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实用】中班教案范文五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
让每个小朋友把自己想象为生活中的任意一件物品,进行相互组合。每个小朋友说一说自己和其他小朋友可以组合成什么?有什么新的用途?也可以说一说其他小朋友相互可以组合成什么。轮流组合,继续玩下去。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创新组合游戏,体验组合游戏的快乐。
2、重点练习幼儿选两种以上物品把他们组合为一种新的东西进行游戏,以促进他们的合作快乐。
3、培养幼儿扮演不同物品,玩一玩组合游戏,激励幼儿大胆创新游戏及表达。
【活动准备】
1、若干学习用品(橡皮、铅笔、小刀……等)
2、录音机、音乐、磁带
3、活动室内儿使用的所有工具
【活动过程】
1、 组织幼儿听音乐
老师、小朋友随音乐做一做手指操,带领幼儿在音乐中做穿衣服、刷牙等各种动作,激励幼儿随音乐活动起来。
2、鼓励幼儿大胆组合进行创新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学习用品。老师让小朋友任选一件物品(分放准备的物品),看看它是有什么用途。然后每两个小朋友再自由组合在一起并说出他们有什么用途。再用它来设计你想象的东西好吗?
(2)、小朋友们立刻欢呼着选起来,你看他们争先恐后的选他们自己喜欢的东西,并进行自由结合,你看他们谈论的多有兴趣,好象想出了很多玩法,有的用手在比化、有的用脚在试探,有的用身体在滚动,他们很开心很自豪,一想到新的玩法便跑过来告诉我,并表演给我看。
(目的:让幼儿想象创新组合游戏,体验组合游戏的快乐。)
(3)集中交流玩法,并进行模仿。
小朋友,你们可真会动脑筋,想出了很多有趣的玩法,谁愿意来教教大家,让我们也学一下你的组合游戏。
小朋友的表现欲很强,我让孩子们都展示一下自己的组合玩法,发现孩子们想出了很多种玩法,在交流相互模仿中,孩子体验到了成功感。
如:铅笔、橡皮和本子结合,他们大胆设计了幸福娃娃迎“奥运”的图案,还画出了他们设计的用数字组合的轮船、飞机、蝴蝶小花等。
磁带、录音机和小朋友的结合:磁带唱出了动听的歌曲,小朋友随音乐跳出了优美的舞姿、做出了健美的体操等等。
(目的:让幼儿重点练习选两种以上物品组合为一种新的东西进行游戏,以促进他们的合作快乐。)
3、领幼儿重点练习组合把他变成一种新的东西。
谈话:老师是水,谁想和老师结合,小朋友争先恐后的说:“我是杯子、我是桶、我是水池、还有一名幼儿大声说我是游泳池,我要让全国的游泳健儿来游泳比赛”。哦,小朋友想象到奥运当中来了,谁还能想出更好的迎奥运活动项目组合?我是球拍、我是球;我是篮球,等等。我是姚明,我要参加奥运,为祖国争夺金牌。啊!好厉害啊!孩子们个个都积极组合出他们的创新与想法。室内都洋溢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目的:更进一步培养幼儿扮演不同物品,玩一玩组合游戏,激励幼儿大胆创新新的游戏及表达方式。)
4、放松的玩一玩。
让幼儿再自由结合去玩他们喜欢的游戏。有的小朋友当妈妈,抱着小宝宝;有的小朋友当凳子,抱起了另一个小朋友;还有一个小朋友,我当电视,让你们看幼儿节目等等,看他们都争先恐后地运用到生活中去组合游戏,也进行的很顺利。
最后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我这里有许多幼儿用的学习用具:本子、盒子、彩笔、书等等,小朋友你能扮演什么能把它装起来,让它休息一下。(书包)小朋友都扮演书包,好、把你现在所用的东西收起来。回家和爸爸妈妈再做组合游戏好吗?
