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
【精选】幼儿园教案七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初步掌握象声词:“哧溜”、“扑腾”、“叽里咕噜”。
2、启发幼儿观察画册,尝试边念儿歌边画出动物滑滑梯的线路轨迹。
3、积极地参与儿歌表演活动,体验滑滑梯的愉快情绪。
活动准备:
1、松鼠、刺猬、小兔图片个一张。
2、大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1、表演儿歌,引起幼儿兴趣。
(1)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三个小动物,看是谁呀?(分别出示刺猬、松鼠、小兔。)并向小朋友问好。
(2)知道吗?这三个小动物可喜欢我们幼儿园的滑滑梯了,瞧!他们是怎样玩滑滑梯的?
(3)教师边念儿歌边表演相应的动作,激发幼儿对滑滑梯的兴趣。
2、学习象声词。
松鼠、兔子、刺猬都是怎样滑滑梯的?启发幼儿用“哧溜”、“扑腾”、“叽里咕噜”等象声词表现。
3、幼儿完整的学习儿歌。
4、引导幼儿看图朗诵儿歌。
(1)启发孩子看一看小动物滑下来的线路,说说:松鼠、兔子、刺猬是怎样从滑滑梯上滑下来的?
(2)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用小手画出直线、曲线和点。
5、引导幼儿表演儿歌。
启发幼儿用手臂、腿当滑滑梯,用手扮演小动物,玩滑滑梯的游戏。
6、组织幼儿到户外玩滑滑梯,体验玩滑梯的快乐。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各种各样家乡的桥以及与人们的关系。
2、感受桥的不同,了解桥的作用,体验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3、激发幼儿研究桥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家长帮助孩子一起搜集的关于桥的图片和模型等,并带领幼儿参观附近的桥梁。
2、影像资料(特殊桥的知识介绍,桥的发展史)。
活动过程:
一、参观“桥”
1、情景导入,幼儿参观桥的模型。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开车去春游好不好?
教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呀?这些都是什么桥?(模型中有太湖大桥和高架桥以及九曲桥等)
二、欣赏“桥”
1、提问,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桥?你知道它的名字吗?它是什么形状的?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根据幼儿的讲述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
2、教师出示桥的图片,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桥。(引导幼儿认识独木桥、木桥、铁索桥、拱桥、公路桥、铁路桥、钢架桥、斜拉桥、立交桥等。)
三、了解“桥”
1、教师:那这些桥有什么用?(引起幼儿对于桥功能的思考。)
2、教师:为什么有的桥只能通过汽车,有的只能让人走呢?(通过让孩子思考讨论,知道将桥的功能具体化后可以改善我们现在的交通拥挤的状况。)
3、幼儿观看关于桥发展史的PPT,扩大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经验。
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桥,我们古代劳动人民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制造了各种各样的桥梁,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设计师和工人有设计造出了各种现代桥梁,我们一起来看看桥是怎样发展的?
4、教师小结:我们的桥帮助我们改善了交通状况,让我们不同地方的人联系更方便,而且也美化了我们的环境。
四、设计“桥”
1、教师:桥美化了我们的环境,你想不想来设计一座漂亮的桥呢?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想设计什么样的桥?
2、绘画:家乡的桥
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不同的水的变化,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的兴趣并萌发初步的探索欲望。
2、在幼儿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乐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所看到的现象并愿意和同伴交流。
【活动准备】
两杯红色的水,一杯透明的水,白糖。小勺(此材料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看一看,想一想
谈话导题:“小朋友看看,老师手里有什么?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老师把手里的红色的水倒在透明的水里,会有什么现象呢?” (教师把事先调好的红色的饱和的糖水倒在透明的水里,请幼儿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为了让幼儿观察方便,在透明杯子的后面衬上一张白纸。幼儿可以看见红色的水沉到了透明的水底,成了两层,非常好看。)
2、试一试:
导语:“小朋友,那么你们想做这样好看的水吗?现在请你们用桌上的水来试一试,看看你们能不能做出这样奇妙的水来。” (教师给幼儿分别提供一杯透明的水和一杯红色的水,请幼儿倒一倒,看看能不能倒出两层的水来。)
3、说一说:
导语:小朋友,你们好看的水做出来了吗?和老师做的水一样吗?
