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五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家乡秋天是一个美丽的,收获的季节,到处都是欢乐的景象。
2、积极参与参观前的准备工作,体验集体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提前选择好参观的路线和稻田。
2、幼儿穿合适的服装和鞋,并参与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活动过程:
一、出发前准备
1、了解活动的地点及任务
教师:我们今天要去东垟降参观稻田,我们要注意观察田野里有什么庄稼,是什么样子的?农民伯伯们在干什么?
2、注意事项
教师:我们外出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呢?引导幼儿讨论。
3、幼儿两两手拉手排好队,出发。
二、参观途中
1、引导幼儿边走边观察路边田野秋天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分散幼儿注意力,减少疲劳感。
2、教师:田里有什么庄稼啊?你认识吗?
三、参观稻田
1、到达目的地后,引导幼儿观察田里成熟的稻子。
2、教师:田里的什么庄稼成熟啦,它成熟了是什么样子的啊?
3、引导幼儿观看农民伯伯丰收时的欢快场面。
教师:农民伯伯在干什么?
4、幼儿在指定的范围内自由观察。
四、组织幼儿回园,并交流参观感受。
教学反思:
本活动为此次课题研究的第一个活动,主要的目的是感受家乡秋天是一个美丽的,收获的季节。为后面的活动课做准备。这些田间风光对于幼儿来说并不陌生,但在老师的组织下集体参观,使幼儿能更加系统完整的了解秋天的作物。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生活中收集种子,感知了解种子和果实的关系,体验种子的多样性
2、通过为种子观察、分类,培养幼儿的观察统计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能够有条理地讲述自己的发现和和想法提高语言交流能力
4、通过观看课件与视频,感受自然的生动有趣,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一)、各种各样的种子的收集、种植与观察
(二)、在生活中讨论种子的来历,生长的位置,种子的差别
活动过程:
l观察和自由谈论收集的种子
1、从什么果实里收集的种子?
2、种子的不同样子?
l谁知道种子是什么样子的?
结合幼儿带来的种子一起观察与讨论
1、幼儿自由猜想,相互交流经验
2、教师总结幼儿的想法:尤其是谈到的传播方式,重复幼儿的问题,引导幼儿注意大家的不同认识。
例如:香蕉种子、菠萝种子是怎样的。最大的种子是什么?
l播放种子的相关课件:种子的样子和成熟后传播的方法
向中心型、发散型、无序型
1、讨论:刚才看到了哪些种子?
2、他们分别长在植物的什么地方?
l小结;种子的传播方式,种子的多样性,成熟后是怎样传播的?
l延伸活动:
1、实验(种子发芽:师生共同进行)
2、种植活动(幼儿和家长共同种植)
3、讨论种子的食品有哪些
大班教案 篇3
一、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难免会听到:老师,某某把我的玩具弄坏了:某某把我的书本撕破了等一系列的告状声,有的还会吵着闹着要赔。大班幼儿已懂得分享,通过精悍。简短的小故事《礼物》,可以进一步让幼儿学会懂得去原谅别人的过失,增强幼儿之间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目标可以分为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目标,根据内容我设计了以下两个目标:
1、通过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并懂得“原谅”的含义。
2、通过体验他人的情感,懂得去原谅别人的过失,增强幼儿间的感情。
三、教学准备
故事的图片;幼儿在生日时有收到礼物的经验;活动前对“原谅”这一词汇有初步的理解。
四、教学法
本活动我运用到的教学方法有:观察法(观察图片讲故事,理解故事内容)、移情体验法(欣赏故事中体验情感)、提问法(通过提问加强对故事的理解)。
五、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故事。
你在什么时候可以收到礼物?收到过什么礼物?收到礼物开心吗?
(通过简单的提问可以引起幼儿的兴趣,巩固幼儿的对已有经验的提升,简单的提问,可以照顾到语言能力较弱的小朋友,做到面向全体幼儿)
(2)分段看图片欣赏故事,并提问。
1、贝贝的生日礼物是什么?
2、她跟好朋友分享玩礼物了吗?
3、小豆子把小斑马摔破了,贝贝会怎么样呢?
4、贝贝最后怎么做了?
