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范文汇总九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他是过河游戏,提高身体的平衡力量。
2.学会与同伴友好合作。
3.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基础单元砖8个,双倍单元砖4个、基础单元桥8个、双倍单元桥4个、百变绳8根、绒布球40个,大龟背2个。
【游戏玩法】
幼儿分成两组,成两路纵队在起点线后等待。每组第一名幼儿左右交替踩着"石头"通过"小河",走过独木桥,捡起一个土豆,站在投掷线后将"土豆"投进前方的"竹筐"里。然后从场地外侧返回,第二名幼儿出发,游戏继续,先完成任务的小组获胜。
【游戏规则】
1.幼儿踩着"石头"过"小河"时,脚不能碰到地面。
2.幼儿必须在"独木桥"上捡土豆。
【安全提示】
1.提醒幼儿在桥上时注意安全。
2.根据幼儿能力调整路径难度。
【活动反思】
此活动趣味性强,幼儿比较感兴趣,在活动时,教师要根据幼儿表现,适时增加活动难度。此活动多用脚部运动,做预备运动时应重点多动动脚。有些游戏需要示范应在一开始就示范而不是等幼儿做得不标准再纠正。教师的指导语不够准确,不够完整。环节与环节之间应稍给孩子们休息时间。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
活动重点:
感受欢快的音乐,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难点:
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钢琴乐曲《小汽车》
活动过程:
一、律动练声。
1、律动。
《这是小兵》、《我们大家做的好》
2、练声
《讲卫生》、《庆祝节日咚咚锵》、《大风和树叶》
二、活动导入。
1、引出歌曲。
教师:你们喜欢小汽车吗?你们觉得小汽车看起来怎么样呢?(很漂亮)小朋友都特别的喜欢小汽车,小汽车呀真漂亮,今天老师还带来一首关于小汽车的歌曲呢!歌曲的名字就叫做《小汽车》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好不好!
2、教师弹奏乐曲旋律,幼儿欣赏。
3、请幼儿说说歌曲的内容。
教师: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说了些什么?谁还听到了不一样的?
1、教师在钢琴伴奏下再次范唱歌曲。
教师:歌曲的名字叫什么?谁还听到了歌曲里还唱了些什么?
5、请幼儿说说自己听到的内容。
三、学习歌曲。
1、带着幼儿学习歌曲的歌词。
教师:小汽车呀怎么样?请你用完整的语言来说!(小汽车呀真漂亮)小汽车喇叭怎么响?谁是汽车小司机?汽车司机忙什么?
2、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旋律分句念歌词。
教师:那现在老师来弹琴,我们来跟着琴声念一遍歌词,老师念一句,小朋友念一句。
3、学唱歌曲。
教师:这么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教师带着幼儿学唱歌曲,教师大声唱,小朋友小声学习)
4、请幼儿跟着琴声来唱出歌曲。
教师:我们学习了歌曲,现在老师的嗓子有点累了,可是老师还想听听好听的歌曲,请你们用好听的唱给老师听一听好不好!(教师弹奏节奏)
5、活动结束,小结本节课积极参与活动的幼儿。效果分析: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意图】
大班幼儿通过两年的体能开发,基本掌握了走、跑、跳、钻、爬等动作技能。
【活动目标】
1、通过玩梯子,发现梯子的玩法,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2、选择两种玩法(两脚平衡走梯子,走梯子中间的横格)闯关,发展幼儿的平衡协调能力。三、培养幼儿克服困难、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梯子5架,轮胎7个,小红旗6面。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带领幼儿做徒手操)
1、头部运动--------肩部运动--------扩胸运动-----------腰部运动。
2、拍手原地跑---------原地抬腿---------原地后踢---------原地拍脚。
二、基本部分:
1、以在哪里见过梯子和了解梯子的用途引发孩子的思考。要想从上面通过去,大家想想都有什么办法?
