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发布于:2021-06-26 20:12:10 作者:

【精选】小班教案范文合集7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小班教案范文合集7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会穿珠子。

  2、能够独立完成串珠子,穿成一个手链或项链。

  3、感受串珠子的乐趣。

  材料:

  各种珠子、细电线丝、粗细不同吸管块、瓶盖、盒子。

  玩法:在细电线丝的一头打结,另一头从珠子孔穿过,整条电线丝穿完后,把头尾打个结而成一串珠子。

  按珠子的颜色、大小或形状有规律地串珠子。

  将这些材料用来装饰各种物体,例装饰手帕装饰纸碟等等。

  将各种珠子、吸管块或瓶盖进行分类送入相应的盒子中进行分类。

  活动反思:

  在本次《串珠子》的游戏活动课,他们一个个拿着色彩鲜艳、形状各异的珠子高兴极了。串珠游戏,是在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手的灵活性。

  这样集体教学活动的内容很重要,首先“串珠”能引起幼儿的探究兴趣,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引起幼儿想摸一摸、探索一下的愿望。另外“串珠”还具有开放性,有多种组合的可能性,能激发幼儿接近材料,能自由的用自己的方式操作、改变、组合它们。“串珠”还能使幼儿用多种不同的路子进行研究探索,有不同的发现,给予幼儿空间自由发挥,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材料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条件。

  串珠子可以培养宝宝做事的专注能力,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心灵手巧,串珠子就是一项很好的练习。父母可以准备一些大的珠子或钮扣,给宝宝一根细线或丝绳,教他把珠子或钮扣一个个串起来,做成项链,以训练宝宝手指的肌肉运动,增强宝宝手指的灵活性,同时教宝宝在练习时要集中注意力。

小班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懒惰虫和勤快人》这首儿歌结构简单,语句简短、诙谐幽默,念起来琅琅上口,适合小班幼儿学习。在活动设计中,教师打破了传统儿歌活动中"教师朗诵,幼儿欣赏和学习"的模式,力求在自然的、有趣的情境中,通过与幼儿共同感受和体验,逐步引出和丰富儿歌。在活动中,教师采取各种形式,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语言环境,支持、吸引幼儿愉快地投入活动,让幼儿充分感受儿歌的韵律和趣味,并鼓励每个幼儿在活动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看法,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同时,通过活动让幼儿明白要做一个勤快人的道理。

  活动目标:

  1 、感受儿歌中幽默、诙谐的语句,能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

  2、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形象地进行表演。

  3、在游戏与讨论中了解要做个勤快人的道理。

  活动准备:

  1、 小鸡、小鸭的布偶各一个。

  2、 幼儿扮演懒惰虫。

  活动过程:

  1、 引出懒惰虫的形象。

  出示小鸡、小鸭的布偶。指导语:你是小小鸡、你是小小鸡,你唱歌叽叽叽。你是小小鸭、你是小小鸭,你唱歌嘎嘎嘎。还有一只小动物在睡懒觉,你们猜猜是谁呀?(幼儿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引出懒惰虫的形象。

  2、引出儿歌的前半部,熟悉了解。

  (1) 一名幼儿表演懒惰虫,教师与幼儿一起叫懒惰虫起床。

  表演:

  老师:懒惰虫,懒惰虫,起床了!

  懒惰虫:不行,不行,我的手在痛。

  老师和幼儿:懒惰虫,懒惰虫,起床了!

  懒惰虫:不行,不行,我的手在痛。

  老师和幼儿:懒惰虫,懒惰虫,起床了!

  懒惰虫:不行,不行,我的全身都在痛。

  (2)教师有节奏的朗读儿歌的前半部。讨论:为什么懒惰虫的全身都在痛?

  (3)教师与幼儿一起有节奏的朗读儿歌的前半部。

  (4)教师与幼儿一起玩“你是懒惰虫”的游戏

  教师随意的指着某一个幼儿,念儿歌“你是懒惰虫,你是懒惰虫”,孩子要迅速的反应,站起来大声说“我不是懒惰虫”

  3、 引出儿歌的后半部,熟悉了解。

  (1) 引导幼儿讨论:我们都不是懒惰虫,平时我们都会做一些什么事?

