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发布于:2021-06-26 04:19:32 作者:

【必备】小班教案范文合集六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备】小班教案范文合集六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情绪。随音乐有节奏的开汽车。

  2.会听辨音乐中的"嘀嘀"声,增强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3.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座位呈半圆型;

  2.录音机、音乐磁带;(音乐选自音乐游戏王国《4》颜色汽车)

  3.自制方向盘人手一份;

  4.红、绿二色灯各一。

  活动过程:

  1. 倾听、感受音乐。

  (1)教师:"猜猜谁来了?"提问:"汽车开在马路应遵守哪些交通规则?"

  (2)请幼儿再次倾听音乐,要求听的时候注意音乐中什么时候红灯亮、什么时候绿灯亮,放音乐时教师出示红绿灯提示幼儿;

  (3) 提问:"音乐中什么时候红灯亮了?红灯亮小汽车要怎么样?"(请小朋友用动作学一学)"什么时候绿灯亮了?绿灯亮了,汽车就可以怎么样了?"

  2.学习音乐游戏"开汽车";

  (1) 教师随音乐示范"开汽车"。交待椅子作为车库。提出要求:观察汽车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停,什么时候开回车库的。

  (2)请幼儿跟音乐做开汽车的游戏,提出要求:要用小耳朵听清音乐,心里想好什么音乐,汽车该怎么做。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续编故事,激发想像力。

  2.学习词汇:滑。

  3.通过欣赏故事,培养幼儿关心他人,学会给予。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桌面教具:小象、小鱼、小猴、小狗。

  2.图片和实物投影仪。

  知识经验准备

  1.自制小滑板。

  2.观看溜冰、滑雪等录像。

  活动过程

  1.教师利用桌面教具生动地讲述故事,之后提问故事的名称、人物和用什么当滑梯?小象有没有滑梯?小动物们想出了什么办法使小象也有了滑梯?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学习词:滑、哧溜。

  2.利用图片投影,结合所提问题再讲述一遍故事,以使幼儿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3.提问:小象没有滑梯,你能想出不同于小动物们的办法吗?鼓励幼儿续编故事。(可以自由讨论)

  4.提问:故事里的小动物们在自己玩得很高兴时想到了什么?引导幼儿学习关心和给予。

  各领域渗透

  艺术:主题绘画 欢乐的动物园。

  社会:帮助我们的人。

  生活中渗透:在生活中教师引导幼儿在发现同伴有困难时,会主动去问候和帮助。

  环境中渗透:将为本活动准备的图片和桌面教具,投放到语言区,让幼儿在操作中创编不同的故事结尾。

  家庭中渗透:请家长配合开展“我能为爸爸妈妈做什么”活动。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小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本活动是选自多元智能创意课程主题<<北风吹>>的分题一杯热饮料27页,这一活动贴近幼儿生活,而且幼儿可能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小班幼儿喜欢动手操作,乐于探索。但是语言表达能力相对弱。相对这些特点,在这节活动中我们可以调动幼儿的多重感官,幼儿在动手,动脑,动眼,动口的过程中发展了幼儿多方面的智能。

  活动目的

  1、尝试怎样冲调饮品。

  2、初步了解溶解的现象。

  3、乐于参与科学小实验。

  活动准备

  不同饮料的冲剂、透明杯、汤匙、热水、。

  活动过程

  1、 出示饮料的冲剂,例如奶粉、高乐高、果珍等,请幼儿辨认并说说爱喝哪一种。

  师:小朋友们天气这么冷你们想不想喝一杯香香的热饮料呀?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这么多可以冲调的冲剂。看看这些都是什么呀?小朋友讲一讲你们爱喝哪一种。

  幼:这是奶粉,这是高乐高,这是果珍。

  2、幼儿猜想并尝试冲调饮品。

  师:孩子们想不想喝一杯自己冲调的饮料呀?可是你们知道饮料是怎么冲调的吗?

  幼儿尝试冲调,教师提出冲调的要求。一杯香香的热乎乎的饮料冲出来了。师用鼻子闻一闻。(真香啊)

  师:刚刚老师看到冲剂是小颗粒状的,怎么调皮的小颗粒跑到哪里去了。

  3、为来听课的老师冲调饮料,复习巩固冲调饮品的过程。

  孩子们你们喝的饮料那么香,客人老师都想尝一尝了。我们的.小主人们咱们一起给客人老师冲杯饮料吧。(师发杯子倒水,幼儿冲调好送给客人师提示幼儿用礼貌用语)

  活动

  1、 能够尝试自己冲调饮品。

  2、 乐于参与科学小实验。

  3、 能够初步了解溶解的现象。

小班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能分辩冬季裤子与前后面,学习自己穿裤子(中低层次的目标);学会自己有序地、整齐地穿着裤子(高层次的目标)。

  2、体会到自己穿裤子的乐趣。

  3、继续发展身体和四肢动作的协调性。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分清不同款式裤子的前后面,用正确的方法穿裤子。

  2、难点:男孩的裤前拉链的使用(易将里面内裤卡在拉链上),以及能整齐地穿上裤。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幼儿各自当天所穿的冬季外裤。

