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关于小班教案模板汇总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学会控制或适当发泄自己的情绪。
教学准备:
自制心情脸谱教具
教学建议:
1.教师展示一张小朋友的心情脸谱,让幼儿猜猜看他表达的是什么心情(高兴、伤心、生气、平静)。
2.让幼儿也用心情脸谱说说他今天的心情是怎么样的。让小朋友根据自己的心情分成四组,并分别说说自己为什么高兴?生气?伤心?
3.出示高兴的脸谱,问幼儿:“什么时候心情会高兴?”出示心情不好的脸谱,问幼儿:“什么时候心情会不好?”
4.感受好心情:教师与幼儿一起跳舞:“快乐碰碰碰”。
5.讨论:如果有的小朋友心情不好会怎样:会生病、没有朋友和他玩。
6.心情:怎样使自己的心情变得愉快?
7.游戏:“心情魔方”玩法:拿一个正方体盒子,在它的六个面画上六种不同的表情,请一个幼儿往上抛,落下后,它露出的表面上是什么表情,幼儿就会做出相应的表情。以此引起全体幼儿不断的笑声,共同找到快乐!
小班教案 篇2
一、目标:
1、初步运用撕贴的方式表现茶树的形态。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及观察能力。
二、难点:
小班幼儿在绘画时手眼不协调,教师需要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指导他们进行更好的制作。
三、准备:
1、茶叶树干、胶水、小手巾
2、家长带幼儿参观茶园
3、教师带幼儿玩一简单手指游戏,让幼儿对教师更熟悉
四、过程:
1、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早上好!我是叶子老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颗神奇的树,它的叶子可以装在茶壶里泡着喝,又香又醇。有人知道是什么树么?(引导幼儿思考回忆)对了就是茶树,周末爸爸妈妈是不是带大家到茶园里参观了呢?谁记得茶树长什么样子呢?(导入PPT和幼儿欣赏)
(2)成片的茶树长的像一只只的毛毛虫,单棵的茶树和小朋友一样有身体(树干),有胳膊(树枝),有衣服穿(树叶)。它们通过农民伯伯的照顾可以长得很壮实。
2、引导幼儿观察
下面我们来看看茶树是怎么生长的吧。(动画演示)原来茶树有粗粗的树干;树干上长着细细的枝芽;枝芽上长着绿色的叶片;叶片里有一条条小路,把营养运输到它的身体里。
3、教师示范
嘘!安静。我刚才听到了茶树宝宝对我说话了(假装耳朵靠近茶树),小朋友你们听见了么?我听见咯,我听到茶树宝宝说:“大家把我种到教室里来吧,我想和小朋友一起玩。”那叶子老师就教大家如何做一棵茶树吧。(教师制作成品,激发幼儿兴趣。)
讲解注意事项
(1)双手的大拇指拿着纸片,用手腕和手指的力量,慢慢的一点一点的撕,用力均匀。
(2)把小树叶撕下后用笔画出脉络。
(3)在反面涂抹胶水,不能太多胶水,以免太湿。
(4)贴好后可以用小毛巾搽手。
4、教师指导幼儿进行绘画。
五、教师进行评画
六、总结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踢毽子的过程中锻炼手、眼、脚的协调能力。
2、培养合作、竞争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合作、竞争的意识
活动准备
鸡毛毽子,小皮球,投掷用的大筐。
活动过程
一、游戏活动
(一)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布置场地。
(二)老师示范踢带绳子的毽子,再请幼儿练习踢毽子。
(三)老师讲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游戏玩法:
1、将小朋友分成人数相等的几组,列队站好,做好准备。,
2、老师哨响,游戏开始。第一个小朋友向前一步到达指定圆圈,开始踢带绳子的毽子,踢够10个就将手中的毽子放下,抓起身旁的皮球投向前方的小筐,再转身和下一个小朋友击掌,则下一个小朋友开始,依次进行。
3、哪一组投进球最多,则获胜。
游戏规则:
1、小朋友踢毽子必须要踢够10 个,才能进行投掷。
2、投掷只有一次机会,投不进也不能捡起来再投。
(四)开始游戏
(五)评比比赛结果
二、幼儿用毽子自由游戏。
发给每个小朋友一个毽子,让孩子自由玩耍。老师注意观察孩子的创新玩法,做好记录。
三、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做放松运动。
四、收拾场地,活动结束。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克服胆怯心理,继续学爬攀登网。
2、明白“原来我是很有力量的”,做一个勇敢的人。
3、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4、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1、课前创设活动情境。
2、胆小先生和大老鼠手偶各一;自制勇敢人标志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利用情境,进行心理预测,统计有多少人不敢爬攀登网,并了解其原因。
1、可用以下方式提问:
你敢爬攀登网吗?为什么不敢爬呢?害怕的时候你会怎么样啊?
