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寓言故事
经典寓言故事(集合15篇)
经典寓言故事1
遥远的菲律宾群岛中有一座小岛。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好像也没有必要知道。这个小岛上从来没有鸡。直到一位旅行家在海上遇险,才把鸡带到岛上。饲养的结果,新鲜的鸡蛋成了一道最普通最便宜的菜。不过,所有的鸡蛋都是用白水煮,因为,旅行家没有教给他们别的吃法。
不久,岛上的一位居民摊鸡蛋吃。对这种奇妙而丰富的想象,全岛争先恐后地热烈赞扬!后来,有人做出荷包蛋。多么美妙的想法!又有人想出填蛋……现在,鸡蛋真走红!一个人又发明出蛋卷。所有的人都高喊:真妙啊,真妙啊!
一年以后,一个人说:“你们真无用,我要用西红柿炒鸡蛋。”
这道菜实在妙,赢得了全岛的赞扬。不同的厨师都做这道菜。点心师不断添加甜美的调料!软的、折叠的、丝状的、放在牛奶和糖里的、放在清凉饮料、糖水水里和卤汁中的蛋品都出现了。到最后,所有的人都成了发明家,而最后的鸡蛋成了最好的鸡蛋。
一天,一位慎重的老人对他们说。
“面对这异国的菜肴和点心,你们洋洋自得也是枉然,首先应当感谢的仍然是为我们带来母鸡的人!”
并不缺少妄想超过原作者的人。他们虽然用不同的手法剪裁,但,只会重复早已讲过的旧故事。
经典寓言故事2
屠龙之技:做事脱离现实一场空
有一个姓朱的人,一心要学会一种别人都没有的技术,于是,就到支离益那里去学习宰杀龙的本领。他花尽了家里资产,用了整整三年时间,终于把宰杀龙的技术学到手了。姓朱的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可是,世间哪有龙可杀呢?结果,他学的技术一点也用不上。
原文:“姓朱者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庄子·列御寇》)
解析:学习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如果脱离了实际,再大的本领也没有用。
随珠弹雀:考虑不周,得不偿失
随侯之珠是非常珍贵的宝珠。有一个喜打鸟的人,却用随珠作弹丸,去射飞翔在千丈高空中的一只麻雀。人们看了,都嘲笑他。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付出的代价太昂贵,而得到的东西太轻微。
原文:“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庄子·让王》)
解析:做什么事,都得讲究得失轻重。为了没什么价值的东西而丢掉十分宝贵的东西,这是一种十分愚蠢的行为。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一定要考虑成本,一定要考虑代价。
鹏程万里:坚持梦想不怕冷嘲热讽
远古有一种鸟叫作鹏。大鹏鸟的背像泰山那样高,飞起来的时候,它的翅膀就像遮天蔽日的云彩。有一次,大鹏鸟向南海飞去。它在南海海面上用翅膀击水而行,扇一下就是三千里。它向高空飞去,卷起一股暴风,一下子就飞出九万里。它飞出去一次,要过半年才飞回南海休息。当它飞向高空的时候,它的背靠着青天,而云层却在它的下边。
生活在洼地里的小安鸟雀,看见大鹏鸟飞得这么高,这么远,很不理解,就说:“他还想飞到哪里去呢?我们往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下来了,我们在蓬蒿飞来飞去,也算是飞到边了。大鹏鸟究竟想飞到什么地方去呢?”
