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发布于:2021-05-26 23:25:06 作者:

【实用】小班教案范文集锦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小班教案范文集锦5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主动发现常见昆虫的外形特征。

  2、通过观察,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3、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1、昆虫模型

  2、PPT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哭泣的虫虫(PPT)

  师:小朋友们,今天虫虫王国发生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我们赶快听一听……(我一觉醒来,发现身上什么也没有了,我回不了家了。你们愿意帮助我吗?)

  师:发生什么事啦?那你们知道虫虫身上什么东西没有了呢?(引导幼儿大胆猜测)

  二、观察昆虫,发现外形特征

  第一次观察,了解简单的形态

  师:我们一起到虫虫王国里去看一看,看看虫虫身上到底有什么,虫虫都在睡觉哦,我们要轻轻的拿起来看,好吗?

  ——幼儿观察,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观察“你看的是什么虫虫呀?它身上有什么?”

  师:小朋友,你在虫虫王国看到了什么虫虫呀?它身上有什么呀?(引导幼儿回答,ppt出示蜜蜂、蜻蜓、蝴蝶图片)

  师小结:我们看到的虫虫都是昆虫,它们都有一对触角、一对翅膀,还有脚。

  第二次观察,数数昆虫的脚

  师:那你们知道它们有几只脚吗?我们再去虫虫王国数一数,要轻轻摸着虫虫的脚,一只一只的数哦?

  ——幼儿观察,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正确点数昆虫脚的方法。

  师:虫虫有几只脚?(PPT出示大虫虫)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456,6只脚,也可以说是3对脚。

  三、虫虫的聚会

  师总结:在大家的帮助下,虫虫找回了自己的一对触角,一对翅膀,三对脚,它回到了王国,和朋友们一起唱起了歌、跳起了舞。小朋友,我们也在虫虫王国找一个你喜欢的朋友跳舞吧。(播放音乐)

  【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及兴趣点。以情境导入为主线,贯穿始末,富有童趣,始终吸引着幼儿,激发着他们探索的兴趣。活动中两次观察环节的设计,都遵循了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鼓励幼儿自主观察、大胆交流。幼儿通过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提升了自己的观察力,同时感受到了观察活动的乐趣。

  另外,活动提问的设计环环相扣,重点在于引导和鼓励幼儿大胆说、反复说,以此来引导幼儿观察后及时对科学概念进行自我构建。

  小百科:昆虫是动物界中无脊椎动物的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动物,作为动物界中最复杂的类群, 其地理分布和地理区划自是生物地理的重要分支学科, 对此马世骏先生作了出色的开创性工作。所有生物中种类及数量最多的一群,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已发现100多万种。

小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在绘画活动中,充分感受线条的柔美。

  2、尝试画出长线条。

  3、迁移生活中对柳树的观察经验,尝试用弯弯的线条表现柳枝的柔软感。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初步尝试用深浅不同的绿色装饰春天的树。

  难点:感受同种色的不同色调。

  三、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观察过春天的树

  物质准备:油画棒深绿浅绿,画有树枝的白纸、深绿浅绿两片树叶(课前自行准备)

  四、活动过程

  (一)PPT观察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春天来了,我们来看看幼儿园里的树有什么变化?

  2、幼儿边观察边回答。

  (二)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树叶,感知树叶颜色的深浅不同。

  1、教师:看一看,比一比,这些树叶的颜色一样吗?

  提示要点:教师在课前在幼儿园采两片深绿浅绿的树叶,叶片稍微大一些便于幼儿观察。

  2、幼儿回答后教师提问:刚长出来的叶子是什么颜色?变老后的叶子是什么颜色呢?

  3、引导幼儿说出嫩绿色和深绿色。

  教师:这两种颜色在一起给你什么感觉?好看吗?