(目的:结合生活事例、回家和爸妈进行组合游戏,以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
【活动延伸 】
回家找一找厨房中的那些用品可以组合来创新?并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好吗?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通过对实际物品的操作,理解8的实际含义。
2、运用目测、动手操作材料,感知数量8、体会数学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理解8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8’的数字卡片,邀请8位大班幼儿,设置小超市—内置书、盒子、牙刷、笔、(物品图片),幼儿练习本,教师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复习7以内的任意数
1、为幼儿介绍超市,他们是来邀请大家去超市参加活动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出‘超市中任意物品的数量’,把数数结果展示在展板。奖励一个星!
二、分享自己的发现,感知‘8’
1、幼儿相续说说自己的发现—例3把勺子、4见衣服、5个小铃---请幼儿来说说自己是怎么发现数量的
2、在超市里发现那么多的数量为的’8’物品,请问幼儿有谁认识’8’的?
出示数字卡片8,一起说说8像什么?
3、小结:8除了可表示超市里的那些物品外,请孩子来说说还可以表示其他物品?(还可以在自己的身体上找)
4、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目测图片上的原形—分别依颜色将图形分类,出数量是8的图形.
三、运用自己的认识,作业’8’
1、感知,了解了8的含义后,请幼儿完成相关作业练习;
2、教师讲评,提醒幼儿:凡是数数合起来有8样(种)的物品,饰件都可用’8’表示;
3、活动结束后可找找在幼儿园里,有哪些东西是可用8来表示的;
中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喜欢到户外去活动,做游戏,为了增强幼儿的体质,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我精心的设计了过隧道游戏,通过这个游戏,使幼儿获得游戏乐趣,并在游戏中磨练自己勇气和信心,养成不怕困难的习惯和决心。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积极的参与意识和在集体中的配合能力。
2、增强了幼儿敢于战胜自己自信心和勇气。
3、培养初步的规则意识。
4、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5、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哨子一个,小红旗两个
2、音乐《向前冲》
活动过程:
1、幼儿随音乐入场,做热身运动。
2、练习弯腰半蹲走。
3、教师首先说明游戏的规则和过程,并和部分幼儿一起模拟掩饰过隧道的清景,其他幼儿认真看。
师问:隧道里面黑乎乎的,你们怕不怕?幼答:不怕。你们想不想参加这个游戏啊?幼答:想。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谁是一个小勇士好不好?幼答:好。此时幼儿以急不可待的想参加到游戏中去。
4、游戏分组
将全班幼儿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的一半幼儿站成两排,按顺序每两个幼儿手抓手,举过头顶,身子稍微向前倾斜,两队之间便有了一个长长的洞,这就是隧道的模拟,另一半幼儿要弯着腰快速的从隧道中过去,看看那个小组最先完成,就发给他们一个小红旗。让后幼儿换角色进行游戏。
5、开始游戏
幼儿准备好以后,哨声一响,游戏就开始。在音乐的配合下,幼儿紧张而忙碌起来,当隧道的小朋友努力的支撑着,并嘴里一起喊着加油!!!过隧道的幼儿紧张的,有序的,匆匆的穿越隧道,小眼睛还不时看看另一组的小朋友,害怕被他们争了先。
6、一轮完成后,幼儿换角色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过隧道游戏对幼儿来说,很刺激,是个有点冒险的游戏,所以幼儿们精力都很集中,专注,在这个游戏中,幼儿学会了集体合作,理解了集体合作的重要性。也进一步获取了游戏的快乐,锻炼了自己的自信心。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仔细听辨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能依据故事情节,依次排列出故事中的角色。
活动准备:
故事录音《红灯笼》、教学挂图《红灯笼》、幼儿用书《红灯笼》、灯笼一只。
活动重点:
仔细听辨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难点:
能依据故事情节,依次排列出故事中的角色。
活动过程:
1、出示大灯笼,引出话题:
——“谁知道,这只大红灯笼是从哪来?让我们听听故事。”
2、引导幼儿听赏故事并讨论:
——“老奶奶为什么要扎红灯笼?”
“红灯笼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这是一只怎样的红灯笼?让我们再听一遍故事。”
请幼儿听第二遍故事后讨论:
——“红灯笼在大街上一蹦一跳,民警叔叔为什么急得吹起了哨子?”
“故事中谁喜欢红灯笼?”