解析:一个目光短浅的人,是不能理解志向高远者的追求的。战国时期的商鞅说,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要成就大事,不应该去听从身边人的意见或者建议。成大事者不谋于众,这一原则通俗地说,就是谋求特别重大的事情,不必与人商量。因为谋求非常重大事情的人,自己必定有非同一般的眼光、心胸与气度,自己看准了,去做就是了,如果和别人商量,反倒麻烦搜索。就像鸟雀不能理解大鹏的志向一样。
经典寓言故事3
楚王聘庄子为相:宁可自由地活着
楚王听说庄子很有学问,特意派了两个大夫(官名)去聘请他为相。两大夫在谈水找到正在钓鱼的庄子,说明来意。
庄子听了,头也不回,答道:“我听说楚国有个神龟,死了三千年,枯骨龟甲还被楚王珍藏着,你们说这个畜性多幸运呵!”两大夫还不太懂这个意思,还以为人说的是楚王敬贤之意。
不料庄子冷笑道:“我呢,却宁可拖着尾巴在泥水中爬行,因为至少还活着,活得自由自在,我可不愿意让楚王供奉珍藏。”两个大夫这才又羞又愧的退去了。
呆若木鸡:深藏不露,动静以时
纪渻子为周宣王驯养斗鸡。过了十天周宣王问:“鸡驯好了吗?”纪渻子回答说:“不行,正虚浮骄矜自恃意气。”
十天后周宣王又问纪渻子训好鸡了吗,纪渻子回答说:“不行,还是听见响声就叫,看见影子就跳。”
十天后周宣王又问纪渻子,纪渻子回答说:“还是那么顾看迅疾,意气强盛。”
又过了十天,周宣王问纪渻子,纪渻子回答说:“差不多了。别的鸡即使打鸣,它已不会有什么变化,看上去像木鸡一样,它的精神全部凝聚在内,别的鸡没有敢于应战的,掉头就逃跑了。”周宣王高兴极了,立即带着这只鸡去斗鸡了。
解析:庄子认为,真正有大智慧、有着高超技巧和真正勇敢的人应该是藏而不露的,他们的表现也许是愚钝,笨拙和胆怯的。但是,在真正需要他们的时候,这些人冷静、沉着,能够表现出非同寻常的能力。庄子通过这则寓言,阐述了道家的辩证思维,即“相反的两极在某种高度便相互接近转化”的道理。
经典寓言故事4
老鹰与狐狸互相结为好友,为了彼此的友谊更加巩固,他们决定住在一起。于是老鹰飞到一棵高树上面,筑起巢来孵育后代,狐狸则走进树下的灌木丛中间,生儿育女。
有一天,狐狸出去觅食,老鹰也正好断了炊,他便飞入灌木丛中,把幼小的狐狸抢走,与雏老鹰一起饱餐一顿。狐狸回来后,知道这事是老鹰所做,他为儿女的死悲痛,而最令他悲痛的是一时无法报仇,因为他是走兽,只能在地上跑,不能去追逐会飞的鸟。因此他只好远远地站着诅咒敌人,这是力量弱小者唯一可以做到的事情。
不久,老鹰的背信弃义的罪行也受到了严惩。有一次,一些人在野外杀羊祭神,老鹰飞下去,从祭坛上抓起了带着火的羊肉,带回了自己的巢里。这时候一阵狂风吹了过来,巢里细小干枯的树枝马上燃起了猛烈的火焰。那些羽毛未丰的雏老鹰都被烧死了,并从树上掉了下来。狐狸便跑了过去,在老鹰的眼前,把那些小老鹰全都吃了。
这故事说明,对于背信弃义的人,即使受害者弱小,不能报复他,可神会惩治他。
经典寓言故事5
一阵狂风把两颗种了从遥远的树林里吹来,随随便便地抛在广阔的田野里。雨水灌溉着它们,泥土把它们埋起来温暖着,于是田野里长出了两棵树。
树起初很小,但是无聊的时间使它们长得高高地离开了地面,使它们远远地彼此望着。
它们彼此看见了。
田野那么辽阔,但直到尽头,这绿色平原上都没有别的树木。只有这两棵彼此远离的树仁立在田野中间,枝丫交错地张开来像个十字,孤零零的似乎是一种用来丈量空间的古怪的标杆。
它们彼此遥望,互相思念,互相倾慕。春天,当生命的`力量温暖着它们,营养的液汁在它们体内流动的时候,它们便怀念起它们永生不忘,但却永远分离了的母林来了。
它们摇撼着树枝,互相默默地作着手势。当同一只小鸟,像同一种心意似的,从这裸树飞到那棵树的时候,它们就会高兴得发起抖来。
在狂风暴雨中,它们惊慌地东摇西摆,折断了树枝,发出呜呜的声音,仿佛力图挣出地面,飞去相迎,互相拥抱,求得援助。
在黑夜里,它们又被隔离开来,彼此看不见了。它们因这种不幸而感到痛苦,祈祷似地仰望着天空,期待着天空破晓,它们又可以彼此相望了。
当措人或者是收割的农民坐在一棵树的荫影下休息的时候,它就悲伤地沙沙地响着,伤心地诉说孤独的生活多么痛苦:诉说不跟亲人在一起,时间过得多么慢,多么空虚,多么没有意义;诉说希望因达不到目的而日渐消失;诉说不能交融的爱情有多么强烈,得不到相互亲热的生活多么难以忍受。
经典寓言故事6
毛驴一直生活在农村,老了进了一趟城。
毛驴“嗒嗒嗒”走在城市的马路上。走着走着,毛驴感到屁股的某一个器官有膨胀感,他停下来环视周边,想找一个解决问题的地方。可是到处都有人,毛驴只好用毅力克制那个器官,继续往前走。总算看到一个公厕,毛驴急忙推门而进。
“哎,哎,”一个老头拦住了他,“交钱!”
