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躲猫猫》教案
小班数学《躲猫猫》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数学《躲猫猫》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数学《躲猫猫》教案1
活动目标:
1、知道“上下、里外、前后”所表示的具体的空间方位。
2、通过玩游戏的形式,练习使用“上下、里外、前后”等词汇来准确描述空间位置,巩固方位概念。
3、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玩偶一只,《我的数学》第15、21页。
活动重难点:
重点:知道“上下、里外、前后”所表示的具体的空间方位。
难点:用“上下、里外、前后”等词汇来准确描述空间位置。
活动过程:
一、知道用“上下、前后、里外”等方位词所表示的具体方位。
教师拿一个盒子,藏起小熊,例如:
藏在盒子的下面,藏在盒子的后面,藏在盒子的里面等等。
二、玩“猎人找小熊”的游戏。
1、今天我们要来玩“猎人找小熊”的游戏,这个游戏怎么玩呢?
请一个自愿的幼儿当(第一次也可以是老师先来当)猎人,闭上眼睛,并从1数到20(老师帮忙数)。
请一位幼儿找个地方将小熊藏起来,不能超出教室的范围。
扮演猎人的幼儿数完20后,张开眼睛开始找小熊。其他人不能说话,但可以用拍手的方式暗示猎人。当猎人离目标近时,大家就使劲拍手;离目标远了,就轻轻拍手。
2、找到小熊后,猎人就说刚才小熊藏在哪里。老师引导幼儿使用“上下、里外、前后”等词来描述空间位置。
三、请幼儿练习《我的数学》第17页。
小班数学《躲猫猫》教案2
活动目标:
1.能在游戏中正确掌握空间方位词:上、下、前、后、里、外。
2.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在活动中乐于和同伴交流,大胆地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1.草地场景
2.课前与幼儿一起自制小兔胸饰若干
3.音乐
4.动物躲猫猫图片
活动过程:
一、以到草地上游玩,音乐进场。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那片草地上玩会儿吧。等好听的音乐响起来了,我们就排好整齐的队伍前进了哦。
二、观察图片,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
(一)寻找小动物:“找找小动物们在哪里?”
师:你们玩过躲猫猫吗?在草地的不远处好多小动物正在玩躲猫猫的游戏,我们来看看他们都藏在哪里了呢?
1.引导幼儿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
2.鼓励幼儿认真观察,大胆讲述。
(二)寻找兔宝宝胸饰
师:前几天,我们是不是一起做了兔宝宝胸饰啊,它们想和我们小朋友也玩玩躲猫猫的游戏。待会儿我们先去找找我们自己做的兔宝宝胸饰藏在哪里了,每个宝宝找一个胸饰,然后坐在草地上告诉旁边的好朋友你是在什么地方找到兔宝宝胸饰的。现在请小朋友撕掉兔宝宝后面的双面胶,把兔宝宝贴在自己的胸前,撕下来的小垃圾你可以把它放在你坐的垫子下面。
1.请幼儿自由寻找并且鼓励幼儿和伙伴交流。
2.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在哪找到兔宝宝胸饰的`。
三、游戏“躲猫猫”
(一)交代游戏规则
师:我们自己也来玩玩躲猫猫的游戏吧,待会儿宝宝们听到音乐响起来了就在教室里找一个舒服的安全的地方躲起来,等音乐停下来时,宝宝们就要躲好了。妈妈要来找你们了,被妈妈找到的宝宝要告诉妈妈你躲在什么地方?会完整告诉妈妈你躲在哪里的宝宝,妈妈奖励他一个大拇指。没有被妈妈找到的宝宝要继续躲好不要发出声音。
(二)师幼共同游戏
师:刚才宝宝们躲在哪里啊?(引导幼儿说完整的话,并能用正确的方位词大胆地表述)
四、结束部分
师:宝宝们今天玩得开心吗?时候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家休息了,请宝宝们把垫子下面的小垃圾收起来,我们在动听的音乐声中排队回家了。
小班数学《躲猫猫》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基本特征。
2.能够在游戏中掌握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基本特征。
3.与同伴共同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
活动难点:
幼儿能够在参与的游戏活动中掌握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基本特征。
活动重点:
通过学习,了解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基本特征。
活动准备:
红、黄、蓝三色大小不同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房子若干、小兔头饰、黄色三角形一个、萝卜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游戏——找小兔
规则:教师播放音乐,幼儿扮演小兔躲藏在三角形房子后面。
二、基础部分:
1.教师引导幼儿参与游戏,并点数三角形房子的总数。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房子的基本特征。
小结: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3.教师与幼儿共同玩游戏——躲猫猫,并能说出有什么形状的房子?他们是什么形状的?
小结:我躲在了XX形状的房子里。
4.教师与幼儿共同找出各形状的基本特征。
小结:正方形有4个角,4边条一样长。长方形也有4个角,4条边,但是它的两条对边一样长。
三、结束部分:
玩跳房子游戏。
规则:教师说出形状名称,幼儿跳到相对应的形状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