(教师请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实验的方法和结果)
导语:“小朋友知道为什么你们的水不能象老师的一样好看吗?请小朋友看一看老师的红水和小朋友的红色的水有什么不一样的。”请幼儿仔细观察:小朋友的水很稀。老师的水很浓,象是蜂蜜一样,粘粘的。告诉幼儿:“因为老师在水里加了好多好多的糖,这么多的糖在水里化了,水就变重了。而重的东西是要沉底的,所以红色的水会在下面,透明的水就变成了两层。”
4、做一做:
请小朋友用自己桌上的东西(一杯红色的水和白糖,一杯透明的水)制作奇妙的水。教师指导幼儿将白糖用小勺盛到透明的杯子里,要强调白糖一定要放多,一直到糖在水里不能化了为止。将放有白糖的红色的水慢慢倒在透明的水里,请幼儿仔细观察,奇妙的水做出来了吗?
幼儿园教案 篇4
托班活动:
大猫和小猫
活动名称:
音乐活动:大猫和小猫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歌曲中较轻较响的两种声音。
2、愿意跟老师一起学做猫。
活动准备:
录音伴奏带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
师:宝宝们,你们看谁来了?
(1) 师表演,托儿欣赏
说说刚才来了一只什么猫?
另一只什么猫?
(2) 重复听赏
说说刚才两只猫是怎么叫的?
(大猫的声音怎么样?小猫的声音怎么样?)
2、反复感受
(1) 托儿跟着老师一起随着音乐学做大猫小猫。
(2) 引导托儿大猫叫时声音大,小猫叫时声音小。
3、模仿跟学
师:大猫小猫们,我们一起捉老鼠去罗!
模仿动作,边唱边跳。
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愿意观看木偶表演。
2. 不哭不闹,能安静地观看演出。
活动准备:
1. 形象生动的手袋木偶。
2. 教师准备内容简单的木偶表演,或请大班幼儿准备简短的木偶戏。
活动过程:
1. 请不哭不闹的幼儿围坐在一起看表演。
2.
教师套上手袋木偶,用简短的语言引起幼儿的兴趣。
3. 演出时可根据幼儿的情绪灵活调整内容,以吸引他们安静地观看。
4. 让木偶与孩子们握握手,抱一抱,亲一亲。
幼儿园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对折的方法剪蝴蝶,能够自画样稿,并尝试用点、线条以及简单图形装饰蝴蝶,初步感知对称以及画面的布局。
2、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3、感受蝴蝶的美,产生爱护它们的情感。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6、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学准备:
1、蝴蝶图片。
2、范例一张。
2、勾线笔、蜡笔、白纸。
教学重难点:
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不同线条和图案,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对比关系。
能尝试运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蝴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发兴趣
1、欣赏蝴蝶图片
提问: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瞧,美丽的蝴蝶也来到了我们身边。蝴蝶长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仔细的看一看。
小结:蝴蝶有细细的、长长的、两头尖尖的身体;有一对大翅膀、一对小翅膀,翅膀上还穿着美丽的衣服呢;头上有两根细细的长长的触角;有两只圆圆的、黑黑的眼睛。
2、观察蝴蝶每对翅膀的大小及翅膀上的花纹。
提问:蝴蝶的翅膀是什么样的?
小结:蝴蝶的每对翅膀是差不多大的。上面的一对翅膀一样大,下面的一对翅膀一样大。蝴蝶翅膀上的花纹都是一样的。
二、观察剪法,共同制作
1、教师演示
提问:瞧,老师还用彩纸剪了一幅美丽的蝴蝶找花呢!小朋友知道怎样来剪蝴蝶的吗?
小结:
(1)对折——将方形的纸进行对折,折出两个长方形。
(2)画蝴蝶——对折线把这张纸分成了对称的两半,现在我们在这半张纸上画蝴蝶,只要画一半蝴蝶就行了,但必须从对折线上开始向外画。
(3)剪蝴蝶——用剪刀沿着我们刚才画的线把蝴蝶剪下来。
(4)装饰花纹——尝试用点、线条以及简单图形装饰蝴蝶。
(5)添画背景——添画花朵、太阳和云来丰富画面。
2、幼儿制作
提问:接下来请你们来请三只蝴蝶到你们的花园里玩吧!
指导要点:
1、观察幼儿是否会制作样稿画一半的蝴蝶。
2、观察幼儿是否能合理装饰花纹和添画背景。
三、欣赏讲评,布置环境
1、提问:啊,这里的蝴蝶可真多啊!你最喜欢那个小朋友画的蝴蝶呢?为什么喜欢呢?