2、幼儿用自己小组的办法通过两头架空的梯子分散练习插红旗接力闯第一关。
3、幼儿用自己小组的办法通过一头架高的梯子分散练习插红旗接力闯第二关
三、结束部分:
1、小结游戏情况,表扬动作正确、顺利通过的幼儿。
2、放松活动:跟随哨子声做放松运动。
【活动分析】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在培养他们对体育活动兴趣的基础上,更应该加强心理负荷能力的锻炼。在教学中让个别幼儿进行示范,并让幼儿一观察、尝试、模仿和分解练习来完成目标。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尝试用两种不同的演唱方法来表现歌曲。
2、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解决矛盾,愉快地与同伴相处。
重点:
尝试用两种不同的演唱方法来表现歌曲部分的不同情绪。
难点:
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习解决矛盾的方法。
活动准备:
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环节意图:通过故事引发孩子对活动的兴趣,并通过简单的交流讨论了解一些不让自己生气的方法)
1、今天我带来了一个朋友,她叫菲菲,看菲菲怎么了?——生气了
2、故事导入。(对啊,菲菲生气了,玩玩具的时候和姐姐发生了矛盾。)
3、你和朋友发生不开心,生气的时候会用什么办法不生气呢?
过渡语:那么我们来听一听他们用了什么办法变的不生气呢?
二、欣赏歌曲,尝试演唱(环节意图:在与幼儿的交流互动中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歌词的含义引发孩子尝试用不用的声音表现生气和友好的两种氛围)
1、欣赏音乐,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1)他们生气的时候,两个人会怎么样?——(不理睬,嘴巴也会往上翘)
小结:朋友之间吵架了,你也生气了,我也生气了,不理不踩,小嘴巴往上翘。
2)那么用什么办法两个人又和好了呢?——(拉拉勾)
小结这真是一个好办法,你伸小指头,我伸小指头,拉拉勾,我们还是好朋友。小小的一个动作又让我们快乐起来了。
过渡语:这首歌曲不仅好听,而且也教了一个和朋友和好的方法,我们一起把这首歌演唱一下。看看你有没有学到这个好办法。
2、幼儿学唱歌曲
(根据幼儿的演唱,教师可以有一定的引导,启发幼儿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来演唱歌曲前后两部分,即“用断顿的唱法演唱前半部分,用轻快活泼的唱法演唱后半部分”。)
1)小朋友,我们与同伴发生了矛盾,心里怎么样?该怎样来演唱歌曲的前面部分呢?(快、重且断顿)
2)好朋友又和好了,我们开心吗?该怎样演唱歌曲的后面部分呢?(慢、轻且连贯)
三、表演歌曲(环节意图:让孩子在积极地表演中进一步感受与人友好相处的快乐。)
1、好朋友在一起,难免都会吵架、生气。可是一段很美妙的音乐就可以让生气的好朋友拉拉钩又和好了起来,老师想看看他们生气的样子,和好的样子,请你们来表演出来,好吗?
2、个别表演(先请两位朋友上来表演)
3、在讨论对幼儿的表演进行小结
4、鼓励幼儿与邻座的同伴合作进行歌表演。
5、集体表演。
小结:表演的真不错,我们每个人都会生气,以后在你和朋友不愉快的时候,就可以用一下这个好办法。
大班教案 篇5
问题提出:
春游活动是幼儿园每学期都要开展的活动,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之一,本学期,根据幼儿园《新纲要》精神,要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让活动来源幼儿,从幼儿感兴趣活动入手,最大限度调动幼儿的积极主动性。本活动就是在领会纲要精神,教师抓住“春游”这一主题,让教师的预设活动与幼儿的生成活动有机结合,开展了系列探索活动。
活动目的:
1.通过“春游”系列探索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动脑,大胆表达自己见解的良好品质。
2.初步培养幼儿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三用机《郊游》音乐磁带挂图水彩笔纸张
活动过程:
1、律动“郊游”进教室,引导幼儿自由想象,自由找朋友。
2、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鼓励幼儿自由提问。教师归纳问题:
(1)图中幼儿叫什么名字?
(2)小朋友书包中装什么?
(3)我们要用什么办法告诉妈妈?
(4)春游我们要带什么?
