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有关中班教案6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特殊的电话号码,知道在紧急情况下帮助人们解决一些特殊问题。
2.学习使用特殊电话号码,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重点与难点:
知道110,119,120等电话号码可以帮助人们解决特殊的应急的困难。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与情景表演有关的场景布置及物品等。
四.设计思路:
现代家庭的孩子,大多为独身子女,深受家长的宠爱,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遇到困难,不知所措,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在设计活动中,为了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设计了情景表演,让幼儿身临其境,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同时为幼儿提供操作机会,从而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最后在讲评中提出问题“在没有遇到危急困难时,是否可以打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让幼儿在讨论中得出结论: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是帮助人们解决紧急困难的,没有必要不可乱打。
五.活动流程:
感知讨论,观看表演,认识电话119,110→观看3m投影仪→幼儿操作→强化巩固,引导讲评
1幼儿观看表演,认识报警电话110,119
(1)小朋友,你们说小猪该这么办呢?帮它想想办法呀!
(2)提醒幼儿快告诉小猫打火警电话119。
(3)消防车怎么会来的?打电话时怎么说?
小结:小朋友,我们要记住狗先生的话,在家放鞭炮是很危险的,不但会伤害眼睛,还很容易引起火灾。
现在,我们知道了,119是火警电话,在发生火灾时,快打119,消防队叔叔很快就会来灭火的。
(4)小朋友,你们赶快替小猫想办法好吗?
小结(师生小结):110是报警电话,在遇到各种危险和困难时,拨打110,警察会帮助我们的。
2观看3m投影仪
(1)你们刚才都看了,发生了什么事?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他们?
(2)打电话时怎么说?
(3)后面电话亭里有电话,赶快去帮助他们吧,一定要说清发生了什么事,还要讲清楚地址。
(4)刚才,你帮助了谁?你是怎么打电话的?
3幼儿操作
提醒个别幼儿,说清了谁家发生了什么事,要讲清地址。
4引导讲评
师生共同小结:现在,我们小朋友都知道了,110是我国的公安报警电话,119是火警电话,120是救护电话。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特殊的危急的困难。但是,可不能随便打着玩儿,为什么?
中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我们都是好朋友主题活动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孩子们对好朋友的理解已经有了一定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指南》指出:要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如走、跑、跳等,鼓励幼儿坚持不怕累。通过本次游戏活动能锻炼孩子的奔跑能力和持续性。
本活动通过热身、介绍新的游戏玩法,并鼓励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积极参与奔跑游戏,并能在游戏中帮助好朋友不被抓住,培养朋友间的合作意识。
活动目标:
1.发展追逐能力,并能在规定的范围内四散跑。
2.乐意帮助别人,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3.体验奔跑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在生活中有过帮助朋友的行为、经历。玩过奔跑游戏
物质材料准备:场地、音乐、音乐播放器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来做运动吧。
(幼儿模仿教师的动作,师幼一起做运动,活动身体的各部位。)
二、介绍玩法,了解游戏活动规则