  (2) 教师有节奏的朗读儿歌的后半部。

  (3) 教师与幼儿一起有节奏的朗读儿歌的后半部。

  4、 教师与幼儿共同表演儿歌"懒惰虫与勤快人"。

  5、游戏:寻找懒惰虫和勤快人

  在教室里挂几幅图片,有懒惰虫和勤快人,当你看到懒惰虫就用儿歌表扬它,当你看到勤快人就用儿歌批评它。

  附儿歌:

  懒惰虫和勤快人

  你是懒惰虫,你是懒惰虫,你呆着不想动。

  你的手也痛,你的脚也痛,你的全身都在痛。

  我是勤快人,我是勤快人,我全身都不痛。

  我的手不痛,我的脚不痛,我天天在劳动。

小班教案 篇3

  目标:

  1、引导幼儿在故事情节中反复感知两段音乐不同的性质(跳跳的、重重的)。

  2、在说说、演演中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表现。

  过程:

  一、导入(出示玩具小老鼠向幼儿打招呼)

  二、引出第一个故事情节,感知音乐。

  1、感知第一段音乐

  1)听楼梯发出了怎样的声音?

  2)我们和小老鼠一起在音乐楼梯上走走、跳跳、玩玩。(幼儿随音乐动作)

  过渡:小老鼠跳来跳去,不小心从楼梯上滚了下来,滚下来会怎样?

  2、感知第二段音乐

  1)楼梯发出的声音和刚才一样吗?这次楼梯发出了怎样的声音?

  2)现在小老鼠会怎样走楼梯呢?

  3)我们一起学学这只小老鼠走楼梯的样子。

  三、引出第二个故事情节,感知音乐

  小老鼠一直在楼梯上走觉得没劲,怎么办呢?(幼儿讨论)

  1、感知第一段音乐

  1)听谁来了?你为什么觉得是╳╳来了

  2)还有谁也来了?学学它走路的样子。(个别)

  2、感知第二段音乐

  1)谁又来了?学学它走路的样子。(个别)

  2)我们一起用动作告诉大家。

  四、小老鼠和小动物去草地上做游戏,我们也去吧!(结束)

小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复习大书,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培养大胆发言的好习惯。

  2、通过认识脚印,让幼儿了解几种常见小动物的脚的特征。

  3、乐于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让我们跟着脚印走》大书。

  2、画有几种小动物脚印的图片(小鸡、小狗、小鸭)、PPT。

  3、小动物图片若干(小鸡、小狗、小鸭)、一排脚印、小动物房子。

  三、活动过程:

  (一)、复习大书,让幼儿加深对脚印的了解,引起对大书阅读的兴趣。

  1、孩子们,你们还记得这个大脚印吗?师:这个大脚印到了哪里?总结:软软的沙地里、湿湿的泥地里、绿绿的草地上、茂密的森林里、美丽的小河边、大大的山洞里。

  2、大象有脚印,那我们的脚印在哪里呢?(在雪地里有深深的脚印。在沙滩里也有脚印。小朋友不小心洒水了,踩在地板上就会有脚印……)师总结:每个地方都会留下脚印,只是有的脚印比较浅,我们看不到,有些脚印比较深,我们能看得很清楚。

  (二)、猜一猜。逐一出示动物脚印的图片(注:小鸡、小狗、小鸭的图片,上面对应小动物的图像),让幼儿仔细观察脚印特征,猜猜是谁的脚印。逐一出示小鸡、小狗、小鸭的脚印,让幼儿猜测。让孩子们用小手点脚印,重复“让我们跟着脚印走”。(出示图片)

  (三)、游戏:找一找——加深对新学脚印特征的认识。规则:老师说:小朋友快快找,某某的脚印在哪里?(提问时强调动物脚印的特征)幼儿赶紧跑到贴有某某的脚印的纸板上地方站好。(游戏玩2遍)部分站错的幼儿需及时指出错误并引导其找到正确的脚印位置。

  (四)、游戏:送动物回家。能根据脚印特征找出动物的家。规则:从椅子下面取出小动物的图片,根据动物脚印的特征,要求幼儿一定要沿着脚印走,顺着脚印把相应动物的图片,贴到他们的“家”中。

  (五)、活动延伸:观看神秘的大脚印,让幼儿猜测,激发他们对脚印继续探索的兴趣。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熟悉歌曲的旋律,学习用自然的声音唱歌。

  2、 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仿编歌词。

  3、 积极参与歌唱活动,感受音乐的乐趣。

  重点:熟悉歌曲,用工整替换的方法创编歌词。

  难点:能完整的演唱自编的歌曲。

  准备:图谱、小兔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今天,李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来猜猜看,它是谁?(小兔) 大家好我是小兔子,很高兴来到XX班做客。今天啊,我要给你们一个惊喜,要给大

  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你们听~~~

  (二) 学唱新歌

  1、 教师范唱第一遍,幼儿倾听

  师:听了这么好听的歌曲,谁能来给这首歌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小兔子)

  师:那小朋友知不知道小兔子它都有些什么特征?(两只长耳朵、两双红眼睛、一条短尾巴)

  2、 教师范唱第二遍,边唱边做动作

  好,接下来请小朋友听一听歌曲里面的小兔子它有什么特征?和小朋友们说的是不是一样?

