿猜测并讲述)

  2.师:黑木耳和白木耳到底会怎样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幼儿操作并探索)

  (分析: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有限,他们的猜测会有对有错,让他们带着自己的猜测去实验,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初步感知膨胀的现象。)

  三、对比黑白木耳在水中前后的变化,共同讨论膨胀现象。

  1.师:黑木耳、白木耳在水中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幼1:开花了。

  幼2:变大了。

  师:它们为什么会变大?

  幼:喝了好多的水。

  2.师:我们再来摸一摸它们,会是什么感觉呢?

  幼:滑滑的、软软的。

  3.小结:像黑木耳、白木耳这样原来干干的、硬硬的东西,放在水里会变大、变软的,就是膨胀现象。

  (分析:通过形态、软硬程度方面的对比,将幼儿的观察进行集中,突显本次活动的重点,帮助幼儿更好地感知事物膨胀的原理。)

  四、延伸、迁移幼儿的生活经验。

  1.还有什么东西也像黑木耳、白木耳一样,在水里会膨胀的?

  2.播放课件,当幼儿说出来即出示相应的物品图片。

  3.你们回家后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和老师、小朋友说一说。

  (分析:这是将幼儿的认知放大、扩宽,引向生活的重要一步,是让幼儿认识、了解、熟悉、理解生活的重要一步。)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环节、思路很清晰,我在课前也做了很多的考量和工作,从材料的选择方面、课件的准备等。活动分四个环节:首先,通过让幼儿看看、摸摸,在说说中感知、了解黑白木耳的基本特征,幼儿的参与热情很高。接着,让幼儿猜测,验证,使得幼儿在观察、对比的过程中慢慢发现木耳在水中变大了,体现了“做中学”的教育理念。然后,通过对比膨胀前后木耳的变化,分析其长大的原因,感知了膨胀现象,总结膨胀的概念。最后一环节又回归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从生活中找会膨胀的物体,幼儿在前,教师在后,以PPT的方式渗透了更多会膨胀的物体。

  但在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由于出现了两样物体同时需要幼儿观察,所以他们的观察注意力不能够全面顾及,所以我想如果在材料的选择方面,只选择一样白木耳而非两样的话,幼儿观察的注意力会更集中些。在活动中有的.小朋友说不知道杯中的黑白木耳已经变大了,可以让他们参照盘中剩余的黑白木耳,多对比一下、引导一下,那么他们就会更加地明了。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教会幼儿各种大型运动器械的正确玩法,培养幼儿愉快、健康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

  大型运动器械、玩具城堡

  三、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参观各种大型运动器械,并向幼儿介绍器械名称,教师演示玩法。

  (二)教师介绍玩具城堡各部分的名称及玩法,并请个别能力较强的幼儿玩一玩给其他幼儿看。

  (三)幼儿自由选择器械和玩具玩耍,教师随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四、活动延伸:

  带领玩累的幼儿坐在草坪上休息,并请幼儿讲一讲玩了哪些器械,感觉怎么样?幼儿园好不好?鼓励幼儿天天来幼儿园。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活动名称:图书区《常规培养》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的阅读习惯,学习翻阅、摆放书籍的方法。

  2、让幼儿体验读书的乐趣。

  材料准备:

  各类书籍、坐垫、图片等。

  活动指导:

  1、教师介绍区域规则,幼儿进区摆放进区卡,找到合适的位置,找自己喜欢的书。

  2、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的取、放书籍,知道书籍的摆放位置。

  3、引导幼儿认识书的封面、尾页等,指导幼儿正确的翻书方法(一页一页的翻)。

  4、指导幼儿在看图时要小声说话,不要打扰别人。

  5、观察幼儿在活动区的兴趣、情绪和活动的表现,对活动中幼儿进行适当的指导。

  6、活动结束时,提醒幼儿将书摆放整齐,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

  7、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评价,表扬遵守区域常规的幼儿。

  活动反思:

  活动名称:美工区 《学习涂色》

  活动目标:

  1、对美术活动感兴趣,乐意参与此活动。

  2、懂得用各种好看的颜色进行涂色。

  3、掌握用油画棒涂色的方法。

  活动准备:

  油画棒 、画好水果图案的涂色卡

  指导要点:

  1、指导幼儿进区游戏规则,提醒幼儿涂色时所要注意的问题。

  2、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以及握笔的方法。

  3、教师指导幼儿正确的涂色方法,并鼓励幼儿大胆的用色。

  4、教师对能力较为薄弱的幼儿进行单独指导。

  5、活动结束后提醒幼儿要将物品归类摆放整齐。

  活动反思:

  活动时间:20xx年9月活动班级:小班 活动名称:生活区《摆扣子》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游戏活动,愿意动手进行操作。

  2、能根据不同的数字进行摆放钮扣。

  3、学习一一对应。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树与人们的关系,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愿意讲述树的好处,发展想象及语言表达能力。

  3.萌发初步的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各样的树木及小鸟、小猫小狗、小朋友、房子等图片,布置成美丽的树林。

  2.与散文诗内容一致的电脑课件1-8,连续的配乐朗诵录音若干段。

  3.树杆、树冠,胶水、大副铅画纸每桌一份。各种可供选择的人与小动物的图片若干。

  4.优美的音乐2段。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自由创编动作进“树林”参观。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树林玩好吗?

  2.幼儿随优美的音乐自由创编动作进树林。

  (二)探索树林的秘密。

  1.师:美丽的树林到了,小朋友看到树林里都有些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2.讨论:为什么人们喜欢在树林里玩?

  (三)欣赏、理解散文诗。

  1.老师有感情的朗诵散文诗,初步感受散文的美。

  师:树林可真美,人们都喜欢在这里尽情的玩耍,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树朋友》的散文诗。(老师边连续播放课件)2.(逐段放课件)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

  A.春天,小松鼠在树梢上干什么?

  B.夏天,小松鼠又在树林里干什么?

  C.秋天,树叶怎么样了?

  D.冬天,小松鼠又是怎么做的呢?

  (四)制作树林,体验树的多样性及好处。

  1.树真好,小朋友喜欢树吗?我们一起来做一片美丽的树林,让很多的小动物和小朋友都来玩好吗?

  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树干和树冠粘贴成大树,然后选择喜欢的小动物粘贴在树林中。

  2.放配乐散文诗《树朋友》的录音,幼儿自主操作。

  活动延伸:

  1.把孩子们的作品陈列在活动室的周围,让孩子们参观讲述。

  2.在自主活动中创编《树朋友》。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