  4、引导幼儿说出树叶的形状。

  教师:树叶是什么形状?我们来画一画,幼儿徒手练习。

  (三)教师指导幼儿绘画。

  1、幼儿绘画,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并尝试画出深浅不同的树叶。

  提示要点: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尝试让幼儿自己画树叶并涂出深浅不一的绿色。

  五、活动建议:

  1、活动延伸:可以让幼儿继续进行玩色游戏,运用同色系的颜料、蜡笔大规模的涂色,感受同色系的深浅色调变化之美。

  2、区角活动:在美工区提供各种姿态的树干,皱纹纸、绿色彩条、浆糊等材料,手工制作柳条,满足幼儿操作的愿望。

  3、关注学习品质: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通过涂色感受春天的气息,体验绘画的成就感,从而保持对绘画活动的'兴趣,并能坚持把颜色涂完。

小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能积极探索清洗鹌鹑蛋的方法。

  2.简单了解白醋的功效。

  3.乐意表达自己的发现,体验探究乐趣。

  二、活动准备

  鸡蛋、鹌鹑蛋、蛋窝、水、白醋、标有序号1.2.3.的透明碗每人三个、课件

  三、活动过程

  1、认识鹌鹑蛋

  (1)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新朋友,请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出示蛋)

  师:那你们知道蛋宝宝的妈妈是谁吗?(出示母鸡图片)

  师:那我们一起来和鸡妈妈打个招呼吧!(师幼一同和鸡妈妈打招呼)老师这里还有一个东西,你们猜猜它是谁?教师出示鹌鹑蛋。

  (2)师:请小朋友们来看看鸡蛋和鹌鹑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分别请个别幼儿回答)

  总结:根据幼儿回答,小结鸡蛋与鹌鹑蛋的不同。

  2、提出问题

  师:鹌鹑妈妈今天有些不开心,它看到鸡蛋又白又亮,自己的蛋却有好多黑色斑点,它想把自己的蛋宝宝变得和鸡蛋一样,又白又亮,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呀?

  讨论一:怎样让鹌鹑蛋变“干净”?(教师适当引导,可以给蛋宝宝洗洗澡。)

  讨论二:用什么来洗?(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水、肥皂、香皂、沐浴露)

  3、实验

  (1)介绍实验材料

  教师: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三种不同的洗澡水(1号、2号、3号),来为蛋宝宝洗澡,请小朋友每人拿三颗鹌鹑蛋,分别放进三个小碗里来给它洗澡,注意不要给它们换澡盆。你可以像妈妈一样,让它泡一泡,给它搓一搓,注意,鹌鹑蛋宝宝的壳很脆弱,别把它们弄破了。

  (2)幼儿操作,教师从旁观察、个别指导。同时让幼儿猜猜,这三种洗澡水是 什么做的。

  (3)集中幼儿进行讨论。

  提问1:哪个碗里的洗澡水能把蛋洗干净?

  提问2:三个碗里分别装的是什么水?

  教师可以用看看,闻闻的方法,请幼儿分辨三种水的不同。

  小结:1号碗里装的是水、二号碗里装的是洗洁精,它们都不能把蛋宝宝洗干净。三号碗里的洗澡水是透明的,有点发黄,闻起来酸酸的。

  4、认识白醋

  介绍白醋:3号洗澡水其实是白醋,白醋是透明的,有点发黄,闻起来酸酸的。白醋是一种调味品,爸爸妈妈做饭的时候可能会用到。它的本领可大了,它能让鹌鹑蛋宝宝变得白白的,还有其他本领呢(此处可播放白醋功效视频或课件)

  5、继续试验:

  1.教师请幼儿继续做实验:把1号,2号洗澡水里的蛋宝宝也洗干净,这次,要把它们泡在白醋里,让它好好泡泡澡,同时请你仔细观察,看看鹌鹑蛋表面会发生什么神奇的变化。

  可以请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观察鹌鹑蛋的变化。

  2.观察后集中

  先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小结:鹌鹑蛋在白醋里有冒泡、脱皮的现象。

  四、活动延伸

  提出问题:如果把鹌鹑蛋宝宝一直放在醋里面浸泡,它会变成什么样?你们想知道么?那就请你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试试看,然后告诉老师你的发现。