毛驴一愣:“我没钱!”
“没钱?没钱就憋着!”老头把毛驴推出了公厕。
毛驴无奈,叹了口气:“唉——城里真怪,上厕所还要钱!”
毛驴继续往前走,走到一个十字路口,红灯亮了。毛驴夹在车流中停了下来。
30分钟过去了,红灯还亮着。
毛驴感到屁股上的那个器官膨胀感越来越强,他用毅力咬牙克制着,但毅力是有刻度的,到了极限位置就会失去作用。
终于,毛驴忍不住了。屁股上的那个器官肌肉一放松,一串黑乎乎,热腾腾的东西,落在了马路上。
毛驴一下感觉好像是49年。这时,一个手提式扩音器从马路对面冲着他喊:“随意大便,罚款!”
毛驴侧头一看,一个臂戴红袖章的中年妇女指着地上的粪蛋蛋在呐喊。
毛驴傻眼了,试着问:“罚多少钱?”
“一个粪蛋蛋一元!”红袖章拿出罚款单据本。
“这么贵!”毛驴吃惊地看着足有上百个的粪蛋蛋,说,“我没钱!”
“没钱?”红袖章用怀疑的目光打量着毛驴,“没钱,就跟我走一趟吧!”
毛驴跟着红袖章走进了附近一个办公室模样的房间。房内有4个胖得像肥猪似的年轻人正在乌烟瘴气地打扑克。
红袖章走到其中一个人身边,耳语了几句,就走了。那人扔下手中的扑克,绷着铁板似的脸,问:“为什么不交钱?”
“我没钱!”毛驴解释说。
“没钱?没钱进城来干什么?”那人从驴头看到驴尾,又从驴尾看到驴蹄,然后对身后的三个人说,“把他的4副铁掌撬下来当废品卖!”
三个年轻人冲上来,七手八脚把毛驴摁倒在地,一阵折腾,毛驴的4副铁掌被撬了下来。
毛驴走出房屋,感到受了天大的屈辱,心想:在农村整天拉磨,也没受这般的屈辱。一生气,屁股上的那个器官不自觉地“噗嗤,噗嗤”窜出一股气。
事也凑巧,毛驴身边不远处停着一辆城市空气质量检测车,车上检测器表盘上的指针立刻发生了偏转,并指示了空气污染的方位。
车内走下两个穿制服的人,按指示的方位,找到了毛驴。
穿制服的人说:“你造成空气污染了,请跟我们走一趟吧!”
