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发布于:2021-08-06 12:28:30 作者:

【热门】中班教案范文锦集7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门】中班教案范文锦集7篇

中班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每逢周末,家长都喜欢带上孩子到动物园去郊游,孩子们兴奋不已。总喜欢把自己带去的食物喂给小动物。动物园里的小动物因为乱吃食物而生病的事件经常发生。为了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遵守动物园“不随便喂小动物”的游园礼仪,我特设计了这节礼仪教学活动《不随便喂小动物》。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各种小动物喜欢吃的食物,并知道在动物园里不能随便喂小动物食物。

  2、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幻灯片课件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入场、游戏,为去动物园郊游做准备。

  1、教师带领幼儿一边听《去郊游》的音乐,一边做动作入场。

  2、游戏:《洗车》。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做相应的动作。

  二、观看动物园里的小动物。

  1、教师和幼儿观看小动物,并引导幼儿了解小动物喜欢吃的食物。

  教师小结:每一种动物都有它自己喜欢吃的食物,都有自己的习性。

  2、让幼儿知道小动物吃的食物都是由动物园里的饲养员专门提供的。

  三、观看课件,看完后教师提问

  1、小猴子怎么样了?

  2、为什么会肚子疼呢?

  3、这样喂小动物对不对?

  4、随便给小动物喂食,小动物会怎么样?

  四、学三字儿歌

  教师:我把刚才小朋友学的游园礼仪编成了一首三字儿歌,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五、巩固幼儿所学的游园礼仪

  出示四幅图,让幼儿观察,判断图上的小朋友做的对不对,对的送他一个笑脸,错的送他一个哭脸。

  六、结束活动

  教师小结游园礼仪不随便喂小动物。带领幼儿听音乐离开活动室。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森林防火的重要性,懂得护森林,保护环境,热爱自然。

  2、让幼儿解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以及森林火灾的危害。

  3、学习森林防火安全知识,初步掌握基本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

  活动准备:

  森林防火的课件、故事《森林着火》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

  提问:

  1.这是什么地方?(森林)

  2.这么美丽的森林,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它呢?

  一、观看森林防火的课件,解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以及森林火灾的危害。

  (出示森林失火的图片)

  提问:

  1.看到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2.你知道为什么会发生森林火灾?

  3.森林火灾会引起哪些严重后果?引导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看到的图片。

  二、组织幼儿讨论山林火灾的防护,对幼儿进行护林防火安全知识教育。

  1.怎样才不会引起山林火灾?

  (1)清明节扫墓时,要特别注意在燃烧的香烛纸钱,防止火星吹到其它地方引起火灾。

  (2)不能在山上点火、玩火。

  (3)不能在山上把放烟花炮仗。

  (4)不要私自在野外进行野炊、烧烤等活动,以防引发山火。

  2.看见山林出现着火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做?

  三、讲述故事《森林着火》,激发孩子从小养成爱森林,爱自然的好习惯。

  附:一天,狐狸在森林里抽烟,狐狸抽完烟随手把烟头一丢,自己便走开。还没有灭的烟头,从小火苗到熊熊大火。树上的小松鼠看到,连忙拿起电话拨火警电话119,小松鼠说“阳光花园着火”,森林消防队马上赶到,并灭火,森林中的小动物们叹口气说“火虽然灭,但却烧毁一大片绿油油的草地和大树啊!”。小朋友们,你们身边有抽烟的人吗?如果有,那就赶快告诉他们不要随手丢烟头吧!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通过谈论,初步了解鱼的有关知道。

  2、 激发幼儿对鱼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大胆想象能力。

  活动形式:集体谈话

  活动准备:教师在活动前丰富有关知识

  设计意图

  师幼互动

  教育反思

  1、今天,小朋友来园时端着一个鱼缸,里面有几条漂亮的热带鱼,她刚一进活动室,就有几个小朋友围了过去,我也迅速走了过去。

  2、听着他们在说:“鱼怎么不动了”?有的说:“鱼游的时候尾巴怎么总是动呀?”

  1、教师提问:

  1)你喜欢什么动物?

  2)你想了解它们什么知识?

  2、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1、通过谈话,我们以鱼为主题进行活动,需要师生共同准备相关书和vcd盘。

  2、教师要设计好提问,用提问引导幼儿主动去思考和探索。

  3、有2/3的幼儿对鱼感兴趣,有的幼儿想了解鱼是吃什么的?有的想了解鱼怎么睡觉?

  4、而且愿意带来鱼类的相关书和vcd给小朋友和老师看。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反复欣赏表演游戏的基础上,知道名称,初步理解内容,并有良好的完整印象,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2、培养幼儿良好的欣赏习惯。

  3、教育幼儿关心别人,分辨是非,萌发团结友爱的情感。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红、黄、白三只蝴蝶及太阳、乌云的头饰。及相应的字卡。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看表演的兴趣,知道名称,看表演时的要求。

  师:请小朋友认真仔细地看表演,看看这是几只怎么样的蝴蝶?

  2、全体幼儿观看表演。

  第一遍表演:

  (1)、刚才乍到的表演叫什么名字?

  (2)、这个表演中有三只什么颜色的蝴蝶?

  (教师分别出示字卡“三只蝴蝶”“红蝴蝶”“黄蝴蝶”“白蝴蝶”让幼儿认读,并请幼儿把不同的汉字卡片分别送给三只蝴蝶。)

  过渡:这个表演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请小朋友再仔细地看表演。

  第二遍表演:

  (1)、三只蝴蝶在花园里做游戏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三只蝴蝶被大雨淋湿了翅膀,它们请谁帮助?

