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发布于:2021-04-06 09:57:36 作者:

精选中班教案八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中班教案八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2、能大胆的讲述成功或失败的经历。

  【活动准备】 1、皮球若干,调查表"成功与失败"幼儿姓名标签,儿歌《困难我不怕》

  2、幼儿经验,已阅读过图画书《狐狸和大熊》

  【活动过程】

  一、回忆导入

  引导语:大熊最后成功地吃到自己种的果实吗?(吃到了)一开始大熊有没有吃到?为什么?(没有,因为被狡猾的大熊骗了)当时它的心情可能会怎样?(难过,气愤)

  小结:一开始大熊被狡猾的狐狸骗了,没能吃到自己种的果实,后来大熊动脑筋用智慧战胜了狐狸,成功保住了自己种的果实。

  二、游戏感知

  1、玩游戏"传球接力赛"感受成功与失败的不同心情。

  引导语:

  今天我们来玩"传球接力赛"的游戏,×个小朋友成一竖排,每人双手举到头顶,一次传球,先传完的小组为冠军组。

  2、分组进行比赛,决出冠军小组。

  3、交流对成功或失败的感受。

  引导语:

  胜利的小朋友现在又什么感受?失败的小朋友有什么想法?

  三、失败与成功

  1、教师请出班中的小能手现场表演,或者谈谈自己获得成功的事情,启发幼儿讨论本领是怎么学来的,学习的过程中是否经历失败。

  引导语:

  表演的真棒,你们一开始就表现的这么好吗?

  2、教师出示调查表,引导幼儿记录自己是否经历过失败。

  引导语:你以前在家里,幼儿园里有过失败的经历吗?如果有过,就将你的名字标签贴在蓝色方格里,如果没有就贴在红色方格里。

  3、请幼儿述说自己失败的经历?知道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只要我们诚实勇敢的面对困难和失败,坚持不懈地努力,那我们就一定能成功。

  四、儿歌提升老师这里有一首儿歌《困难我不怕》碰到困难时念一念这首儿歌,就会增加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

  附:儿歌《困难我不怕》 我是坚强好宝宝,困难我不怕,勇敢坚持,我最棒!努力努力想办法,困难困难不怕啦,不怕不怕不怕啦,困难困难不怕啦,不怕不怕不怕啦。

中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图形在孩子们现实生活中到处可见,世界上各种物体都是由各种形状和它们的变体而构成。小班的时候,孩子们就认识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长方形。当我们把各种图形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他们就能自发的用稚气的小手拼出很多物体,为了满足孩子们强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欲,特设计这一活动,旨在让幼儿更好地掌握图形的基本特征,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已经学过的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半圆形、梯形和椭圆形的认识。

  2、在了解这几种图形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能创造性地进行图形的组合拼搭。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发展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用废旧的彩色纸片剪成的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半圆形、梯形和椭圆形图片若干,幼儿人手一套图片、胶水、白纸

  活动过程:

  (一)复习对图形的认识

  出示各种图形,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小朋友回答后,贴到黑板上,教师有意识的把出示的图形组合成一副画面,让幼儿观察。现在老师变成了一个魔术师,把图形组合成了一个太阳、一座房子、一个蘑菇等图形。

  (二)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⒈点击房子。引导幼儿观察。提问:这是什么?它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

  ⒉点击小鸡、太阳、房子、蘑菇方法同上。

  (三)运用图形自由拼搭物体

  老师想把这幅图片送给我们的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吗?你们想不想像老师一样也做一名魔术师,用图形组合成一幅图片或者一件物品,送给你们最亲最爱的人?幼儿自由拼物体,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老师拼的不一样。

  (四)运用物体组合画面

  演示多媒体课件[其内容在拼物体的基础上,把物体组合成画面。]

  1、出示画面⑴提问:这幅画是由哪些物体拼成的?⑵老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理解把这幅画编成故事讲述。

  2、幼儿用手中的图形自由组合画面,鼓励幼儿勇敢地、大胆地、毫无顾虑地按自己的想法去组合物品或者画面,送给最亲最爱的人。

  3、请个别有代表性的幼儿拿作品到前面,让他说出他拼的图片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并把制作理由讲听。

  4、教师积极,活动结束。

中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中班孩子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好奇,爱冒险,有探索精神,有初步的竞争意识。喜欢看动画片,并常模仿故事情节中的人物,会分辨正义与邪恶。根据孩子年龄特点,我用故事情节贯穿与教学活动中,使孩子在活动中学习投掷的动作。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投掷动作,并掌握一定的投掷技巧。

  2.通过寻宝游戏,激发孩子对学习投掷的兴趣。

  3.复习巩固立定跳远、匍匐前进、饶物走、平衡动作,培养幼儿动作协调能力和正义感。

  活动准备:

  地图、纸球、塑料瓶、沙包、纸盒、软垫、老虎模板、字卡、轮胎,孩子已有相关的故事人物的经验,知道谁是正义的,谁是邪恶的。

  活动重点:

  肩上挥臂掷准。

  活动难点:

  能掷准左右移动的物体。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

  (二)基本部分

  1.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和纸球做游戏看看你们能想出什么好办法?你是怎样玩游戏的?