毛驴糊里糊涂又被穿制服的人带走了……
经典寓言故事7
我是一头鲸鲨,一头生活在海洋生态保护区的鲸鲨。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像往常一样,在珊瑚丛里玩耍。“突突……突突突……”一种我从未听到过的声音突然从远处传来。同时,一只老海龟出现在右边。
“孩子,人类的渔船要来捕杀我们了!还不快跑啊?”那只老海龟焦急地说。
“人类?什么是人类?渔船又是什么东西?”我疑惑地问道。
老海龟解释了半天,我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准备赶快逃跑时,回头看了一眼那只老海龟,发现它还在缓慢地前行。
“龟爷爷,您也赶快走吧。”我急切地说道。
“唉,我老了。无法像你们那样游得那么快。只能听天由命了……”老海龟话语里满是无奈与凄凉。
老海龟才说完,一根带有尖角的棍子便从船上投下来。
“快闪开啊,捕鱼叉要刺中我们了!”老海龟说。
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候,我发现左边有一块特别大的礁石,便向那边游去,躲开了捕鱼叉的攻击。
“哎哟,谁把我碰疼了?”几只“手”抱着一个光溜溜的头叫了起来。原来,拐弯拐得急,我不小心撞到了一只章鱼。
“对不起啊,章鱼大哥。海面上有一艘大渔船,要来捕杀我们。我一着急就……”我连忙道歉。
“可恶,看我不……等等,你刚才说海面上有艘渔船?”
“没错没错,差不多有四个我那么大!”
“那还愣着干什么?快跑啊。”
刚说完,那片黑影就出现在我的正上方。
“快走啊,不然就来不及了。”海龟爷爷像赶马似的,在我背上扇了一巴掌。我惊得像一支离弦的箭,拼命向前游去。章鱼大哥甩开“膀子”,也一伸一吸地跟了上来。
“看到了吗?前面那片红色的珊瑚丛,右拐就是我家。先进去避一避。”章鱼大哥好心地提醒我们。
顺着章鱼大哥的指点,我们找到了它的家。我刚想第一个冲进去,就发现自己的头被洞口给卡住了。“这门也太小了吧!”我卡在洞口,海龟爷爷和章鱼大哥自然进不去。我跟这洞口较量了半天,好不容易出来了,渔船也没有追过来,“这也太奇怪了!”
海龟爷爷和章鱼大哥先躲了进去。为了避免再次卡住,我只有把自己庞大的身躯小心翼翼地藏在洞穴旁边的阴影里。
“我们应该想办法脱险,总不能一直待在这儿吧!”我说。
“没错。要是他们穿着潜水服下来猎杀我们,那可就糟了!”海龟爷爷也是心急火燎。
“潜水服是什么东西啊?”我好奇地问。
“那是一种人类用来下水的玩意儿。”章鱼大哥小声地告诉我,生怕惊动渔船上的人。
“啊?有这种东西。那我们不就完了?”
“那倒未必,只要我们能安全逃走……”
经过紧张的讨论,我们决定今天晚上逃跑。因为晚上天色很暗,渔船上的人不容易发现我们。
现在我们要好好休息,保存体力才有可能逃跑成功。
当水面不再有一丝光亮时,我们开始了大逃亡。
我先小心翼翼地探出脑袋,感觉没什么动静,便回过头来对海龟爷爷和章鱼大哥说:“出来吧……”
海龟爷爷和章鱼大哥一前一后地从洞穴里溜了出来。
我们按来路反着走。本以为走过那块大礁石就安全了,没想到这仅仅只是噩梦的开始。因为那一大片黑影就在我们的正右方,正往我们这边游。我顿时醒悟过来:之前渔船不来捉我们,就是要让我们产生安全感,好上他们的当。
我们当然不会坐以待毙,拔“腿”四散而逃。我才游出几十秒,没想到背后的渔船就以惊人的速度追了上来。很快,一个满是窟窿眼的东西就在我头顶上展开,把我和海龟爷爷兜住了。虽然我拼命挣扎,最后还是被拉上了船。
他们把我和海龟爷爷关在一个坚固的笼子里。海龟爷爷是两栖动物,没有海水也能呼吸。而我却不同,只能依靠海水来生存。所以我顿时感觉呼吸困难,体力不支。虽然海龟爷爷一个劲儿地叫我要坚持下来,可我还是昏了过去……
等醒过来,我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海龟爷爷也在我的身边。
“孩子,你终于醒了。”海龟爷爷摸摸我的头,慈爱地说。
“这里是哪里啊,我怎么会在这儿?”我很是疑惑不解。
“这里是海洋动物保护站,专门保护海洋珍稀动物。你被拉上捕鱼船之后,人类的海洋巡逻船就发现了这帮偷渔者,立马制止了它们,我们就这样得救了。”
“啊!我们居然是被人类救了?”我吃了一惊。
“是啊。虽然有些人在大肆捕杀动物,但还是有人默默地保护动物,海洋生态保护区就是专门划出来保护海洋生物的区域。正是因为他们的出现,我们才会被救呀!”