你为什么能爬过去呢?爬过去了你心里感觉怎么样?
2、师生共同小结会爬的原因:心里不害怕;学会方法:手抓准了,脚踩稳了,一步一步爬上去。
二、请愿意爬的人表演爬攀登网,大家为他们的勇敢而鼓掌并颁发勇敢人标志。
三、教师示范爬攀登网时翻越的动作:先跨越一条腿,双手重新抓牢后,再翻越另一条腿。
四、鼓励没有得到勇敢人标志的幼儿大胆尝试爬攀登网。
五、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胆小先生》。
六、分析作品,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心理谈谈体会,明白“原来我是很有力量的”,激发他们想做一个勇敢人的愿望。
七、再次鼓励幼儿克服胆怯心理,继续学爬攀登网。
活动反思:
教师善于观察幼儿,关注幼儿之间出现的心理问题,并巧妙的利用幼儿的群体从众心理,用故事和“勇敢人的标志”做手段,同时教给孩子正确的攀爬方法,鼓励幼儿战胜胆怯心理,勇爬攀登网。从活动效果来看,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学会了爬攀登网,他们在顺利爬完以后,都高声欢呼“我胜利了”,同伴之间,师生之间都相互击掌祝贺,此情此景让教师和幼儿都深受鼓舞,体验到了战胜胆怯、战胜自己的巨大快乐。
愿“胆小先生”的故事伴随我们的一生,帮助我们战胜生活中的一个个困难。
小班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为了锻炼小班幼儿走的动作,我将纸棒和可乐瓶作为运动器械,让幼儿在持棒推瓶的过程中练习走的动作及认识符号、颜色的能力,考虑到大可乐瓶比小可乐瓶容易控制,所以练习时均提供大可乐瓶,只在游戏中提供小可乐瓶,这样做既增强了趣味性,有体现了层次性。
活动时间:4月1日
活动地点:音体室
活动目标:
1.以体育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能分辨出红、黄、绿三种颜色,并能根据符号找出相应的物体;
2.培养幼儿的手、脚、眼的协调能力;
3.幼儿能积极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1.红、黄、绿三色棒15根,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符号若干个,
2.准备装有水的瓶15只(瓶盖里涂上红、黄、绿三种颜色)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好多瓶宝宝,你们想想看怎么玩可以让他肚子里的水变颜色;
2.师:每人去找一只大的`瓶宝宝,跟它玩一玩;
3.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注意了,变成红颜色的举起来,变成黄颜色的举起来,……(给予适当的鼓励,你们真棒!)
4.下面,我们来找找看相同颜色的纸棒,跟瓶宝宝们玩一玩。
二、引导幼儿找出玩法
1.师:宝宝们,你们动脑筋想想纸棒怎们跟瓶宝宝玩;
2.师:把瓶宝宝放在地上用纸棒推它,瓶宝宝最开心了,宝宝,你们也来试试呢;(游戏可以开展多次,让幼儿跟不同大小的瓶宝宝玩,目的是增强幼儿游戏的乐趣)
三、出示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符号,鼓励幼儿找出相应的瓶宝宝(玩“配配乐”的游戏,让幼儿把形状配对)
四、与幼儿一起做“健康歌”游戏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幼儿在分组游戏时发现个别幼儿还不能很好的推车,在集体讲解,观看其他幼儿成功的秘诀。后面推的幼儿要站在两脚的中间提前面同伴的两脚脚踝处,慢慢向前推。在最后部分比赛游戏时,要求幼儿在比赛后互相交换位置。让他们更好的得到锻炼。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年龄的孩子很固执任性,都是爱吃糖饼,又不太喜欢刷牙,小部分幼儿的牙齿都有蛀牙,影响了孩子的饮食健康。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引导孩子参与到这次设计的活动中来。
活动目标
1。欣赏并理解故事《小熊拔牙》。
2。知道要经常刷牙才能保护好牙齿。
3。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2。感受刷牙的快乐和好处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把牙刷一个杯子、若干个儿童牙膏、牙齿磨具、各种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播放一段小熊哇哇哭着录像,最后图片显示比较白白的牙齿”和“黑黑的蛀牙”。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你喜欢什么样的牙齿?为什么?