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1.教师指定出幼儿跑得范围。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帮助朋友。你们想不想玩?待会请宝宝们在蓝颜色的地方跑,不能跑出蓝颜色的地方。
2.教师讲解具体的游戏规则。
师:待会老师会请一名宝宝来当追的人,其他宝宝当被追的人。游戏开始
后,被追的宝宝分散跑,一定要再蓝颜色的地方跑。追得宝宝就开始追。当追
的宝宝要追到的时候,跑的宝宝就马上和别的小朋友手拉手,站在原地不动,这时追得宝宝就不能再追了。当追得宝宝走后,小手就可以松开了,然后继续跑。如果在追的过程中就抓到了,就站到场外。当追到三四个幼儿之后,教师更换追逐者,游戏重新开始。
(重复游戏多次。)
三、幼儿游戏,教师参与指导游戏
1.幼儿游戏
师:现在老师要请一个宝宝来当追的人。
请个人幼儿当追的人,再次进行游戏,抓到三四个时更换追逐者,重新开始游戏。进行两到三轮游戏。
2.教师小结
师:今天宝宝们都很棒,都能在关键时刻帮助朋友,不让坏蛋把自己的好朋友抓走,表扬一下自己。
四、结束部分,放松运动结束离场
师:宝宝们,我们都玩累了,现在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放松一下吧。(离场)
中班体育活动宝宝找家教案篇二: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好玩的报纸》教案
活动目标:
1、训练幼儿的走、跑、跳、单脚跳等基本动作。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活动重点:
的重难点。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许多报纸,写有数字的塑料框,录音机,用报纸做的纸球。
活动身体――游戏――自由探索――自由组合――活动结束
1、活动身体,为活动做好准备
起来。 把幼儿带到户外,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做有趣的纸球操,让活动的气氛活跃
2、启发观察,激发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手中的纸球,让他们说说这是用什么做的?好玩吗?你会玩吗?你还会做什么样的的游戏?请几个小朋友上来介绍他所想到的纸球游戏。
(2)、请幼儿把纸球放到有数字编号的塑料框里去,塑料框的编号与各小组的编号相对应,看谁放得又快又好。并从框里拿出一张报纸来。
3、集体游戏,增加难度
请幼儿把自己手中的报纸放在地上,然后在报纸中间单脚站立,播放音乐,跟老师一起单脚跳,音乐停,谁跳出报纸外算输。然后请剩下的小朋友把地上的报纸对折,播放音乐,单脚跳,音乐停,看谁还在报纸中间。报纸越折越小,难度越来越大,看谁成为最后的优胜者。
4、重点指导,自由练习。
(1)、教师出示一张报纸,请小朋友想想:报纸除了做成纸球,铺在地上单脚跳,还能做什么其他的游戏吗?引导幼儿想出其他的游戏玩法,教师对幼儿所想的新玩法要加以肯定,并请小朋友上来示范练习。
(2)、幼儿自由组合,开始游戏。教师在游戏过程中注意观察,适当地给予帮助,并提醒幼儿注意游戏中的安全。
5、结束活动,放松身体。 2、通过多种报纸的玩法,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和探索能力。 废旧报纸该怎样玩出新花样,教师该怎么引导幼儿想出各种各样的新奇玩法是整个活动
播放音乐,让小朋友听着音乐走回活动室。
中班教案 篇3
目标:
1、学唱歌曲《跳跳糖在初步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创编动作。
2、学做游戏《跳跳糖》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准备:
1、跳跳糖一包,跳跳糖头饰每人一个,歌曲图谱一张。
2、大幅图“巨人的大罪巴”。
3、录音机,磁带录有歌曲“跳跳糖”、“的士高”、《摇篮曲》片断。
过程:
(一)学唱歌曲《跳跳糖》
1、幼儿园在老师的钢琴边作发声练习。
请幼儿吃跳跳糖。
提问:吃的是什么糖?吃到嘴里是怎么样的?
2、教师唱跳跳糖的歌一遍。
提问:吃的是什么名字?听起来是怎样的.?
3、出示图谱教师手指图谱范唱两遍。
4、幼儿跟唱两遍。
5、分男、女各唱一遍。
6、带头饰齐唱一遍。
(二)创编动作
1、 跳跳糖在嘴里是怎样跳的请用身体动作做出来。
(幼儿每跳一个动作,教师可指图谱的动作让幼儿学一学)
2、放录音,请幼儿跳,提醒变化动作。(2-3编)
(三)学习游戏《跳跳糖》
1、出示:大幅图巨人的大嘴巴,铺在地上“老师扮跳跳糖姐姐”示范游戏一遍。
2、 请“跳跳糖”说说是怎样做游戏的。
3、分齐体:男孩、女孩齐体各做游戏一遍,(要求听着录音歌曲边唱边跳)
结束:在巨人嘴里自由跳舞。(放的士高音乐)。听到《摇篮曲》的音乐“跳跳糖”作结束造型动作。
中班教案 篇4
一、活动背景