听了龟爷爷的话,我沉思了很久。这次,我们运气好,被救了,下次呢?我们生活在海洋生态保护区,有人巡逻,有人施救,生活在其他海域的同胞呢?真希望能和人类和谐共处在这一片蓝天下,真希望这一天能早日来到!
经典寓言故事8
从前,一家有两兄弟。双亲死后,哥哥独占了全部家产,只分给弟弟一棵杨桃树。弟弟毫无怨言,并没有和哥哥争吵。
一天,一群美丽的小鸟飞过这里。它们在杨桃树上歇息。不一会儿工夫,它们把树上所有的果子全吃光了。弟弟发现后,一屁股坐到地上,伤心地哭起来。他痛苦地对小鸟说:“这棵树是我唯一的财产了。你们把我全部的果实都吃掉了,我还吃什么呢?”
领头的小鸟怜悯地说“:我们住在很远的地方,我们只想在这里休息一会儿,不会长久住下去的。请别担忧,我们愿意为吃掉你的全部果实付出一定的报酬。”
说完,那只小鸟张开它的小嘴,像是往地上吐什么似的。眨眼间,又一棵杨桃树长出来了。树上开满银光灿灿的银花,结着许多金光闪闪的金果。这是小鸟付给弟弟的报酬。
自从弟弟得到这棵树后,突然间变成了比哥哥还要有钱的富翁。哥哥很想知道弟弟发家致富的奥秘,诚实的弟弟毫无隐瞒地向哥哥和盘托出。于是哥哥对他说:“把你原来的那棵杨桃树给我,我用全部的土地和果园跟你交换。”
“可以。”弟弟说。
哥哥心里打着如意算盘:不久,鸟儿又会回来吃掉这棵树上的果子。它们也一定会付给我银花和金果的报酬,到那时我就要发大财了。
就这样,哥哥日复一日地在杨桃树下等待着,可是他却连小鸟的影子都没看见;倒是乌鸦每天都来光顾,口里不停地叫着:“可耻,可耻!”
经典寓言故事9
孟于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
释义意思是指当前应该做的事情中最急需办的事。
故事有一次,孟子的弟子问起,现在要知道和要去干的事情很多,究竟应该先知道和干些什么。孟子回答说:“有智慧的人无所不知,但要知道当前应该做的事中最急需要办的事,而不要面面俱到。比如仁德是人们无所不爱的,但应先爱亲人和贤者。又比如古代的圣主尧和舜,尚且不能认识所有的事物,因为他们必须急于抽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尧舜的仁德也不是爱一切人,因为他们急于爱的是亲人和贤人。”接着,孟子又从反面来回答这个问题:“父母死了,不去服三年的丧期,却对服三个月、五个月丧期的礼节很讲究;在长者面前用餐没有礼貌地狼吞虎咽,咕哆咕哆地喝汤,却去讲什么不能用牙齿咬断干肉等等,这就是舍本逐末,不知道当前最需要知道和干的是什么。”
经典寓言故事10
害怕影子的人
有一个人突然得了疑心病似的,走在路上发现总有一个黑影跟着自己,再瞧瞧地上,自己每走一步,还留下一个脚印,于是他心里十分惶恐。他走几步就朝后看看,一串脚印一直连到他的脚下,一个黑影与脚印连在一起,他害怕极了,总想摆脱这个黑影和这些脚印。他紧走慢走,影子也紧跟慢跟,他怎么也摆脱不了它们。