二、教师分段讲故事《小熊拔牙》。
教师讲到“还疼得小熊哇哇地叫”,请幼儿回答问题:(鼓励幼儿运用故事中的词语来回来,并能做出相应的动作)
1。小熊为什么牙痛?他碰到了谁?
2。兔大夫能帮到他吗?他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三、教师继续讲故事,幼儿继续欣赏。
教师讲到“急得满头大汗”,请幼儿回答问题:
1、兔大夫找了谁来帮忙?牙拔出来了吗?
2、兔大夫又找来了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3、小熊怎么样了?
四、继续欣赏故事。
教师继续讲故事至结尾,请幼儿回答
1、兔大夫最后请谁来帮忙?牙拔出来了吗?
2、兔大夫是怎么说的?小狗和小猫怎么说的?
3、最后小熊是怎么说做的?他的牙齿还疼吗?
五、幼儿翻书再次欣赏故事情节。
六、教师总结。
教师教育幼儿千万不能学小熊,应该每天早晚勤刷牙,好好保护牙齿。
七、游戏:我爱刷牙。
1、老师利用模型,边示范,边讲解。
2、幼儿讨论正确的刷牙方法。
3、人手一把牙刷,一个杯子,自选戴头饰。
4、组织幼儿徒手练习。
5、放音乐,集体练习刷牙。
教学反思
我之所以选这《小熊刷牙》,是因为充分考虑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幼儿熟悉的故事。整个活动下来我以 “小熊牙疼哭”引出活动内容,还是挺顺利的。在开始部分小熊图片很快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小朋友们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但在过程中当我把故事分段讲述后提问幼儿,大部分幼儿还没有勇气说出来,胆子小,只有几个幼儿能回答出来,整个回答过程看出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差,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有待加强。
小朋友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同时也认识到了不刷牙的危害,在后来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上,利用模型牙齿做示范,使幼儿能更直观的看清和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最后,让小朋友们在音乐中练习刷牙,进一步巩固了幼儿对刷牙方法的掌握程度。对于如何来保护牙齿,虽然幼儿能说得头头是道,但真正做起来幼儿显得有些心有余力而力不足,如刷牙幼儿还不太会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也要渗透此类活动。听课的老师说我在讲述故事时显得过于平淡,如果能带上更多的表情动作以及语气能抑扬顿挫,那么幼儿会听得更认真,整个活动的效果也会更好。以后我会尽力改正,向有经验教师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有趣的故事教育幼儿在吃饭的时候我们蔬菜也要吃的,不能挑出来。
2.逐步培养幼儿爱吃蔬菜的良好习惯。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讲述一件小事:有一天午餐吃的是火腿青菜,对于很多小朋友来说,都不爱吃,把青菜都往桌子上扔。
1.这时教师出示小白兔头饰,师:“这时,你们看谁来了呀?”
2.师:小白兔给我们带来了一样礼物,看看,是什么呀?青菜
3.你们喜不喜欢吃青菜呀?能不能把它们吃完呢?小朋友可来劲了,都想吃青菜,吃的可香了。
二、引导幼儿说出各种各样的蔬菜。
提问:宝宝们,你们平时最爱吃什么蔬菜呀?分别请三个小朋友来回答,教师再进行小结。
提问:可是你们吃饭在吃饭的时候老师发现有些宝宝不爱吃蔬菜,就吃米饭和荤菜了?
让幼儿知道在吃饭的时候不能挑食,食堂的叔叔阿姨都帮我们配好了菜,都是很有营养的。所以我们在吃饭的时候都要将蔬菜宝宝吃掉,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棒棒的,长的高高的。
三、游戏:我爱吃蔬菜。
让孩子们在中午吃饭的时候比赛,看看谁能把碗里的饭菜吃得最干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