请幼儿发表想法,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主要情节:
——“红灯笼在树林里走呀走,身后跟着谁?”
“小动物们为什么都要跟着红灯笼?”
“老奶奶是怎样找到红灯笼的?”
请幼儿说说故事中有趣的情节:
——“你觉得故事哪些地方很有趣?”
3、请幼儿阅读《红灯笼》:
请幼儿带着问题自主阅读,教师巡回观察幼儿阅读情况,并进行个别指导。
——“红灯笼是否受到大家的欢迎呢?”鼓励幼儿提出问题。
中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三只蝴蝶》这个故事选择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较熟悉的蝴蝶为角色,讲述了三只蝴蝶在寻找避雨的地方的过程中不离不弃的友情故事。考虑到现在的小朋友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特别是小班幼儿年龄小,个个都“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友爱互助的品质,所以我觉得这个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因此,我选择了这个故事,并将它与语言和社会两个领域相结合。
活动目标:
1、能安静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喜欢三只蝴蝶对伙伴的不离不弃。幼儿之间学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3、幼儿进行角色表演,有表情地学习角色对话。
活动准备:
1、桌面教具:三只蝴蝶,三只蝴蝶头饰,红、黄、白花头饰。
2、故事音频《三只蝴蝶》。
3、指偶:红、黄、白蝴蝶。挂图。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飞进活动室。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1、设置提问:“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位好朋友,小朋友看看,它们是谁呀?(出示三只蝴蝶),它们都是什么颜色?”
2、幼儿练习说:“红蝴蝶,你好!”“黄蝴蝶,你好!”“白蝴蝶,你好!”
3、教师:“春天来了,花园里红的花,白的花,黄的花都开了,美丽的蝴蝶也飞来了,它们在花园里一块儿跳舞、游戏,非常快乐,有一天,这三只蝴蝶在花园里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倾听故事《三只蝴蝶》。(故事音频)
1、播放故事音频,幼儿初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教师提问:故事中都有些谁?(三只蝴蝶)
故事中的三只蝴蝶在哪儿玩?(公园里的草地上)
三只蝴蝶在草地上玩时,突然发生了什么事?(下起大雨来)
教师:三只蝴蝶为了躲雨去找了谁?它们又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请小朋友们再仔细看一看,听一听。
四、再次欣赏故事。教师利用教具,指偶等有声有色地讲述故事。
教师提问:
1、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三只蝴蝶为了躲雨去找了谁?(红花姐姐,白花姐姐,黄花姐姐)
3、三只蝴蝶一同飞到红花那里,它们对红花姐姐怎么说的?
“红花姐姐,红花姐姐,大雨把我们的翅膀淋湿了,大雨把我们淋得发冷了。让我们到你的叶子下避避雨吧。“
4、红花姐姐是怎么回答的?
“红蝴蝶的颜色像我,请进来,黄蝴蝶、白蝴蝶别进来。”
5、三只蝴蝶又是怎么说的“我们三个好朋友,相亲相爱不分手,要来一块儿来,要走一块儿走。”
6、三只蝴蝶分别去找黄花、白花是怎么说的?黄花、白花又是怎么说的?三只蝴蝶是怎么回答的?
教师教幼儿进行角色对话,教师和幼儿齐念对话。
7、最后,三只蝴蝶到花姐姐的叶子下躲雨了吗?(没有)为什么没有躲?
教师:三只蝴蝶在大雨里飞来飞去,找不着避雨的地方,真着急呀,可是他们谁也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朋友。
8、提问:这时候,是谁帮助了三只蝴蝶?(太阳公公)
9、教师出示太阳教具。
教师:“这时候,太阳公公从云缝里看见了,连忙把空中的乌云赶走,叫雨别下了。天晴了,太阳把三只蝴蝶的翅膀晒干了。三只蝴蝶迎着太阳又一块儿在花园里快乐的游戏,舞蹈。”
10、提问:小朋友们喜欢三只蝴蝶吗?喜欢三朵花吗?喜欢太阳吗?为什么?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请个别幼儿回答。
三朵花的做法对吗?如果你是红花姐姐,你会帮助三只蝴蝶吗?怎样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