3、幼儿以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幼儿根据问题进行讲述,鼓励幼儿用
(1)绘画
(2)剪贴
(3)挂电话
(4)查资料等方法解决问题。
4、根据幼儿活动情况与幼儿共同进行讲评。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比较成功:
(1)因为活动来源于幼儿,尊重幼儿的愿意,从幼儿的兴趣点“春游活动”出发,幼儿
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在活动中,幼儿能自主、快乐地运用以往的知识经验去解决问题,充分表达了幼儿的创造性。例如:让小喜鹊来解闷,让人开心;在带的物品中,能用数字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苏琳小朋友画出了以下2---3---3-----表示2瓶‘酷儿’饮料,3粒梨子,3快面包等。
(2)在活动中,由于教师给与幼儿宽松的环境,幼儿的自主性较强,为教师观察提供了良好的观察机会:杨杨、胡宇佳的讲述能力较强,动手那能力较弱;陈佳维小朋友讲述能力较好,但积极主动性不够;郑海、吕俊豪小朋友思维灵活,但攻击性行为较强等,教师在以后的教育活动中应加强个别教育。
(3)活动中注意及时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利用游戏“小宝生气”让幼儿明白给别人起外号是不对的,引导幼儿思维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大班教案 篇6
主题产生:
经过了火辣辣的夏天,秋天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树叶开始变黄,天气开始变凉,各种各样的水果开始上市……这些发生在孩子生活中的一切是那么有趣,那么美丽。
在一次的饭后水果--吃橘子的过程中,有孩子说:“今天吃橘子真开心,橘子上面的颜色真好看,有黄有绿的。”“我看到现在水果店里都是橘子,橘子是秋天的水果吗?”有孩子提出了疑问。看到我把橘子皮拿到阳台上晒,朱怀远马上说:“我知道橘子皮可以煮水喝,我妈妈就给我喝过。”其他的孩子都表示了质疑:橘子皮怎么可以吃呢?秋天还有哪些水果?……秋风吹去了夏日的酷热,天气慢慢地开始变凉,大片的树林脱下绿装,树叶开始飘落,桂花散发着迷人的芳香,菊花争艳,蟹儿肥黄,果实丰硕,孩子们开始准备秋游的食品与物品……这多姿多彩的秋天在孩子们的眼里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充满了无穷的探索乐趣。
目标:
1、感受和探索秋天的.季节特征和变化,了解它们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2、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探究活动,在活动中体会秋天的美。
主题网络:
环境创设:教室墙面
1、将幼儿收集的水果、种子、叶子等进行展示,并附上相应的汉字,布置成水果乐园、丰收的种子和叶子展览会等。
2、利用幼儿捡到的各种落叶布置出秋天的果园,供幼儿互动。
区域
1、在美工区投放各种果实、树叶等进行装饰,制作。
2、在益智区里利用水果进行排序和分类等活动。
3、语言区中投放实物与字卡,找对应等。
家园共育:
1、请家长帮孩子准备一件夏装和一件秋装,以便进行“秋天我们穿什么”的大讨论。
2、帮助孩子带1~2种水果,了解水果的名称,特点、口味和营养价值等。
3、了解秋天的水果有哪些?为什么其他季节的水果也会有?
