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桶和老鼠》小班音乐欣赏教案
《米桶和老鼠》小班音乐欣赏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米桶和老鼠》小班音乐欣赏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听辨音的高低、强弱、培养幼儿对音乐的表现力。
2、根据音乐的情绪自编动作,培养幼儿对音乐的表现力。
3、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4、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捣米棍一条(卡纸制作),老鼠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请四五个幼儿到圈中搭肩围成米桶。一幼儿拿着捣米棍蹲在米桶中做睡觉姿势,其余幼儿在米桶周围围成一个大圆圈蹲下扮成“小老鼠”。
听到乐曲一,老师带领“小老鼠”边轻声唱个边根据歌词自编动作,表现出偷偷摸摸的样子,唱到“吱吱吱吱钻出洞”的第二句时,跑近米桶,唱“偷呀偷粮食”时两手轮流作抓粮食状,唱“偷粮食”时一跳,两手搭在米桶上。
听到乐曲二,小老鼠马上跑回自己的.“洞里”(座位前)蹲下,不能动,拿捣米棍的幼儿出来听着音乐按节拍一下一下往米桶里捣米,捣米桶的幼儿半蹲按音乐节拍跺脚,慢慢转圈,到9—14小节时捣米的幼儿四处巡视,抓身体动了的老鼠,被抓的老鼠站到一边,游戏结束。游戏可反复进行。
规则:
1、老鼠必须听到乐曲二后才能跑回洞里。
2、捣米的幼儿到
提示:着重教幼儿感受音的高低、强弱,并用动作表达出来。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