这个人走呀走呀,心烦意乱、诚惶诚恐。当他路过朋友家门口时,他实在累得很,便进到朋友家里去歇会儿,喘息一下。待他进了朋友家门,发现影子不见,他才算长长嘘了一口气,说:“这下好了,这下好了。”
朋友见他这般模样,很是奇怪,问他出了什么事,他又不好意思开口说实话,便支吾着说:“没什么没什么,我只是走累了,想在你这里坐会儿。”
跟朋友聊了会儿天,休息了好半天,又见影子、脚印都没有了,这个人准备起身回家。于是他向朋友告辞,出门回家。当他一走在路上,发现影子、脚印又出现了,依然是一步不落地紧跟着自己。这一下他可更加害怕了,他使劲地奔跑起来,企图甩掉影子和脚印。可是他跑得越快影子也跟得越快,他跑的步子越多脚印也越多。他想,可能是自己跑得不快才甩不掉影子的,于是他更加拼命地跑,一下也不敢停,甚至路过家门口时也不敢回去,他害怕把影子和脚印带回家去。他就这样拼命地奔跑不停,最后终于跑得筋疲力竭、心力交瘁而死去了。
这个人实在是太愚蠢了,只要有光亮就会有影子,没必要产生恐惧更没必要摆脱它。即使实在不愿看到自己的影子、讨厌自己的脚印,那也只需要往阴处一站就得了,靠跑是不可能摆脱影子和脚印的。
经典寓言故事11
一、愚人开店
续《守株待兔》的故事发生之后,又出现了一位愚人,他开了一间杂货店,生意很差,他想了很多办法均不见客人上门。有一次他出门办事,回来的时候邻居告诉他说:“哎!你瞧瞧你一走来了不少买货的,可惜都走了。”
愚人一听扭身就走,邻居忙问他干嘛去。他说道:“我每天在这里都没有客人,反而我一走客人就上门,那么我不如干脆出去。”
二、捕鱼人
有个捕鱼人在浅海滩上捕鱼,每网撒下去只打上来一些小鱼,他失望的把小鱼放在鱼篓里,打算继续撒网。这时他看见另一位渔民从深海地方划着船回来,他连忙高声喊着:“喂!朋友,深海的鱼大吗?”
那人摇着晃着手里的鱼篓说:“你瞧!挺大的。”
捕鱼人一听,一扬手倒掉自己鱼篓里的小鱼,那人惊讶地问:“哎呀!你怎么把鱼都倒掉了。”
捕鱼人说:“不倒掉小的怎么去捕大的呀?”
经典寓言故事12
在一个山清水秀、花草遍地的山坡上,走来一个读书人,他被这绮丽的风景所吸引,欣赏着优美的风光,信步进入了密林深处。
天色将晚,读书人想离开这里,到附近镇子找个客栈住下,哪知竟迷失了方向,找不到下山的路了。
惶恐间,他看见不远处有个简易木棚,读书人想:那里或许会有狩猎的人,暂且借宿一夜。他走到木棚边,看到里边透出微弱的灯光。他心中一阵高兴,急走几步,进入木棚,只见一个猎人正在棚中吃饭。
读书人说明自己的情况后,猎人很是同情,对他说:“就在我这里住一夜吧,夜晚赶路很危险的。这地方老虎很多,碰上它就麻烦了。”读书人十分感激,猎人让他一块儿吃了晚饭,然后说:“我们夜里得住在树上,这样会更安全一些。”
两人爬上树,在吊铺上躺下。半夜时,读书人被什么声音惊醒了,他听到似乎有许多人的说话声和走动的脚步声。一会儿,这些人走到他们藏身的树下,有人发现 了猎人为捕杀老虎设置的弓,气愤地说:“这一定是为暗算我们首领而设置的。”说着把弓上的弩箭卸了下来,然后扬长而去。
读书人不解地问猎人:“刚才那些是什么人啊?”