  试验原理:醋酸与碳酸钙发生发生产生二氧化碳和醋酸钙,活动还可以继续延伸:让孩子知道我们的牙齿如果不经常刷就会像蛋壳一样被腐蚀。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面粉的特性,感知面粉加了水再用双手揉捏后会变成面团的变化。

  2、能通过观察、探索等方法认识面粉特性。

  3、有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并乐于表达交流。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大馒头》儿歌。

  教具:面粉制品图片展示PPT。干面粉若干、水、水杯各一份。

  学具:人手一份干面粉,每桌一盆水、水杯人手一个。

  其他准备:每桌一块一次性桌布铺好,课前请幼儿洗净双手,擦手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

  一、感知面粉的特性。

  1、让幼儿观察:你们看盘子里有什么?

  2、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感知:用眼睛看一看,面粉长得什么样子?用手捏一捏,说一说面粉又是什么样子?

  3、在幼儿表达基础上,引导幼儿小结:面粉是白色的、细细的、软软的,没有气味。

  二、感知面团的特性。

  1、提出问题:面粉如何变成面团?

  2、自主探索:幼儿尝试往面粉里加一次水,并揉和,说说面粉发生了什么变化?

  3、小结并记录:面粉加水后揉和会变成像橡皮泥一样的面团。

  4、讨论交流:大家做出来的面团摸起来一样嘛?为什么?

  5、小结并记录:加入的水多,揉成的面团软。加入的水少,揉成的面团硬。

  三、延伸活动

  你想把面团变成什么样?我们一起来变一变,好吗?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会念儿歌。

  2、通过儿歌能掌握“你”、“我”等词。

  3、乐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

  活动重点:

  愿意与老师、同伴一起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活动难点:

  区分“你”、“我”等词,能与自己的好朋友进行儿歌表演。

  教学手段:

  录音机辅助教学,游戏法,练习法

  活动准备:

  幼儿能说出好朋友的名字。

  活动过程:

  一、引起活动兴趣。

  1、(出示兔子手偶)师:你们看,谁来我们幼儿园做客了?跟它打个招呼吧。你们喜欢小白兔吗?想和它做好朋友吗?听老师对它说了什么好听的话。(教师第一遍示范儿歌)

  师:儿歌好听吗?你在儿歌里听到了什么?你们想不想学一学这首好听的儿歌?跟着老师一起念一念。(你是我的好朋友)你们看,老师的手指着谁?指着我们的好朋友小白兔。

  你们想和小白兔做好朋友吗?我们一起对小白兔说说好听的话好吗?(幼儿第一遍尝试与老师一起念儿歌)你们说的真好,现在呀我们都是小白兔的好朋友拉!

  2、(出示小熊手偶)师:你们想和小熊做好朋友么?我们把刚才的儿歌一起对小熊念一念好吗?跟着我一起念。

  二、幼儿学习儿歌。

  1、你们想不想和孙老师做好朋友呀?孙老师也想和你们做好朋友,我们一起来念念儿歌拍拍小手好吗?(教师示范念儿歌,与幼儿一起互动拍手)

  2、师:你们真棒,老师真喜欢和你们做朋友。接下来跟你身边的小朋友也来做好朋友。

  3、请掌握较好的幼儿到前面带领小朋友们表演,引起幼儿朗诵的兴趣。

  师:这首儿歌的名字叫《你是我的好朋友》,我们一起说一说。

  师:现在我请两个小朋友上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好朋友的。你们想碰碰哪里呢?

  三、创编儿歌。

  提问:现在请你们跟身边的好朋友做好朋友,碰一碰。

  可以采取小组或俩俩合作的形式表演。

  师:我们除了可以拍拍小手还可以碰碰什么?看看我们身上还有什么,找一找。好,我们一起来碰碰小脚。(鼻子、肩膀)

  小结:今天我们学了这首儿歌,以后呀我们跟其他班的小朋友一起念儿歌,拍拍小手,碰碰小脚,做好朋友了。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