小结:我们身边的蝴蝶实在是太美丽了,它们一直忙着帮我们采花蜜,我们应该好好的爱护它们,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让蝴蝶们在美丽的花丛中快乐的飞舞。
2、共同布置环境。
活动延伸:
学习用不同颜色的颜料对蝴蝶进行涂色。
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是了解不同蝴蝶的形态,学习对称剪纸的基本方法,发挥想象剪出美丽的蝴蝶。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画蝴蝶完整的形状已经基本掌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孩子们主动学习的关键因素。正确评价幼儿作品,激发幼儿再创作的信心,恰当的评价能激发幼儿的作画兴趣和创作热情,使幼儿体验成功。对于幼儿的作品给予肯定的评价,幼儿在鼓励下更加有信心把他的作品完成。此活动各个环节设计紧凑,符合幼儿的需要,总之,本节课幼儿兴趣很高,绘画作品令我出乎意料。活动结束让幼儿自评互评绘画作品,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
小百科:蝶,通称为“蝴蝶,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动物的统称。
幼儿园教案 篇7
活动前言:看到小宝宝们会数数是家长们最开心的事情,但是有的小朋友不管怎么教都不会数,那么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让孩子们尽快的学会数数呢?以下就让我们来看看相关的数数亲子游戏吧!
活动目标:
1、学习1~5的点数,感知4、5的实际意义。
2、发展幼儿观察、感知和思维能力,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绘本、操作材料、黑板
活动过程:
一、猜老鼠
1、(遮蔽、露出尾巴)这是什么?
这是一个小动物的尾巴,这个尾巴怎么样?可能是什么动物的尾巴?
2、(露出鼻子和嘴巴)他的嘴巴尖尖的还会叫呢!吱吱~他是谁?
关注:幼儿能否通过相关信息猜出老鼠
小结:这是一只小老鼠,他有圆圆的耳朵,亮亮的眼睛,红红的鼻子和一条长长的尾巴。
过度:这是一只聪明的小老鼠,它很喜欢玩纸头。如果你们有了手工纸你会做什么呢?
小老鼠可不会用剪刀,他会怎么玩纸头呢?(幼儿想象)
小结:聪明的小老鼠用它的嘴巴当小剪刀,他会咬出什么东西来呢?
二、阅读观察
◆数字1
1、小老鼠开始啃纸头啦(嘎吱嘎吱)他啃除了什么呀?
2、用你的小手做做“1”。一只小老鼠,啃出了数字“1”
关注:幼儿能否跟随老师做相应动作
◆数字2
1、声音引来了别的小老鼠,现在有几只小老鼠?
2、两只小老鼠可以用数自几来表示?2在那里?用小手点点看
3、如果不看数字,你有什么办法知道是两只老鼠?
小结:2只小老鼠听到了你们的声音咬出了数字2
◆数字3
1、现在啃出几啦?数字3是几只老鼠咬出来的?
2、哪里有3只老鼠?(我只看到了两条尾巴,第三只老鼠在那里?)谁来数一数?
关注:幼儿对图片的观察能力
小结:第三只老鼠躲到3的后面去啦,有时候,这些聪明的小老鼠会和我们做迷藏,他们会躲起来,除了数尾巴,我们还要看得更仔细。
◆数字4
1、接下来,小老鼠会啃出数字几啦?(幼儿推测)请你听一听有有几只小老鼠(声音)
2、数一数,是不是有4只小老鼠?你是怎么数知道有四只小老鼠的?
3、数字4在哪里?他和其他的数字一样吗?他像什么?(红旗)
小结:像面红旗444,我们在来数一数,数一个我们就学小老鼠,叫一声
关注: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情况。
◆数字5
1、这次聪明的小老鼠把数字放在了中间,请你数一数,现在有几只老鼠?
关注:幼儿点数的顺序
小结:数数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上往下数,也可以从左往右数,数的时候要仔细看清楚一个一个点着数
2、他们肯出了数字几?请你们来叫叫看。
3、5又像什么?(幼儿想象)
三、操作验证
1、聪明的小老鼠咬出了数字……..请你也来帮助小老鼠找到他的数字朋友
关注:幼儿点数的情况。
四、延伸
1、还有许多的小老鼠在这本书里面,我们再去找一找,数一数好吗。
总结:教会小宝宝们数数有许多种的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呆板的让孩子单纯的数数,若是我们能够将孩子们数数融合到一些的数数小游戏当中,那么对于开发宝宝的智力很有帮助,并且也有利于宝宝尽快的学会数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