猎人告诉读书人:“那些人是被老虎害死以后变成的伥鬼,这些伥鬼不仅不仇恨老虎,还甘心成为老虎的帮凶,真是太可恶了。刚才他们所说的首领就是老虎。”
猎人说完,急忙下树,重新安装好弩箭,刚回到树上,一只猛虎便蹿了过来,前爪正好踏在弓的机关上,只听一声惨叫,老虎中箭倒地而死。
读书人要下去看看,却被猎人拦住了。接着,就看到伥鬼们匆匆赶来,见到老虎死了,顿时都哭作一团。
经典寓言故事13
庖丁解牛:实践出真知
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追求的,是道,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三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
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
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割断筋肉割坏的;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砍断骨头而将刀砍坏的。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锋利得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
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虽然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
解析:庖丁解牛能够做到一刀下去,刀刀到位,是因为掌握了它的肌理。牛与牛当然各不相同,但不管是什么牛,它们的肌理都是一致的;每个人的生活也各有各的面貌,其基本原理也是近似的。
做事应处处小心,还要保持着一种谨慎小心的态度,收敛锋芒,并且在懂得利用规律,顺其自然的同时,更要去反复实践,像庖丁“所解数千牛矣”一样,不停地重复,终究会悟出事物的真理所在。
经典寓言故事14
魏国的一个农夫有一次在犁田时突然听到一声震响。他喝住耕牛,刨开土层一看,原先就就是犁铧撞上了一块直径一尺、光泽碧透的异石。农夫不知就就是玉,所以跑到附近田里请邻人过来观看。那邻人一看就就是块罕见的玉石,于就就是起了歹心。他编了一套谎话对农夫说:“这就就是个不祥之物,留着它迟早会生祸患。你不如把它扔掉。”农夫一时还拿不定主意。他心想:“这么漂亮的一块石头,假如不就就是怪石,扔掉了多么可惜。”农夫犹豫了一会儿,最后还就就是决定把它拿回家去,先摆在屋外的走廊上观察一下,看看到底就就是怎样一回事。
那天夜里,宝玉忽然光芒四射,把整个屋子照得像白昼一样。农夫全家人被这种神奇的景象惊呆了。农夫又跑去找那邻人。邻人趁机吓唬他说:“这就就就是石头里的妖魔在作怪。你只有立刻把这块怪石扔掉才能消灾除祸!”听了这话以后,农夫急忙把玉石扔到了野地里。时隔不久,那邻人跑到野外把玉石搬回了自己的家。
第二天,那邻人拿这块玉石去献给魏王。魏王把玉工召来品评其价值。那玉工一见这块玉石,不觉大吃一惊。他急忙朝魏王跪下,连连叩头,然后起身对魏王说:“恭喜圣上洪福,您得到了一块稀世珍宝。我虽然当了这么多年的玉工,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大、这样好的玉石。”魏王问:“这块玉石值多少钱?”玉工说:“这就就是一件无价之宝,难以用金钱计算它的价值。世上的繁华都市里有各种各样的玉石,但没有哪一块能与它媲美。”魏王听了这话以后大喜,当即赏给献玉者一千斤黄金,同时还赐予他终生享用大夫俸禄的待遇。
狡诈的人因骗取的玉石而受赏食禄,而善良的穷苦人却还蒙在鼓里一点也不明白。
经典寓言故事15
从前,有个农夫赶着一匹马和一头驴子到别处去。驴子背上驮着许多沉重的大口袋,到中午时刻,天气很热,驴子对马说:“兄弟呀,帮帮忙吧!否则,我真支持不下去,马上就要累死了,这些口袋实在太沉重啦!”
那匹马却装作没有听到驴子的请求,它心里嘀咕道:“这么大热天,我干吗要驮这些大口袋自找苦吃?这只蠢驴天生就是驮东西的料子。”
没多久,驴子终于支持不住,一头栽倒在地上,死了。农夫便将驴子背上的大口袋卸了下来,又扒下驴子的皮。他将那些口袋连同这张驴皮一起放到马背上。然后,牵着缰绳,继续朝前赶路了。
到这时,那匹马才私自叹息道: “唉,好重啊!刚才,我要是肯帮驴子一点忙就好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