  小结:①找出几名完法与众不同的幼儿进行展示。

  ②鼓励孩子开动脑筋想出不同的玩法。

  2.练习投掷动作

  动作要领: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稍弯曲,身体往后倾。右手拿纸球高举与肩上,眼睛向前看,数一、二、三的三时右脚用力蹬地把纸球投向目标。

  教师在场地上挂上头饰,呼拉圈等引导孩子投准。

  小结:这位小朋友练得真棒,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样投纸球的。

  3.游戏:战胜黑心虎

  (1)玩法:教师收到飞鸽传书:前面有座 山,山上有只黑心虎,需要我们去寻找宝物消灭它!地图在水沟前方的箱子里。

  教师:咱们找好同伴一起跳过小水沟找地图,看看地图上有什么提示!

  孩子根据地图提示的顺序分别爬过软垫,走过竹锑,跨过轮胎,行进跳过沼泽。找到宝物后一起用手上的宝物攻击会活动的黑心虎。

  (攻击时离目标约2米远)

  (2)规则:孩子必须按照地图提示的顺序完成寻宝过程。

  4.小结

  ①表扬不怕困难的,勇于接受挑战的孩子。

  ②律动放松。

中班教案 篇4

  目标:

  1、了解电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好处,体会电的重要性。

  2、知道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的方法。

  准备:

  电视机、录音机。

  过程:

  1、了解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种种好处:

  教师创设问题情景,逐一打开电视机、录音机、电灯等,都没有反应:

  ——“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这些东西都坏了吗?”

  幼儿讨论寻找原因,当确认没有接上电源的时候,教师组织幼儿讨论:

  ——“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需要用到电?”

  2、进一步体会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

  教师引导幼儿展开丰富想象(分组进行):

  ——“现在,请你设计一下,如果世界上没有电,将会怎样?”

  “电从哪里来?”

  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观看,了解电是从哪里来的。

  3、知道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的方法:

  幼儿分组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怎样做到节约用电、安全用电?”

  幼儿自主设计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的标志。

  交流设计方法和设计出的标志。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消防车、救护车、警车是执行特殊任务的车辆,并能说出它们的特殊标志和不同作用。

  2、能记住特种车的求救号码,懂得不能乱打求救电话。

  活动准备:

  关于特种车的课件一份,每幼儿一套特种车与求救号码的图片,消防车、救护车、警车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幼儿在《我是汽车小司机》的音乐声中进入活动室。

  2、师:小朋友你认识什么样的车?(演示课件,各种各样的汽车,启发幼儿说出各种车的作用)小结:车辆的种类很多,各种车辆的作用也都不一样。

  二、认识特种车的外形及特殊作用

  (一)消防车

  1、(演示课件)师:快看,这里发生什么事情了?(火灾)该让哪种车去帮忙呢?

  2、消防车的外形特征(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消防车的车身颜色、车身配置及其作用。小结:消防车是救火用的汽车。车身是红色的,车头上有一个警报器或警钟,车身是急用储水箱,两旁有吸水管和水带,车上有升降梯子和灭火器等救火用具。

  3、火警电话119师:当火灾发生时,该拨打什么电话叫消防车呢?

  (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拨打电话119及消防车救火小结:当发生火灾时,拨打火警电话119,消防队员立即驾驶消防车,一路发出“呜――”的警报声,沿途的行人和其他车辆一律让路,让它尽快赶到现场灭火,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

  (二)救护车

  1、(演示课件)师:瞧,这个人怎么了?(突然间发病)该怎么办?请那种车帮忙呢?

  2、救护车的外形特征(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救护车的车身颜色、标志,车头和车门的特征及用途。

  小结:救护车是专门护送危急病人到医院的专用汽车。一般是白色或绿色,车身两旁和后面车门上都有红十字标志,车头或车顶上装有警钟或警报器。车门在车厢的后面,便于担架的进出。

  3、急救电话120师:有人需要马上送医院该拨打什么电话呢?

  (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拨打120及救护车救人。

  小结:当有危急病人时,拨打急救电话120,救护车会立即出发,一路上响着警报,其他车辆都让路,以便让救护车尽把病人送到医院。

  (三)警车

  1、(演示课件)师:不好了,小偷进家了,该怎么办?

  2、警车的外形特征(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警车。

  小结:警车是用于追踪和抓捕逃犯的车辆。没有固定车型,车牌有专门的标记。车头上面装有报警器。

  3、拨打电话110有小偷必须立刻报警,该拨打什么电话呢?

  (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拨打110及警车行动。

  小结:当你见到犯罪行为时,立即拨打110,公安人员执行任务,拉响警报,飞驰前进,其他车辆都要让路,以保证公安战士不失时机的逮捕罪犯。

  三、游戏巩固

  1、为人民服务玩法:由教师提出现象,幼儿立即找出相应的电话与车辆卡片。并做相应的动作。

  提问;专用号码能不能随便乱打?打错了会怎样?