  第三遍表演:

  (1)、你喜欢这个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2)、你不喜欢谁?为什么?

  (3)、太阳公公赶走了乌云,晒干了三只蝴蝶的翅膀,三只蝴蝶怎么样了?

  3、教师小结:你们喜欢三只蝴蝶,是因为他们相亲相爱,谁也不愿离开自己的好朋友。

  你们喜欢太阳公公,是因为太阳公公会帮助三只蝴蝶把乌云赶走。

  你们不喜欢三朵花,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帮助大家。能帮助别人的大家都喜欢。

  活动反思:

  《三只蝴蝶》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个故事,语言简洁、易懂,琅琅上口。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很快就能记住故事情节,表演的效果也比较好。

中班教案 篇5

  重点难点

  教幼儿学会计算5以内的.加法

  理解加法的意义。

  活动准备

  课件,记录卡、铅笔、火车头饰

  活动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操作法、练习法。

  活动目标

  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使幼儿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

  通过学生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认识10以内的数字

  2、听音乐跟老师做律动。

  3、快速抢答,复习旧知: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会了数的分与合,老师这儿有几个题目,小朋友能不能快速地说出方框里应该填几?

  小朋友把分与合的知识掌握得可真好呀!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师:小朋友们,我们在幼儿园里,不仅要爱学习,而且还要爱劳动。瞧,这群小朋友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劳动呢!

  他们正在干什么呢?谁来说一说?(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

  教师板书:3

  师:瞧,又出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出示例图后半部分)(水快浇完了,有2个小朋友提着水壶送水过来了)

  教师板书:2

  师:谁能将这件事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

  根据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有2个小朋友提着水这两句话,老师要提出一个数学问题。(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2、引出课题:

  师提问:① 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有2个小朋友提着水,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也就是把3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我们要用加法计算,(板书课题:加法)领读:加法。在用加法计算时,我们要用到一个新的符号:"+",它叫加号(板书:3 + 2),跟老师一起读:加号。

  师:你能说一说加号表示什么意思吗?

  加号表示把两个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

  ② 3个小朋友加2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呢?(5个)师板书:= 5

  你是怎样得到5个的呢?(幼儿可能有以下几种算法,幼儿说不上的话,教师和幼儿一起算)

  A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指图数 1、2、3、4、5、)一共有5个。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象要为大家做事情,并且使大家生活快乐的愿望。

  2.用表情、动作、语言等表现小象给伙伴带来快乐的故事情节。

  3.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并且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

  4.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教师教学资源光盘CD。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过生日的时候都会对着蛋糕许个一个心愿,谁能来告诉老师你许的心愿是什么?

  2.今天呀,有一只小象它也有一个很好的心愿,我们一块来看看,它的心愿是什么?

  奥,原来小象的心愿是想为大家做事情,可是它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请小朋友帮助他想一想都可以做些什么呀?

  (二)结合PPT,分阶段讲述故事

  1.播放PPT ,讲述故事第一段到第五段,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象为大家做事情的方法。

  简单回顾提问:

  小象都为大家做了什么?

  它成功了没有?

  那小象的心情是怎样的?

  2.继续播放PPT,讲述故事第六段到第九段,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象让同伴快乐的方法。

  简单回顾提问:

  小象是怎样让大家得到快乐的?

  小象是怎么想到要种花给大家的?

  小象为什么想到要种大大的花?

  3.借助教学资源光盘CD,教师与幼儿完整欣赏故事,了解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

  简单提问:小朋友,你喜不喜欢故事当中的小象,为什么?

  4.请幼儿用表情、动作、语言等来表演故事,来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

  5.教师总结、延伸。

  (1)小象虽然没有了不起的本领,但是它种花送给了森林里的每一个朋友,让每一个朋友都得到了快乐。

  (2)教育幼儿只要有爱心,不管我们能力的大小,都可以给别人带来快乐。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中班教案 篇7

  游戏目标:

  1、在多次感受,边感受边学会表演的基础上,初步要求幼儿人人会表演。

  2、激发幼儿的表演愿望和自信心,初步做到声音较响亮,较大胆地进行表演。

  3、让幼儿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并体验获得成功的欢快情感。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游戏准备:

  准备道具若干

  游戏过程:

  一、引发兴趣,交代任务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大萝卜,数数看是几个?那我们可以来玩什么呢?

  二、幼儿练习和表演

  1、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如何表演《拔萝卜》。

  2、请能力强的幼儿演一遍。谁愿意先到台上来演?小朋友看看他们谁演的好?

  表演后提问:你们觉得谁表演的好?为什么?请幼儿讲清楚演的好的人及好的地方。教师根据情况给予肯定。

  3、练习表演。

  ①练习每个角色的动作和语言。

  ②练习拔萝卜的不同表情。

  “拔不动。”讲这句时,用发愁的语调讲出。

  “萝卜拔出来了!”讲这句时语调提高,并要拍手蹦跳欢呼。

  4、幼儿分组表演。

  要求:

  ①幼儿互相商量,分配角色。

  ②互相化妆。

  ③每个幼儿用心看,轮到自己出场时再上场。两位老师巡回指导幼儿表演。

  5、说说在表演中发现的问题,讨论为什么那么多人才能把一个萝卜拔出来。

  6、集体拔萝卜表演并提出下次拔萝卜的要求。

  三、结束部分

  师:让我们去教其他班的小朋友们拔萝卜。

  提醒幼儿整理好道具,结束。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上一篇:小班教案

下一篇:幼儿园优秀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