  2、新奇角或活动区放置一些娃娃的各款裤子,供幼儿练习。

  四、设计思路

  这一内容包含二个方面要求:一是会分辩裤子的里外前后,二是穿着裤子的正确方法和顺序。

  幼儿已经学过穿秋天的单裤和初冬的裤子,也有一些分辩裤子前后的经验。但是,由于假期中,春节期间又增添了不少新款的较厚的冬季裤子,因此,可能会在分辩“前后”方面发生困难。另外,幼儿在穿着两条以上裤子时,还须顾及里面裤腿的平脚,这对一部分幼儿来说也尚有问题。据此,在设计活动中,一要注意引导幼儿运用过去的经验来分辨冬季裤子的前后面;二要提醒幼儿在自下而上的拉裤腰的过程中,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内裤裤腿卷缩。三要用一则顺口溜来提示穿裤子的方法与步骤,并增添愉快的练习气氛。

  五、活动流程

  1、用开“聪明小火车”方式,引导幼儿依次描述自己裤子的前片上有什么。

  说明1:这样有助于幼儿在平行影响中获得更多的分辨裤子前后片的方法:如看贴花、口袋、拉链、扣子等等。

  说明2:幼儿讲完后,教师应稍稍加以归纳。

  2、由1-2名幼儿示范穿裤子的方法与步骤;教师作适当的讲解。

  要点:

  (1)裤子的前片要向上(或向前方),双手拦住裤腰,坐在椅子上,逐一将腿伸入裤腿。穿上后站起将裤缝处拉正,并将内衣塞入裤腰内。有带、后、链者系上。

  (2)如有内裤,应塞入袜筒,以免向上卷缩。

  3、幼儿边看教师念顺口溜(或自己念),边练习穿裤子:拉着裤腰儿,穿进裤腿儿,伸出腿丫儿,自己穿裤儿,真是乖孩儿。

  说明1:幼儿穿裤子时,教师可重点指导使用门襟拉链有困难的男孩。

  说明2:教师也可利用顺口溜的最后两句,对穿好裤子的幼儿作评价和鼓励。

  4、活动的延伸:

  幼儿在生活区为娃娃穿各种裤子。(或在家里自己尝试穿不同款式的裤子)

  六、建议

  1、此活动可根据幼儿穿裤子的能力分小组进行。

  2、此活动宜在幼儿午睡起床时进行。

小班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平时幼儿对于小动物们都有了一些了解,知道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和各自的本领,随着动物主题的开展和深入,幼儿对于动物身上的花纹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有的颜色相同,有的形状相类似。因此,往往在动物与皮毛配对上出现错误,产生混淆。于是预设本活动,利用一些常见的、有相同点的动物皮毛,在观察动物皮毛的基础上,帮助幼儿对动物外表皮毛的认识。

  在这个活动中,有意识的巧妙选择了几个动物,能够按颜色、花纹进行分类,让幼儿在比较的过程中了解相应的知识。另外运用局部的照片和整体的动物进行连线,给与孩子另一个视觉冲击。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玩玩中,尝试用对应的方法来分辨部分动物皮毛的明显特征。

  2、喜欢并乐意亲近小动物。

  活动准备:

  操作材料包

  活动过程:

  一、拍照片——看看说说动物,引导幼儿观察皮毛明显特征。

  1、动物园开了照相馆,动物们都来拍照啦,看看是谁来了?

  2、(出示图片)看看说说他们的皮毛是怎么样的?

  提示:从颜色、花纹形状来辨别动物。

  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花纹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像什么?

  小结:小动物都有自己各自不同花式的皮毛。

  二、找照片——用对应的方法来分辨部分动物皮毛不同

  1、按颜色区分(动物照片贴在黑板上)

  l 小动物们来拿照片啦,可是粗心的摄影师只拍到了局部,请你分一分。

  l 哪些小动物有着黄棕色皮毛?

  l 有些动物有着黑白皮毛?

  2、按花纹形状区分

  l 小动物的皮毛除了颜色的不一样,还有花纹也是不一样的。

  l 我们来看看哪些小动物有块状花纹?

  l 我们来看看哪些小动物有点状花纹?

  l 我们来看看哪些小动物有条状花纹?

  3、找朋友

  看一看摄影师拍的照片,猜一猜会是什么动物呢?

  三、幼儿操作

  观察操作材料上的图片,将局部照片和动物整体照片连起来。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问答游戏中感知水果的特征,体验游戏的快乐。

  2、尝试根据儿歌的内容进行撕贴配对。

  活动准备

  1、香蕉、苹果、西瓜、葡萄等水果

  2、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说说水果

  师:上一次我们到水果超市参观,你们看到了哪些水果呀?它们都长得怎么样?

  小结:我们在水果超市找到了许多水果,有红红的苹果、弯弯的香蕉……

  2、问答游戏

  (1)老师说儿歌的提问句,幼儿猜猜是什么水果

  师:老师现在考考你们,老师说一句儿歌,你们猜猜是什么水果

  (2)幼儿猜出来后,教师出示实物,验证结果

  小结:教师用儿歌的语言进行小结。

  (3)引导幼儿与幼儿间进行问答,体验问答游戏的乐趣

  3、猜猜贴贴

  (1)出示幼儿操作材料,采用教师念、幼儿撕贴的方式进行操作

  (2)作品欣赏,师幼边看边进行进行问答歌

  活动生成及建议

  1、在活动中,当幼儿说到教师没有预设的水果时,只要回答正确,教师要及时地给以肯定,并可以将幼儿说到的水果仿编到儿歌中去,教师做好记录,帮其整理成一首新的儿歌。

  2、让爸爸妈妈带孩子参观水果店,尽可能多地观察不同种类的水果,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带至幼儿园与小朋友分享,并仿编儿歌。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