幼儿园室内体育活动作为体育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因其气候、场地等条件的影响,而逐步受到师生的青睐。作为传统游戏,“搭山洞”、“过山洞”活动能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和合作精神,深受幼儿喜欢。为了在雨天也能满足幼儿兴趣和锻炼的需要,在安全卫生的环境和教师的合理指导下,积极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创造力和合作能力,教师精心设计组织了《有趣的山洞》室内体育活动。
二、活动目标
1.积极参加结伴进行的“搭山洞”、“过山洞”的活动,发展创造力。
2.发展基本动作,提高肌肉的耐力和集体的协调性。
3.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和合作活动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音乐、录音机、老师自编的奥运模仿操,铁圈、拱形门各6个。
四、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幼儿面对老师四散站立,随音乐做奥运模仿操:跑步—打乒乓—掷标枪—射箭—游泳—划船—跳高等。
2.基本部分。
(1)幼儿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搭山洞”。师:以前,我们玩过“钻山洞”的游戏,今天,我们来用自己的身体搭山洞,想一想、试一试,用身体能搭出怎样的山洞呢?幼儿自由探索,老师观察、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组织幼儿讨论大人、双人搭山洞的方法,并选去锻炼价值、安全性较高的方法进行集体练习。
(3)多人搭山洞。师:刚才我们打了许多有趣的单人和双人山洞,那么除了担任、双人可以搭山洞外,三个人、四个人……,许多人在一起能不能打出更有趣的山洞呢?幼儿尝试搭多人山洞,老师观察并加以指导。
(4)幼儿尝试多种过山洞的方法。教师启发幼儿探索多种过山洞的方法。(正面钻、侧身钻外,还用了匍匐前行、四肢贴地前行;仰躺于地、双脚蹬地后移等方法。)
(5)游戏:小侦察员。方法:幼儿分六路纵队,站在起点线后,听信号,以鱼贯的方式钻爬过前面高低、大小不一的山洞(山洞有三种:a每组推选二名幼儿搭成的山洞;b拱形门;c铁圈),以不碰倒山洞、先钻过的一方为胜。游戏次数根据幼儿兴趣和活动量而定,每次游戏重新推选搭山洞的幼儿。
3.结束部分。师生在音乐游戏中相互捶捶背、敲敲腿,进行放松活动。
五、反思与分析
1.《有趣的山洞》这节课,不仅满足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需要,还充分利用了室内活动场地的条件,是一则在雨天也能进行的体育活动。
2.本活动以人体动作“搭山洞”进行游戏和活动,不需其它器械,简单易行,随时可做,有趣又实用。避免了一般体育活动中单调的动作练习带来的枯燥乏味,让幼儿学的快乐、练得轻松。
3.整个活动进行了合理的设计、调节,使活动动静交替,张弛有度,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4.需要注意的是: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探索练习中,所以教师的观察、反馈显得尤为重要,既要调整好幼儿的活动量、活动密度、难度,又要注意个体差异,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通过自己适度的努力,实现各自的目标。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尝试运用身体各部位探索球、圈、泡沫板器械的多种玩法。提高对身体各部位运动功能的认知。
2 乐意参与身体探索运动,体验集体运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皮球、圈、泡沫板、箩筐若干。
活动重、难点:尝试用身体各部位探索不同小器械的多种玩法。
活动过程
一、扮演角色,活动身体(3分钟)
师:小猪宝宝们,天气真热,我们一起来洗个热水澡吧!
1 播放音乐《洗澡》,老师语言提示。
2 幼儿跟着教师模仿小猪洗澡的动作。
二、探索活动,体验乐趣(15分钟)
(一)身体各部位探索玩球(7分钟)
师:猪宝宝们洗得真干净!猪妈妈这里有很多的西瓜要送回家,每人去摘一个西瓜,怎么运呢?大家想想办法。
指导要点:
1 用手抛接球。
2 用头滚球。
3 双脚交替带球走。
4 探索用肚子玩球:(1)肚子压住球;(2)肚子带球走;(3)两两合作用肚子夹住球走。
师:两只小猪一起用肚子把西瓜运到家里吧!
关注重点:(1)是否能够两两合作;(2)是否能够用肚子夹住球。
(二)身体各部位探索泡沫板的玩法(4分钟)
师:猪宝宝们真能干,兔子阿姨邀请我们去她家玩,可是最近下雨了,去她家的路上有很多泥巴,我们把路铺铺干净吧!可是这么多的草坪该怎么搬过去呢?每人拿一块试试看!