  2、出车——幼儿找一辆自己喜欢的玩具车,在专用号码的指挥下随音乐依次开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让幼儿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中学习、复习、巩固对各种车辆的了解。还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认识各种汽车的名称和用途,增强了幼儿的社会性常识,揭开了幼儿的在生活对各种车的好奇与困惑。

中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在传统的幼儿园数学教学中,“0”的教学常常被忽视,而在蒙氏教学中,“0”的教育格外重视。在本次活动中,我们通过蒙氏教具的操作和游戏方法,让幼儿认识“0”,了解“0”的意义以及“0”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对“0”的认识一定会提升一个高度!

  中班蒙氏数学活动:

  “0”的游戏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0”在自然数的概念是“没有”。

  2、联系生活,让幼儿认识“0”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准备:

  1、蒙氏教具:纺锤棒箱、纺锤棒。

  2、数字卡片;0—4各一个,豆子与数字的量相等。

  3、生活中与“0”有关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游戏:介绍自己

  T:嘿嘿,你好,你叫什么名字?

  C:嘿嘿,你好,我叫XXX,我叫XXX。

  二、认识“0”的意义。

  1、认识纺锤棒与纺锤棒箱。

  2、老师示范操作,引导幼儿认识0表示没有。

  3、教师小结:0表示没有。

  三、游戏:0的游戏

  1、抓豆子

  玩法:请5名幼儿分别拿数字0—4,然后拿对应的豆子,拿到0的幼儿不拿豆子。

  2、看谁听的准

  玩法:老师任意说:小朋友跳X下,幼儿跳相应的`次数,跳错的取消游戏资格。

  四、联系生活,让幼儿知道0的重要作用。

  1、比较数字0、1、10,知道0不可以缺少。

  2、认识紧急求救电话110、120,服务热线1001,知道0也不可以省略。

  3、幼儿讲一讲,在哪儿还见过0。

  4、请幼儿寻找生活中一些物品上的0,并知道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0。

中班教案 篇7

  研究目的

  1.在游戏和操作中了解物体的多少不受排列方法的影响,感知物体不同的空间排列顺序。

  2.采用游戏的形式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共享游戏的快乐。

  课 题

  《它们一样多吗》

  教学简况

  1. 游戏:快乐大转盘。

  游戏“快乐大转盘”导入,复习目测数群,激发活动兴趣。

  2.游戏:是不是一样多。

  介绍游戏玩法:教师出示画有多少不一样或一样多物体的卡片,幼儿快速判断,如果是一样多,就站立抱头,如果不是一样多,则蹲下抱膝。

  幼儿游戏,慢慢加快速度,比比谁的反应最快。

  3.请你跟我拍拍拍。

  师拍手,幼儿倾听并跟拍。并数一数我们拍了几下手?变化节奏,再次拍手。小结:我们拍手的节奏不一样,但我们拍手的次数是一样多。

  4.变花样。

  师出示三张不一样排列方法的图画纸:你发现什么秘密?小结:它们的排列方法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是有6朵小花。

  师再次出示三张排列不一的图画纸:这里又藏了什么秘密呢?小结:这么多不一样排队的小花,但是它们都是有6朵。

  5.雪花片变花样。

  每个幼儿6个雪花片,请幼儿为这些雪花片排队。

  提问:你们每个人有几个雪花片?你摆出了几个不一样的造型?小结:不管什么样的排列方法,它们的总数不会变,都是10个。

  综合评语

  本节课的设计以游戏导入,以身边熟悉的物体为载体,让幼儿在游戏和操作中感知数的守恒,不受物体大小和排列顺序的影响,整个活动准备充分,层次分明,幼儿在活动中也基本掌握理解了数的守恒。

中班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会认读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情景,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文中优美的句子。

  4、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从哪些情景表现“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让学生了解作家萧红,读一读她的有关文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随着台湾作家林海音一起感受了她在北京城南的那段美好时光。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另一位女作家萧红,走进《祖父的园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思考: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并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谈谈理解。

  (本课清新活泼的笔调定会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定会对祖父的园子产生深刻、美好的第一印象。所以,开篇的第一个问题也正是顺应了学生当时有话要说的心理,而且,对整体把握全文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三、研读课文,体验情感

  1、默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刻的情景,体会“我”的心情:

  学生自主学习。

  2、汇报交流:

  ⑴对园子的印象(1~3小节):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什么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①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昆虫非常可爱;祖父的园子充满生机、热闹、美丽……我对园子非常喜爱,难以忘怀。)

  ②有感情的朗读,读出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觉。

  ⑵“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4~15小节):

  “伏在”、“乱钩”,说明“我”的举止很天真可爱,说明了园子不仅是童年的乐园,而且是学习的大课堂。

  (这几个小节围绕着“我”错把谷穗当野草割掉的趣事展开,通过对话表现“我”的年幼无知和天真顽皮,也表现出祖父对“我”的喜爱和呵护。一老一少,形象鲜明,语言生动,特别是人物心理很耐人寻味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上一篇:幼儿园教案

下一篇:幼儿园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