4、让孩子到田间感受一下秋天丰收的场景,收稻谷、挖山芋、采毛豆等。
5、收集一些花生、玉米、瓜子、黄豆等,分别放在盒子里,自制标签,做成种子标本。
6、和孩子一起去拣一些落叶,制作树叶标本,或树叶拼贴画。
大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受电视综艺节目的启发,突然想到,如果在大班开展这样的益智性竞赛活动,一定会受孩子们的欢迎,并能让孩子在轻松、愉快、活跃的活动氛围中获得发展。因此结合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了这一活动。
班级情况分析:
我班幼儿大胆、活泼,思维活跃;对环境较为敏感,喜欢表现和挑战;好问、好学,活动积极性高,较有激情;师生关系平等、融洽,能很快地和老师、同伴打成一片。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快速思维能力、注意观察能力、合作游戏能力等。
2、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情绪。
活动准备:
题目、黑板、图片、黄豆、筷子、分类盒。
活动过程:
1、以嘉宾形式介绍听课老师。(评:课前有意在黑板上出现活动名称,活动开始时让孩子猜活动内容,可见幼儿对环境的反应能力。以嘉宾形式介绍听课老师,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
2、介绍活动。
(1)介绍队员和活动步骤:三部分必答题抢答师操作题
(2)开始活动
A首先进入挑战第一番必答题
由每队代表选题,题目均为一题多答。
规则:答对*答得一星,多答多得,重复答案倒扣一星。其他队可补充得星。
题目:1、我说你猜
玩法:由每队代表描述图上的物品,不能出现物品中的任一字,由其它队员猜。猜对三个得一星,第四个开始,一个一星,猜错或犯规不得星。
2、拷贝不走样
玩法:老师做五个有一定规律的动作,请小朋友一个一个往下传,没轮到的不能偷看,顺序不能错,每传对一个得一星。
3、描述情景
玩法:师:“有一天,小明从幼儿园回家,发现在上海工作的爸爸、妈妈都回来了,还给他带回他一直想要的大油画棒,他感到……”请小朋友用一个词语来描述小明当时的心情。说对四个得一星,以后一个一星。
4、说出答案是9的加法题
玩法:如:4+5=9、3+3+3=9……说对五个得一星,以后一个一星。
(评:规则的制定考虑到班上部分幼儿爱插嘴,不能良好地倾听,所以设计倒扣星,如师所愿,活动中孩子们能较好地倾听,活动气氛活而不乱。针对每题的难易程度,为了体现公平原则,教师计星的标准有所不同,考虑得比较仔细。
在游戏中当幼儿说不出更多的词语时,老师顺势说:那请我们的嘉宾也来说几个。嘉宾说出了:欢天喜地激动万分无比快乐等,让孩子们学了一学,轻松地起到新授,丰富词语的作用,同时又自然与听课老师进行了互动。其他队的补充得星,可以更好地发挥幼儿的积极性,消除消极等待现象,使他们在其它队答题时能很好地倾听,这也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
B挑战第二番抢答题
规则:答对得星,多答多得,插嘴、重复均扣星。
题目:
1、一棵树上有4只鸟,一声枪响后,树上还有几只鸟?
2、词语接龙铅笔――
以下题目考考平时的观察能力怎样
3、我们的幼儿园位于*路*号?有几个班级?各班名字有什么特点?
4、幼儿园老师和其他小学、中学的老师有什么不一样?
5、启东最有名的中学叫什么名字?
6、启东有哪几家大医院?
7、启东市市委书记是谁?
8、我们属于什么省?省会在哪里?
9、刘翔是干什么的?
10、中国的全称叫什么?主席是谁?总理是谁?国徽上有几颗星?国歌名字叫什么?听过吗,在哪里听到?谁会哼一哼?
集体唱国歌。
(评:这些问题的设置是有目的,旨在发扬大教育精神,培养幼儿关心身边事物的良好习惯,及对周围环境敏锐的观察力,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这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作为教育者要从现在做起,从即时做起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人才”,而不能只培养出教室中的“高材生”。最后的国歌齐唱,老师真的已完全投入,看不见他人,眼里只有孩子。虽然嗓音有些沙哑,但精神状态非常好,气氛也非常好。)
C挑战第三番种黄豆
春天到,帮助农民伯伯种黄豆。要求:用筷子夹,每坑10粒,最后评哪组夹得又快又好。计分方法:第一名得4星,依次类推。若颗粒错误,扣一星。
(评:这个环节的设置,不但训练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更好地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合作不好不可能成功,这促使幼儿主动合作,积极参与。幼儿个个精神抖擞,状态非常好。)
(3)总结结束
评出比赛结果
总结:成绩只代表过去,胜利的不能骄傲,失败的不能气馁。要继续努力,关心身边的事和物,争取更大的进步。
总评:这个活动趣味性强,幼儿参与面广,参与率高。问题的设置难易程度不同,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发言,而且不止一次。总的设计符合新《纲要》精神,真正让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此活动还适合作为一个主题结束后的复习巩固活动,活动中的问题可根据需要灵活编写,实用性强。
大班教案 篇8
设计背景:
本班有49名幼儿,两名教师,一名保育员,为了激发幼儿对妈妈在家里或在外面工作感兴趣,而好奇或发现。
活动目标:
1.根据图片引导幼儿进行重点讲述,即能用汉语说出图片中的关键信息。
2.引导幼儿尝试用“我帮您”的句式进行讲述。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看图讲述图片。
2.在家里留意妈妈的一日生活和工作。
3.<幼儿用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重新认识妈妈,理解妈妈在家里又多辛苦,在外面工作赚钱又多辛苦。
难点:教育幼儿要懂得妈妈的辛苦并且更加爱妈妈,理解妈妈,帮妈妈分担一些家务,爱护妈妈。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欣赏儿歌《我的好妈妈》,和同伴说说儿歌里都唱了什么。
(二)展开部分。
1.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仔细观察一下,上面的小朋友都为妈妈做了哪些事情?