指导要点:
1 用头顶泡沫板。
2 用肩膀托住泡沫板。
3 弯腰用背托住泡沫板走、爬。
4 手腿并用,在泡沫板上匍匐移动。
师:我们一起把草坪铺好,身体匍匐爬过草坪,到达小兔子家!
关注重点:(1)是否手脚并用;(2)身体是否贴住泡沫板移动。
(三)身体各部位探索圈的玩法(4分钟)
师:兔子阿姨夸你们真聪明,她还送了很多的圈给你们玩!每人拿一个圈,看看用身体可以怎么玩圈?
指导要点:
1 用身体躯干钻圈。
2 双腿张开,用膝盖顶住圈走。
3 用臀部转圈。
三、交流与分享(5分钟)
师:猪宝宝们,现在有西瓜、草坪和圈,每人选一个你喜欢的,自己用身体来玩一玩。
1 幼儿自由选择器械,用身体各部位玩球、圈、泡沫板三种器械。
2 个别幼儿交流示范。师:我请一位小猪来说说他玩了什么?是怎么玩的?请他做一做!
3 幼儿分组交流示范。师:下面我们分成两组,每一组小猪互相看一看别人玩的是什么?怎么玩的?
四、放松与整理(2分钟)
师:小猪宝宝们辛苦了!你们真能干!又累了一身的汗,我们再来洗洗澡吧!
1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身体各部位的放松运动。
2 整理器械回教室。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对称的经验,感知水中物体倒影对称的特点,并愿意大胆猜测表达。
2、感受生活中对称的存在,体会对称的美感。
活动准备:PPT、桥梁轮廓的图片(对称桥梁和倒影的组合图片)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感知水中物体倒影对称的特点,愿意大胆猜测表达
活动难点:感受生活中对称的存在,体会对称的美感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感知对称(5分钟)
师:今天我们坐船去游览江面上的风景!看它向哪个方向行驶?
幼:向那。
师:指一指,那是左还是右?
幼:往右行驶
师:要升大班的孩子说话的清楚。江面上除了行驶的轮船,还看到了什么?
幼:水里面有个船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它是船的倒影。那倒影在哪里呢?
幼:在船的下面
师:是呀,水面就像一面镜子,水上的东西就会有倒影。那倒影轮船什么地方一样?
幼:颜色、形状一样
幼:都是往右行驶的
师:是啊,它们的左边和右边不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幼:是反着的
师:是形状上下相反。
小结:水面的倒影也是一种对称。它的形状、颜色及左右的方向和原来一样,但是它们上下的顺序相反。
(二)找找水面上的倒影,巩固理解对称(10分钟)
1、找一找红色大厦的风景
师:船到了。船长说,欢迎乘坐我的倒影号轮船,今天我们所有的景点都是有着倒影的美丽风景。不过我要考考中二班的孩子,谁能找出它们真正的倒影。第一站是红色大厦!它的倒影是哪一个呢?
幼:左边的
师:如果结果跟你想的一样,就请你给自己鼓鼓掌!
师:那你能说一说它们的倒影可能是什么样的吗?(出示ppt多张倒影图片)
2、找一找房屋的倒影
师:哪一个是房屋的倒影?
幼:左边
师:还有不同的答案吗?
幼:右边
师:有的说左边有的说右边,到底是哪个呢?倒影和水上的东西左右是不变的!
幼:左边的!
(三)寻找对称的桥梁,发现对称组合后的变化(约10分钟)
1、感受桥梁和倒影的组合形态
师:桥也会在水面上留下倒影。桥洞远看像什么形状?
幼:圆形
师:桥洞是半圆形的,为什么远看像圆形呢?
幼:和倒影连在一起了
小结:原来将倒影和水上的东西连起来看,会有新的模样。
2、联想并寻找含有对称的组合形状
师:这里还有许多不同的桥,找找它的倒影,找到了就用透明胶合起来,看看桥和倒影合起来会是什么样的?时间为5分钟。
老师巡回观察是否找对了相应的对称图形
师:时间到了,把你找好的倒影拿到前面来,放到小椅子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请一名幼儿上前分享自己的操作,下面幼儿纠错
小结:知道了对称的原理,可以让我们推测倒影的形状,还能看到组合后的新形状。
(四)活动结束:大自然中倒影的美无处不在,我们来看一看吧!
评论