(边讲故事边提问,可以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并想象下面会发生什么,发展幼儿的想像力。)
(3)完整欣赏故事一遍,并提问。
1、你收到了生日礼物会跟好朋友分享吗?
2、如果别人把你的礼物摔破了,你会怎么做?
3、老师是怎么做的?你会原谅小朋友不小心的过失吗?
(通过本环节的提问,进一步让幼儿得到了情感上的体验,目标二在这一环节得到落实)
4、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教师小结:
我们要学会去原谅别人的过失,才会得到更多的爱。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探索并发现夹子玩偶制作的奥秘,尝试用夹子自制玩偶。
2、能抓住动物特征绘画侧面头像,在夹子开口处正确黏贴嘴部。
3、体会自制玩偶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教具准备:青蛙、巨嘴鸟、老虎、鳄鱼,演示文稿一份。
2、 材料准备:人手一份夹子、绘画纸、记号笔、油画棒、剪刀、双面胶、毛梗等辅助材料。
3、经验准备:阅读过绘本《大嘴巴青蛙》。
活动过程:
(一) 回顾绘本故事
1、 都听过《大嘴巴青蛙》的故事吧!故事有哪些动物呀?
2、 今天敏敏老师把故事里的动物都带来了,你还记得大嘴巴青蛙喜欢吃什么吗?打开看看!
3、 故事里的其它动物爱吃什么呢?请它张开嘴巴看看!
4、 敏敏老师还会用玩偶来表演这个故事呢,想看看嘛?(教师表演故事片段)
(二) 探索制作奥秘
1、 你觉得这些玩偶怎么样?有趣在哪里?为什么这些大嘴巴都能张开藏食物呢?
2、 教师小结:动物头像的后面都有一个夹子,夹子一张一合就像大嘴巴一样,该怎么做呢?
3、 现在请你仔细研究一下,看谁能发现它的制作方法!如果有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请大家来帮帮忙。
4、 根据幼儿的回答提出重点和难点:头像大小、侧面特征、嘴部剪贴、食物安装。
(三) 尝试分工制作
1、 你们都会做了吗?每组5个小朋友一起分工制作故事里的玩偶,做好了自己搭建小舞台表演故事,开始行动吧!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有困难的孩子及时的帮助。
(四) 融入场景展示
1、 合作尝试边操作夹子玩偶,边表演绘本故事。请一组幼儿来介绍玩偶,并且演一演。
2、 小朋友你们用夹子玩偶表演有趣吧,那我们把它带到教室里再一起表演吧!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教室里用夹子玩偶表演故事。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小丑,知道小丑的五官。
2.能够利用材料进行剪、贴、画来制作小丑的脸部。
活动准备:
光盘每人一张,彩纸,剪刀每人一把,双面胶,蜡笔,头发形状的`白纸每人一张,记号笔每组一支。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
1.播放视频。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视频,请你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小丑耍杂技的视频。)
师:小朋友们,视频中的人是谁啊?(小丑)他在干什么?
师:这个视频中的小丑他长的是什么样子的?(他有着一个大大的红鼻子,白白的连,大大的嘴巴,还有彩色的头发。)
2.介绍材料。
师: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做小丑的脸,你们愿意吗?
师:看看今天我给你们准备了什么材料?(光盘,彩纸,剪刀,双面胶,蜡笔头发形状的白纸。)
师:小朋友来说说看可以怎么利用这些材料制作小丑?(幼儿讲述)
3.教师示范。
(1)帮小丑剪个大大的红鼻子,然后贴在光盘的中心点。
(2)帮小丑用彩纸剪出一张香肠嘴,贴在鼻子的下方。
(3)帮小丑剪出两个大大的眼睛,贴在鼻子的上方。
(4)将白色的头发贴在光盘的后面,用蜡笔将白色的头发涂成彩色的,注意图的时候用比较鲜艳的颜色,颜色之间注意一些过度。
(5)用记号笔点上两只眼睛,小丑就完成了。
二、幼儿操作
幼儿动手操作,教师进行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注意用剪刀的安全。注意小丑头发部分的涂色。
三、展示作品
1.幼儿将制作好的作品展示出来,共同欣赏。
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哪张小丑的脸做的最像?
2.师:我们把这些小丑都布置在我们的班级里面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