2.教师和幼儿共同看图讲述。
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图画,为幼儿示范正确的阅读方法(如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一页一页看书等)。阅读时,教师根据图画内容进行重点示范讲述,有意识地运用句式“妈妈,我爱您”。
3.教师可以提一些简单的问题,重点鼓励幼儿用汉语讲述。
提问内容可以是:第一幅图画,小朋友说:“妈妈,我帮您做什么呢?”问题依此类推……。先请个别幼儿进行讲述,再请幼儿互相讲述。
4.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完整的讲述。
(三)结束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集体跟唱《我的好妈妈》,活动自然结束。
教学反思:
1.有机地与其他领域相互渗透,使幼儿体验到妈妈的辛劳,学会体贴和关心妈妈。
2.随后几天的晨谈或师幼谈话中,教师都可以问幼儿:“回家你帮妈妈做了什么?”
3.在一日生活中,提示幼儿运用句式“我帮您”。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活动展开的过程中,注意问题的设计,要浅显易懂。
在讲述中,需要引导幼儿明白妈妈的辛劳,激发幼儿学会关心妈妈的情感。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能用合作的方式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知道合作时,应分工协商解决问题,体验合作的重要和快乐。
活动准备:
“抬花轿”示意图,轮胎,报纸。
活动过程:
一、利用儿歌“小蚂蚁搬骨头”导入,知道合作的重要。
组织幼儿复习儿歌,增进幼儿对“齐心协力”的理解。
教师小结:齐心协力就是大家心里想的都一样,一起把事情做好。我们在做许多事情的时候都需要齐心协力。
二、玩游戏,学习分工和协商。
1、抬花轿游戏
让幼儿观察示意图,知道游戏玩法:幼儿两人抬轿,一人坐在轿上。
将幼儿分为两组,每组选出三位代表玩抬花轿,其余幼儿观察玩法,而后进行讨论,哪组玩得好?为什么?
教师小结:游戏前,需要大家互相协商,做好分工,商量好谁当坐轿人、抬轿人,才能玩好这一游戏。
幼儿自由结伴游戏,尝试学习分工、协商和游戏。
2、蜘蛛爬游戏
这个游戏必须要有四个人分工合作才能完成。游戏中四个人要向前移动轮胎,前面一人拉,中间站一人并向前移动,后面两人推。途中也可以更换分工,比一比哪一次合作行进的速度最快。
幼儿开始游戏,教师提醒幼儿互相协商。游戏进行一次后,组织幼儿讨论,和幼儿一起分析原因,总结出怎样搭配才是最好的,怎样才能最快?
幼儿继续游戏。
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游戏开始时,四个人首先得商量好谁在前面、中间和后面,每个人的力气以及所在的位置直接影响轮胎前进的速度,因此中途进行人员调整非常重要,这样才能找出最快最好的方法,才是合作成功。
三、游戏竞赛,体验合作的快乐:踩报纸游戏
幼儿每四人一组,每组一张报纸,当听到老师说“开始”,小朋友赶快把报纸对折,四个人一起站在报纸上,比一比哪一组最快。游戏进行一次后,请小朋友说说刚才是怎样和朋友合作的,用了什么办法?二次玩游戏,提醒幼儿,当报纸越折越小时,动脑筋想出好办法,让四个人的小脚都踩上去。依次引导幼儿协商、合作,最后取得成功,体验成功的乐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