  师:谁听清楚了歌曲里面的小兔子它有什么特征?两只长耳朵、两双红眼睛、一条短尾巴)边总结幼儿的回答我边出示图谱

  3、 出示图谱,寻找问题

  师:请小朋友们来看一看,这图谱里面有什么图片你是看不懂得?(教师用歌词来回答幼儿的问题)

  4、 幼儿看着图谱学唱

  好,接下来请小朋友看着图谱用美妙的声音来唱歌。

  5、 情景表演

  (1) 小兔子刚才悄悄跑来告诉李老师说,小朋友的.声音有点儿轻,我还没听请就唱完了。你们说,我们要不要帮帮小兔子用好听又响亮的声音来唱歌,好不好?

  (2) 小朋友刚才呀也看见了,小兔子不仅会唱这首好听的歌曲,还会做好看的动作。我们也一起来学一学小兔子,边做好看的动作边用好听的声音来唱歌。好,立正,准备~~~请坐

  (三) 创编歌词,情景表演

  我们都知道了小兔子是跳、跳、跳着唱歌的,有谁知道别的小动物还会怎么唱歌?谁能来说说看?(说一个小动物,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进行粘贴,再用语言总结,最后用记号笔画上符号)如:小鸟会喳、喳、喳的唱歌。喳、喳、喳,我是一只小小鸟~~~真棒!谁还有不同意见?还有什么动物也会唱歌?(举例三个到四个)

  (四)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都很能干,李老师相信还会有许许多多的小动物也会用很多不同的方法来唱歌,那我们啊下一次再把它们都请出来吧!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体验拥抱的温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做与他人亲近的动作。

  2、通过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体验与同伴友好亲近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1《请你抱抱我》课件2抓拍小朋友生活照片

  活动过程:

  1、通过复习歌曲《亲亲我》,引出活动内容。

  (1)复习歌曲。

  “你们还想亲亲谁?”

  (2)“除了用亲亲表达你的喜欢之外,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

  引出抱抱,相互抱一抱。

  2、通过讨论,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老师有表情地讲故事。

  提问:

  故事说的是谁?

  你从故事里听到了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观看课件,讲述第二遍故事《请你抱抱我》,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小刺猬想和别人抱抱,可是为什么没有人想跟刺猬抱抱呢?

  (2)你喜欢跟别人抱抱吗?你想跟什么人抱抱?和别人抱抱心里有什么感觉?

  (3)小刺猬好难过,你们想对它说什么呢?

  (4)你是怎样抱别人的呢?

  4、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与他人亲近的动作,并用语言表达.欣赏PPT,内容以平时抓拍的小朋友照片为主。(亲亲、抱抱、分享等)

  5、幼儿听音乐玩游戏《抱一抱》。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尝试结合生活经验对歌词进行简单的创编,在创编中感受歌唱的快乐。

  3、萌发不做懒惰虫、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请家长给幼儿讲述一些懒惰与勤快的故事。

  2、物质准备:音乐《懒惰虫》,播放器。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活动。

  教师讲述:森林里,有这么一种虫子,爸爸叫它看书它说眼睛痛,妈妈叫它吃饭它说肚子痛,奶奶叫它出去锻炼,它说脚痛。它整天这里痛,那里痛,一身都是痛。你们说说看,我们应该叫它什么虫呢?

  2、教师范唱,幼儿感受并理解歌词。

  (1)教师范唱歌曲,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教师:大家来听听看歌曲里是怎么说它的?

  (2)提问:歌曲里的懒惰虫哪里痛?

  请个别幼儿回答,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一一唱出。

  3、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大声唱,幼儿轻声跟唱。

  (2)教师伴奏音乐,幼儿独立跟随音乐演唱。

  4、引导幼儿创编歌曲。

  (1)教师:懒惰虫听到你们这么说都不好意思了,它决定改掉懒惰的坏毛病,变成勤劳虫。我们来夸夸它。

  (2)引导幼儿创编勤劳虫做的事情,并用自然的声音唱出来。

  5、总结谈话。

  我们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就不会变成懒惰虫啦!那我们一起出去锻炼吧。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